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下):編劇如何透過愛情題材展現他的人生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承上,以下劇透)

如同上一篇所說的,這齣劇是一個非常寫實的傳統類型劇本,女主角尹珍雅其實正是某一種主流類型的亞洲(尤其南韓)三十幾歲小資女的縮影,其中在第一集的結尾她一個人在公司跳舞的橋段,是該劇最能呈現出這個角色自得其樂但又同時追求內在滿足的重點橋段之一。

編劇如何透過戲劇呈現出對人性的肯定

而除了第一集的結尾以外,第七集女主角藉由對次長的一席話,間接向坐在隔壁桌保護她的男主角,告訴他她如何因為兩個人的戀情發現自己價值之所在:

「我以前從來不認為自己的存在很重要,直到我遇見比我更重視我自己,努力地想保護我自己的某個人之後,我就有了想幫他的念頭:為了不要讓他再擔心我、為了讓他可以放心,我要開始學會保護我自己。」

這番話其實只能透過戲劇的形式打動人心,因為既然沒有人的價值是必然依附於其他人之上,那麼自我認識只能靠自己,愛情是一個常見的助緣,但這樣的助緣失敗和成功的機會很難說誰比較大。既然如此,為何透過戲劇的形式這番話就可以成立呢?那是因為愛情是戲劇裡永恆的主題之一。

那為何在現實中那麼脆弱的東西,在戲劇中卻變得那麼重要?以個人目前思考所及的答案而言,我想是因為:愛情是人類極少數能夠主動爭取維繫,而且在主流價值觀中又具有獨佔以及排他性的關係之一(所以這裡先不討論開放式關係)。

愛情不像親情,對有些西方外國人而言是「不能選擇的朋友」(當初聽到身為同志的外籍老師用很平淡的語氣說出這句話真的是五雷轟頂);但友情又毫無疑問是不具有排他性的,沒有哪個朋友是交了以後就必須和他人斷絕同樣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在戲劇的形式中是很容易呈現戲劇張力的;而且基於相近的考量,在戲劇上愛情主題常常會閃避熱戀期過後的平凡無味,或是停留在圓滿結局作為戲劇張力的完滿解除。

也因此,漂亮姐姐的這番話其實是編劇透過女主角的口中闡述了自己的人生觀。每個人的自我認識過程,往往都是透過不可預期的事件給自己反思進而理清自己的機會,因此愛情是常見的但不是唯一的一種,只是這一種在戲劇中最常被拿來發揮。

漂亮姐姐的自我認識與和現實的漫長抗爭

但無論如何,一旦充分體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後,就會知道自己跟別人一樣重要,所以珍惜自己未必是自私。而這樣的想法在東方其實是比較罕見的,因為西方古典經濟學的想法是承認互利的可能的,所以自己和別人一樣重要這件事對他們而言本來就是邏輯上連帶可能成立的。

因此編劇的價值觀很明顯和東方文化有強烈的衝突。當女主角問男主角喜歡她哪一點時,男主角的回答永遠都是「因為妳是尹珍雅」,這樣的回答其實是非常重視他人個體的獨立性的。因為如果答案是訴諸任何其他的性質,例如「妳很漂亮」或是「因為妳對我來講就像是姊姊一樣」,這些性質都有可能被其他人事物所取代,或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如此衍生自位格(personhood),即人乃是模擬(基督教的)上帝所創的形象因而具有一神之下萬物之上的崇高地位的概念,是和西方基督教文明有非常強的關聯的(至於這種不訴諸其他性質的位格以致於人權觀,其概念如果放在神學以外的脈絡來談,是否還找得到不證自明的內涵,由於這屬於西方哲學中的形上學或政治哲學問題,故在此先不討論)。

也因此編劇其實透過漂亮姐姐在愛情、家庭以及職場這三者的連番抗爭,來展開她自我認識的過程。先不論家庭題材佔據大半且寫作時間由於on檔不夠充分的問題,在東方社會這樣的抗爭往往要考慮得更多,因為東方社會個人往往是緊密鑲嵌在群體之中的。也因此,漂亮姐姐在職場上話也只能點到為止,和父母的抗爭則是漫長得彷彿沒有終點,以致於個人認為這個劇真正的結論,很可能只是女主角的母親在最後一集對她說一聲對不起而已。所以當初女主角在車禍後耍任性不被男主角買單的橋段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否則這時母親的情緒也可以無限上綱,但如此一來女主角的堅持便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漂亮姊姊自然不可能和男主角拋下一切遠走高飛。因為離開這一切她就只能依賴男主角過生活,而且必須斬斷她原有幾乎全部的社會網絡,只剩下她和他主角的關係然後其他一切重新開始。對家庭有所牽絆考量的她,是幾乎不可能狠下心做出這樣的決定的。

