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經濟學理的激進批判──《作惡的執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四月初,加拿大朋友傳來,隨著疫情擴散,加拿大口罩荒越發嚴重,政府官員表示病人才戴口罩,日常戴口罩民眾仍少,但是醫院已經十萬火急的要求大家捐口罩,甚至缺到連非醫療口罩都收。儘管政府依舊粉飾太平,但是口罩嚴重短缺已經是事實,而且口罩越短缺,政府恐怕越不敢宣傳戴口罩,因為只會使短缺雪上加霜。

疫情下生變的口罩市場與群眾心理

《紐約時報》根據中國海關資料發現,中國從1月起在五周內進口了20億個口罩,相當於全球兩個半月的產量;中國還進口了4億套其他防護器材,從醫用護目鏡到針對生物危害的防護服。當時正是台灣范瑋琪等人痛斥政府應該捐口罩給中國的時候,政府不但禁止口罩出口,並且不顧柯文哲的反對,提前部署擴充口罩產能,使得今日能夠進行口罩外交。

國民黨新任黨主席江啟臣,找來蘇起等人改造國民黨,意圖重新賦予九二共識新生命,成為一場尚未開始就已經知道結局的「改革」。

不知道江啟臣是否注意到,當全國的焦點都在武漢肺炎時,國民黨人與共產黨人行動的同步,無論是有心或是無意,都會比平時更容易被注意到,而喪失對國民黨的支持。中國口罩本來產量世界第一,台灣尚仰賴自中國進口,當馬英九等人痛斥政府不捐贈口罩給中國時,中國正在將口罩產能從日產1000萬個增加到1億2千萬個。

結果當台灣口罩產量從日產200萬個增加到1300萬個,而要以不足一日的產量捐給世界各國時,馬英九的前發言人徐巧芯抨擊政府不該免費捐贈口罩給外國。且不說口罩外交正應該趁口罩價值最高時進行,當中國以醫療器材也進行口罩外交時,台灣微薄的捐贈,雖然獲得世界的讚美,卻也引來國共兩黨的同聲嘲諷與批評。

同樣的,當中國從習近平到人民日報以降,使用武漢肺炎時,台灣也隨之使用,國民黨人毫無異議,但是當中共決定武漢肺炎改名為新冠肺炎開始,除了WHO也隨之改名之外,如馬英九前幕僚羅智強等國民黨人,也隨之開始批評使用武漢肺炎歧視。而當時,正是中國開始散佈美國病毒起源的陰謀論與大外宣宣揚中國防疫體制優越的時刻。事未易明,儘管存在多種詮釋,但是國民黨、民眾黨與部分統派人士,和共產黨的論述與行為如此同步,又均非以台灣為中心,恐怕才是失去人心的關鍵。

對市場的爭辯,能有基於學理的激進批判嗎?

口罩也引起台灣某些市場基本教義派的爭辯,認為任何時刻管制皆有害,唯有回歸市場機制才是真理。這些淺薄的論點,只要對經濟學有比較深入一點的理解,都可以清楚指出這種想法的錯誤。

但是再往下走就會遇到分歧了。左派對於新自由主義的批判已久,可惜缺乏對於當代經濟理論的理解,使得很多左派的批判顯得蒼白無力。

不過經濟學界中對於新自由主義的批判則不同,例如自由派的Joseph Stiglitz,不僅本身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上其工作經歷,使得他對IMF與世界銀行推行以華盛頓共識為基礎的新自由主義特別有力。但是在Joseph Stiglitz之後呢?我們再往下走究竟可以走到多遠?

是否能夠有經濟學界的學者,既了解經濟學理論,又能夠對經濟學發展提出十分根本的批判?

能不能存在一種批判,既不像左派一樣虛無飄渺或是基於完全不同的世界觀,也不像右派對市場的崇拜?能不能存在一種立場,既能進入理論,又能退出退後一步綜觀理論發展,不是折衷於現有理論的中和,而是對於理論的基本假設與邏輯提出根本的批判?

新樂園出版、劍橋大學Jonathan Aldred的《作惡的執照》,正是這樣一本立基於經濟學邏輯又提出激進批判的作品。

我本來答應要為本書寫些評論,後來因事耽擱,不過卻因此有機會先睹為快,一讀之下,果然是本可讀性極高的佳作,對於近代經濟學理論的各種發展,有相當扼要而精彩的介紹與批判,希望連假期間,各位能減少出遊,避免疫情擴散,而在家享受閱讀樂趣,目前79折僅需379元,鄭重推薦給大家。


