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的外表,老舊沉重的靈魂─《靠北少女》(有劇情)

更新於 2020/05/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靠北少女》
《靠北少女》的劇情架構很像台灣八零年代拍攝很多「校園青春片」,像《寒假有夠長》、《風雨操場》、《又見操場》、《國中女生》、《至聖鮮師》...等,這幾片偶爾在有線電影台都還看得到。
典型的公式,大部份時間這些青少年就是調皮搗蛋、打架鬧事、蹺課作弊、荒廢書本、跟老師家長吵架.......不斷衝撞成年人建立的各種遊戲規則,包括學校、家庭、生涯規劃、人際關係,電影結尾他們卻都乖乖唸書升學考試、金榜提名,服從大人的一切,所有的叛逆、衝撞盡成過往雲煙,只是年輕人的一時荒唐而已。
這些國片表面上用青春、叛逆作包裝,來吸引票房,結局十之八九卻都以年輕人向成人價值觀低頭作終。大人都沒錯,我們最後都能體諒父母師長的一片苦心,也都及時「迷途知返」,電影開頭也許對家庭或學校的冬烘、封閉、僵化、專制,有點批判或冷嘲熱諷,但結局都是很「正能量」又「主旋律」。
《靠北少女》裡,女大學生七瀨和他的父親野畑計,關係很糟糕,由於野畑計成天忙於工作,疏遠妻子和女兒,家庭關係並不融洽,這也是日本時下很多受薪階級家庭的寫照。然後他創立的製藥公司陷入經營危機,面對敵對財團併購的威脅,他決定服用某種會假死二天的藥品,以逼出潛伏的內奸,引發一連串的故事和笑料。
電影前段描述很多七瀨和父親衝突的橋斷,她不僅整天和父親吵架,把「爸爸去死」掛在嘴邊;一再拒絕父親繼承製藥公司的要求,又跑去組重金屬樂團,唱著半調子的「死腔」,甚至把「父親去死」寫進歌詞裡面,就算樂團出道不順利,也打死不肯照父親安排去製藥公司工作。
一個巴不得父親從她生命消失的女兒,在經歷慘烈的企業保衛戰之後,一切都諒解了,再也不恨父親,甚至願意繼承原本無論如何,都不想去的公司,所有的仇恨、衝突、矛盾,通通都煙消雲散,而且看樣子,連原本熱愛的重金屬樂也放棄了(雖然從電影情節來看,她的實力很不怎樣,就算出道也是浪費時間)。
那作父親的在女兒妥協之後,有沒有反省自己過去父職的缺失,而相應作出改變呢?完全看不到!雖然電影裡有句台詞「人死了兩天之後,會改變很多」,但野畑計看樣子什麼都沒變,他還是會一如以往的不斷工作,而且也不用再費力經營親子關係,反正女兒都妥協了,而且她已經是自己公司的員工,連跟監的人力都能省下來。
不僅女兒諒解父親,甚至已經過世的妻子,都原諒丈夫過去對她的冷淡,本來野畑計在妻子臨終之前,都還在工作,以致沒見到她最後一面,等到電影結尾,妻子也都原諒他了。
電影從頭到尾的賣點似乎都在年輕人的青春叛逆,可是背後的價值觀卻是老舊的。很反諷的是,電影核心是「回春藥」的研發競爭,好像青春無限美好,但是主導一切的還是大人,甚至是老人。最後幾幕,真正的內奸拿出野畑計假死前,誤簽的「假遺囑」,裡面寫的是自己死後,繼任的新社長要服從「在場最年長的人」,所以真正能決定事情的還是老人,即使這間公司是靠年輕人的勇敢、智慧和熱情才搶救下來的。
所以貫串全片的「潛台詞」是什麼呢─成年人亂搞一通,把家庭和事業都弄砸了,還要靠年輕人出來收拾,但是等真的救起來了,年輕人還是會向成年人投降,服從所有規則,砸鍋的成年人既不用反省,也不必檢討,更不用讓步妥協,世界也就這麼繼續運作下去了。想想,這也許是編導對日本父權文化的某種「高級黑」也說不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先說結論,我沒有很喜歡《陽光普照》。 這片集結我不喜歡的幾種電影元素:(1)國片,(2)對白塞滿全片,(3)畫面太亮、畫質太高太美到不自然(台灣片偏偏常常這樣子),(4)支線故事太多,導致全片結構鬆散、交待不清。
《裂愛》的另外一個歷史背景,則是在二戰時期,普遍存在蘇聯紅軍中的性暴力,除了廣泛對敵國或軍事佔領地人民施暴,蘇聯男性軍人施暴的對象,居然包括自己的同袍戰友。當時紅軍內有大批的女兵,負責包括從前線戰鬥,到後勤作業等各式各樣軍事任務,卻成為男性軍人洩慾的對象......