所以在metoo議題上,編劇也選擇很寫實地呈現了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漂亮姐姐被明褒暗貶地調職到物流中心當課長,這種沒有考慮性別差異的假平等,其實是再粗糙卻也常見不過的惡劣手法。這一切的一切也使得男女主角在雨中重逢最後在夕陽下漫步的結尾,或許只是滿足觀眾心理期待以及解除戲劇張力的必然鋪陳。因為現實其實往往是讓人無處可躲的,最慘的是有些人真的就像女主角一樣,無論是家庭還是職場都找不到安身立命之處。因此這個劇根本就不像影音平台上包裝得那樣甜死人不償命,裡面更多的其實是平凡人對現實的無奈卻又不願放棄。

其他配角的寫實反應

其實,在劇中其他人也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做出不同的反應。漂亮姐姐的爸爸也許是基於戲劇上的安排顯得比較明理,否則她根本抵擋不了這一切;爸爸知情後沉默酗酒的場景,也很巧妙地點出了東方主流老一輩男性的不善表達以致於發洩的方式。

誠然,母親的過度情緒化使得角色顯得流於扁平片面,但一來不妨說母親在戲劇中擔任了傳遞傳統價值觀的角色,再者,女性被傳統價值觀同化後媳婦熬成婆的心態其實是非常常見的;因此在這個環節上,這樣的角色設定其實未必是失真或有違性別意識的,因為寫實的功用之一在於點出病灶,但這不等於認同病灶積非成是。

再者,母親對男主角的態度一開始其實是同情和鄙視並行的;而當男女主角在一起以後,母親就完全拋棄了前者的態度,因為這關乎到女兒的未來。這其實上一輩單薪家庭在家勞動者常有的問題,因為當時其實社會還不夠多元,負責家管的那一方通常家庭就是他的全世界,他自然不能讓家族命脈的延續向下沈淪;但無論如何,在同情以致於擔心和鄙視之間的選擇,其實就證明了一個人的人格。這個世界是很現實沒錯,但人活著不是只該擔心現實的事,否則家族的存在照理來講應該也只是有血緣的中小企業而不需帶有任何感情。

而女主角的好友、男主角的姊姊則是象徵了平凡人對僅有自尊的堅持。一開始她身為女主角所處公司的分店店長,很有可能就是女主角為了無父無母的她的生計幫她找的工作;而在男女主角交往的事鬧得不可開交導致兩個家庭決裂以後,她選擇獨自經營獨立書屋及咖啡屋,理應就是氣不過窮人的自尊被女主角的母親踐踏,因此寧願自力更生也不要落人話柄。如果平凡人事事都要很辛苦才能勉強維持生計,一旦連自尊都要被剝奪的時候,到底還有什麼可以給他們的呢?到底還有什麼比這更殘忍的呢?


因此這劇不會是最受歡迎的劇其實是可以想見的。在上映之初靠著孫藝珍和丁海寅俊男美女的包裝,再加上劇名的刻意營造,這劇被營造成一齣都會愛情劇;但誰能想到這齣都會愛情劇正因為寫實,再加上南韓半on檔劇先天上必然容易爛尾的缺陷,所以反而後來走向家庭紛爭的傳統路線呢?

但認清現實永遠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編劇會選擇讓漂亮姐姐不卑不亢地對這一切堅持不懈,是因為激烈的鬥爭和人際關係完全斷絕維繫,往往不是最好的作法,也不會是東方社會主流價值觀所能接受的;因此雖然在整齣劇的結局選擇了安撫觀眾,用一個在濟州島和前同事金寶拉再續前緣一起開店的方式逃離現實因而顯得不切實際,但漂亮姐姐這一路的奮鬥和堅持,使得她在個人心中不只是一個外表漂亮的姊姊而已。

這齣劇也許題材不討喜,製作也顯得粗糙,其中又以配樂之不切題尤其惱人;但細節卻處處可見編劇之用心,也所幸孫藝珍理應是看出這個劇本的價值之所在,她的演出雖然細節是比較多,而非以簡馭繁的戲路,但卻正好可以完美詮釋漂亮姐姐在成長後內心豐富的一面。

