[島根發信]石州瓦工廠的參觀

2020/04/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島根縣是愛知縣三河、兵庫縣淡路、島根縣石州並列的三大日本瓦的產地,而且非常特別的是,它的瓦是紅色的,非常的搶眼。
路邊的房子(作者攝影)
就這樣,路邊的房子屋頂整個紅色的,非常搶眼。這邊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屋頂的房子,而且由於古街津和野藩及石見銀山的開採,留有許多值得一探的古建築。津和野有「山陰小京都」之名,不辱於這個美稱,到訪津和野,猶如來到山中小京都,而且因為遊客比京都還少,是一個能夠仔細欣賞及學習日本建築的地方。
今天要介紹的,是生產石州瓦的工廠。是家族企業,主人已經第五代了。工廠的立地條件很好,後面挖掘就是紅土粘土地。好的瓦的條件,就是土質。石州瓦呈現紅色,是因為土質含鐵之故。
土質含鐵利於耐高溫。陶、磚、瓷是日語的「セラミックス(燒成品)」,其差異在於燒成溫度,一般來說,建築用煉瓦的燒成溫度最高可達1350度,再往上1600 度~2000 度稱為耐火煉瓦,主要用於窯、爐等的砌磚(品川白煉瓦,嘉義製材場)。而瓷器的燒成溫度約在1250度 ,可見得化裝煉瓦的燒成溫度約在1200 度到1300 度左右。在性質上,燒成溫度越高,吸水率越小、密度越高,更加堅硬。而紅磚因為吸水率高,容易在「水引」時造成脫水而失敗之因。
而三者之間敲打的音色也有不同,在文化資產修復檢測時要敲打,稱為「打音」。打音時,最低溫的陶器為濁音,越往高溫,聲音越清脆,因此這類材質的修復調查,常常使用「打音調查」「打診調查」,也就是利用特殊的試驗鎚,敲打試驗體表面,聽音辨識是否有破壞。
石州瓦工廠後面的粘土山(作者攝影)
我跟我媽去參觀這個小小的家庭石州瓦工廠,由年輕的五代目老闆親自接待解說。他先介紹石州瓦的製造過程:首先是壓模,以前是用手工製,現在是用機器壓製。非常講究上下壓合(下,照片)。因為瓦是用來防雨、防雪、防風,因此上下的壓條必須要壓平均,否則拿去燒的時候,會起泡而無法使用。
(作者攝影)
做到一半的棧瓦,還沒進窯,還沒上釉,仍為粘土狀。也還沒加上棧(作者攝影)
他們現在的主力在面磚,尤其對角磚有著專業的支持,也就是役物(作者攝影)
他們現在有做磁磚,我去參觀的時候,職人正在修整轉角磚。他們現在的主力在面磚,尤其對角磚有著專業的支持,角磚也就是役物。導覽解說的是年輕的老闆,他說現在他們主要做的是磁磚,在島根藝術中心的案子裡面,發包給當地的許多瓦業者做,他們家就是負責地板及牆壁的磁磚。
窯,開窯的時間我記得是週五(作者攝影)
這邊一開窯,就整個推進去(作者攝影)
我去的時候,並沒有開窯。老闆介紹,週一入窯,週五出窯,會加熱到1300度C的高溫釉藥瓦。
我問老闆:「為何島根的瓦的顏色是紅色?」
老闆說:「除了剛剛說的,土壤富含鐵質以外,尤其是我們的工廠,你知道加熱到1300度和到1200度有什麼不同嗎?」「不是只有增加100度C而已,而是從1200度到1300度的能量,是從1100度到1200度的能量的好幾倍。我們工廠這樣嚴格要求,使得我們工廠的石州瓦品質非常好,只有耐到1300度的瓦,才能抵抗島根縣冬天嚴峻的氣候。而我們雖然已經使用機器製造,但是像生胚,我們都還是手工,這是我們家的驕傲。」老闆非常驕傲地解說著。也就是說,石州瓦多特色是用以瓦對抗冬天多雪的氣候。而瓦的產地不是多雨就是多雪,利用瓦來進行隔絕、保溫等功能,同時增加屋頂的卸水,有利於屋頂的排水
引掛棧瓦
瓦的固定,是要用漆喰的,日本傳統是左官匠師的事情。從垂木,到野地板,野地板的上面先上「掛」,在上引掛棧瓦前黏上漆喰,使「掛」可以固定在漆喰上。「引」在日文是「ひっかけ」,也就是「拉」「引」的動作。漆喰的製作也會用到許多「引」的動詞。
鹿子漆喰
日本有些名詞和傳統紋路有關,原本是形容詞,鬼滅之刃可以去看那個東西。「鹿子」即小鹿身上的斑點,結果,學長說那是「小鹿斑比(也未免太可愛~~~~)」。鹿子漆喰即屋頂上面一點一點白白的,有沒有像小鹿斑比的紋路啊?石州還不少這樣的屋頂,加上紅紅的屋瓦,還真的有像小鹿呢!
(作者攝影)
在日本,這樣的中小企業要生存,也相當的不容易。老闆說,他們家的員工只有五、六人,仍然保存手工生產,沒有全面自動化。
他們有接文化財保存的案子,日本也有戰前和戰後尺寸不同而難以修復瓦片的問題。
而會計與公關是老闆娘。參觀是免費,但是他們有發展文創商品,後來我們還是都有買一些。
後來,回去後加了他們的FB,除了本業以外,在文創、以及接的case裡,看的出老闆夫妻及小企業努力的在傳承的現象。
925會員
236內容數
在我們的生活裡面,處處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現在去日本旅遊的人眾多,也有許多漫畫及日劇受到大家的喜愛。 本專欄作者是日語老師,也是文化研究者。從輕鬆有趣的角度,解析日本文化及日語,並且教大家一些日語中的文化內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