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母親節】得意的一天;放過母親節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還記得在體制時期,每每到五月初,班上每一個人都會被要求在母親節前夕做母親節卡片,好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母親節這一天讚頌母愛之偉大,學校似乎也能藉此表示自己的教育有成。但是這些卡片與花朵,是真的出自於感謝母親嗎?如同教師節的感謝師長一樣,是真的感謝師長嗎?還是迫於不得不的狀況才虛應故事?另外,我們歡慶的母親形象又是什麼?

在面對現今被極度商業化的母親節中,教育有著無法脫身的連帶關係,畢竟我們從小就要求歌頌著「良善」母親的偉大以及家人的「無私」奉獻。而當我們歡慶母親節之餘,除了「感謝」這項行為已逕自發展出固有形式以外(商業化),同時,母愛的偉哉光環也已被作為合格母親的衡量標竿。

raw-image

當我們歌頌著「聖母」 形象的母親時(犧牲奉獻、慈祥和善、冰清玉潔、任重道遠...etc),我們就是在對母親/母職施加壓力與期待,藉由看似立意良善的社會期待作為道德綁架的工具。所以,面對母親節的約定俗成,作為母親,就不會只是擁有自己的樣子,他所有的價值都與孩子牽綁在一起,都來自對於孩子的「奉獻」,例如:懷胎十個月孕育了新生命才隨之得來的意義;養育孩子,做所謂「無私奉獻」的照護,才隨之得來的意義;慈眉善目,服膺溫柔婉約的母親形象才隨之得來的意義。

同樣的,被要求感謝母親的孩子也面臨「孝子」的道德綁架,也面臨與母親成為生命共同體的問題,好像你在母親節這天沒有隨之起舞,讚揚母親的偉大就是一件不孝的事情;二來是,對於被要求在母親節感謝母親的孩子來說,我們所忽視的家庭脈絡,都能成為一種對孩子的傷害,例如對單親家庭孩子的傷害、對被情緒勒索孩子的傷害、對被家暴孩子傷害...等。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願意感謝自己的母親。

我們不斷承襲著整個大中華文化對慈母及孝子的追求,承襲著母親要無私、孩子要反哺的世俗成規,而這些加深母親及孩子的固有形象的養成,在教育場域中,我們也不難察覺到,例如:華語課本當中的《遊子吟》及《慈烏夜啼》,音樂課本當中的《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及《甜蜜的家庭》。

這些詩詞、歌詞當中,不斷的宣揚母愛的無私及偉大、孝子反哺之心的高尚,在《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更是加深了母親的單一形象,以及藉由讚美母愛來約束母親的外在表現,甚至在慈烏夜啼中,我們藉由對所謂對「孩子不孝行為」的譴責,來藉此鞏固「孝子美德」的高尚,而與此同時,又何謂不孝行為?不奔喪等於不孝嗎?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慈烏夜啼》白居易

(譯: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慈烏啊慈烏!你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
raw-image

最後,回到母親節的商業化,同樣也無法與教育脫鉤。舉個例子,在面對學生虛應故事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學校或學生視為消費者,學校/學生消費母親節(做卡片、花朵感謝母親),所得到的是直接/間接的完成感謝行為而得來的價值(教出品行良好的學生/高尚品德)。

同樣的,我們也藉由有別於平日的感謝形式,如吃大餐、採購家電...等行為來表示對於母親的感謝,慢慢的發展出一套母親節文化。而無論在這一天我們是由衷感謝與否,始終都還是一種依賴框架(母親節)而做出感謝行動,這導致我們容易落入俗套,進而使原意被忽視或扭曲,好像我們完成了一套流程,母親節就完成了。

儘管母親節各種成規/活動看似都立意良善,但在社會的約定俗成、教育的推波助瀾下,在這一天當中的感謝已經變得特別廉價,多少張卡片、花朵只是不得不的存在。我們承襲著對於慈母及孝子的追求,承襲著對於教育的敷衍,藉由吃大餐、吃蛋糕、送禮物來表示自己對於慈母及孝子身份的盡忠職守。甚至暴力一點來形容,可以落於形式的花朵、卡片,是否可以直接視為套餐兌換券、道德牌坊兌換券、良母/孝子兌換券。