這劇是可以讓才氣秉性相近的人找到自我觀照的。撇除上述那些先天上的劣勢,這劇很可能是個人心中晚近最佳的寫實劇之一;也因為這劇對個人而言是能近取譬的,所以給了個人在低潮時非常大的鼓勵。個人一直都是比較迷戀影劇中轉瞬之間的影像能取代千言萬語的吉光片羽,但這劇卻讓我第一次體會到一般人所著迷的戲劇的力量之所在。

也因此感謝這位編劇金恩以及孫藝珍的細膩,讓人透過此劇無論在寫作技巧或是題材以致於人生的思考上,都有了先行者的足跡可以追尋;也許個人寫得再好也不過如此了,但換個角度思考,也算是有了足以見賢思齊的典範可以參考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59會員
57內容數
影評散見於放映週報、週刊編集、香港映畫手民。但偶爾還是會想聊聊最喜歡的音樂,以及曾經發生在你我生長的這塊土地的事。
2020/11/12
有看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觀眾,或許對Honey在講述他逃亡生活時只對《戰爭與和平》這部小說有印象的橋段感到有點突兀,畢竟一個跑路的大哥怎麼可能會對一部上千頁的小說感興趣?
Thumbnail
2020/11/12
有看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觀眾,或許對Honey在講述他逃亡生活時只對《戰爭與和平》這部小說有印象的橋段感到有點突兀,畢竟一個跑路的大哥怎麼可能會對一部上千頁的小說感興趣?
Thumbnail
2020/05/07
如此細膩的經典,之前在FB粉絲頁上就有專文分析了孫藝珍在第三集的演技及其他相關環節,而這一篇則是要就整個劇去講這部瑕不掩瑜的經典到底好在哪。
Thumbnail
2020/05/07
如此細膩的經典,之前在FB粉絲頁上就有專文分析了孫藝珍在第三集的演技及其他相關環節,而這一篇則是要就整個劇去講這部瑕不掩瑜的經典到底好在哪。
Thumbnail
2010/04/21
Woody Allen在他所導演的作品中一旦親自操刀處理配樂時,似乎常常多方嘗試音樂與畫面的巧妙結合。而在《愛情決勝點》中Woody Allen似乎在進行一些較難為人察覺的嘗試:透過歌劇歌詞以及錄音本身的差異來呼應劇情,以及嘗試讓劇情及分鏡和已經存在的音樂加以結合。
Thumbnail
2010/04/21
Woody Allen在他所導演的作品中一旦親自操刀處理配樂時,似乎常常多方嘗試音樂與畫面的巧妙結合。而在《愛情決勝點》中Woody Allen似乎在進行一些較難為人察覺的嘗試:透過歌劇歌詞以及錄音本身的差異來呼應劇情,以及嘗試讓劇情及分鏡和已經存在的音樂加以結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世界所有個人的選擇,要或不要,你就算不舉雙手贊成,你也必須尊重當事者;職場上不管是不是「性」騷擾或是母親百般干涉期待子女的另一半,也都應該是從這樣的「尊重一個人」的角度出發!
Thumbnail
這世界所有個人的選擇,要或不要,你就算不舉雙手贊成,你也必須尊重當事者;職場上不管是不是「性」騷擾或是母親百般干涉期待子女的另一半,也都應該是從這樣的「尊重一個人」的角度出發!
Thumbnail
看劇,這件事,有很多人看了劇,卻學習最壞的部分。有人則看過...就看過,然後忘了再看下一劇。還有人看了心有戚戚焉,也有人是看了劇,發現世界,社會的可怕,還有警醒,小心這種人和預防不要成為劇裡的人。 但,現在有種人最厲害,就是這種人...劇裡寫的就是他本人,可他不知道,還有他沒看。 姊,用極稀少珍貴的
Thumbnail
看劇,這件事,有很多人看了劇,卻學習最壞的部分。有人則看過...就看過,然後忘了再看下一劇。還有人看了心有戚戚焉,也有人是看了劇,發現世界,社會的可怕,還有警醒,小心這種人和預防不要成為劇裡的人。 但,現在有種人最厲害,就是這種人...劇裡寫的就是他本人,可他不知道,還有他沒看。 姊,用極稀少珍貴的
Thumbnail
這是一部大時代下造成的悲劇的戲劇,男女主角都是那個時代下面子的犧牲品。問問自己:「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只為了滿足別人的眼光!你願意嗎?」
Thumbnail
