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與志業|創作與表達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為什麼我們想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這麼困難?

我們在這資源豐盛的年代,可以嘗試各種興趣,參加前所未見的活動,輕易獲取古今中外近乎無限的知識,但我們終究找不到自己喜歡做、想做、一定要做的事,就像擁有一整罐蜂蜜的螞蟻,一邊嘗著無盡的甜蜜,卻哭喊著「我找不到能帶走的幸福」。

如此詭異又不合邏輯的樣子為什麼這麼常見?

年輕人的憤慨

我從小生長在一個傳統且小康的家庭,
有記憶以,來我的父親總是努力的工作賺錢養家,
對他來說,能將金錢帶回這個家,供老婆小孩吃住,
並看著我們長大就是他人生的志願,我父親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 :

「我們活著就是要傳宗接代而已啊,不然還有什麼? 你看你過得多好,我們那個年代都沒有…」

接著就是長達十幾分鐘的講古時間,並且還不許我們打斷他,聽完他的牢騷還不一定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只能乖乖聽完,點頭說好。

但我偏偏就不是乖乖聽話的孩子。

我就是聽不慣老爸總是說我們過得多好多好,他有多努力讓我們能好好上學,還能到處學才藝,難道他們都不知道我們也很辛苦嗎?

「你以為這麼簡單喔,你那個時候有努力就有機會,現在不管怎麼努力前面的位子都被占走了啦! 」
「我知道我比你們還擁有更多阿,可是我喜歡做的都已經有人做了,而且人家做的超好,你要我怎麼開始?」

我想這樣一切責任本來就不在我的憤怒青年發言,還有是這大環境逼得我喘不過氣,都是大家沒有好好善待我的態度,就算沒有說出來,多數年輕人也多少在心裡如此憤慨過吧。

有所不為

在這滿滿都是『興趣』的年代,我們追求著一個名為『自我肯定』的滿足,我們不斷改變自己的興趣,試圖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工作與興趣,並尋求成為創世奇才的機會,因此只要苗頭不對,便要趕緊收手,甚至是不必浪費時間嘗試,只須聽聽別人怎麼說就能決定自己是否『需要』擁有這項興趣。

像這樣看似有效率的篩選機制,快速的辨別自己需要什麼,好像很合理,但背後傳達的卻是不需要鑽研、不需要太多努力,只要遇到對的人事物,你就會平步青雲這類荒謬的想法。

但天底下怎麼會有白吃的午餐?

這些看起來開放輕鬆的態度,只是粉飾自己沒有能力與責任的事實罷了。

有所為

我同意人生就是不斷地追求自我認同與肯定,
而我也在不斷改變的興趣之中尋找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熱情,
但我並不認為在尋找這些正回饋的過程中,
只需要在一開始投注少許的努力與付出,就能了解自己擁有有所為之的能力。

反倒是經常努力的過程才意識到,會想嘗試這些感興趣的事,
都只是對於自己美好的未來而產生幻想,幻想著自己可以在這些興趣中發光發熱的樣子,甚至靠著這些興趣發了財,成為對這個社會有貢獻的人。

而更有趣的是在竭盡一切的努力過後發現這些幻想逐漸成為了想像,
想像這些登峰造極的成就應該要如何達成,
開始思考這一路上應該要具備什麼能力才能度過下一個難關,並且檢視過去是否有哪些可以修正的錯誤能加以改正,同時正是現在的自己是否有如期的實行竭盡所能的『基本努力』

創作與表達

努力只是基本中的基本,
而這些基本的零到一就是『創作與表達』。

對我來說『創作即是自我的延伸』這句話在深切不過,
我們活著就是一種創作,直到沒了呼吸與心跳我就會是自己最偉大的作品,
只不過這個作品現在還未完成,所以我給她無限的機會去嘗試。

而當我意識到創作的重要性之後,我就不再只是原地空想,
必須得身體力行地去創作自己,才能將自己人生主導權握在手中,
因此『先輸出行動,再輸入回饋』成為我的行為守則。

但該怎麼行動呢? 又或者說該怎麼『表達』自己呢?

