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文章〈2024年新增33萬房奴,台灣背房貸人數220萬來到近年新高〉看完了台灣房貸的整體概況後,本文接著分享近年的房貸趨勢。
本文數據皆來自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為了避免文章過於冗長,僅會分享筆者認為重要、覺得有興趣、買房研究可能用的到的統計數據。(台灣機車產業的篇幅又臭又長)有興趣探究或有買房需求的讀者,有想要探究相關資料但筆者卻沒琢磨的話,可自行去聯徵中心下載取用。購置住宅貸款統計資訊定義
相關名詞定義皆來自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房貸:擷取授信戶「融資業務分類」為「購買住宅貸款(非自用)」、「購買住宅貸款(自用)」及「購買住宅貸款(其他)」者,統稱為「房貸」。
流量(房貸XX新增XX的統計數據):指某一段時間內(例如2015年1月至3月,以2015Q1表示)新增之房貸,相關資訊包括平均授信餘額、平均授信額度、平均鑑估值、平均核貸成數、平均利率、平均建物面積等。並以貸款者之特徵變數(性別、年齡、年收入、學歷)及建築物之特徵變數(所在之行政區、屋齡或建物類別、地區路段別)分別列之。
存量(房貸XXXX):指某一特定時間點(例如2014年12月,以201412表示)之房貸,相關資訊包括平均授信餘額、平均授信額度、平均鑑估值、平均核貸成數、平均利率、平均建物面積等。並以貸款者之特徵變數(性別、年齡、年收入、學歷)及建築物之特徵變數(所在之行政區、屋齡或建物類別、地區路段別)分別列之。
存量與流量(筆者自譯)
存量與流量的概念,以機車來舉例:存量就是統計至2024年底,全台有1400萬輛機車(全台機車總數);流量就是2024年70萬新掛牌數(當年銷量),流量資料也是存量資料的一部分。
存量可以簡單理解成「已經在市場裡的總量」,流量表示「納入該市場的數量」。以房貸市場來說,存量就是全台房貸總人數、房貸總金額等數據,流量則是買房貸款的人數有多少、房產鑑估值、放款額度等資料。假設截至2024年底,全台有220萬房貸族(存量),其中有20萬人為當年核貸買房(流量)。
以上只是簡單說明存量與流量變化,具體跟機車一樣,需綜合考量流進與流出對存量造成的變化。
房屋貸款趨勢
近年房貸金額的平均數與中位數:

近年房貸金額平均數與中位數
平均金額:房貸總金額除以持有房貸人數
從上圖可以發現,房貸金額逐步上漲,房貸金額平均數與中位數,已從12年的317萬、185萬來到24年底的560萬與400萬。平均數翻了快一倍,中位數更是翻了一倍多。
以外,平均數與中位數有一個很明顯的落差,這個Gap從12年的132萬,到24年底時差異已來到160萬。
新增房屋貸款趨勢
看完整個房貸市場的概況,接著看每年進場背房貸的狀況:

近年新增房貸金額平均數與中位數
平均金額:房貸新增總金額除以持有房貸人數
近年房價逐步墊高,房貸新增金額的平均數與中位數也來到近年新高,從12年的平均數483萬、中位數320萬,至2024年底,平均數來到919萬,中位數則來到792萬,平均數翻了快1倍,中位數更是翻了快3倍!
同樣可以發現,平均數與中位數有著一定差異,兩者差異從12年的188萬縮小到127萬。
房貸統計-性別
主要分成三個部分:核貸成數、平均鑑價(鑑估值)與平均授信額度。
先來看整體房貸核貸成數的性別差異:

近年房貸核貸成數中位數與平均數_性別
平均數與中位數落差不大,男女差異也不多,接落在七成上下。中位數從73%拉高到75%、平均數則從70%提高到71%。
核貸成數的組成,主要由銀行鑑價,並根據財務評估以及物件價值決定授信額度。以下從性別的角度分別看平均鑑價與平均授信額度:

近年房貸平均鑑價與平均授信額度_性別
從20年開始,平均鑑價估值來到千萬大關,直到24年底仍持續攀升,估值甚至突破1100萬,往1200萬邁進;平均授信額度則是在24年底來到800萬的近年新高。
不論是鑑估值還是授信額度,原先兩性的差異不大,直到近年差異逐漸拉大,至24年底的兩性差異分別來到50萬與37萬左右。
新增房貸統計-性別
接著來看近年每季的新增房貸在:核貸成數、平均鑑價與平均授信額度的趨勢變化。
先來看新增核貸成數的性別差異:

近年新增房貸核貸成數中位數與平均數_性別
性別導致的差異不大,中位數從73%提高到24年底的79%左右,平均數則從67%震盪至72%上下。
接著看兩性的平均鑑價與平均授信額度:

近年新增房貸平均鑑價與平均授信額度_性別
從2013年開始,平均鑑價估值就已經來到千萬大關!直到24年底,估值仍在1400萬上下震盪;授信額度則是在23年底達到千萬門檻。
從上圖可以看到,不論是平均鑑價還是授信額度,兩性差異不大,落在50–80萬左右。
結論
根據性別下的房貸與新增房貸趨勢,並展開核貸成數、平均鑑估值以及平均授信額度,得出以下幾個重點:
- 房貸金額平均數翻了快一倍,中位數更是翻了一倍多,已從12年的317萬、185萬來到24年底的560萬與400萬,皆是近年新高。
- 房貸新增金額的平均數翻了快1倍,中位數更是翻了快3倍!從12年的平均數483萬、中位數320萬,至2024年底,平均數來到919萬、中位數792萬,皆是近年新高。
- 不論是核貸成數、平均鑑估值還是平均授信額度,兩性差異皆不大。
- 整體核貸成數平均數與中位數落差不大,中位數從73%拉高到75%、平均數則從70%提高到71%;新增核貸成數中位數從73%提高到79%左右,平均數則從67%震盪至72%上下。
- 整體房貸平均鑑價估值在20年來到千萬大關,直到24年底仍持續攀升,往1200萬邁進,平均授信額度則是在24年底來到800萬的近年新高;新增房貸的平均估值在2013年就已經來到千萬大關!直到24年底,估值仍在1400萬上下震盪,授信額度則是在23年底達到千萬門檻。
同先前文章,聯徵提供的數據只有單一維度的資料,無法更進一步探究兩性於各年齡層的房貸分布等,了解自己正處於哪個象限,實在可惜。
有鑒於各縣市房價差異甚大,全台的總房價難以用單一數字表達,更細部的數據維度展開,待未來篇章揭曉。
房市分析未完待續
整體分析的架構上,量化分析會分成物件(供給)與購房者(需求):物件會針對新成屋與中古屋,了解數量、坪數、價格等資料;購屋族則是了解收入、支出、房貸利息、貸款成數等資訊。
質化資料上,會針對「第七波信用管制」(第七波打房政策)、新青安政策(青年安心成家購屋)以及簡單回溯前六波在打什麼。
看完了房貸人口組成、房貸金額、核貸成數、平均鑑估值以及平均授信額度,接下來的重點將放在「整體房貸市場」的數據解讀(非「新增」房貸),就請跟我一樣想了解台灣房市的讀者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