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室」裡有意思的聚會

2020/06/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報導於:2018-02-04
編採:錢佳玥 責任編輯:鄭珮辰
在本屆雜學校,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展區叫「雜點工坊」,這裡是交點文化(以下簡稱「交點」)的展場。與其說這裡是一個展場,不如說更像是一個小型的俱樂部,年輕人們在這裡分享和交流彼此的故事。第二次參與雜學校展覽,交點突破前一年單一的攤位介紹,將日常最真實的聚會形式搬進了展場,期待大家在瞭解交點的同時,也能夠在現場感受這種經驗上的分享交流所帶來的力量。

從生活的角落裡看到默默的大人物

交點創辦自2012年,當初平台創辦人之一的黃敬峰(阿峰)在踏入社會後感受到學生時代生活和社會之間的巨大落差,因而萌生出建立一個專屬年輕人的聚會,讓年輕人們可以透過分享及交流得到各領域的資源及力量。於是阿峰就和另一位共同創辦人一起,從一場關於「油漆」的室內設計主題的分享開始,慢慢發展成今天的交點聚會。
一場聚會四位講者,每位講者進行12分鐘的分享。交點聚會形似TED talk,都是邀請各領域的人來分享他們不同的生命故事或人生經驗。但又和TED talk不同的是,交點的活動更注重台下聽眾的參與。為了突破傳統上對下的單向演講形式,打破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每次交點聚會除了講者的分享外,還會請每位台下的聽眾,在兩分鐘的時間內用三個關鍵詞介紹自己,並在講者分享結束後,留更多的時間讓講者和聽眾進行交流互動。
素人講者也是交點聚會的一大特點,他們並非名人或擁有很大成就,有的甚至還只是在校生。交點文化的周佳蓁告訴我們,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讓年輕人之間產生更多思想碰撞,「當大家知道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正在努力什麼,就會去思考自己未來還可以做什麼」。講者的門檻降低,不代表講者的素質和價值也會降低,交點希望從生活的角落裡看到默默的大人物。
只有12分鐘的分享其實對於每位講者來說都有一定難度。為了保證聽眾聆聽到的內容質量,同時也協助講者明確12分鐘內所要分享的重點。在每一次的交點聚會前,交點的工作人員都會和講者事先確認一遍分享的內容,並提出修改的意見,周佳蓁笑稱「做交點的講者很辛苦」,因為不少講者的分享內容會進行大幅地調整,但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最終呈現出來的分享更具質量。
交點的日常聚會活動場景。(圖/交點文化)
而今年度,交點二度參與本屆雜學校展覽,特別與主辦單位合作策辦,推出「cross share」活動。該活動以翻轉教育、新媒體、設計為主題,分三天舉辦七場小型聚會,共邀請14位講者帶來相關主題的精彩分享。
在「雜點工坊」展區獨立展覽,交點在展廳的設計上也別有用心。周佳蓁介紹,整個展廳以橘紅色為主色調,是為了凸顯交點「熱情、分享、交流」三大理念中的「熱情」,而橘色中又融合藍色,又呼應本屆雜學校整體主視覺的設計,讓展廳整體獨具特色又不突兀。除了視覺上的設計巧思,交點還與「活力校園」合作,邀請了動畫系的學生現場為來賓進行肖像速寫,在分享聚會之餘,讓大家有更多類型的互動體驗。
為期三天的展覽中,交點分別以翻轉教育、新媒體、設計為主題邀請14位相關領域講者和現場來賓分享互動。(圖/交點文化)

不僅促進交流,更助力實踐夢想

交點期待不止於促進年輕人的交流,更可以實際輔導年輕人實踐心中的夢想。所以在兩三年前,交點開始提供創業諮詢服務。為有創業計畫者提供法律、資金、市場等評估,串連相關資訊,並輔導創業者撰寫創業計畫書。兩三年間已經有一部分創業者在交點的幫助下成功創業,真正成為夢想的實踐者。
展覽期間,交點的每一場聚會都吸引不少年輕人的參與。( 圖/交點文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雜學校
雜學校
Learn To Be:打造交流與串連的舞台,讓各種學習想法能夠被看見,互相碰撞、激盪,讓學習者可以在這邊想像、學習,勇敢選擇自己想學。 官方網站:https://zashare.or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