按:本文寫於2020年4月3日清明連假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榮欽的沙龍
279會員
47內容數
透過策略與組織理論的角度,分享具有歷史縱深而非侷限於一時一地的世界觀察,以及對於台灣政治與經濟政策的意見。希望說清楚某些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我們的商業習慣、我們的經濟政策,為什麼演化成現在的樣子?能夠一起追求解決之道,而非無止境的繞圈圈,不只是一起探索世界的政經現狀,也一起塑造世界的未來面貌。
沈榮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8
今年稍早林瑋豐事件發生時,當時我便贊成全面清查包括林瑋豐在內的 PTT 八卦版,因為我相信結果必然與當時所洗的風向不同。在此刻台灣迫切需要中國對台認知戰實例時,終於有一份研究報告揭露八卦版的真相,令我們得以一窺認知戰的面貌......
Thumbnail
2021/07/18
今年稍早林瑋豐事件發生時,當時我便贊成全面清查包括林瑋豐在內的 PTT 八卦版,因為我相信結果必然與當時所洗的風向不同。在此刻台灣迫切需要中國對台認知戰實例時,終於有一份研究報告揭露八卦版的真相,令我們得以一窺認知戰的面貌......
Thumbnail
2021/05/14
在社會網路研究中,人際間的網路有時不像企業間網路容易定義。企業間的投資、合資或是策略聯盟之間的連結清清楚楚,但是人際之間未必如此,有時你以為是朋友的,對方卻不如此認為;有時你的情比金堅,對方卻以為不過是點頭之交。 相較之下,人與人的性連結究竟與其他形式的人與人的連結有何不同?
Thumbnail
2021/05/14
在社會網路研究中,人際間的網路有時不像企業間網路容易定義。企業間的投資、合資或是策略聯盟之間的連結清清楚楚,但是人際之間未必如此,有時你以為是朋友的,對方卻不如此認為;有時你的情比金堅,對方卻以為不過是點頭之交。 相較之下,人與人的性連結究竟與其他形式的人與人的連結有何不同?
Thumbnail
2021/03/08
《紐約郵報》曾經揭露祖克柏收購Instagram時的電子郵件,表明他購買Instagram是因為他將Instagram視為競爭威脅,而不是為了什麼創新,而根據美國法律,祖克柏的行為乃是重罪。 Instagram當時已經獲得大量創投投資而且已經有利潤,沒有臉書投資就會一事無成並不正確。更重要的是…
Thumbnail
2021/03/08
《紐約郵報》曾經揭露祖克柏收購Instagram時的電子郵件,表明他購買Instagram是因為他將Instagram視為競爭威脅,而不是為了什麼創新,而根據美國法律,祖克柏的行為乃是重罪。 Instagram當時已經獲得大量創投投資而且已經有利潤,沒有臉書投資就會一事無成並不正確。更重要的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0/2/10-2/16 (廣州)   廣州廠在網上訂了「薄得透光」的二千個口罩到廠了,大家都懷疑口罩的品質,用口罩承水來測試,還真的不漏。為了在第一天正式復工時能提早到公司的門崗督導,我到「得來速」窗口買早餐,正在想口罩的事,付了錢,卻沒拿早餐就把車開走了。 妻子在家族圈留言:「可能你
Thumbnail
2020/2/10-2/16 (廣州)   廣州廠在網上訂了「薄得透光」的二千個口罩到廠了,大家都懷疑口罩的品質,用口罩承水來測試,還真的不漏。為了在第一天正式復工時能提早到公司的門崗督導,我到「得來速」窗口買早餐,正在想口罩的事,付了錢,卻沒拿早餐就把車開走了。 妻子在家族圈留言:「可能你
Thumbnail
換句話講我們經常聽到商人無祖國,商人追求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獲利率, 消費者通常追求價格最低的產品, 這是1980年代台灣成功的要素, 也是台灣帶著全世界在中國市場一開始獲得成功的方式。 經過了30年,為什麼美國,歐洲,以及像立陶宛這樣的國家開始想要建立民主產業鏈?
Thumbnail
換句話講我們經常聽到商人無祖國,商人追求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獲利率, 消費者通常追求價格最低的產品, 這是1980年代台灣成功的要素, 也是台灣帶著全世界在中國市場一開始獲得成功的方式。 經過了30年,為什麼美國,歐洲,以及像立陶宛這樣的國家開始想要建立民主產業鏈?
Thumbnail
文 / 楊艾俐 總算有這本書了!美國資深調查記者麥克斯萬(David McSwane)最近出版《瘟疫企業》(Pandemic Inc.)一書,一上市就轟動,書中敘述一幕幕政府、企業、醫院、個人聯手欺詐,讓美國政府至少損失百億美元以上的情節。我們在生病,他們在賺錢。 延伸閱讀 疫情,為什麼?
Thumbnail
文 / 楊艾俐 總算有這本書了!美國資深調查記者麥克斯萬(David McSwane)最近出版《瘟疫企業》(Pandemic Inc.)一書,一上市就轟動,書中敘述一幕幕政府、企業、醫院、個人聯手欺詐,讓美國政府至少損失百億美元以上的情節。我們在生病,他們在賺錢。 延伸閱讀 疫情,為什麼?
Thumbnail
用納稅錢買防疫物資賣給人民。
Thumbnail
用納稅錢買防疫物資賣給人民。
Thumbnail
在過去,口罩是鮮少人關注的紡織邊緣產業,沒想到,卻在疫情下演出一場暴起暴落的驚世行情:從暴利大賺,到現在口罩過剩、業者淘汰倒閉。究竟給我們什麼啟示?
Thumbnail
在過去,口罩是鮮少人關注的紡織邊緣產業,沒想到,卻在疫情下演出一場暴起暴落的驚世行情:從暴利大賺,到現在口罩過剩、業者淘汰倒閉。究竟給我們什麼啟示?
Thumbnail
不久之前的7月8日,我在ETtoday的「雲論」寫了這一篇「醫療口罩價格,是不是該「解錨」了?」,有讀者不以為然,認為是廢文一篇,如果是廢文的話,CDC應該不會在我的文章出現之後,陸續解除「口罩實名制」。 這篇文章告訴大家,口罩實名制的價格上限已經實質失效了!
Thumbnail
不久之前的7月8日,我在ETtoday的「雲論」寫了這一篇「醫療口罩價格,是不是該「解錨」了?」,有讀者不以為然,認為是廢文一篇,如果是廢文的話,CDC應該不會在我的文章出現之後,陸續解除「口罩實名制」。 這篇文章告訴大家,口罩實名制的價格上限已經實質失效了!
Thumbnail
從新聞時事中去學習思考,除了可以開放眼界格局,培養獨立思考及批判思考的能力,更可以進一步試著從上帝視角來縱觀全局…
Thumbnail
從新聞時事中去學習思考,除了可以開放眼界格局,培養獨立思考及批判思考的能力,更可以進一步試著從上帝視角來縱觀全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