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阿美族服飾入門介紹-配飾篇

2020/06/2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備註:本篇內容所使用的引言、圖片請勿直接下載、複製,若要使用請直接從參考書目找尋,並自己從書中擷取
系列篇章:

阿美族的配飾沒有像排灣、魯凱族那般多,可是也不少,頭飾、項鍊、耳環、腕飾,都是阿美族在表現自身美感的表現,頭飾在第一篇《臺灣阿美族服飾入門介紹-頭飾篇》有介紹,此篇著重在頭飾篇與衣著篇沒提到的部分。

Pangcah的精神象徵:’alofo(檳榔袋)

圖1 船型’alofo(李莎莉,1998:300)
  台灣的背袋是阿美族服裝的標配,可以裝很多東西,因為長裝的東西有檳榔,因此中文又稱「檳榔袋」;’alofo另外一個稱呼叫做「情人袋」,由來是因為如果你暗戀某人,可以把檳榔投入那人的’alofo裡,也是年輕人表示愛意的方式之一,才由此稱呼,不過在我看來比起這浪漫的說法,’alofo更多的是實質的作用。
圖2 方形’alofo(李莎莉,1998:330)
  花蓮地區的’alofo為方形,台東為船型,以前所用裝飾不同於現在是亮片、塑膠等現成材料,之前是親手繡花(十字繡)、硨磲貝、毛線等做裝飾,而且背袋樣式獨特性很高,很少重複,展現了每個家庭手工製作的個人風格。
  ‘alofo多為女子親手製作給丈夫、兒女,而且婦女們都會有偷偷跟別家較勁的心態,盡量在配飾中融入自己的創意,才會有如圖3中款式差不多,但是裝飾差很多的檳榔袋,這也是一種體現個人美感的機會,他人也能從背袋的不同,認出‘alofo屬於誰。
圖3 春日部落(廖紫均、劉一峰,2020:190)

華麗的項鍊:貝殼是阿美族的材料

圖4左:阿美族男子胸飾(李莎莉,1998:335)、圖5右:阿美族荳蘭社的男人(森丑之助,1983:204)
  在《衣著篇》我有大概提到貝殼的使用,阿美族多是靠海群居,所以取得貝殼是非常簡單的,其中以硨磲貝、方形、圓形的貝板為主要,將貝殼磨成片狀並穿洞,中間夾著木條或貝珠,以毛線串起成一條是海岸阿美族最為常見的裝飾,而且泰雅族最引以為傲的貝珠衣中的貝珠就是由阿美族提供,婦女們製作貝殼珠子與山上的泰雅族交易,擅長編織的泰雅族織女再製作成華麗的禮服,是那個時代最為常見的交易形式。
圖6 女子胸飾(李莎莉,1998:337)
圖7 瑪瑙胸飾(李莎莉,1998:338)
  除貝殼以外,阿美族會使用外國進口的紅瑪瑙製作,臺灣本身是沒有產紅色瑪瑙,因此多方證據指出是由東南亞交易而來,不過在當時不只是阿美族,平埔族甚至是高山的泰雅族、布農族、排灣族都有使用紅瑪瑙做裝飾的出土物,足見臺灣很早就在世界交易的舞台上活躍。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阿美族會用來使用的材料,另外還有獸骨、獸牙、獸牙、藤、竹、黃銅片、芭蕉葉等(李莎莉,1998:313)也是就地取材的材料,這裡就不一一詳細解說。

男子的耳環:已經消失的配飾

圖8 男子耳環(李莎莉,1998:334)
  在臺灣各族的原住民中,不少相片、文獻資料都指出男性會佩戴耳環,例如紋面民族(泰雅、太魯閣、賽德克)的耳管,其實早期阿美族也是有耳環,記載表示耳環的出現已經是最近這幾百年才出現,所用材料與前文提到使用在項鍊的差不多,有貝殼、毛線、獸毛、獸骨、竹棒等。
圖9左:阿美族薄薄社的男人(森丑之助,1983:208)、圖10右:頭戴羽冠的阿美族青年之十二(張才,1951年攝)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a/db/96.html
  關於耳環有個很有趣的說法,在圖9中可以看到薄薄社的男人有配戴圓形貝板的大耳環,然後再戴上頭冠(參考《頭飾篇》圖2),就讓人以為耳環是帽子的配飾,後來的羽冠也都紛紛有這樣的圓形配飾,在圖10中可以看到頭戴羽冠的男子臉頰兩旁就有這樣的白色圓形裝飾,恰如耳環,因此這種說法可性度極高。
  此外還有用竹棒插入耳垂中的裝飾(圖11),這種款式在紋面民族中也有,我曾問過泰雅族的朋友,他說以前他們會做擴耳,也就是先用細細的竹棒把耳洞撐開,接著慢慢適應後開始換掉成粗的,直到後面就能直接插入很粗的竹棒,這在當時來說是男子的必備裝飾,可惜現在因為時代不同,早已看不見男子配戴如此誇張的耳環。
圖11 阿美族荳蘭社的男人(森丑之助,1983:204)
  在阿美族的飾品中,其實還有其他多樣的款式,另外還有臂環或者使用鈴鐺縫在衣服縫隙等細節沒說,不過因為此篇重點在入門,所以如同前兩篇,我蜻蜓點水就好,但三篇看下來不難看出阿美族使用不少在地材料,還有利用交易換取自身沒有的,跟現在幾乎統一的服飾配件相比,過去祖先的打扮可謂流行獨特。
  其實不光是阿美族,其他族群例如排灣、魯凱族也是有不少華麗的配飾,用材多樣,不拘泥於過去服裝形式,在一定限制下創造屬於自己的服飾,我在第一篇《頭飾篇》開頭有講到:
真正的族群服飾指的是:同個地區的人,他們在共同的美感認知下,穿著相似的服裝,卻也能看到個人、家族、身份地位的差別及獨特性
還有時代背景也能從服裝中看出來,這就是我當初想寫下《臺灣阿美族服飾入門介紹》的初心,在我跟他人交流原住民服裝心得時,發現很多人對族服有一定的認知偏見,我不希望這樣的偏見阻礙之後其他新生代想在族服上創新、創意,也不想要他人在看待我族服裝時,有過於濃厚的刻板印象。
  說到底,追求美是人的本性,我自己也希望在之後重新製作族服配飾,採用純手繡的方式,在衣服上創造出屬於我個人的風格,更期望無論是我族或其他人在看到我這三篇很淺的服飾介紹時,能改變過去對原住民服飾的固有印象,去深入探討祖先追求美感的路。

參考書目

黃耀東(譯)(1983)。日據時期本省山地同胞生活狀況圖集(原作者:森丑之助)。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莎莉(1998)。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台北市:南天書局。
廖紫均、劉一峰(2020)。台灣東海岸的法國牧者。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Panay阿甄
Panay阿甄
花蓮阿美族,目前是碩士生,對原住民文化有所認識,除此之外還有繪畫、寫作、研究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