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內在宇宙的旅程】~《眺望時間的盡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布萊恩•葛林(BRIAN GREENE)《眺望時間的盡頭: 心靈、物質以及在演變不絕的宇宙中尋找意義》(遠足文化,2021.4)國家圖書館電子書

有一陣子,我相當著迷於在公立圖書館電子書庫中,收藏有關「孤獨」、「獨處」、「時間」...之類的書單。

或許與當時的心境有關,社交焦慮困擾和生活節奏太緊繃,盼望藉由遁入此類書籍文字海,稍作喘息回到本心。

我已忘記在什麼時候看到這本書,書名很美:《眺望時間的盡頭》。

當時間顆粒被切割成小單位計算,隨著沙漏中細粒的不斷不斷流洩,心也一點一點在恍惚狀態被掏空。

時間是否會有流盡的那一刻?答案是肯定的,沙總會洩盡,人的生命總會有到頭那一天。

但,現此時,

沙河還在流啊,物換星移、生活依舊,懸著的心仍是恍恍然。


開學前的一週,某個機緣,我在收藏書單裡按下借閱,閱讀速度算快的我,此次,在開書後卻怎樣都讀不完。

我沒有想到,這是一本有關宇宙物理學的書,對中學時代沒有學過物理的我而言,太多專業詞彙,太難太難了。

我的習慣是整本書初翻一次,先理解全書架構與大小標題。

此書目錄標題相當優美,但文字內容卻不易理解:

第一章  永恆的誘惑

開端、結局和超越

The Lure of Eternity

Beginnings, Endings, and Beyond

第二章  時間的語言

過去、未來和改變

The Language of Time

Past, Future, and Change

第三章  起源和熵

從創世到結構

Origins and Entropy

From Creation to Structure

第四章  資訊和生命力

從結構到生命

Information and Vitality

From Structure to Life

第五章  粒子和意識

從生命到心智

Particles and Consciousness

From Life to Mind

第六章  語言與故事

從心智到想像

Language and Story

From Mind to Imagination

第七章  大腦與信仰

從想像到神聖

Brains and Belief

From Imagination to the Scared

第八章  本能和創造力

從神聖到昇華

Instinct and Creativity

From the Scared to the Sublime

第九章  時間長短與無常

從高尚到最後思維

Duration and Impermanence

From the Sublime to the Final Thought

第十章  時間的曙光

量子、機率與永恆

The Twilight of Time

Quanta, Probability, and Eternity

第十一章  生命之崇高

心智、物質與意義

The Nobility of Being

Mind, Matter, and Meaning

.

我相當喪氣,但仍然努力再翻一次,在前半段講「熱力學第二定律」、「熵」、排斥性重力、暴脹宇宙論、大霹靂、星體生成、黑洞輻射、量子力學、粒子叢集...當我已經準備放棄,還好沒有~

後半段提到「故事」與「藝術」...又讓我定神在字句間企盼尋求理解。

在頭昏腦脹之下,只好決定去睡覺,再一次,睡眠思考法拯救我的無奈。

.

raw-image


晨起靜坐之後,從許久沒關注的「當下卡」抽起一張。

唔,是「空間」,按著卡牌上的頁數,進一步翻閱托勒《當下的力量》p.175

居然帶我回到書中我最喜歡的地方,簡明卻深刻地說到「無」這個概念:

「無」是未顯化狀態,是源頭,是自由之境,一體兩面是「無垠的空間」和「永恆的時間」。

時間的盡頭是「覺知臨在當下」,空間的盡頭是「默觀無念之境」。

要進入這樣「未顯化狀態」之門,獲致一種如背景一般的深沈平安,托勒說:只要去「感受」就好,不去「思考」、不去「評斷」,把意識導往內在,而非邏輯論理。

.

