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分享 ▍媽媽手冊 用途&好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拿到的是這版本的媽媽手冊

我拿到的是這版本的媽媽手冊

  在台灣,從確認懷孕到寶寶有心跳後,診所或醫院便會發一本孕婦健康手冊(簡稱媽媽手冊)。有些人是7週確認寶寶有心跳便拿到,我是到11週左右,醫生才給我手冊。不過這本手冊早一點拿或晚一點拿到的差別其實不大,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安心的精神層面感覺,就好像拿到便安心過了「3個月不能說」的迷信。

  這本媽媽手冊除了紀錄孕媽的資料外,也會紀錄國健署提供每一胎10次公費產檢補助的使用紀錄(2021年7月起增加為14次,孕婦產前檢查項目及補助金額),並提供一次公費超音波檢查。如果不夠用,可以用一般健保自費掛號。主要就是去診所或醫院會有優惠價,不過個人覺得在醫院產檢才有比較明顯感覺到價差,診所反而沒有很感受到優惠價。

  好像在109年(2020年)開始,會有新版本的媽媽手冊,封面對個人來說是比較漂亮,不過舊版的也有一種特別的年代感(好像這版本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而且後來我才知道除了媽媽手冊,也有孕婦衛教手冊,不過我沒有拿到,但現在網絡資訊極多,有什麼疑慮也可以上網查詢,所以我覺得我在孕期算蠻平穩的。

  此外,拿著媽媽手冊也可以申請不少優惠、服務或禮物,以下是一些我覺得值得申請的項目:

補助類
孕婦免費洗牙(免掛號費/限台北)
  設籍台北市孕婦持身分證、健保卡及孕婦健康手冊,至北市合約醫療院所洗牙,可享免掛號費之福利。(109年合約醫療院所名單)

好孕專車(限新北)
  限設籍新北市之孕婦產檢計程車資補貼,共20趟,單趟上限NT200元。(參考資料)

停車識別證及胸章
  媽媽手冊內附孕婦停車專用識別證,只要撕下來即可使用。不過我是公共交通工具的通勤族,所以用媽媽手冊在捷運站領好孕胸章,診所護士也有給我一個胸章,讓我的背包別了2個不同顏色的好孕胸章(1黃1粉紅),按理應該蠻明顯的,不過我從來沒有被讓座過,即使到後期孕肚超明顯也沒有。孕後期,我都改搭比較有位置的公車去上班。台北的捷運一般都可以跟服務處拿孕婦貼紙,不過因為我有申請拿到LED版的好孕掛飾,所以沒有去拿過貼紙。(LED好孕吊飾相關資訊 / 線上申請網址)

禮物類  除了申請補助,媽媽手冊也可以領取很多免費或優惠價的媽媽禮,不過有不少都是有期限性的,所以我主要紀錄長期都可以申請/領取的媽媽禮為主。
麗嬰房-寵兒禮 (免費)
Mamaway - 芬蘭嬰兒床 (免費)
大樹藥局 (免費/好禮3選1及當日消費優惠)
杏一藥局 (可看每月DM之內容,消費滿99可換)
孕媽Q寶 (免費)
春天連鎖藥局 (不限金額消費後可換)
優生媽媽禮 (免費/CP值高,至2021/5/14)
小獅王辛巴 simba -時光任務 (免費/每月開放申請名額)
雀巢媽媽膠囊 (免費)
酷咕鴨 KU.KU Duckbill - 好孕時光 (不定期/NT299優惠包)

媽媽教室
  在台灣,不知道是我孤陋寡聞還是真的沒有,好像沒有香港家計會那種要新手爸媽上的產前課程,不過有很多不同大公司辦的媽媽教室,各有不同主題及參加禮,當然重點也會是推銷他們家的產品,不過我去過的教室都沒有強逼推銷,所以有空去上上課、拿份參加禮也不錯。可惜我剛好在疫情前懷孕,所以很快便很多媽媽教室都停辦,能分享的不多。有不少原本很想參加的媽媽教室都停辦,在我生產後、疫情比較緩和才重辦,可惜我已經身份不合不能參加了,所以只能分享一些我去過或很想去的媽媽教室供參考。
雀巢媽媽教室
美強生媽媽教室
明治媽媽教室
卡洛塔妮媽媽教室
六甲村媽媽教室
生寶媽媽教室


