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DC片面解除實名制,看口罩的供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久之前的7月8日,我在ETtoday的「雲論」寫了這一篇「醫療口罩價格,是不是該「解錨」了?」,有讀者不以為然,認為是廢文一篇,如果是廢文的話,CDC應該不會在我的文章出現之後,陸續解除「口罩實名制」。

我在內文提到,這時候「解錨」,讓口罩市場價格回落,亦不會影響國家口罩安全存量,也不會讓民眾買不到口罩,不僅可以讓口罩價格依市場機能回落,也會讓口罩國家隊的產能利用率上升,CDC為何不這麼做?這算是高二公民經濟學的程度,不是嗎?

raw-image

前幾天,我已經在藥妝店買到一盒99元的一用口罩,賠錢的生意一定沒人做,平均一片口罩約是2元,一盒99元的一用口罩能夠到零售市場,假定供應鍊上的業者都保有30%毛利率(根據我的經驗),只有兩階(廠商直接供貨),基本上我認為一盒口罩的出廠價大約會落在48-49元之間,意思是平均每片口罩的成本約是1元。

  1. 終端售價:99元
  2. 出廠價:69.3元
  3. 成本價:48.5元

前幾天我在好市多也看見消失很久的中衛口罩,一盒200片的售價是585元,疫情之前的售價是285元,平均一片口罩1.425元。假定好市多如市場上傳的的毛利率在12.95%,廠商毛利率仍是30%,折合一片口罩的成本是1.78元。

  1. 終端售價:585元。
  2. 出廠價:509.2元。
  3. 成本價:356.5元

看起來,現在的疫情下,我認為口罩生產業者早已供過於求,代表生產過剩,面對生產過剩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降價,消費者的需求量自然就會增加,或者是減產,把多餘的生產線收掉或處分掉。

但再怎麼看,口罩的成本價可能依不同廠商的生產條件而異,合理猜測約落在一片口罩1-2元之間,

一般口罩的零售價每片可能落在2-3元之間,已經在價格上限管制之下了!

現在的讀者很多是根據其主觀價值在看世界,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如果不廣泛與謹慎的觀察與分析,現代人是難以看穿諸多的謊言與假象,不是嗎?可惜,CDC只是解除了超商、網路通路實名制口罩,藥局通路1.0仍持續,意思仍刻意保留了口罩的價格上限管制,然問題是價格上限管制的經濟管制措施早已失效,CDC為何還繼續堅持?

9月15日我受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的邀請,在疫情之下無法進行實體演講,安排了一場遠距演講,我的題目是「經濟學的理性魔力,疫情下從巷口看民生經濟」。這場兩個小時的演講,我共分了三個子題:

raw-image
raw-image

第一個子題「醫療口罩的價格與分配」問題,其實就是談實名制1.0到4.0的分配效率與價格管制措施,用最簡單的經濟理論,向所有CFP說個明白。很顯然,大家對價格管制措施是很陌生的,什麼是價格上限與價格下限,如何有效與失效的問題,即使是已經離開學校已久的經濟系本科生,恐怕一時之間也無法解個明白,但這個程度在高二的公民經濟學,程度好的學生自然而然解得出來。

我習慣在出手寫一篇經濟評論之前,我心理頭一定會有個提問,然後再依序進行解析,針對口罩的價格與分配,我的提問是:「為什麼口罩價格不解禁?」,若不解禁的理由,如果不是市場因素,剩下的就只有非市場因素了。接下來,我是這麼自問自答的,

「零售市場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盒裝口罩都充裕供應,消費者又何須且麻煩的在藥局買區區一包10片的口罩呢?這代表市場的管制基本上已經失效了,難道政府還裝不知?」

有了提問之後,接下來我觀察到的現象是:

  1. 原本一個醫用口罩約2元,疫情發生後,口罩需求提高。
  2. 口罩製造原料需求提高,但材料產能有限-->購料成本提→口罩供給減少→口罩零售價格提高。
  3. 口罩需求提→口罩零售價格提高。
  4. 政府怕市場失靈,強力介入分配。
  5. 口罩1.0→口罩4.0,大家排隊等等定期銷售的口罩,一個5元→4元,限量2片口罩→10片。

從提問到現象觀察,接下來就是用基礎的經濟學進行解析,我把當天簡報擷取下來給各位參考,證明現在的口罩價格上限管制,其實早已失效,僅僅剩下價格矛定的效果。

口罩的供需模型

口罩的供需模型

這一張投影片分析的是疫情發生當下,市場均衡價格照理應該到5元以上,但CDC進行價格管制後,將價格訂在5元,造成的供不應求的現象。

口罩的價格上限管制模型(疫情中)

口罩的價格上限管制模型(疫情中)

