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企力,成就自己,美好社會
研究所曾擔任系刊編輯,畢業後系刊被關閉,因此將過去的作品集放在這裡。
此為2016年4月的封面故事。
告訴我,賺錢跟作公益有什麼關係?
近年來,關於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在全球形成一種風潮,許多社會企業家會設法尋找市場機制的創新方法去實踐他們的理想,運用創新的社會力量來解決問題,打破社會與企業的界線。
那社會企業到底是什麼呢?在以往的觀念中,我們通常都認為賺錢跟公益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平行線,但其實兩者是可以同時進行。廣義來說,社會企業指的是用一個商業模式來解決某個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像是提供具社會責任或環保的商品或服務、幫助弱勢社群等等。當政府或非營利組織想解決社會問題,卻苦無沒有資金,只能倚賴企業或是民眾的捐款或幫忙,而社會企業可以用營利方式去獲取利潤,而其盈餘則主要用來服務社會本身,而非為股東或出資人某取利益最大化。
社會企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當時拜訪孟加拉某個受飢荒的村落,發現當地許多婦女因為小額的高利代借款導致生活發生困難。尤努斯除了捐贈自己的錢幫助她們外,發現小額借貸對於貧窮人家來說幫助很大,因此他成立提供窮人小額借款的格拉明銀行(Grameen Bank),讓窮人可以創造微型企業做些小買賣,提高生存能力,也降低高利貸借款的負擔。格拉明銀行發展至今,提供超過五十億美元的貸款給孟加拉當地的人們,尤努斯微型貸款的創新模式,成為了社會企業概念的先驅,更於2006年受到諾貝爾和平獎得肯定。
國際社企浪潮,追求社企精神
隨著獨立媒體的洗禮下,企業社會成為許多國家政府跟創業家的首選。而在這波熱潮下,許多利用創新模式默默營運的社會企業,一下就被推到浪頭上,受到社會的讚賞,像是在Lumni,利用貸款的方式幫助貧窮學生完成學業。接受貸款的學生要在畢業後10年期間,支付固定收入中的一定比例償還貸款;20%+主要為社會議題進行廣告宣傳、教育和品牌推廣;
New Leaf Paper透過開發較為環保的紙漿材料大幅降低對原生木材的依賴程度;
The Big Issue透過街友在英國各地銷售雜誌賺取利潤,同時也藉由工作獲得自信和價值感;Unseen Tours僱用倫敦當地街友,提供民眾深度的城市旅遊…等。許多坐落於社會角落的社會企業,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默默的讓事界更美好。
除了社企的蓬勃發展,許多營利組織也開始追求「社企精神」,致力於財務、環境與社會使命的永續發展,像是全美最大戶外運動服飾品牌之一的Patagonia,除了對自己課徵「地球稅」,捐出1%營業額支持環保團體外,更開始對組織內部做起環評調查,全面改用100%的有機棉。而在一系列的舉動之下,不僅促使Nike、Levi’s等相關企業跟進,更帶動整體有機棉產業的發展。而在社會議題,Patagonia也關注其生產線工人的權益,每賣出一件通過公平貿易認證的服飾,便提撥一筆金額作為工人福利金,由製衣工人們共同決定要作為獎學金、急難救助金、交通費補助還是分紅。
台灣社企發展情形
在台灣,大家最常見的就是與喜憨兒相關的餐飲店與烘焙屋,而在背後就是由喜憨兒基金會,透過對他們訓練以及輔助器材的幫助下,帶領著喜憨兒走入社會,讓他們不再只是被照顧者,也能完成自我實現。由於喜憨兒們無法依照經驗判斷料裡的狀況,因此廚房內需備有各種定時器,並透過熟悉機具的操作,來達到料理的水平。而在不同的工作區域,也要清楚劃分不同的工作內容,並讓他們熟悉作業流程後,再學習下一項。而對於識字較弱者,會在點菜系統加入圖案標示,讓他們也能完成點餐工作。
除了能讓喜憨兒們自食其力,也讓他們有回饋社會的能力,喜憨兒軍團會前往偏遠部落分送烘焙的餐點。喜憨兒基金會所帶領的喜憨兒社會企業,讓喜憨兒們在社會中找到適合他們的位置,成功的從社會資源的使用者轉為創造者,成為社會企業的良好典範。
2014年9月4號,台灣經濟部宣示今年是「社會企業元年」。而對於行政院對於社企的定義,廣義而言,是以創新企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較嚴格的定義則有多項條件,包括具有「公益」目的,每年須出版報告,交由會計師查核簽證,同時帳上須保留一定比率的盈餘,不得分派給出資的股東。而許多與社企相關的網路平台也漸漸多了起來,像是社企流、社團法人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TSEIES)、角落微光社會企業-城市隱者、iLOHAS 愛樂活社會企業、社會企業公約基金會、社企視界-台灣社會企業園等;還有許多鼓勵青少年成為社企一員的青年創業圓夢網-社企專區、TiC100社會創業競賽;以及與社企相關活動,像是社企爆米花-社企與社區創意活動、燦爛社會企業講座等;以及與社企相關的翻轉觀念及詞彙出來,像是社企經裡人、從社企「力」到社企「利」。或許社企思想在台灣沒有像在國際上成熟,但對於社企的認同及行動力是不輸其他國家的。
社企的反思
大家還記得幾年前TOMS Shoes「買一雙鞋送一雙鞋」的標語嗎?只要你買一雙鞋,他們就會送一雙鞋到需要鞋子的地方,像是非洲。雖然他們的鞋子很貴,但打著這個標語,許多國家包括台灣因為這個口號讓TOMES的鞋子大賣。如果照個我們對社企的敘述,他是不是算是符合「社企精神」的營利組織呢?但大家有思考過,在這個商業模式的背後,是不是真的有幫到那些需要鞋子的人呢?有記者特別去追蹤TOMS這種商業模式後續,發現被送到非洲當地的鞋子已經嚴重影響到當地鞋子產業的供應鏈,從其他國家過來的愛心鞋子過多,導致當地許多工廠關閉、失業率上升、許多家庭狀況發生了問題。
說到這裡,或許社企或是社企精神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在思考一個商業模型的時候,對於後續所造成的狀況,是不是真的會像社企所設想的一樣,建構出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環境,這才是真正需要去設想的。必須有長遠的眼光去看待一個商業模型背後所造成的影響,是不是真的有幫助到整個社會或環境,不然就如同到水族館買淡水魚,然後放生到大海裡有什麼不同呢?
參考資料
社企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