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所以

因為....所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一個人開始創作,或者做一些以往沒有從事的活動,人們總是喜歡問,為什麼開始?弔詭的是,你曾經問過一個人,你為什麼喜歡吃美食嗎?也許是吃美食是每個人共同的天性,所以不會有疑問。但你有思考過,為什麼小孩總是愛創作嗎?會不會"創作"也是人的天性,只是被過度理性主義的社會壓抑了感性的那一面?

  而承認自己的不一樣,並非容易的事!所以人們習慣幫自己塞一個原因,比如,我失戀了,我受了甚麼啟發所以開始創作。然而,展現出真實自我是成為自己的唯一路途。小時候,從沒想過為什麼大人要做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而且持續的時間很長不離開。我們期許自己,要去做那一些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而且也深信自己的未來也將如此。後來,自己長大了開始慢慢體會身為大人的責任與承擔,但同時也摸索著自己的期許與目標,不怕苦,怕的是放棄夢想與這個世界的連結。

  這個世界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大到看不到自己,小到自己的不堪無所遁藏,對這個世界與自己寬容一點,用更溫柔的眼光去看待每個人渴望的與現實的落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不用去妒忌他人的超前,也不用去同情他人的落後,每一刻的風景都有其意義,所有的過去成就了今日。正因每個人的際遇不同,選擇不同,心念不同,世界因此被不同的頻率共振成豐富的樂章。

avatar-img
紫米的沙龍
8會員
26內容數
和水晶一起工作之後,實際被水晶協助的我,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水晶並學會如何運用水晶幫助我們生活的實際面。 並也藉由此專題,讓水晶知識更廣為人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紫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用擔心,也許你並非最完美的,但別害怕更了解你自己,只要保持著清明,沒有甚麼困難可以讓你遠離你自己。找到自己的舞台正如那些畫面自己躍上了畫布,讓它跳出來,成為那個"你"
  很喜歡看日本文學小說,也許是看似平淡的劇情中其對於情緒跟感受的琢磨比起西方文學劇情的高潮迭起更吸引我。反思真實的生活,我是否也忘了在追求一個個目標外,對於自己自己真實感受及本值得探索。一如小說之於讀者,一本平淡的小說,又有甚麼魅力值得人一讀再讀呢?   
靈魂功課就是在活出自己的過程中需要經過的試煉及困難,藉由這些學習的過程,我們藉此更趨近自己的心與完整自我。
  當我明白我的不舒服來自自我的整合問題,我停止怪罪原本我以為是罪源的一切,包括我的工作、我不認同的價值觀、我討厭的自我黑暗面。我的心靈癌症來自於絕對的價值觀,現實中失敗的我,對比想像中應該的我,成就了這個心靈癌症;整合自己,面對真實世界是唯一的解藥。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也只是個過程  不知從何時開始,一本純文學小說已經無法吸引我,以前覺得不感興趣的工具書,倒是讓我一本本的接續的看,為了解決問題而看書,我目前的訴求。在變的實際的過程中,已經越來越觸碰單純的快樂,白日夢對我而言已經是一種奢侈,頂幻想對中一千萬的發票這種庸俗的夢想。
檢視你的生命,決心去改變或治療任何不平衡的部分   要如何區分社會對自己的期望,跟自己真實的期望,常常我們把兩者混淆,忘了要如何活出自己。不是要你換工作,或者向外追求,而是找回自己內在真實的喜悅。
  不用擔心,也許你並非最完美的,但別害怕更了解你自己,只要保持著清明,沒有甚麼困難可以讓你遠離你自己。找到自己的舞台正如那些畫面自己躍上了畫布,讓它跳出來,成為那個"你"
  很喜歡看日本文學小說,也許是看似平淡的劇情中其對於情緒跟感受的琢磨比起西方文學劇情的高潮迭起更吸引我。反思真實的生活,我是否也忘了在追求一個個目標外,對於自己自己真實感受及本值得探索。一如小說之於讀者,一本平淡的小說,又有甚麼魅力值得人一讀再讀呢?   
靈魂功課就是在活出自己的過程中需要經過的試煉及困難,藉由這些學習的過程,我們藉此更趨近自己的心與完整自我。
  當我明白我的不舒服來自自我的整合問題,我停止怪罪原本我以為是罪源的一切,包括我的工作、我不認同的價值觀、我討厭的自我黑暗面。我的心靈癌症來自於絕對的價值觀,現實中失敗的我,對比想像中應該的我,成就了這個心靈癌症;整合自己,面對真實世界是唯一的解藥。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也只是個過程  不知從何時開始,一本純文學小說已經無法吸引我,以前覺得不感興趣的工具書,倒是讓我一本本的接續的看,為了解決問題而看書,我目前的訴求。在變的實際的過程中,已經越來越觸碰單純的快樂,白日夢對我而言已經是一種奢侈,頂幻想對中一千萬的發票這種庸俗的夢想。
檢視你的生命,決心去改變或治療任何不平衡的部分   要如何區分社會對自己的期望,跟自己真實的期望,常常我們把兩者混淆,忘了要如何活出自己。不是要你換工作,或者向外追求,而是找回自己內在真實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