但業者也不是省油的燈,5元一片的口罩價格仍是有利可圖,且疫情當下,業者會認為消費者的需求還是會繼續增加,所以增加生產線,新的業者加入,供給線右移之後的結果會造成市場均衡價格竟然在價格上限之下,代表價格上限管制已經失效,結果是供過於求。

口罩的價格現線管制模型(疫情後)

口罩的價格現線管制模型(疫情後)

我提出幾點結論:

  1. 民眾就是買不到口罩是政府引導恐慌性需求與管制分配不效率,所造成的問題。排隊買口罩竟然還買不到的現象,就是這個問題所造成的。
  2. 口罩「超額需求」早已變為「超額供給」。
  3. 零售市場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盒裝口罩都充裕供應,無須到藥局買口罩,市場的管制已經失效。
  4. 廠商面對市場「超額供給」所必須進行的決策,最快的方式就是縮減產能。
  5. 廠商不是為了防疫大義,而是為了賺錢。(想一下亞當斯密在《國富論》是怎麼說的。)
  6. 無效的價格上限與價格錨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克納米斯的臥底經濟學觀察誌
132會員
176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01/26
111年學測的社會試題中有關經濟學的考題部分,有點意思,選擇題中出現非選擇題,是一種好的開始,但推論的細節恐怕不是出題者仔細推敲過的,而是心裡預先產生「標準答案」!
Thumbnail
2022/01/26
111年學測的社會試題中有關經濟學的考題部分,有點意思,選擇題中出現非選擇題,是一種好的開始,但推論的細節恐怕不是出題者仔細推敲過的,而是心裡預先產生「標準答案」!
Thumbnail
2021/12/27
一早,看見聯合新聞網一則新聞「她從1件帽T找出『各校價值差距』 大學生驚呆:原來差這麼多」,網路上竟然有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質量一樣的帽T,臺大竟然賣得比較貴,這位學生發現帽T存在「學校價值存在實際的差距」!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打算從符號經濟理論說起。
Thumbnail
2021/12/27
一早,看見聯合新聞網一則新聞「她從1件帽T找出『各校價值差距』 大學生驚呆:原來差這麼多」,網路上竟然有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質量一樣的帽T,臺大竟然賣得比較貴,這位學生發現帽T存在「學校價值存在實際的差距」!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打算從符號經濟理論說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0/2/10-2/16 (廣州)   廣州廠在網上訂了「薄得透光」的二千個口罩到廠了,大家都懷疑口罩的品質,用口罩承水來測試,還真的不漏。為了在第一天正式復工時能提早到公司的門崗督導,我到「得來速」窗口買早餐,正在想口罩的事,付了錢,卻沒拿早餐就把車開走了。 妻子在家族圈留言:「可能你
Thumbnail
2020/2/10-2/16 (廣州)   廣州廠在網上訂了「薄得透光」的二千個口罩到廠了,大家都懷疑口罩的品質,用口罩承水來測試,還真的不漏。為了在第一天正式復工時能提早到公司的門崗督導,我到「得來速」窗口買早餐,正在想口罩的事,付了錢,卻沒拿早餐就把車開走了。 妻子在家族圈留言:「可能你
Thumbnail
在過去,口罩是鮮少人關注的紡織邊緣產業,沒想到,卻在疫情下演出一場暴起暴落的驚世行情:從暴利大賺,到現在口罩過剩、業者淘汰倒閉。究竟給我們什麼啟示?
Thumbnail
在過去,口罩是鮮少人關注的紡織邊緣產業,沒想到,卻在疫情下演出一場暴起暴落的驚世行情:從暴利大賺,到現在口罩過剩、業者淘汰倒閉。究竟給我們什麼啟示?
Thumbnail
在上一集提到了疫情受害產業最壞時期已過,那我們該如何看待疫情受惠產業的後市呢? 這個主題會拆成兩個章節,今天這集講講防疫概念股,下一集再來聊聊宅經濟相關的產業動向。 防疫概念股現況
Thumbnail
在上一集提到了疫情受害產業最壞時期已過,那我們該如何看待疫情受惠產業的後市呢? 這個主題會拆成兩個章節,今天這集講講防疫概念股,下一集再來聊聊宅經濟相關的產業動向。 防疫概念股現況
Thumbnail
