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仇不報非王子——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哈姆雷特》(The Tragedy of Hamlet,Prince of Denmark) ,或譯《王子復仇記》,復仇正是這齣悲劇的主軸和其中一個重要主題。

“Themes of Hamlet” word cloud. Source: Elsinore in Ashmore

“Themes of Hamlet” word cloud. Source: Elsinore in Ashmore

劇中的復仇共有三重。

一是主角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報殺父之仇。哈姆雷特被父王的亡魂告知,毒殺其父親的惡賊,竟然是如今高坐朝堂、親娘改嫁的現任國王、自己不得不喚賊作父的叔叔!復仇的種子自此萌芽。我們看到這位出身尊貴、文武雙全、風流熱情的大好青年如何被復仇的怒火折磨,為此裝瘋扮傻,認痛割捨對大臣女兒的愛意,更時常為自己未能立刻手刃眼前仇人的猶豫懦弱而懊惱,提出 “To be, or not to be” 的千古哉問。

若然這只是齣一般的俗套復仇劇,故事結局大概就是哈姆雷特排除萬難成功手刃殺父仇人,奪回王位,重獲芳心,happy ever after ,善惡有報,大快人心。然而劇情發展並未盡如人意,復仇的過程中,哈姆雷特誤殺大臣。大臣女兒因此發瘋自盡,亦種下大臣兒子與國王合謀要殺害哈姆雷特為報父仇的種子。這是第二重復仇。被害人成為加害者,復仇者成為了復仇對象,何等諷刺!一個人的復仇不單觸發了另一次復仇,形成連鎖,更化為旋渦漫延開去,將其他人捲入更大的悲劇。

劇情到高潮,在決鬥和毒計的混亂中,王后、大臣兒子相繼身亡,哈姆雷特雖刺死了國王成功報仇,但也因中了大臣兒子的毒劍歿命。這時候劇裡最先提及卻不為觀眾注意的第三重「復仇」才再浮現台前。哈姆雷特的父王生前在領土分爭中殺了挪威前任國王福丁布拉,其子挪威王儲福丁布拉一直欲為父報仇,卻礙於形勢被迫放棄。王儲福丁布拉征討波蘭後路經丹麥,適逢哈姆雷特復仇後王室滅絕而成為丹麥之主。

劇終,觀眾不得不問:哈姆雷特的復仇有意義嗎?如果哈姆雷特對父親被害之事一直被蒙在鼓裡,就不會起復仇之念,如常在叔叔之後繼承王位。但他的復仇卻害死無辜的人和愛人,而自己也被殺,令王族斷絕。相反,另一邊廂的挪威王儲福丁布拉未能復仇,卻成為丹麥之主。觀眾更不得不捫心自問:即使明知復仇只會帶來更多的不幸,然而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若然自己是人子哈姆雷特,又應不應該、能不能夠放棄復仇?

這難以化解的矛盾,注定了哈姆雷特的悲劇。

復仇對人類﹝以及動物﹞的社會是必須的,復仇令對自己造成傷害的人知道他們的行為是有後果的,從而阻止及阻嚇加害者及其他人再侵害自己。我們甚至會作出「利他型懲罰」,也就是即使自己沒有得益甚或會有損失,仍然對侵害者報復。這樣的機制已在演化過程裡寫入我們腦中,報復會產生滿足感,復仇是甜美的。

截自幸村誠《海盜戰記》(ヴィンランド・サガ)

截自幸村誠《海盜戰記》(ヴィンランド・サガ)

而人類社會也早認識到報復行為會造成惡性循環,被復仇者往往覺得受到過度打擊而再作出報復,永無休止。因此許多宗教都強調寬恕。而法治社會禁止私刑和私決仇怨,亦是希望透過權威的第三方司法仲裁,作出合理懲處,履行公義而不留遺恨,斬斷復仇連鎖。