『表達就是對他人展現自我的方法』,良好的表達能做到內外一致,
讓他人透過我們的創作,看見我們曾經看見的風景,
讓閱聽者一同遊歷曾經只屬於創作者的獨特故事,
讓這些過去的歷史與未來的想像成為現在真實的感動。

而這些『演出』的過程必然是辛苦且全心投入的,一定要付出行動,
儘管每天睡前都覺得自己油盡燈枯,
但對我來說盡責盡力的創造價值與傳遞價值這一切都值得,
若你問我學習『創作與表達』有用嗎?
我只能回答 : 『這是我找到人生熱情與志業的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JJasper |格鬥 X 健身 X 思維|
61會員
48內容數
ZJJasper |格鬥 X 健身 X 思維|
2024/08/02
交換X關係 | 別再當好男人了 直播時間 8/3 pm 8:30
Thumbnail
2024/08/02
交換X關係 | 別再當好男人了 直播時間 8/3 pm 8:30
Thumbnail
2024/07/27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Thumbnail
2024/07/27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Thumbnail
2024/07/19
羞辱策略直播時間 | 7/20 pm8:30 這是一個專打落水狗的策略,強調的是【如何貶低他人價值與抬高自己的地位】。    
Thumbnail
2024/07/19
羞辱策略直播時間 | 7/20 pm8:30 這是一個專打落水狗的策略,強調的是【如何貶低他人價值與抬高自己的地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為什麼我們想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這麼困難? 我們在這資源豐盛的年代,可以嘗試各種興趣,參加前所未見的活動,輕易獲取古今中外近乎無限的知識,但我們終究找不到自己喜歡做、想做、一定要做的事,就像擁有一整罐蜂蜜的螞蟻,一邊嘗著無盡的甜蜜,卻哭喊著「我找不到能帶走的幸福」。
Thumbnail
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為什麼我們想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這麼困難? 我們在這資源豐盛的年代,可以嘗試各種興趣,參加前所未見的活動,輕易獲取古今中外近乎無限的知識,但我們終究找不到自己喜歡做、想做、一定要做的事,就像擁有一整罐蜂蜜的螞蟻,一邊嘗著無盡的甜蜜,卻哭喊著「我找不到能帶走的幸福」。
Thumbnail
我的興趣很特別,別人喜歡享樂,我卻喜歡創造。 對我而言,享樂是屬於身體的滿足,創造則是心靈的滿足,那種感覺好像是從你而出,生下了一個孩子,你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心中對於這個獨特的創造物充滿了喜悅。 人生下來本來就是要創造的,創造也是人的天性,只是太多人習慣拷貝複製,這樣或許比較輕省沒壓力,可是同
Thumbnail
我的興趣很特別,別人喜歡享樂,我卻喜歡創造。 對我而言,享樂是屬於身體的滿足,創造則是心靈的滿足,那種感覺好像是從你而出,生下了一個孩子,你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心中對於這個獨特的創造物充滿了喜悅。 人生下來本來就是要創造的,創造也是人的天性,只是太多人習慣拷貝複製,這樣或許比較輕省沒壓力,可是同
Thumbnail
不停探索生命意義 回顧自己成長過程中,每當經歷人生的重要時刻,就會不停地想、想著自己活著與世界存在的關係,這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關聯,期望找出價值。特別是身邊有發生意外或生命消逝的情況。 天生使然的心理,我和別人不一樣。 把自己比喻成螞蟻,一點也不為過。尤其當你要出門上班,在馬路上騎著摩托
Thumbnail
不停探索生命意義 回顧自己成長過程中,每當經歷人生的重要時刻,就會不停地想、想著自己活著與世界存在的關係,這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關聯,期望找出價值。特別是身邊有發生意外或生命消逝的情況。 天生使然的心理,我和別人不一樣。 把自己比喻成螞蟻,一點也不為過。尤其當你要出門上班,在馬路上騎著摩托
Thumbnail
如果你拿到知名百貨的10萬元限時1小時隨你搬禮券,你會怎麼做? 是不是滿心就開始計畫要搬什麼電腦、電鍋、電視、電冰箱,然後等時間一到、閘門一開!就衝進去使盡全力搬呢? 當然這時候,首選要搬的東西大多是想要好久的、真心喜歡的和覺得有價值的東西對吧?什麼泡麵、乾糧、衛生紙等生活用品啦,都不是眼前要急著抓
Thumbnail
如果你拿到知名百貨的10萬元限時1小時隨你搬禮券,你會怎麼做? 是不是滿心就開始計畫要搬什麼電腦、電鍋、電視、電冰箱,然後等時間一到、閘門一開!就衝進去使盡全力搬呢? 當然這時候,首選要搬的東西大多是想要好久的、真心喜歡的和覺得有價值的東西對吧?什麼泡麵、乾糧、衛生紙等生活用品啦,都不是眼前要急著抓
Thumbnail