兩天前我才剛在社交網站FB分享,從10月5日開放戶外口罩放寬,河濱運動、宴席離座敬酒仍要戴口罩,從這裡已經嗅出隨著疫情趨緩,是不是已經慢慢不需要戴口罩?  10月6日疫苗覆蓋率高達58%新聞,更加深未來可能不用戴「口罩」推測,市場瞬息萬變,人們預期未來口罩的供給大於需求,口罩開始跳樓大拍賣,果不其然
Thumbnail
兩天前我才剛在社交網站FB分享,從10月5日開放戶外口罩放寬,河濱運動、宴席離座敬酒仍要戴口罩,從這裡已經嗅出隨著疫情趨緩,是不是已經慢慢不需要戴口罩?  10月6日疫苗覆蓋率高達58%新聞,更加深未來可能不用戴「口罩」推測,市場瞬息萬變,人們預期未來口罩的供給大於需求,口罩開始跳樓大拍賣,果不其然
Thumbnail
不久之前的7月8日,我在ETtoday的「雲論」寫了這一篇「醫療口罩價格,是不是該「解錨」了?」,有讀者不以為然,認為是廢文一篇,如果是廢文的話,CDC應該不會在我的文章出現之後,陸續解除「口罩實名制」。 這篇文章告訴大家,口罩實名制的價格上限已經實質失效了!
Thumbnail
不久之前的7月8日,我在ETtoday的「雲論」寫了這一篇「醫療口罩價格,是不是該「解錨」了?」,有讀者不以為然,認為是廢文一篇,如果是廢文的話,CDC應該不會在我的文章出現之後,陸續解除「口罩實名制」。 這篇文章告訴大家,口罩實名制的價格上限已經實質失效了!
Thumbnail
疫情下的口罩市場,也引起對政府管制與市場機制的爭辯。是否能夠有經濟學界的學者,既了解經濟學理論,又能夠對經濟學發展提出十分根本的批判?能不能存在一種批判,既不像左派一樣虛無飄渺或是基於完全不同的世界觀,也不像右派對市場的崇拜?
Thumbnail
疫情下的口罩市場,也引起對政府管制與市場機制的爭辯。是否能夠有經濟學界的學者,既了解經濟學理論,又能夠對經濟學發展提出十分根本的批判?能不能存在一種批判,既不像左派一樣虛無飄渺或是基於完全不同的世界觀,也不像右派對市場的崇拜?
Thumbnail
不干預自由市場對資源對市場效率(efficiency)最大化也許是好事,但市場效率不是唯一考慮因素,在口罩分配這個情況,確保每位市民都能有一罩,消除恐慌情緒,對抗疫而言可是更重要的政策考慮。要達至這些政策目標,須要適當的市場干預。
Thumbnail
不干預自由市場對資源對市場效率(efficiency)最大化也許是好事,但市場效率不是唯一考慮因素,在口罩分配這個情況,確保每位市民都能有一罩,消除恐慌情緒,對抗疫而言可是更重要的政策考慮。要達至這些政策目標,須要適當的市場干預。
Thumbnail
這幾天日本開始有不少新聞報導台灣的防疫措施,像是IQ180的政委唐鳳、蘇貞昌的一粒卡臣海報、還有抑制口罩之亂的作法等等。昨天刊登的這篇報導滿清楚地解釋實名制措施&口罩app的來龍去脈和使用方式,順便學一下這些事情的日文怎麼說吧!
Thumbnail
這幾天日本開始有不少新聞報導台灣的防疫措施,像是IQ180的政委唐鳳、蘇貞昌的一粒卡臣海報、還有抑制口罩之亂的作法等等。昨天刊登的這篇報導滿清楚地解釋實名制措施&口罩app的來龍去脈和使用方式,順便學一下這些事情的日文怎麼說吧!
Thumbnail
         這次的武漢肺炎,連帶影響到台灣也產生病例,於是民眾開始搶購口罩及酒精甚至乾洗手。衛福部一開始採取的措施是,收回所有通路販賣的口罩,統一由衛福部來決定發放給便利商店及藥妝藥房的數量。         由於只能去實體通路購買,所以每間有獲得配給的商店,每天都要被瘋狂排隊的民眾不停的
Thumbnail
         這次的武漢肺炎,連帶影響到台灣也產生病例,於是民眾開始搶購口罩及酒精甚至乾洗手。衛福部一開始採取的措施是,收回所有通路販賣的口罩,統一由衛福部來決定發放給便利商店及藥妝藥房的數量。         由於只能去實體通路購買,所以每間有獲得配給的商店,每天都要被瘋狂排隊的民眾不停的
Thumbnail
最近因為武漢肺癌造成的口罩之亂,有人開始討論是否該以實名制購買口罩。而以目前討論的方向來說,主要分成兩種認證方式,一種是健保卡,一種是身分證。健保卡的部分,目前僅有可以處理處方籤的藥局、診所以及醫院可以使用,且採用封閉系統。而身分證的話也僅有在公家機關以及相關業務的場所可以使用。
Thumbnail
最近因為武漢肺癌造成的口罩之亂,有人開始討論是否該以實名制購買口罩。而以目前討論的方向來說,主要分成兩種認證方式,一種是健保卡,一種是身分證。健保卡的部分,目前僅有可以處理處方籤的藥局、診所以及醫院可以使用,且採用封閉系統。而身分證的話也僅有在公家機關以及相關業務的場所可以使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