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車通勤一周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背景

  老亞通勤方式如下圖:
  • 從家走到公車站:8-10分鐘
  • 公車路程:15-20分鐘
  • 公車站走到公司:3分鐘
等公車的時間是一個變數,總之通勤時間平均約30分鐘,和許多通勤族比起來算是幸運了。不過「飽暖思淫慾」,久了之後還是老想著有什麼更舒適的可能?特別是從家裡走到公車站這一段路,應該有改進空間。

為何選擇滑板車?

  腳踏車是很明顯的選擇,特別台北市內遍布U-bike站點。可惜公車站附近沒有U-bike站,而若騎自家的腳踏車,就表示到了公車站之後需要把車丟在那裡、風吹日曬一整天,感覺不太安心。
  於是把腦筋動到滑板車上。

多少錢?

  老亞選擇的款式新台幣3,100元,以「腿力」滑板車而言,算是中階。

滑起來如何?

  不要太相信廣告裡俊男美女的輕鬆寫意。
  也不是說滑起來累得要死,但是若看官和老亞一樣不滿意只比行人快一點的窩囊速度,就只能努力蹬腿了,而這個動作比老亞預期費力。
  和地面接觸「滑步」的那隻腿,小腿需要奮力;而滑步的同時,踩在滑板車上的那隻腳,則需要微微半蹲以配合動作,於是大腿需要出力。滑久了之後就明顯感受到「一邊小腿痠,一邊大腿痠」的現象。
  對老亞而言更有失悠然之處,在於只擅長用一邊滑,想平衡一下用另外一腳的時候就有點搖搖欲墜。兩邊的差異除了穩定度,也顯示在速度上:老亞用右腳站、左腳滑,就是比較快。
  不過觀察到此現象之後,老亞也開始練習「左右開滑」,近日漸有開發完成之勢。

不滑的時候才需要費思量

  滑板車的龍頭底部有類似「藍色平板推車」(如下圖)把手的結構,請看官原諒老亞不擅形容機械裝置,總之稍微使力即可摺疊,提著走。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時候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了。更高階的款式摺疊之後可以用輪子拖著走,老亞的不行。重量的官方數據5.6公斤,「體感」數據是三十秒之後開始手痠。不過老亞只有在上下公車的時候需要提著走,所以也不算太累人。
  但是除了重量之外,提著走的時候龍頭會擺來擺去是另一項困擾。尤其是輪子沾滿塵土,若不留意擦到衣物,也是煩人;如果不慎讓旁人受害就更尷尬了。

優劣綜合比較

優點:

  1. 比走路快。
  2. 可以帶進公車、捷運和辦公室。至少老亞的辦公室可以。
  3. 好玩。
  4. 有運動效果。
  5. 可引起話題。老亞的同事紛紛訝道:「你騎這個?」而未發現動詞用的不太精準。一般行進間有時候路人也會略微側目。當然若看官是想低調的人,這就是缺點了。

缺點

  1. 畢竟也算稍微運動,可能比較累、可能比較熱。
  2. 非滑行時攜帶不便,但無法丟在路邊。所以若打算滑出門,要先想好當天要去的各處場所是否都方便提一台滑板車進入。
  3. 比腳踏車慢。有時候看著魚貫超越的阿貓阿狗也挺鬱悶的。
  4. 對地表的要求比較高:若有小台階或是高低落差,腳踏車可直接壓過,滑板車就得特別注意平衡。最能恣意滑行的表面大概是磁磚或磨石子,其次是品質好的柏油路。若地面粗糙不平、遍布碎石,那可是筋疲力竭又險象環生了。好笑的是導盲磚:若恰好避開突起,則無大礙;若不甚突起「全中」,則減速效果卓越。
  5. 下雨大概就沒救了。腳踏車還可勉強一手撐傘,滑板車完全不行。若看官特別有毅力,穿雨衣雨鞋倒也未嘗不可,但老亞嫌麻煩。
  6. 最好不要有「手提行李」。東西掛在手把也不是不行,但是放在背包比較不會震壞,或是影響滑行平衡。
  7. 輪胎和煞車是耗材。目前老亞當然還不需要更換零件,但精打細算者也得一併考量維護成本。
地面影響滑行之示意:對滑板車而言,左邊很震,右邊很爽

