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只學一術】生命總是在流逝間創造-《茶杯裡的風暴》、《生命的物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大學後再也沒碰過自然科目,現在大概國中程度的生物物理化學的常考公式我都背不出來了,但出了社會才又想從比較生活化的角度體會大自然的樂趣。這幾個月就在小說的縫隙間搭配著自然科普書看。看了《茶杯裡的風暴》、《生命的物理學》兩本書。儘管進入公式或過於認真的理論解說,我都幾乎投降,有時幾乎當翻閱說明書一樣,一眼晃過。讀完後,我想在生活上我可能還會是那個因不懂自然科學而蠢死的案例,但至少還能抓住一點想記錄的有趣概念。

泡杯茶也能寫論文-茶杯裡的風暴
茶杯裡的風暴-圖片引自博客來

茶杯裡的風暴-圖片引自博客來

這本書是由海倫.齊爾斯基所著,最大的特色就是對每個理論,她總是從成長的生活的實例展開,從茶杯裡的漩渦講到地球上的風暴、從暴龍的頭重腳輕講到力矩影響滑冰選手的動作、從爆米花的製作講到溫度影響壓力的理想氣體定律,也飽含了科學對生活的影響,從過去到未來的展望。也體現這位學者從小到大,就是不論做每件事,都充滿好奇心,想了解背後的原理,不論是興趣還是工作,她都洋溢著只會越加高昂的好奇心與行動力,令人敬佩又羨慕。這樣的人寫出的,就成了一本有著童趣,讀起來負擔不重令人愉快,又確實能深入認識自然原理的科普書。

如果我對任何事,不論是科學原理還是心理機制,都抱持一個問號,而不是一成不變的理所當然,也許會發現更多,雖然或多或少,我也不知道懂得更多是不是真的會更好。

總之就是要更大更快!-生命的物理學
生命的物理學-圖片引自博客來

生命的物理學-圖片引自博客來

但另一方面生命的物理學則更像作者-亞德里安.貝贊,在學術期刊的發表改編集結成冊的專書,看完會有種這人還真厲害,可以花三百多頁講的都是同一件事,但除了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外,每章幾乎沒有一句論述用字是相同的。完美體現跟以前我在寫論文時,教授時時提醒的每一個字都要緊扣主題,讀起來是蠻精彩,但有點像在看購物頻道。我覺得如果讀完第一章無法接受他的論點,那可以放著也沒差了。

作者的確從文明的每個領域歸納出實證,看完即便不相信,也看不太懂科學理論公式,但基本上也會記住他想闡述的概念,總之就是世間萬物,從地球到人類到機械,都遵循著一套不是生物也不是化學,而是物理的「建構定律」。最大的核心推動力就是萬物都渴望著更為順暢的流動,因此遵循著設計演化機制,從海到陸到空、大就是好、就是快,大的少、小的多,且終究會歸為一體,依循著s型的速率成長並演化為設計更完善的機制。從古至今往後都會是如此。

這本書真的就是反覆在傳達這個概念,從運動到政治魅力甚至學術傳播,都有不同的研究標的並歸納出殊途同歸的公式。

但科學總會遇到反證的挑戰,我邊看時就邊在想如果每個人都渴望著更好,那我無法抑制的懶惰又是為什麼呢?有沒有可能這反而才是演化到下一個更便於流動的過程呢?開玩笑的。那些知識體量最大的人們早已帶著生命踏上下一個流動演化的起點了吧。

生命就是從擺盪到平穩無波

這兩本書有一個共通點,也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對於能量的解釋,世間萬物除了死亡,都在無時無刻不間斷地交換與傳遞著能量,反過來說這就幾乎等於生命的定義。

生命存在的象徵與證據就是不停地流動,不論從能量到知識,生命要成長要演化,就必須也必然會不斷地流動,追求著更高的效率,乘載更多更大的事物。

當停止流動也意味著不再匯聚能量,就等於死亡。這跟我之前看完探討哲學議題的喜劇「良善之地」,竟然有一樣的論點,莊子說生命就像海浪裡的泡沫,浪潮一湧一退,浪花泡沫激起又碎散,但它也並非消逝,就是歸於大海,歸於平靜;我們能做的就是凝望著那映射在海面上的夕陽餘暉,與大海合一,這樣似乎也並非那麼不容易接受死亡這件事。而這正和能量論點相呼應,生命的能量停止交換,但也是散逸到自然之間並尋求著下一段流動的開始,難怪會有人說哲學是一切學問的根源與歸處。