這是一部大時代下造成的悲劇的戲劇,男女主角都是那個時代下面子的犧牲品。問問自己:「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只為了滿足別人的眼光!你願意嗎?」
Thumbnail
《繼母與女兒的藍調》 主角是位職業女性,雖在工作方面非常靈敏、洞察力強但在情感方面、人際關係上卻顯得非常的遲鈍與不靈活。女主角是以工作任務心態處理大部分人生,因此給予他人一種冷淡無情的距離感與壓力。自從加入一個家庭與照顧他人女兒過程中,她也慢慢的照顧到小時候的自己,進而與自己也與他人更親切。
Thumbnail
《繼母與女兒的藍調》 主角是位職業女性,雖在工作方面非常靈敏、洞察力強但在情感方面、人際關係上卻顯得非常的遲鈍與不靈活。女主角是以工作任務心態處理大部分人生,因此給予他人一種冷淡無情的距離感與壓力。自從加入一個家庭與照顧他人女兒過程中,她也慢慢的照顧到小時候的自己,進而與自己也與他人更親切。
Thumbnail
姊的時代,有沒有結婚不重要,幾歲結婚不重要,離過婚不重要,人生沒有非完成的目標,重點是自己怎麼定義自己。 雖然是2018年的作品,姊弟戀題材雖然不是大眾口味,從劇情的安排、緊湊度掌握(只有13集)、演員的挑選與演技、時尚的服裝搭配、沒有過多置入性行銷,水準很高。 剛剛看完三十而已,同樣是三個好朋友
Thumbnail
姊的時代,有沒有結婚不重要,幾歲結婚不重要,離過婚不重要,人生沒有非完成的目標,重點是自己怎麼定義自己。 雖然是2018年的作品,姊弟戀題材雖然不是大眾口味,從劇情的安排、緊湊度掌握(只有13集)、演員的挑選與演技、時尚的服裝搭配、沒有過多置入性行銷,水準很高。 剛剛看完三十而已,同樣是三個好朋友
Thumbnail
人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time zone)",我想「追劇」這件事也同樣是;「適當的時候,總會有適當的「劇」來到你身邊」。
Thumbnail
人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time zone)",我想「追劇」這件事也同樣是;「適當的時候,總會有適當的「劇」來到你身邊」。
Thumbnail
兩人看似差不多的經歷,卻走向不同的結果,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互相交互作用的,帶著愛的孩子成長道路終會平順,如果多點「愛與關心」,人生或許會是不一樣的結局?
Thumbnail
兩人看似差不多的經歷,卻走向不同的結果,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互相交互作用的,帶著愛的孩子成長道路終會平順,如果多點「愛與關心」,人生或許會是不一樣的結局?
Thumbnail
一位浪漫主義者,一個自由的靈魂,一個帥氣女生,一枚自發性單身者,一對交往許久的戀人。三男三女,探討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你能接受戀人的異性友人嗎?分手情人偶然見面怎麼辦?真的有好聚好散嗎?從這些問號,嘗試解答愛情的模樣。
Thumbnail
一位浪漫主義者,一個自由的靈魂,一個帥氣女生,一枚自發性單身者,一對交往許久的戀人。三男三女,探討都市男女的愛情法則——你能接受戀人的異性友人嗎?分手情人偶然見面怎麼辦?真的有好聚好散嗎?從這些問號,嘗試解答愛情的模樣。
Thumbnail
小至童話故事、中至戀愛漫畫、大到戲劇影片。要轟轟烈烈的過程,要幸福美滿的結局
Thumbnail
小至童話故事、中至戀愛漫畫、大到戲劇影片。要轟轟烈烈的過程,要幸福美滿的結局
Thumbnail
如同上一篇所說的,這齣劇其實是一個非常寫實的傳統類型劇本,女主角尹珍雅其實正是某一種主流類型的亞洲(尤其南韓)三十幾歲小資女的縮影;而除了第一集的結尾以外,第七集女主角藉由對次長的一席話,間接向坐在隔壁桌保護她的男主角,告訴他她如何因為兩個人的戀情發現自己價值之所在。
Thumbnail
如同上一篇所說的,這齣劇其實是一個非常寫實的傳統類型劇本,女主角尹珍雅其實正是某一種主流類型的亞洲(尤其南韓)三十幾歲小資女的縮影;而除了第一集的結尾以外,第七集女主角藉由對次長的一席話,間接向坐在隔壁桌保護她的男主角,告訴他她如何因為兩個人的戀情發現自己價值之所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