突然間,我似乎明白了,《眺望時間的盡頭》這本書,我看得太用力,太想去理解,以至於忘了去感受領會,作者其實正是希望透過宇宙宏觀性,探尋人類生命與心靈的意義。


raw-image


與一本書相遇,除了機緣具足,我更希望藉由閱讀體驗,與心相契進而獲致啟發。

閱讀意識設定是重要的,我寫下:

「好奇於自己求知渴望之來源與去向」

雖然這本書依然有大量理論技術用語是我不理解的,但帶著閱讀意識的共鳴讀書歷程,在自問自答之間,我們還是可以試著整合出對己意義非凡的想法文字:

Q:人類(或是「我」)何以求知?

A:

人類對死亡和無常的恐懼,驅動著生命追求「永恆性」。

「數學證明的迷人之處,大概就在於它永遠成立。一項自然定律的吸引力,大概就在於它的永恆性質。」作者說那是數學的浪漫性。

數學、物理學等科學的發現與研究,正是以「化約論」描述真理,宏觀地解釋自然與生命現象。

書中特別針對「熱力學第二定律」演繹,以「熵增」解釋從「秩序」演變到「無序」,能量品質必然隨時間流逝而降解劣化。

「熵的兩步法則」(entropic two-step),指當一個系統把大量熵轉移到環境,超出了為抵銷熵增加所須轉移數量,又導致熵減少而形成「有序」結構。於是宇宙從起源開始踏上「有序——無序——有序——無序」之旅程。

這是萬事萬物「恆變」下,卻隱含著的「恆不變」道理。

·

面對生命的「有限性」,人類以「說故事」來應對自處。「故事」的傳承讓人們可以識別「模式」,為無常預作準備、對策參照。

為了要讓故事更真實,人類發展出沈浸式敘事歷程,發展「想像力」來凌駕現實經驗,其中,「藝術」便是最好的方式。

洞窟藝術源於宗教儀式,

薩滿領著人們穿越洞窟,

儀式帶著人們進入恍惚,

體驗那罕見的身心狀態,

超越現實身歷故事之境,

藉此學習對策生命無常。

·

外界外相的不斷變動,

如沙漏之細粒流瀉著,

唯一恆不變的道理是恆變。

若妄想執念永恆便是受苦。

啊!求知的來源是因為無常的不確定性,作者的論點是只有人類會對「死亡」感到恐懼,因此發展出科學研究與藝術探索。(這點我真是不確定,真的沒有別種生物也會焦慮死亡?)

我只能覺察自己,除了在學生時代跟著社會價值觀要求,不知所以為升學而唸書,以及工作謀生計所需專業知識之外,我的所有求知,表象上是因為好奇這個世界的運作,內在卻是為了在恍惚狀態探尋安頓身心之道。

在書的最後,有著讓人深省的一段話:

「在我們探測人類處境的求知過程,唯一檢視的方向就是朝內。這是高貴的檢視方向。這是拋棄現成答案,轉而尋求建構我們本身意義的高度個人化旅程。」

外在顯化的物質世界,不斷在有序無序間飄移,如粒子不斷在變動,逃逸與叢集。唯有向內默觀,時間的盡頭不在遠方,臨在當下即為永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inna Sun 藝起來共鳴
156會員
112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jinnasun@gmail.com
2025/03/30
李惠貞老師於現流冊店導讀《生命的尋路人》,分享韋德·戴維斯探討瀕臨絕種少數民族智慧的內容。導讀中穿插其他書籍觀點,例如薩古魯的超能力概念、哈拉瑞的《連結》等,引導讀者反思科技與自然、文明與野蠻的關係,並從中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2025/03/30
李惠貞老師於現流冊店導讀《生命的尋路人》,分享韋德·戴維斯探討瀕臨絕種少數民族智慧的內容。導讀中穿插其他書籍觀點,例如薩古魯的超能力概念、哈拉瑞的《連結》等,引導讀者反思科技與自然、文明與野蠻的關係,並從中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晨起儀式、間歇式日記、時間箱、AI輔助復盤、Notion週復盤等方法,提升效率、激發靈感,並萃取生活智慧,打造個人價值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晨起儀式、間歇式日記、時間箱、AI輔助復盤、Notion週復盤等方法,提升效率、激發靈感,並萃取生活智慧,打造個人價值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分享作者從子彈筆記到數位化筆記的探索歷程,以及從Sam Altman和金翼漢教授的筆記方法中獲得的啟發。作者強調筆記方法的「簡單」和「持續」性,並分享瞭如何結合Altman的線圈筆記本和金教授的關鍵字摘要法,優化個人筆記系統,提升思考深度和回顧效率。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分享作者從子彈筆記到數位化筆記的探索歷程,以及從Sam Altman和金翼漢教授的筆記方法中獲得的啟發。作者強調筆記方法的「簡單」和「持續」性,並分享瞭如何結合Altman的線圈筆記本和金教授的關鍵字摘要法,優化個人筆記系統,提升思考深度和回顧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本書濃縮海德格《時間與存有》的觀念,並且加入其他哲學家對時間的解釋,總之就是說得很全面。並且本書的關聯性與連結做得很好。從無聊的時間(最直觀的時間感受),到開始的時間,再來是社會的時間(與社會給予的焦慮、壓力),再到宇宙,到自我,到死亡——從感受、現實、物理到神學都有涉及,真的很全面。
Thumbnail
這本書濃縮海德格《時間與存有》的觀念,並且加入其他哲學家對時間的解釋,總之就是說得很全面。並且本書的關聯性與連結做得很好。從無聊的時間(最直觀的時間感受),到開始的時間,再來是社會的時間(與社會給予的焦慮、壓力),再到宇宙,到自我,到死亡——從感受、現實、物理到神學都有涉及,真的很全面。
Thumbnail
布萊恩•葛林(BRIAN GREENE)《眺望時間的盡頭: 心靈、物質以及在演變不絕的宇宙中尋找意義》(遠足文化,2021.4)國家圖書館電子書 與一本書相遇,除了機緣具足,我更希望藉由閱讀體驗,與心相契進而獲致啟發。 閱讀意識設定是重要的,我寫下: 「好奇於自己求知渴望之來源與去向」
Thumbnail
布萊恩•葛林(BRIAN GREENE)《眺望時間的盡頭: 心靈、物質以及在演變不絕的宇宙中尋找意義》(遠足文化,2021.4)國家圖書館電子書 與一本書相遇,除了機緣具足,我更希望藉由閱讀體驗,與心相契進而獲致啟發。 閱讀意識設定是重要的,我寫下: 「好奇於自己求知渴望之來源與去向」
Thumbnail
如果要為三月書單下一個關鍵字,應該就是「時間」。科幻元素最愛用的、現代觀點重新審視的、歷史長流所應證的。 透過「腦」這個載體,包裝成「科幻」,這些書吹起我們腦內風暴以外,更省思了時間帶給我們人與人、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如果要為三月書單下一個關鍵字,應該就是「時間」。科幻元素最愛用的、現代觀點重新審視的、歷史長流所應證的。 透過「腦」這個載體,包裝成「科幻」,這些書吹起我們腦內風暴以外,更省思了時間帶給我們人與人、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看著手上泛黃的書,回想那狂妄無知的大學生活,原本預計要走向高等物理的我,硬生生被拉回現實。在大四的那一年,本與室友鬥志高昂地尋找教授,想在相對論、宇宙與時空的領域中大展身手,在教授現實的摧殘與教導下,逐漸地看到現實面。教授很衷心地推薦了「踏入宇宙的一小步」。孰不知,這一小步,卻是我的一大步。