根據公式推導,世間萬物的心臟從一出生起就決定好了跳動的次數。我的渴望,能在這傾刻間的跳動創造出什麼樣的流動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危雁的沙龍
6會員
83內容數
危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3
2024年底奪下M1二連霸的令和浪漫-高比良車在2023也出乎自己意料地奪冠後,本想奉獻更多時間給M1的他有一段自我懷疑的時期,為了證明又或是想取回自認的存在價值,以分析2022年Westland奪冠的專欄為契機,將他滿腦子想的M1相關分析通通寫下來,出版了「漫才過剩考察」。
2025/02/23
2024年底奪下M1二連霸的令和浪漫-高比良車在2023也出乎自己意料地奪冠後,本想奉獻更多時間給M1的他有一段自我懷疑的時期,為了證明又或是想取回自認的存在價值,以分析2022年Westland奪冠的專欄為契機,將他滿腦子想的M1相關分析通通寫下來,出版了「漫才過剩考察」。
2025/01/26
這幾年在台灣的漫才文化越來越盛行,許多漫才組合都相當熱銷。而在起源地日本的漫才文化也從未見頹勢,每年舉辦的漫才大賽-M1大賽(M-1グランプリ)在日本的搞笑界作為「最有夢想的大賽」的地位也越發鞏固。參賽者囊括了全日本中完全素人到十數年經驗的專業藝人的組合,都像爬著通天塔般,一層又一層的奮力廝殺。
2025/01/26
這幾年在台灣的漫才文化越來越盛行,許多漫才組合都相當熱銷。而在起源地日本的漫才文化也從未見頹勢,每年舉辦的漫才大賽-M1大賽(M-1グランプリ)在日本的搞笑界作為「最有夢想的大賽」的地位也越發鞏固。參賽者囊括了全日本中完全素人到十數年經驗的專業藝人的組合,都像爬著通天塔般,一層又一層的奮力廝殺。
2024/12/08
前幾天看完了小說『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或多或少因為推薦都提及著出版與譯者的努力。剛開書時的確感覺到某種違和感
2024/12/08
前幾天看完了小說『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或多或少因為推薦都提及著出版與譯者的努力。剛開書時的確感覺到某種違和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 有秩序的結構系統 必然會瓦解並趨向最大亂度-熵。 生命這麼複雜的結構 為何能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 推遲趨向熱平衡的衰退? 書裡提出的概念是: 生命以負熵為生。 生物是用吃、喝和呼吸當材料 進行交換(新陳代謝),以獲得負熵。 生命系統從外界輸入負熵 吸收來的負熵可以抵銷系統熵
Thumbnail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 有秩序的結構系統 必然會瓦解並趨向最大亂度-熵。 生命這麼複雜的結構 為何能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 推遲趨向熱平衡的衰退? 書裡提出的概念是: 生命以負熵為生。 生物是用吃、喝和呼吸當材料 進行交換(新陳代謝),以獲得負熵。 生命系統從外界輸入負熵 吸收來的負熵可以抵銷系統熵
Thumbnail
對200年前的人來說,時間與空間的獨立性是絕對的; 對這一代的我們來說,只要稍稍接觸過科普書籍大多都聽過相對論一詞,更進階者也聽過速度越快時間越慢的概念; 而對下一代的孩子們呢?這些概念是否比我們當時還要深入日常生活的各種角落?以各種影音、作品、日常語彙展現出來?
Thumbnail
對200年前的人來說,時間與空間的獨立性是絕對的; 對這一代的我們來說,只要稍稍接觸過科普書籍大多都聽過相對論一詞,更進階者也聽過速度越快時間越慢的概念; 而對下一代的孩子們呢?這些概念是否比我們當時還要深入日常生活的各種角落?以各種影音、作品、日常語彙展現出來?
Thumbnail
先說這不是嚴謹的科普文,只是帶點科學的文學。 汲取自量子力學導論的靈感,拿它做筆墨寫點東西。 我認為科學某個角度來說的確是一門藝術,至少它可以和文學水乳交融。
Thumbnail
先說這不是嚴謹的科普文,只是帶點科學的文學。 汲取自量子力學導論的靈感,拿它做筆墨寫點東西。 我認為科學某個角度來說的確是一門藝術,至少它可以和文學水乳交融。
Thumbnail