✨✨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與創作!✨✨
歡迎追蹤我的IG (@louisbaby06)粉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港女媽媽在台灣
24會員
138內容數
✿ 歡迎分享交流✿ ✎ 港台生活的小事 ✎ 育兒生活大小事 ✎ 職場生活大小事 ✎ 各種聊天分享
港女媽媽在台灣的其他內容
2023/08/03
在懷孕期間,相信不少新手媽媽都會有各種焦慮,除了擔心各種遺傳病的可能,「弓漿蟲」也是不少孕媽會擔心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2023/08/03
在懷孕期間,相信不少新手媽媽都會有各種焦慮,除了擔心各種遺傳病的可能,「弓漿蟲」也是不少孕媽會擔心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2022/04/23
之前有分別針對不同的產檢項目寫了一系列的文章,不過相信不少準媽媽也會好奇,整個孕期的總費用大概是多少,又有沒有哪些項目是一定要做?因此我簡單整理一篇我當時的總費用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22/04/23
之前有分別針對不同的產檢項目寫了一系列的文章,不過相信不少準媽媽也會好奇,整個孕期的總費用大概是多少,又有沒有哪些項目是一定要做?因此我簡單整理一篇我當時的總費用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21/12/09
那次產檢印象深刻,因為我們都沒辦法從超音波看出寶寶秀不秀氣╮(╯▽╰)╭ 但事實證明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2/09
那次產檢印象深刻,因為我們都沒辦法從超音波看出寶寶秀不秀氣╮(╯▽╰)╭ 但事實證明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回想第一胎孕吐止於第10週 第二胎心裡殷殷盼著應該就快迎來正常的曙光了 想不到吐的感覺仍然持續著,但確實有下降為一日一次的頻率 而且至少三餐進食能稍微正常一點,有進步就是感恩的心啦! 11週回醫院檢查,這次領到四本小冊子 也填寫了不少檢查項目單和衛教表單 1.孕婦健康手冊(媽媽手冊,主要醫院/診
Thumbnail
回想第一胎孕吐止於第10週 第二胎心裡殷殷盼著應該就快迎來正常的曙光了 想不到吐的感覺仍然持續著,但確實有下降為一日一次的頻率 而且至少三餐進食能稍微正常一點,有進步就是感恩的心啦! 11週回醫院檢查,這次領到四本小冊子 也填寫了不少檢查項目單和衛教表單 1.孕婦健康手冊(媽媽手冊,主要醫院/診
Thumbnail
「那天夜裡我思念著告訴我宇宙真相的妳」充滿著許多有趣的事情,以第一人稱視角寫作,每篇文章以一張A4紙約500個字左右創作,每周一篇,希望陪伴妳(你)一起成長,一起愉快的度過這富足、喜樂、雅緻的美好人生。
Thumbnail
「那天夜裡我思念著告訴我宇宙真相的妳」充滿著許多有趣的事情,以第一人稱視角寫作,每篇文章以一張A4紙約500個字左右創作,每周一篇,希望陪伴妳(你)一起成長,一起愉快的度過這富足、喜樂、雅緻的美好人生。
Thumbnail
朋友問道:寶寶再幾個月要出生了,想幫寶寶買保險,但網路資訊太多,在社群發問又會收到一大堆私訊。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了解新生兒保險?又保險什麼時候買最好呢? 小朋友即將出生的喜悅,相信當爸爸媽媽的,想到心裡都甜甜的。 這裡將寶寶買保險的複雜投程,簡化成三個步驟,幫助爸爸媽媽都會幫小寶貝順利買保險。
Thumbnail
朋友問道:寶寶再幾個月要出生了,想幫寶寶買保險,但網路資訊太多,在社群發問又會收到一大堆私訊。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了解新生兒保險?又保險什麼時候買最好呢? 小朋友即將出生的喜悅,相信當爸爸媽媽的,想到心裡都甜甜的。 這裡將寶寶買保險的複雜投程,簡化成三個步驟,幫助爸爸媽媽都會幫小寶貝順利買保險。
Thumbnail
懷孕整個週期共要進行10次以上的產檢,本週是第5次,例行檢驗簡單諮詢之後,順便觀看上次抽血檢驗的報告,一切正常,太好了,相信Q媽和QQ一路走來最終都會all pass的啦。
Thumbnail
懷孕整個週期共要進行10次以上的產檢,本週是第5次,例行檢驗簡單諮詢之後,順便觀看上次抽血檢驗的報告,一切正常,太好了,相信Q媽和QQ一路走來最終都會all pass的啦。
Thumbnail
人生給的禮物,我以為我已經知道是什麼了。原來,我還是太淺了。 由於第一次產檢的醫院沒有新版的媽媽手冊,醫生建議我還是到台北掛一次號。因為新版的媽媽手冊增加了4次的產檢次數,以及一些衛教資料應該都和之前不太相同。 於是,在懷孕9週的時候,我和先生驅車前往台北,找之前的生產醫生產檢。
Thumbnail
人生給的禮物,我以為我已經知道是什麼了。原來,我還是太淺了。 由於第一次產檢的醫院沒有新版的媽媽手冊,醫生建議我還是到台北掛一次號。因為新版的媽媽手冊增加了4次的產檢次數,以及一些衛教資料應該都和之前不太相同。 於是,在懷孕9週的時候,我和先生驅車前往台北,找之前的生產醫生產檢。
Thumbnail
  生產前我在網路上爬很久,幾乎沒有人分享在家做月子的清單,我和老公一起在家做月子,現在小孩八個月,朋友圈裡剛好也有準媽媽,就整理起來,我自己也不喜歡買太多東西,但剛生小孩還是會擔心不足,經歷過才知道哪些是必要的,一起分享在這裡! <夥伴> 老公 工作:幫小孩換尿布、哄睡、安撫 <工具> <衣服>
Thumbnail
  生產前我在網路上爬很久,幾乎沒有人分享在家做月子的清單,我和老公一起在家做月子,現在小孩八個月,朋友圈裡剛好也有準媽媽,就整理起來,我自己也不喜歡買太多東西,但剛生小孩還是會擔心不足,經歷過才知道哪些是必要的,一起分享在這裡! <夥伴> 老公 工作:幫小孩換尿布、哄睡、安撫 <工具> <衣服>
Thumbnail
台灣的低生育率的問題躍上新聞版面,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新的三個政策面向: 提高產檢次數、新增項目 研擬放寬育嬰留職停薪規定 朝向放寬不孕症流程補助對象 而在5/1上午,由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發出了一項聲明,針對「提高產檢次數」一項作出回應。這篇名為〈增加產檢,不等於安心生產〉的文章,其實
Thumbnail
台灣的低生育率的問題躍上新聞版面,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新的三個政策面向: 提高產檢次數、新增項目 研擬放寬育嬰留職停薪規定 朝向放寬不孕症流程補助對象 而在5/1上午,由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發出了一項聲明,針對「提高產檢次數」一項作出回應。這篇名為〈增加產檢,不等於安心生產〉的文章,其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