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ndn.link/fraurosasays/Jr9ad6
對於已經聽慣了流行音樂的耳朵而言,
我們透過瞭解歌詞,體會著作曲、作詞者想要傳達的意境,
在曲風的流轉中,讓詞人將對於樂曲的想像,化為具體的即視感。
舉個例子,當你聽到「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妳」。
周董呢喃婉轉的聲音,會自動在你的腦中潑灑出一幅景象,
讓你彷彿看見一個朦朧氤醞的湖畔旁,
悠悠的一座孤亭裡,有個衣袂飄飄的男子,佇立等著內心最眷戀的那女子。
這樣精緻的畫面感,若不是透過歌詞,一般人確實很難光用音樂就達到這樣的想像。 這幾乎說明了歌詞對於樂音的價值與意義 : 建立明確畫面感。
然而,回到古典音樂的世界裡,
一般我們認知的古典音樂大多由弦樂器或管樂器交融演奏而成,偶爾加點節奏樂器,
真的很少在樂段中出現文字或歌詞。
這個問題,幾乎是最常被問到的靈魂叩問了!
事實上,若我們把時光回溯到人類誕生在地球上的第一個瞬間,
我並不確定當時是否有文字,但我絕對相信,當時世界絕對有「聲音」。
最簡單的原因,因為地球有大氣、大氣之下有空氣流動、有了介質,萬物只要發生互動或磨擦,就必定產生「聲音」,而「聲音」的本身就是有高有低的。
這樣高高低低、或輕或重的響鳴,對於人類個體而言,無疑是一種刺激,
甚至我曾聽過一種說法 : 說人類最早發明的音樂,就是模仿大自然的萬物聲響,
例如雷電、風吹、雨聲與動物鳴叫...
人類的老祖宗生活在地球上,為了安生立命,
就必須得時時刻刻與這些大自然的聲響做出反應,甚至發生共鳴。
例如,聽見天邊一聲巨雷,老祖宗們會立刻聯想到:
「啊...等會兒天空就會降水了!」,接著便知道要開始找洞穴躲避!
人類透過聲響,與自己的生命發生共鳴這件事,可說是從創世紀那天起就有了的呢!
老祖宗在聽的音樂,本來就沒有歌詞,但是他們都聽得懂, 因為他們對於這些聲音「有生活經驗裡的共鳴」。
所謂「音樂」,
就是聲音與人類生活經驗的共鳴;是人與生俱來就能感知的神奇產物。
回到正題,當你覺得古典音樂就是好多樂器的演奏聲音,融合成一段樂曲,
這種樂曲很冗長、沒有畫面、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實在無趣的時候。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你尚未去認識作曲家寫這曲子時候的心境、也不瞭解作曲家使用各式各樣的樂器,試圖模仿出他心中那個故事的點點滴滴的過程。
這也是為什麼聆聽古典音樂的人,往往很喜歡聽音樂家的故事。
事實上,當你能站在作曲家的生命歷程中感同身受,
你或許就能瞭解體會耳邊傳來的某一個樂段、使用了某一種樂器、說著某一個故事、描述著某一個風景...
然後,運用內心創造自己對於音樂情境的所有想像,建構出自己與樂段的共鳴感。
每一個出現在你腦中的畫面,就成為了你自己專屬的歌詞。
聆聽古典音樂的樂趣,在於想像、在於共鳴、在於作曲者的生命與自己生命的重疊。
這也是為什麼古典音樂能夠歷久彌新,
因為人會成長、會轉變、生命軌跡會不同,對於樂音的認知與想像會有轉變,
無論何種年歲,只要心中有情愫,古典音樂對你而言就情境。
當然,稍為熟知古典音樂歷史或者資深樂迷朋友,肯定會舉手發問:
「欸,古典音樂有宗教時期的詩歌、還有後浪漫時期的歌劇,莫札特寫過魔笛呢!」
是的是的,確實是有「詩歌」與「歌劇」這樣的古典音樂形式。
各位看官別著急,
「詩歌」與「歌劇」這樣的音樂型態,將會是我們之後要說的故事了...
#「詩歌」:用音符與詞刻劃出的神聖故事。>
#「歌劇」:魔笛與未眠公主的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