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從根本消弭社會對立,一定要從下一代建立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篇其實早在五個月前總統大選完就想發了,結果一直拖拖拖拖到現在罷免都投完了,才終於動筆。坦白說,有時候聽到諸如「現在社會就是太多對立」、「大家都帶有立場在看事情」等等說法,心中就會覺得很 ak-tsak。可以的話應該沒有人想總是處心積慮地過日子,然而更多時候面對現實的困境、威脅,讓人們不得不武裝起自己。

說回來,這樣複雜又動盪的時代,似乎確實正在激化我們的生活。數天前,高雄人用自己的權利及行動,寫下臺灣民主政治新的一頁。然而我們也看到,各式各樣的事情也隨著這樣的結果接二連三地出現,而面對這樣毫無懸念的結果,韓國瑜前市長更是於罷免後談話中,持續其一貫路線,透過各種近乎謾罵的言語,將人民繼續往極端的兩面推。

無獨有偶(用這個成語把這兩件事連在一起其實好像怪怪的),半個月前蔡英文總統在就職典禮上發表的演說,非常溫暖且堅定,在國防、外交、經濟等議題皆作不少著墨,且傳達明確的施政方向。然而,其中並未看到針對教育領域的論述,作為一個以「教育、社會為一體兩面」為個人價值的教育工作者,不免感到可惜。

現在的政府一定了解教育之餘社會根本的重要性,不過他需要花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效與改變。上週去拜訪某個學校校長時,他也提到,大部分學校捐款人、企業都喜歡把錢投在看得到的地方,像是放一個大家都能看到,漂漂亮亮的煙火一樣,而投在教育就好像是投到水裡一樣。

