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南無聊得要命,每天可以看幾十本武俠小說;後來我叫他們幫我去租最厚的小說來看。其實以前的人,跟我們現在出來混的人真的很像。有一個老包,大家都以為他吃錯藥。我記得,好像全城的人都翹頭了,而且到處都被放火;他一個人要去堵拿破崙,後來還是被條子削到了......《戰爭與和平》。
有看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觀眾,或許對Honey在講述他逃亡生活時只對《戰爭與和平》這部小說有印象的橋段感到有點突兀,畢竟一個跑路的大哥怎麼可能會對一部上千頁的小說感興趣?
楊德昌受限於電影形式的篇幅,重點其實往往放在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但對單一人物的人格的著墨,相較之下就比較容易受到壓縮;而他刻意透過Honey的對白提到這部小說,仔細追究後其實可以發現,Tolstoy(台灣譯名:托爾斯泰)透過小說如此毫無篇幅限制,因而更有利於直接挖掘角色內心狀態的藝術形式,某方面其實可以視為是比較悲天憫人且更有細節的楊德昌。而BBC版的《戰爭與和平》製作之講究,某方面也給了現代人一窺經典之便,喜歡楊德昌的觀眾不妨找來看看。
之所以會將Tolstoy和楊德昌做出如此的類比,一方面是因為這裡的讀者畢竟是以電影為主,另一方面Tolstoy在格局上由於不受篇幅的限制,所以人物關係線更加錯綜複雜;但由於其筆觸較向中性,不偏不倚的文字更顯得格局宏大。
寫實主義不是風花雪月
而每個時代的每個階級都有各自的價值觀與其煩惱。和閱讀Jane Austen(台灣譯名:珍‧奧斯丁)的作品時類似的情況,現在的讀者很難想像十九世紀左右的作家筆下的主要場景都發生在宴會中。當然在那個時代能夠從事寫作,通常就得預設一定程度的經濟條件;但並非只有對社會底層的描寫才是社會寫實(這一點恐怕是(在台)左派思慮不周者最常有的思考死角),每個社會階層的人都各自有其煩惱,且《戰爭與和平》的悲天憫人的主人翁Pierre,某方面正點出了社會結構問題的解方:既然各個時代和社會都有其結構性問題,因此在供需作為硬道理的經濟學前提下,有時真的不完全是階級或制度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但同時必須要強調的是,那當然也不會完全不是)。
而《戰爭與和平》在寫作題材上的類型操作,其實有那麼一點類似目前韓劇常見的複合類型題材:故事中的人們一方面在一夫一妻制的前提下,不得不在婚姻中尋求真愛或是以此作為晉身上流的機會;但同時主人翁們又不得不面臨當時拿破崙席捲歐洲的風潮,在戰火中隨波逐流載浮載沈。若能鑒古知今,看看Trump的太太在他敗選後打算變前妻,就會知道這樣的題材只要寫得好,其實一點也不會無趣。
一些電視劇改編版的優劣之處
比較可惜的是Lily James的演技,目前似乎還是不能突破個性單純的角色如何在大時代中成長的挑戰,偏偏這樣的角色其實是Tolstoy著墨最深的角色類型之一,甚至從他在這種角色所耗費的心力,我們才可以理解到「單純」和「不知所措」的不同;而除非是溫室裡的花朵,一輩子都沒有遭遇過衝擊,否則幾乎不太可能永遠都處在單純而非不知所措的狀態,而後者才是角色在成長時必經的階段。
(以下劇透)
所幸這部片的服裝非常之講究,相當細緻地呈現了小說的細膩之處,並將角色之間的對比以及各自的心理狀態建立得非常完善。在劇中Lily James所飾演的Natasha最後終於和主角Pierre共結連理時,其服裝走深色系所凸顯的節制與高貴,和Pierre的前妻在最後的社交場合卻穿著像是性感睡衣的白色薄紗,可以說是簡單明瞭地建立起兩人的對比關係。
而從翻拍的角度觀之,BBC的版本很有趣地幾乎沒有強調那個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被提到的那個最有名的場景之一,在該場景中主人翁Pierre上了戰場卻發現空無一人找不到拿破崙。翻拍把重心放在Pierre後來「被條子削到」的部分,即Pierre被法軍俘虜後在獄中和獄友的互動,大抵是因為Pierre堵拿破崙的部份畫面感太強烈,但對應到的題旨比較是原著中關於歷史宿命論的部分;而改編則選擇貫徹主人翁如何在面臨時代劇變的不知所措中成長的命題。
但這個命題其實或許是最能呼應托氏本人的性格和終極關懷的。Pierre在獄中遇到的那位獄友,在他最飢腸轆轆時給了他馬鈴薯;但同時獄友的狗狗也享有這份馬鈴薯,只是Pierre的馬鈴薯上多灑了一點鹽,好讓他能好好品嚐「或許是最後一顆馬鈴薯」的滋味。但這位獄友卻因為走不動而被法軍槍斃,足見托氏在擁有悲天憫人且眾生平等的胸懷的同時,也有天地不仁的現實感。
貧富不均雖然是事實,但對有些人而言,即使不是為富不仁,面對結構性問題依然會感到良心不安過意不去。或許因為如此,Tolstoy人生的最後才會選擇放棄家產,和自己的小女兒離開家裡(也因此個人認為和妻子不和不是唯一的主要因素)。
俄國寫實主義或許是文學史上大部頭經典最盛產的時期之一,但單就篇幅論之,金庸小說不也是大部頭?平心而論,這種分類法其實類似電影上大眾和藝術電影的分類,只是在電影上其實是假命題,因為在電影上這樣的分類其實比較和節奏有關,但文學上或許就真的和題材是否關乎角色的內外在事件。
所幸BBC一系列翻拍的文學經典名著,相當程度讓現代觀眾能夠用更方便的方式接觸經典,並且同時兼顧文學和影劇在形式轉換上的樂趣。也讓個人在讀完《戰爭與和平》的二十年後,才赫然發現當時沒讀懂因而評價有失公允。所以這篇文一方面算是懺悔文,另一方面也算是希望透過此文,讓各位能夠從影劇一路建立起對經典重新認識的契機,好作為自己贖罪的實際作為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