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在美國旅居四年多後回國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搭上新幹線前往京都,拜訪臨床心理學家河合隼雄,以兩晚的時間盡情暢談。內容涵蓋故事作為一種療癒媒介所具有的力量和對日本現代社會的洞見等豐富話題。談話內容由錄音檔轉成文字集結成冊,便成了《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本書內容。
以下為書中第一夜的摘要: 人能在「故事」中獲得某種治療嗎?
關於detachment(不參與/超然獨立)和commitment(投入社會)
在日本的時候,非常希望個人獨處,也就是說,想從各種社會、社團、團體,或規章制度之類的東西,逃逃逃,盡量逃開,大學畢業以後也不進公司上班,一個人靠寫東西活到現在,要跟所謂文壇人士交往也覺得很累,結果,就只一個人在寫著小說。
對年輕時代的村上來說,detachement(不參與/超然獨立)曾經是非常重要的事。在他的小說作品中,時常能讀出一股濃厚的個人疏離感(此疏離用意在於揚棄各種外在價值,以確立自我。)然而在長期寫下去之間,村上的心境逐漸開始產生變化。也因為長期旅居國外的經驗,讓他開始思考投入社會的事,自己將來應該要參與或投入什麼?
detachment和commitment的概念在書中多次出現,這也是現代青年正面臨的問題之一。為什麼疏離、為什麼投入,青年們又該採取怎樣的態勢和周遭的他人、社會甚至是世界進行溝通。身為臨床心理學家的河合隼雄和小說家村上春樹分別就各自的身分和觀點有一翻論述。
關於自我治療和小說
如果問我為什麼開始寫小說,我也不太清楚為什麼,只是有一天突然開始想寫。現在回想起來,那可能是一種自我治療的步驟吧。
為了要找出自己心中存有的什麼,村上開始動筆寫作。每天工作結束後,在廚房一點一點的寫。像在進行某種淨化儀式,任故事自然流瀉,完全無法預測接下來會出現什麼,經由這種類似遊戲的過程,村上也因此獲得某種治癒。
結婚與挖井
如果問那麼為什麼要結婚作夫妻呢?為了受苦,為了「挖井」,這是我的結論。
所謂的夫婦,往往成為能夠進入並了解宗教這東西的入口
這是河合隼雄的觀點。他認為真正有趣的事,沒有一件不伴隨著一些辛苦。而村上也說,結婚,或許只是為了暴露彼此的缺點,可能不過是那冷酷的相互描繪地圖的作業而已。你認為呢?
書中內容龐雜豐富,實在無法一一進行摘錄。推薦給每一位同樣喜歡村上春樹或河合隼雄的讀者。在讀著這些文字之間,內心某個緊張的部分不可思議地鬆弛下來了。希望你也能一窺他們對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