所以,請不要再要求母親節的感謝。不要再成為聖母。不要再成為孝子。不要再將孩子與母親牽連一體。不要再成為「無私」的人。不要再歌功頌德。不要再說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不要再助長廉價的感謝和高尚的傷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與故事,放過母親節就是放過自己。不要再過母親節。


《放過節》
放過孩子
放過自己
放過母親節
放過母親——節

放著過就是放過節


更多方格子創作者以不同角度詮釋心中的母親,請前往【《書寫母親》主題策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簡易的沙龍
23會員
10內容數
簡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1
新年的第一天,為我的文化幣服喪。 疫情過後,為振興藝文風氣並拓展新的藝文客群,2023年文化部正式將「藝FUN券」轉型為「文化成年禮」,18至21歲的青年能夠獲得1200點文化成年禮金(即文化幣),用於藝文相關消費的折抵。那時我正好21歲,搭上了文化幣的末班車...
Thumbnail
2025/01/01
新年的第一天,為我的文化幣服喪。 疫情過後,為振興藝文風氣並拓展新的藝文客群,2023年文化部正式將「藝FUN券」轉型為「文化成年禮」,18至21歲的青年能夠獲得1200點文化成年禮金(即文化幣),用於藝文相關消費的折抵。那時我正好21歲,搭上了文化幣的末班車...
Thumbnail
2024/11/04
本該是對自身在美國的藝術道路具有高度堅持的角色,卻在偉同父親臨終前不知所以的迴光返照下,最終願意貢獻自己的子宮以成全與自身毫無血緣關係與足夠感情基礎的家庭的幸福。並且,這樣缺乏辯證與去脈絡化的幸福結局,也使《囍》在結構上落入某種西方解放東方傳統的危險之中。
Thumbnail
2024/11/04
本該是對自身在美國的藝術道路具有高度堅持的角色,卻在偉同父親臨終前不知所以的迴光返照下,最終願意貢獻自己的子宮以成全與自身毫無血緣關係與足夠感情基礎的家庭的幸福。並且,這樣缺乏辯證與去脈絡化的幸福結局,也使《囍》在結構上落入某種西方解放東方傳統的危險之中。
Thumbnail
2024/11/04
該劇挑戰了傳統移工戲劇中使用的文化符號,以說故事的方式引發觀眾對社會議題的思考。雖然在劇中展現了移工的困境和壓迫,但同時也被批評未能充分描繪移工的主體性。儘管如此,這部戲劇仍為舞臺演出帶來了新的視野及討論的空間。此文章分析了劇作的策略及其對社會議題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1/04
該劇挑戰了傳統移工戲劇中使用的文化符號,以說故事的方式引發觀眾對社會議題的思考。雖然在劇中展現了移工的困境和壓迫,但同時也被批評未能充分描繪移工的主體性。儘管如此,這部戲劇仍為舞臺演出帶來了新的視野及討論的空間。此文章分析了劇作的策略及其對社會議題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東方人注重家庭關係和孝道,總覺得到了某個節日就該作某事,行禮如儀,該有的要有,心意重要,但儀式感也很重要,寫卡片、吃蛋糕、上館子、送花送禮物,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天總要表示一下對母親的感謝,雖然媽媽嘴上總是說不在意,但是孩子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表示,內心還是會覺得失落,最少也能打通電話回家問候一下吧!
Thumbnail
東方人注重家庭關係和孝道,總覺得到了某個節日就該作某事,行禮如儀,該有的要有,心意重要,但儀式感也很重要,寫卡片、吃蛋糕、上館子、送花送禮物,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天總要表示一下對母親的感謝,雖然媽媽嘴上總是說不在意,但是孩子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表示,內心還是會覺得失落,最少也能打通電話回家問候一下吧!