小結

  考量個人交通路線之路況後,若適合,滑板車倒也是不錯的通勤方式。若不適合,倒也不必太羨慕路上呼嘯而過的身影,或許他正煩惱著「腿好痠!」或「等一下要提著走,好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7會員
61內容數
基本一周一篇,我個人對於基督宗教、聖經、台灣教會文化等等議題的個人心得,文責自負。如標題所示,有些內容對於傳統好基督徒來說可能太過辛辣,請自行斟酌服用。若你不是基督徒,也可以把這系列文當作逛動物園,體會一下這些人在想什麼、經歷些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基於節省資源與運動的好習慣 上下班或外出,能騎腳踏車就騎腳踏車 很遠的話,則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上面的觀念,只是提醒大家隨時放在心上喔! 盡力做喔! 我會盡力想看看上班日能否騎腳踏車出門,如果當日還有其他地方要去,那就不騎腳踏車上班。或需趕時間回家的日子,就不要騎腳踏車上班。 自己衡量
Thumbnail
接觸公路車一段時間,都會遇到要不要上卡的選擇,上卡是藉由卡鞋和卡踏讓腳和踏板連在一起,進而達到增進騎乘效率和穩定性等好處,但對我來說,看起來帥是最大的吸引力,用卡鞋看起來就是厲害,就是這麼膚淺。
Thumbnail
帶著自己到處看世界的不是飛機,不是車子,而是自己的「腳」,飛機車子只是工具,它可以讓我們更快到達很遠的目的地,但真正可以帶我們走馬看花的是「腳」,每天不謂辛勞的帶我們去任何角落,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除了足跡以外,更多的蘿蔔腿、靜脈曲張,所以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腳,照顧好自己的腳,它才可以帶著我們去任何我們
Thumbnail
對於幼兒要先學腳踏車還是滑步車這件事,大家都有怎麼樣的看法呢? 早一輩的人會說:「過去沒有滑步車,我們還是學會騎腳踏車了阿!」 現代家長會說:「怕小孩跌倒摔跤,讓小孩能安全的運動比較好!」 實際上這兩方說法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因此想跟大家分享幾個觀念: 0~5歲兒童雙手雙腳並沒有很好的協調,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運管系同學所開設之公司:「愛騎易」所開設的滑步車課程教學。 這世上不乏汽車、機車等交通工具,甚至也有飛機、輪船等能夠跨洋出國的器具,對於一般的家庭,甚至是學生來說,未必能夠負擔起以上工具所需之費用。發明之神也非常眷顧大家,發明了腳踏車供大家使用。 對於許多學
Thumbnail
旅行中,城市村落間移動的交通工具樣樣種,該如何選擇? 常見的有飛機、火車、公車或包車等幾個選擇,安排行程時,盡可能地在預算和舒適度中找到平衡。此次歐洲自助旅行,唯一團員──75歲老爸──,以客為尊的交通工具安排紀錄。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Thumbnail
坐公車比開車、騎機車,更能節能減碳,可是很多人寧可開車、騎機車,卻不願意坐這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等我坐了一次公車之後,才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不願意坐公車的原因。 最近,腳還是一直發麻,有人推薦榮總醫師,建議我去榮總檢查。星期五請了假,去榮總看醫生,老婆陪我去。
05/19/2008 單車運動在台北之流行,可以在我去車行裝個碼錶時,要等半小時,景美腳踏車 道有時塞車可以看的出來.不過這個倒是好事.單車真的是很好的有氧運動. 和同事約好要由景美騎單車到公司,有好一陣子了.終於在今天成行.   我們約美河濱車道見面,一起騎到公司. 清晨的河演車道,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基於節省資源與運動的好習慣 上下班或外出,能騎腳踏車就騎腳踏車 很遠的話,則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上面的觀念,只是提醒大家隨時放在心上喔! 盡力做喔! 我會盡力想看看上班日能否騎腳踏車出門,如果當日還有其他地方要去,那就不騎腳踏車上班。或需趕時間回家的日子,就不要騎腳踏車上班。 自己衡量
Thumbnail
接觸公路車一段時間,都會遇到要不要上卡的選擇,上卡是藉由卡鞋和卡踏讓腳和踏板連在一起,進而達到增進騎乘效率和穩定性等好處,但對我來說,看起來帥是最大的吸引力,用卡鞋看起來就是厲害,就是這麼膚淺。
Thumbnail
帶著自己到處看世界的不是飛機,不是車子,而是自己的「腳」,飛機車子只是工具,它可以讓我們更快到達很遠的目的地,但真正可以帶我們走馬看花的是「腳」,每天不謂辛勞的帶我們去任何角落,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除了足跡以外,更多的蘿蔔腿、靜脈曲張,所以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腳,照顧好自己的腳,它才可以帶著我們去任何我們
Thumbnail
對於幼兒要先學腳踏車還是滑步車這件事,大家都有怎麼樣的看法呢? 早一輩的人會說:「過去沒有滑步車,我們還是學會騎腳踏車了阿!」 現代家長會說:「怕小孩跌倒摔跤,讓小孩能安全的運動比較好!」 實際上這兩方說法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因此想跟大家分享幾個觀念: 0~5歲兒童雙手雙腳並沒有很好的協調,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運管系同學所開設之公司:「愛騎易」所開設的滑步車課程教學。 這世上不乏汽車、機車等交通工具,甚至也有飛機、輪船等能夠跨洋出國的器具,對於一般的家庭,甚至是學生來說,未必能夠負擔起以上工具所需之費用。發明之神也非常眷顧大家,發明了腳踏車供大家使用。 對於許多學
Thumbnail
旅行中,城市村落間移動的交通工具樣樣種,該如何選擇? 常見的有飛機、火車、公車或包車等幾個選擇,安排行程時,盡可能地在預算和舒適度中找到平衡。此次歐洲自助旅行,唯一團員──75歲老爸──,以客為尊的交通工具安排紀錄。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Thumbnail
坐公車比開車、騎機車,更能節能減碳,可是很多人寧可開車、騎機車,卻不願意坐這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等我坐了一次公車之後,才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不願意坐公車的原因。 最近,腳還是一直發麻,有人推薦榮總醫師,建議我去榮總檢查。星期五請了假,去榮總看醫生,老婆陪我去。
05/19/2008 單車運動在台北之流行,可以在我去車行裝個碼錶時,要等半小時,景美腳踏車 道有時塞車可以看的出來.不過這個倒是好事.單車真的是很好的有氧運動. 和同事約好要由景美騎單車到公司,有好一陣子了.終於在今天成行.   我們約美河濱車道見面,一起騎到公司. 清晨的河演車道,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