布萊恩•葛林(BRIAN GREENE)《眺望時間的盡頭: 心靈、物質以及在演變不絕的宇宙中尋找意義》(遠足文化,2021.4)國家圖書館電子書 與一本書相遇,除了機緣具足,我更希望藉由閱讀體驗,與心相契進而獲致啟發。 閱讀意識設定是重要的,我寫下: 「好奇於自己求知渴望之來源與去向」
Thumbnail
布萊恩•葛林(BRIAN GREENE)《眺望時間的盡頭: 心靈、物質以及在演變不絕的宇宙中尋找意義》(遠足文化,2021.4)國家圖書館電子書 與一本書相遇,除了機緣具足,我更希望藉由閱讀體驗,與心相契進而獲致啟發。 閱讀意識設定是重要的,我寫下: 「好奇於自己求知渴望之來源與去向」
Thumbnail
美學要黃金分割,數學也要黃金分割,科學跟哲學遲早也要黃金分割,所以小說作品應該也有黃金分割才對吧。就跟艾爾登法環也有黃金回歸基本法被分割成好幾個大碎片之類的事情一樣。 像是切題程度高低啦,或是內容與書名的相符程度之類的。 不過讀者們總是能看見除了飆車之外的黃金分割問題呢。 《黑珍珠》
Thumbnail
美學要黃金分割,數學也要黃金分割,科學跟哲學遲早也要黃金分割,所以小說作品應該也有黃金分割才對吧。就跟艾爾登法環也有黃金回歸基本法被分割成好幾個大碎片之類的事情一樣。 像是切題程度高低啦,或是內容與書名的相符程度之類的。 不過讀者們總是能看見除了飆車之外的黃金分割問題呢。 《黑珍珠》
Thumbnail
如果要我簡短介紹,這是一本用物理現象解釋各種學習能力的書籍。 充實力、發現力、準備力、抗壓力、鼓舞力、轉換力、影響力是洪瀞教授在這本書中的七個主題,每一個力後面對應的是一種物理現象。身處在這個生活節奏快速的時代,我們的生活步調也被迫加速,要如何不被這個世界吞沒?或許可以從這裡得到想法。
Thumbnail
如果要我簡短介紹,這是一本用物理現象解釋各種學習能力的書籍。 充實力、發現力、準備力、抗壓力、鼓舞力、轉換力、影響力是洪瀞教授在這本書中的七個主題,每一個力後面對應的是一種物理現象。身處在這個生活節奏快速的時代,我們的生活步調也被迫加速,要如何不被這個世界吞沒?或許可以從這裡得到想法。
Thumbnail
「唯有把各個學科的故事整合成一個質感細膩的敘事,才能薈萃出精妙的認識」
Thumbnail
「唯有把各個學科的故事整合成一個質感細膩的敘事,才能薈萃出精妙的認識」
Thumbnail
《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Drunvalo Melchizedek 「啊~~茲~肯亞!媽媽咪,吉娃娃」 不好意思走錯棚
Thumbnail
《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Drunvalo Melchizedek 「啊~~茲~肯亞!媽媽咪,吉娃娃」 不好意思走錯棚
Thumbnail
從大學後再也沒碰過自然科目,現在大概國中程度的生物物理化學的常考公式我都背不出來了,但出了社會才又想從比較生活化的角度體會大自然的樂趣。這幾個月就在小說的縫隙間搭配著自然科普書看。看了《茶杯裡的風暴》、《生命的物理學》兩本書。儘管進入公式或過於認真的理論解說,我都幾乎投降,有時幾乎當翻閱說明書一樣,
Thumbnail
從大學後再也沒碰過自然科目,現在大概國中程度的生物物理化學的常考公式我都背不出來了,但出了社會才又想從比較生活化的角度體會大自然的樂趣。這幾個月就在小說的縫隙間搭配著自然科普書看。看了《茶杯裡的風暴》、《生命的物理學》兩本書。儘管進入公式或過於認真的理論解說,我都幾乎投降,有時幾乎當翻閱說明書一樣,
Thumbnail
沒有事物是靜止的,萬物皆會自己調整節奏 萬物彼此影響,石頭也會被風吹著少了稜角   物質會流動,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剋相吸 動能來自流動,如果不產生關係,沒有化學作用 為了讓能量延續,這世界有自己的存活方式   所謂天災是大自然對話的方式 人類依著萬物循環與自然對話 古人紀錄萬年智慧結
Thumbnail
沒有事物是靜止的,萬物皆會自己調整節奏 萬物彼此影響,石頭也會被風吹著少了稜角   物質會流動,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剋相吸 動能來自流動,如果不產生關係,沒有化學作用 為了讓能量延續,這世界有自己的存活方式   所謂天災是大自然對話的方式 人類依著萬物循環與自然對話 古人紀錄萬年智慧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