Thumbnail
孩子,弟弟妹妹以後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照顧他們,別讓他們吃苦啊。 孩子,我為了你付出許多,你要記得啊。 孩子,我的青春都放在你身上了,你要成功阿,要回報我啊。 孩子,孩子,孩子啊, 你早該聽我說的阿, 看看我,我是多麼的愛你。 ​ 媽媽,請別再說了。 ​ 我壓力好大,我感覺我快死了。
Thumbnail
孩子,弟弟妹妹以後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照顧他們,別讓他們吃苦啊。 孩子,我為了你付出許多,你要記得啊。 孩子,我的青春都放在你身上了,你要成功阿,要回報我啊。 孩子,孩子,孩子啊, 你早該聽我說的阿, 看看我,我是多麼的愛你。 ​ 媽媽,請別再說了。 ​ 我壓力好大,我感覺我快死了。
Thumbnail
正義即是「公正地對待他者」的義務-列維納斯。 人類最強烈的欲望是征服死亡, 達到永生。 兒女是父母生命的某種延續, 滿足了人們永生意志; 愛子女是愛己的延伸, 是自利的一種表現形式, 並非真正利他。 所以,母愛並無任何真正偉大可言,不值得刻意歌頌。 商人用巨量廣告炒作母親節,是要每人消費,商家賺飽
Thumbnail
正義即是「公正地對待他者」的義務-列維納斯。 人類最強烈的欲望是征服死亡, 達到永生。 兒女是父母生命的某種延續, 滿足了人們永生意志; 愛子女是愛己的延伸, 是自利的一種表現形式, 並非真正利他。 所以,母愛並無任何真正偉大可言,不值得刻意歌頌。 商人用巨量廣告炒作母親節,是要每人消費,商家賺飽
Thumbnail
昨天是母親節,這一個母親節沒有回家。 一早傳了訊息祝賀著母親節快樂,琳琅滿目的母親節特惠活動,深怕任何一個人不知道母親節的到來,我並不排斥這種感覺,畢竟感恩與祝賀的時間多了,彼此好像會多一點體諒。 然而到了某一天開始,這些故事並不足以支撐著自己深信什麼之時,我便開始尋找屬於自己擁抱節日的理由。
Thumbnail
昨天是母親節,這一個母親節沒有回家。 一早傳了訊息祝賀著母親節快樂,琳琅滿目的母親節特惠活動,深怕任何一個人不知道母親節的到來,我並不排斥這種感覺,畢竟感恩與祝賀的時間多了,彼此好像會多一點體諒。 然而到了某一天開始,這些故事並不足以支撐著自己深信什麼之時,我便開始尋找屬於自己擁抱節日的理由。
Thumbnail
活動結束,媽媽們拍完照片要離開,有些孩子平靜地揮手,但有些孩子大哭著,攀著媽媽的腳,老師抱走孩子,場面有點失控。有個老師扛著剛從媽媽身上抱過來,爆哭的孩子。有個老師身上掛著三個大哭的小孩,一手還勾著整理場地的掃把,另一手摟著孩子,園長也在門口哄著兩個孩子,一再地說:「媽媽要回去了,我陪你們... 」
Thumbnail
活動結束,媽媽們拍完照片要離開,有些孩子平靜地揮手,但有些孩子大哭著,攀著媽媽的腳,老師抱走孩子,場面有點失控。有個老師扛著剛從媽媽身上抱過來,爆哭的孩子。有個老師身上掛著三個大哭的小孩,一手還勾著整理場地的掃把,另一手摟著孩子,園長也在門口哄著兩個孩子,一再地說:「媽媽要回去了,我陪你們... 」
Thumbnail
《得意的一天》 母親照顧孩子,象徵奉獻,得到意義;孩子感謝母親,象徵孝順,得到意義。 母親收到孩子的花,象徵良母,得到意義;孩子送花給母親,象徵孝子,得到意義。 商家慶祝母親節,象徵過節,得到意義;母親節至商家慶祝,象徵過節,得到意義。
Thumbnail
《得意的一天》 母親照顧孩子,象徵奉獻,得到意義;孩子感謝母親,象徵孝順,得到意義。 母親收到孩子的花,象徵良母,得到意義;孩子送花給母親,象徵孝子,得到意義。 商家慶祝母親節,象徵過節,得到意義;母親節至商家慶祝,象徵過節,得到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