《小丑》背後的意識形態,是對於現代西方兩三百年來,推翻了封建王朝之後,建立以議會選舉和官僚統治機器為主的政治運作體制的嘲諷,而且很明顯這樣的攻擊,不是來自更基進的後現代主義或社會主義,而是來自古典的傳統保守主義。
在《完美搭檔》裡面這種困難的抉擇,貫串整部電影。為了留住「責任之家」,世賀開價幫人偽造假的志工服務證明,到底對不對?讓東究留在世賀身邊「服侍」他比較好,還是回到廿年來沒照顧過他的母親身邊?強制把「責任之家」的人都遷移走,只因為機構即將被關閉了,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嗎?這些問題都不好回答........
這是一部從個人層次的回憶,談論戰爭的電影,這樣子的電影在80年代之後越來越多,很多的越戰片或像《藍波》那樣的電影都是從個人經驗出發的戰爭片。但是,這部電影一開始卻不是從回憶開始,而是男主角「失憶」了,他突然想不起來1982 年打的黎巴嫩內戰究竟發生了什麼,於是他找到了他的戰友,慢慢建立起回憶....
說真的,根本不知道這片在演什麼?搞不清楚這片的主題在哪裡。一開始我在想,導演是不是習慣拍片不打光啊?因為所有在室內、室外的場景,包括在美國和義大利,車子裡、家裡、教室、森林、吉諾瓦的街道裡,幾乎都是暗暗的,導演是想藉此表達男主角和他的女兒內心的黑暗嗎?
先說結論,我沒有很喜歡《陽光普照》。 這片集結我不喜歡的幾種電影元素:(1)國片,(2)對白塞滿全片,(3)畫面太亮、畫質太高太美到不自然(台灣片偏偏常常這樣子),(4)支線故事太多,導致全片結構鬆散、交待不清。
《裂愛》的另外一個歷史背景,則是在二戰時期,普遍存在蘇聯紅軍中的性暴力,除了廣泛對敵國或軍事佔領地人民施暴,蘇聯男性軍人施暴的對象,居然包括自己的同袍戰友。當時紅軍內有大批的女兵,負責包括從前線戰鬥,到後勤作業等各式各樣軍事任務,卻成為男性軍人洩慾的對象......
《小丑》背後的意識形態,是對於現代西方兩三百年來,推翻了封建王朝之後,建立以議會選舉和官僚統治機器為主的政治運作體制的嘲諷,而且很明顯這樣的攻擊,不是來自更基進的後現代主義或社會主義,而是來自古典的傳統保守主義。
在《完美搭檔》裡面這種困難的抉擇,貫串整部電影。為了留住「責任之家」,世賀開價幫人偽造假的志工服務證明,到底對不對?讓東究留在世賀身邊「服侍」他比較好,還是回到廿年來沒照顧過他的母親身邊?強制把「責任之家」的人都遷移走,只因為機構即將被關閉了,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嗎?這些問題都不好回答........
這是一部從個人層次的回憶,談論戰爭的電影,這樣子的電影在80年代之後越來越多,很多的越戰片或像《藍波》那樣的電影都是從個人經驗出發的戰爭片。但是,這部電影一開始卻不是從回憶開始,而是男主角「失憶」了,他突然想不起來1982 年打的黎巴嫩內戰究竟發生了什麼,於是他找到了他的戰友,慢慢建立起回憶....