然而總有法律無力制裁,了無悔意的犯罪者,正如哈姆雷特單憑鬼魂之言無法揭破欲將自己滅口的叔叔的罪行,惟有以自毀的復仇為三段仇恨劃上句號。

(舊作轉存)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cyl-notes.blogspot.com on May 2, 201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 L.
37會員
106內容數
射箭學習筆記,不定期分享弓箭射藝的小知識和學習心得。內容從射箭運動到傳統射藝,涵蓋技巧、科學、競技、歷史、文化等等射箭的不同層面。
CY L.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配箭的基本原理(一)簡述了箭的重量(質量)、橈度、箭羽與箭的飛行動態的關係,其中重量和橈度是較決定性,且與弓力和拉距密切相關的因素。
Thumbnail
2025/03/11
配箭的基本原理(一)簡述了箭的重量(質量)、橈度、箭羽與箭的飛行動態的關係,其中重量和橈度是較決定性,且與弓力和拉距密切相關的因素。
Thumbnail
2025/03/10
能量殘留、目標射程、箭的重心、穿透力
Thumbnail
2025/03/10
能量殘留、目標射程、箭的重心、穿透力
Thumbnail
2025/03/07
射箭時箭的飛行軌跡與動態,依從力學法則,除了射手的動作,亦取決於弓和箭的物理量。配箭就是按物理量選擇與弓適配的箭。箭的飛行動態,主要有三方面: 拋物線軌跡(彈道) 擺動與回彈 旋轉
Thumbnail
2025/03/07
射箭時箭的飛行軌跡與動態,依從力學法則,除了射手的動作,亦取決於弓和箭的物理量。配箭就是按物理量選擇與弓適配的箭。箭的飛行動態,主要有三方面: 拋物線軌跡(彈道) 擺動與回彈 旋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前情提要】法羅蘭王子收到安朵美達的回信,心中高興異常,卻仍然保持一號表情。身為愛沙尼亞王國大王子,他不能讓人看出任何弱點。他的三位王子弟都對於王位繼承權虎視眈眈,只要找出一點點破綻,就馬上取而代之。天天如履薄冰的大王子只能謹言慎行,不讓表情洩露出感情,而且事事做到完美,生怕危害到最親近的母后。就連
Thumbnail
【前情提要】法羅蘭王子收到安朵美達的回信,心中高興異常,卻仍然保持一號表情。身為愛沙尼亞王國大王子,他不能讓人看出任何弱點。他的三位王子弟都對於王位繼承權虎視眈眈,只要找出一點點破綻,就馬上取而代之。天天如履薄冰的大王子只能謹言慎行,不讓表情洩露出感情,而且事事做到完美,生怕危害到最親近的母后。就連
Thumbnail
在經歷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駕崩,英國皇室展望新的一年,希望可以揮別2022的悲傷、重返平靜;而這一切隨著2023年一月哈利王子出版的自傳《備胎》而破局。這本書在媒體和公眾之間引發國際狂熱,也令白金漢宮再次繃緊神經。如同Netflix的紀錄片《哈利與梅根》;哈利王子的自傳炮口再度對著自家人。哈利與梅根親自
Thumbnail
在經歷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駕崩,英國皇室展望新的一年,希望可以揮別2022的悲傷、重返平靜;而這一切隨著2023年一月哈利王子出版的自傳《備胎》而破局。這本書在媒體和公眾之間引發國際狂熱,也令白金漢宮再次繃緊神經。如同Netflix的紀錄片《哈利與梅根》;哈利王子的自傳炮口再度對著自家人。哈利與梅根親自
Thumbnail
繼前一篇討論電影《北方人》當中與「狂戰士」相關的概念後,這一次來補完前一篇文章自己開的坑——《阿姆羅達薩迦》。
Thumbnail
繼前一篇討論電影《北方人》當中與「狂戰士」相關的概念後,這一次來補完前一篇文章自己開的坑——《阿姆羅達薩迦》。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從悲劇理論讀聖經,會發現很多英雄 社科小常識:韋莎(Margaret Visser)認為,英雄遇上命運,說穿了古人內心最大的憂愁與恐懼(因此需要catharsis) 應用小撇步:悲劇公式,是媒體和戲劇成功的祕密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從悲劇理論讀聖經,會發現很多英雄 社科小常識:韋莎(Margaret Visser)認為,英雄遇上命運,說穿了古人內心最大的憂愁與恐懼(因此需要catharsis) 應用小撇步:悲劇公式,是媒體和戲劇成功的祕密
Thumbnail
1718/6/19彼得大帝為什麼要殺死親生兒子?
Thumbnail
1718/6/19彼得大帝為什麼要殺死親生兒子?
Thumbnail
世界經典名著當中,肯定不乏這一部!這部重量級的小說,寫的是1805-1820拿破崙時期,俄羅斯發生的事情。主要描寫1812年,拿破崙侵入俄國時前後的俄國社會。小說裡面人物虛虛實實,有一些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但大部分是作者虛構的人物。講述了三個貴族家庭裡,從戰爭中獲得的體悟與成長。
Thumbnail
世界經典名著當中,肯定不乏這一部!這部重量級的小說,寫的是1805-1820拿破崙時期,俄羅斯發生的事情。主要描寫1812年,拿破崙侵入俄國時前後的俄國社會。小說裡面人物虛虛實實,有一些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但大部分是作者虛構的人物。講述了三個貴族家庭裡,從戰爭中獲得的體悟與成長。
Thumbnail
本文為2021年台灣國際藝術節《戰爭之王》線上特映版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Thumbnail
本文為2021年台灣國際藝術節《戰爭之王》線上特映版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Thumbnail
《哈姆雷特》(The Tragedy of Hamlet,Prince of Denmark) ,或譯《王子復仇記》,復仇正是這齣悲劇的主軸和其中一個重要主題。劇中的復仇共有三重。
Thumbnail
《哈姆雷特》(The Tragedy of Hamlet,Prince of Denmark) ,或譯《王子復仇記》,復仇正是這齣悲劇的主軸和其中一個重要主題。劇中的復仇共有三重。
Thumbnail
好看的地方在於劇本的步調緩慢清晰,看似複雜的歷史也能成為簡單易懂的故事;可惜的同是劇本,眾多過快的起伏或摸不著頭緒的高潮情節,都讓人感到尷尬和出戲。
Thumbnail
好看的地方在於劇本的步調緩慢清晰,看似複雜的歷史也能成為簡單易懂的故事;可惜的同是劇本,眾多過快的起伏或摸不著頭緒的高潮情節,都讓人感到尷尬和出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