很多人其實是很有現實感的,在我諮詢的幾個個案,或許是父母那輩給予的觀念,都是以生存為主要方向,不論是父母給予的期待還是從小到大的的價值觀,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我們很少問自己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你來說什麼是重要的?
Thumbnail
很多人其實是很有現實感的,在我諮詢的幾個個案,或許是父母那輩給予的觀念,都是以生存為主要方向,不論是父母給予的期待還是從小到大的的價值觀,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我們很少問自己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你來說什麼是重要的?
Thumbnail
朝九晚五的你和我, 每天下班回家都很累, 假日僅餘的私人時間也想休息一下. 但一年下來, 我們好像什麼也沒有做過, 突然想要在生活中找點熱情來充實一下, 好像那樣才不會白過. 照舊上班下班的我, 和你一樣下午六時正在迫地鐵. 滑IG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段關於 “熱情” 的短片, 想要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朝九晚五的你和我, 每天下班回家都很累, 假日僅餘的私人時間也想休息一下. 但一年下來, 我們好像什麼也沒有做過, 突然想要在生活中找點熱情來充實一下, 好像那樣才不會白過. 照舊上班下班的我, 和你一樣下午六時正在迫地鐵. 滑IG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段關於 “熱情” 的短片, 想要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人生十幾二十幾年來都是上班下班、上班下班,要這樣到何時?為什麼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或是為什麼無法做自己想做的行業?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需要錢啊,做自己想做的行業又沒錢!」 是的。通常自己喜歡的事都是——很難賺得到錢的。 為什麼?
Thumbnail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人生十幾二十幾年來都是上班下班、上班下班,要這樣到何時?為什麼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或是為什麼無法做自己想做的行業?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需要錢啊,做自己想做的行業又沒錢!」 是的。通常自己喜歡的事都是——很難賺得到錢的。 為什麼?
Thumbnail
我最近真的很專注在「找自己」這件事上。 「找自己」不是什麼新概念了,但我是在這一兩個月才開始認真的正視它。 對於自己忽然在意起一個陳舊的概念,我也懷疑過自己: 找自己?什麼啊,這不是很雞湯的一句話嗎,到底要找什麼自己。 其實「找自己」一直以來都很重要,但可能就是因為太過於重要了,所以生活裡上上下下的
Thumbnail
我最近真的很專注在「找自己」這件事上。 「找自己」不是什麼新概念了,但我是在這一兩個月才開始認真的正視它。 對於自己忽然在意起一個陳舊的概念,我也懷疑過自己: 找自己?什麼啊,這不是很雞湯的一句話嗎,到底要找什麼自己。 其實「找自己」一直以來都很重要,但可能就是因為太過於重要了,所以生活裡上上下下的
Thumbnail
你有發現當科技越進步,物質越充裕的時候,人們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質疑自己的工作是否讓自己感到充實,而不是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嘆氣,想著自己每天過的相同且乏味的生活(注意: 這裡的「乏味」是指找不到工作意義,渾渾噩噩的生活),便而進入一個負面的循環,懷疑→厭惡→失去動力→向下沉淪→質疑自己存在意義
Thumbnail
你有發現當科技越進步,物質越充裕的時候,人們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質疑自己的工作是否讓自己感到充實,而不是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嘆氣,想著自己每天過的相同且乏味的生活(注意: 這裡的「乏味」是指找不到工作意義,渾渾噩噩的生活),便而進入一個負面的循環,懷疑→厭惡→失去動力→向下沉淪→質疑自己存在意義
Thumbnail
打開潘朵拉的回憶盒,只見幾道閃光,刺眼的使我看不清, 很想抓住什麼,卻什麼也沒留下。 只記得這句話,一直一直烙印在腦海— 「想做什麼就去做,未來才不會有遺憾」/那是騙人的。
Thumbnail
打開潘朵拉的回憶盒,只見幾道閃光,刺眼的使我看不清, 很想抓住什麼,卻什麼也沒留下。 只記得這句話,一直一直烙印在腦海— 「想做什麼就去做,未來才不會有遺憾」/那是騙人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