說真的,根本不知道這片在演什麼?搞不清楚這片的主題在哪裡。一開始我在想,導演是不是習慣拍片不打光啊?因為所有在室內、室外的場景,包括在美國和義大利,車子裡、家裡、教室、森林、吉諾瓦的街道裡,幾乎都是暗暗的,導演是想藉此表達男主角和他的女兒內心的黑暗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書名: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校園心理師第一手觀察,看懂青少年憂鬱、難相處、無法溝通背後的求救訊號 作者:陳雪如 出版社:親子天下 陳揚的小小介紹:   本書是由校園心理師陳雪如著作,是以阿德勒正向教養、家庭系統理論為基礎,並深度解析《i世代報告》相關資料,綜合討論青少年的教養方針。
Thumbnail
前一陣子,把史卡德最後的幾部作品:《蝙蝠俠的幫手》、《烈酒一滴》、《聚散有時》看完,我可以理解硬漢史卡德受到一幫熟男讀者歡迎的理由,完全理解:
Thumbnail
1982年出道的瑪丹娜,現在已經是年過60載的奶奶級歌場女姬。她的人生就跟電影一樣磅礡曲折,從小出生在美國天主教家庭,當時在美國中西部的家鄉,因為作風與眾不同而被當作怪咖。她自爆19歲在紐約出道前曾遭到性侵,接著在出道成名後,曾被天主教、回教、猶太教的宗教領袖砲轟演出內容褻瀆神明。2012年,發
Thumbnail
跟年紀比自己大的人聊天說音樂,彼此獻出自己的音樂記憶、找出了一堆老歌,得到許多推薦曲目。新入手的老歌單、重新回憶的曲調、還有很久沒聽到個歌手,一個周末假日又在探險與回味中度過了。
Thumbnail
「爸爸,我們家果然不正常耶。」 《寵女青春白皮書》實在太下飯了! 他把一個愛女心切的父親的各種要素拍的淋漓盡致,諸如擔心女兒交男朋友、家裡規定門禁、怕女兒被壞男人騙等等,反正只要會把女兒從爸爸身邊搶走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令由室剛飾演的賀太郎嚇的膽顫心驚。 現實中其實也不乏這種過保護的家長,超過某種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Thumbnail
帶著少女心的大人,十年後參加同學會聚餐。大家都好奇,當年那位英俊的體育課老師哪兒去了?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書名: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校園心理師第一手觀察,看懂青少年憂鬱、難相處、無法溝通背後的求救訊號 作者:陳雪如 出版社:親子天下 陳揚的小小介紹:   本書是由校園心理師陳雪如著作,是以阿德勒正向教養、家庭系統理論為基礎,並深度解析《i世代報告》相關資料,綜合討論青少年的教養方針。
Thumbnail
前一陣子,把史卡德最後的幾部作品:《蝙蝠俠的幫手》、《烈酒一滴》、《聚散有時》看完,我可以理解硬漢史卡德受到一幫熟男讀者歡迎的理由,完全理解:
Thumbnail
1982年出道的瑪丹娜,現在已經是年過60載的奶奶級歌場女姬。她的人生就跟電影一樣磅礡曲折,從小出生在美國天主教家庭,當時在美國中西部的家鄉,因為作風與眾不同而被當作怪咖。她自爆19歲在紐約出道前曾遭到性侵,接著在出道成名後,曾被天主教、回教、猶太教的宗教領袖砲轟演出內容褻瀆神明。2012年,發
Thumbnail
跟年紀比自己大的人聊天說音樂,彼此獻出自己的音樂記憶、找出了一堆老歌,得到許多推薦曲目。新入手的老歌單、重新回憶的曲調、還有很久沒聽到個歌手,一個周末假日又在探險與回味中度過了。
Thumbnail
「爸爸,我們家果然不正常耶。」 《寵女青春白皮書》實在太下飯了! 他把一個愛女心切的父親的各種要素拍的淋漓盡致,諸如擔心女兒交男朋友、家裡規定門禁、怕女兒被壞男人騙等等,反正只要會把女兒從爸爸身邊搶走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令由室剛飾演的賀太郎嚇的膽顫心驚。 現實中其實也不乏這種過保護的家長,超過某種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Thumbnail
帶著少女心的大人,十年後參加同學會聚餐。大家都好奇,當年那位英俊的體育課老師哪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