Thumbnail
看著手上泛黃的書,回想那狂妄無知的大學生活,原本預計要走向高等物理的我,硬生生被拉回現實。在大四的那一年,本與室友鬥志高昂地尋找教授,想在相對論、宇宙與時空的領域中大展身手,在教授現實的摧殘與教導下,逐漸地看到現實面。教授很衷心地推薦了「踏入宇宙的一小步」。孰不知,這一小步,卻是我的一大步。
Thumbnail
既真實又虛幻、既快速又緩慢﹍﹍ ⏰⏰⏰用一本書,探尋《韋氏字典》耗費1,700字定義的單詞—— 「時間」(time)——的真實樣貌⏰⏰⏰ ★美國書籍評論網站Book Riot「時間」主題之最佳非文學書籍 ★《出版人週刊》星號書評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暢銷書作者作者 伊恩・史都華  推薦
Thumbnail
既真實又虛幻、既快速又緩慢﹍﹍ ⏰⏰⏰用一本書,探尋《韋氏字典》耗費1,700字定義的單詞—— 「時間」(time)——的真實樣貌⏰⏰⏰ ★美國書籍評論網站Book Riot「時間」主題之最佳非文學書籍 ★《出版人週刊》星號書評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暢銷書作者作者 伊恩・史都華  推薦
Thumbnail
這個系列小說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的物理學科普小說,以冒險故事的型態,讓讀者融入迷幻又刺激的量子世界。空間與時間是物理學探究的主要範疇。本次有一部份的主題是時間。「朋友們,你們沒有用心生活的時間,已經消失在最黑暗的迷霧之中。」時間生病了,一起跟著本書主角尼可來解救時間,恢復時間秩序。 最喜歡這系列的一
Thumbnail
這個系列小說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的物理學科普小說,以冒險故事的型態,讓讀者融入迷幻又刺激的量子世界。空間與時間是物理學探究的主要範疇。本次有一部份的主題是時間。「朋友們,你們沒有用心生活的時間,已經消失在最黑暗的迷霧之中。」時間生病了,一起跟著本書主角尼可來解救時間,恢復時間秩序。 最喜歡這系列的一
Thumbnail
頂上的天空和望不盡的大海,都不是藍色的,如果夏天有顏色,它應該和昨天晚上看見的銀河一樣,努力耀眼,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也在我們看見之後,與這個星球上的某一個建築物,歷史相會。 我們生活在相同空間,卻不同時間;生活在相同時間,卻不同空間。 圖一、(圖片來源:博客來) 多麼希望身旁的人都與我們心領神會,
Thumbnail
頂上的天空和望不盡的大海,都不是藍色的,如果夏天有顏色,它應該和昨天晚上看見的銀河一樣,努力耀眼,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也在我們看見之後,與這個星球上的某一個建築物,歷史相會。 我們生活在相同空間,卻不同時間;生活在相同時間,卻不同空間。 圖一、(圖片來源:博客來) 多麼希望身旁的人都與我們心領神會,
Thumbnail
一本小說,讓讀者劃線連連;不是心靈雞湯,而是哲學思維的好句子。
Thumbnail
一本小說,讓讀者劃線連連;不是心靈雞湯,而是哲學思維的好句子。
Thumbnail
「唯有把各個學科的故事整合成一個質感細膩的敘事,才能薈萃出精妙的認識」
Thumbnail
「唯有把各個學科的故事整合成一個質感細膩的敘事,才能薈萃出精妙的認識」
Thumbnail
最近體會一切的學習知識都是牽一髮而動世界的,或者我們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宇宙的。,或者我們可以說是動宇宙的。 語言只是讓你溝通,查詢古文記載,文獻記載,了解文化歷史的真相。歷史文化則是要用藝術,科學,數學去解釋人類的發展以及古文明。
Thumbnail
最近體會一切的學習知識都是牽一髮而動世界的,或者我們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宇宙的。,或者我們可以說是動宇宙的。 語言只是讓你溝通,查詢古文記載,文獻記載,了解文化歷史的真相。歷史文化則是要用藝術,科學,數學去解釋人類的發展以及古文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