還是那句老話,教育和社會是緊密不可分的,教育的改革並不是只有停留在學校場域裡,而必須擴及整個社會。由上一代製造的對立,不應該由下一代來承擔,政治人物的一切所作所為,孩子都看在眼裡。只有透過上一代示範如何建構理性的社會,才能建立長遠的良性循環不斷延續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彥辰的沙龍
6會員
10內容數
江彥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1
由於突如其來升溫的中國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教育部宣布全國各級學校自 5 月 19 日起停止到校上課,改採線上教學。現場老師們須面對「如何在教學模式轉變的情況下,仍能盡可能維持孩子學習成效」的課題。
Thumbnail
2021/06/01
由於突如其來升溫的中國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教育部宣布全國各級學校自 5 月 19 日起停止到校上課,改採線上教學。現場老師們須面對「如何在教學模式轉變的情況下,仍能盡可能維持孩子學習成效」的課題。
Thumbnail
2021/05/19
Freire 在第二章中談到了「囤積式 (Banking) 教育」與「提問式教育」的概念與比較。在囤積式教育中,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上對下的,並且由教師來決定課堂中的學習內容、目標、進行方式。在提問式的教育場域中,師生間的權力不對等關係被打破,雙方透過平等的對話、溝通,一同建立起學習內容與方向。
Thumbnail
2021/05/19
Freire 在第二章中談到了「囤積式 (Banking) 教育」與「提問式教育」的概念與比較。在囤積式教育中,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上對下的,並且由教師來決定課堂中的學習內容、目標、進行方式。在提問式的教育場域中,師生間的權力不對等關係被打破,雙方透過平等的對話、溝通,一同建立起學習內容與方向。
Thumbnail
2021/05/19
Freire 被許多人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受壓迫者教育學》為其經典著作,本系列文試圖從本書的角度談論臺灣的教育環境與困境。
Thumbnail
2021/05/19
Freire 被許多人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受壓迫者教育學》為其經典著作,本系列文試圖從本書的角度談論臺灣的教育環境與困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其實像我們這樣面對面說話,就是政治。」這是我高一參加台大杜鵑花節時,台大政治系的學姐告訴我的。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奇妙,人們組成社會,而政治和傳播是社會中無法分割出來的元素。所以政治並不是遠在天邊的,而是近在眼前的。
Thumbnail
「其實像我們這樣面對面說話,就是政治。」這是我高一參加台大杜鵑花節時,台大政治系的學姐告訴我的。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奇妙,人們組成社會,而政治和傳播是社會中無法分割出來的元素。所以政治並不是遠在天邊的,而是近在眼前的。
Thumbnail
似曾相似的場面總是會出現在每個地方。 五年之前,在南韓年輕人的簇擁下,將主打「終結特權」的文在寅送進青瓦台。 然後發現極度偏向財閥,導致房價上漲至無法挽回,這樣的經濟路線下,讓南韓的貧富差距逐漸拉大,南韓的年輕人則變成被放棄的一群。 在幾年前的2016,蔡英文當選總統。 最骯髒的選舉就這這邊了
Thumbnail
似曾相似的場面總是會出現在每個地方。 五年之前,在南韓年輕人的簇擁下,將主打「終結特權」的文在寅送進青瓦台。 然後發現極度偏向財閥,導致房價上漲至無法挽回,這樣的經濟路線下,讓南韓的貧富差距逐漸拉大,南韓的年輕人則變成被放棄的一群。 在幾年前的2016,蔡英文當選總統。 最骯髒的選舉就這這邊了
Thumbnail
筆者所擔心的,正是政黨將選舉化約成「意識形態」與「道德口號」的對立,若是不能針對市民的民主質量做出進一步的培力,去強化在判斷候選人質量間的差異能力,市民們終究在幾年後會再次落入「換人做看看」或是「藍綠一樣爛」之流的二元對立邏輯,而無法真正的對於候選人有更強的監督與批判,誕生下一個「韓國瑜」。
Thumbnail
筆者所擔心的,正是政黨將選舉化約成「意識形態」與「道德口號」的對立,若是不能針對市民的民主質量做出進一步的培力,去強化在判斷候選人質量間的差異能力,市民們終究在幾年後會再次落入「換人做看看」或是「藍綠一樣爛」之流的二元對立邏輯,而無法真正的對於候選人有更強的監督與批判,誕生下一個「韓國瑜」。
Thumbnail
台灣的年老一輩與年輕世代,正在撕裂、對立,越發大規模浮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議題上…(這篇文寫於 2020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個星期左右)
Thumbnail
台灣的年老一輩與年輕世代,正在撕裂、對立,越發大規模浮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議題上…(這篇文寫於 2020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個星期左右)
Thumbnail
不要以為蔡英文贏了就擺平一切,韓國瑜得票比朱立倫多了超過200萬,這552萬台灣人的訴求(尤其是他們的誤解)是否不值一聽?不要忘記,2018年韓流之所以可以突然泉湧,正因為社會上有一群人一直被社會漠視和冷落。他們在韓國瑜身上看到與自己相似的特質,覺得韓可以代表他們,於是重新參與政治,改寫了戰局。
Thumbnail
不要以為蔡英文贏了就擺平一切,韓國瑜得票比朱立倫多了超過200萬,這552萬台灣人的訴求(尤其是他們的誤解)是否不值一聽?不要忘記,2018年韓流之所以可以突然泉湧,正因為社會上有一群人一直被社會漠視和冷落。他們在韓國瑜身上看到與自己相似的特質,覺得韓可以代表他們,於是重新參與政治,改寫了戰局。
Thumbnail
總統大選將近,而每到選舉前,總是看見各種選舉文章、資訊充斥版面。新聞總是告訴閱聽人候選人做了什麼、又說了什麼。在不論真實性的狀況下,這些選舉謀略的背後,所表達的意義為何?又將如何影響選民?
Thumbnail
總統大選將近,而每到選舉前,總是看見各種選舉文章、資訊充斥版面。新聞總是告訴閱聽人候選人做了什麼、又說了什麼。在不論真實性的狀況下,這些選舉謀略的背後,所表達的意義為何?又將如何影響選民?
Thumbnail
「罵,是我們和政治發生關係最常見的形式。這樣的政治很多,到處都是,多到令人厭煩......很少有機會認真想一下:為什麼人要理解政治?」——《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 楊照
Thumbnail
「罵,是我們和政治發生關係最常見的形式。這樣的政治很多,到處都是,多到令人厭煩......很少有機會認真想一下:為什麼人要理解政治?」——《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 楊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