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誰是被害者》紅什麼?從阿德勒心理學重新解讀《誰是被害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言

近期熱門的Netflix原創台劇《誰是被害者》上映後,創下Netflix華語原創劇的最佳收視成績。演員卡司如張孝全、許瑋甯、林心如以及實力堅強的幕後團隊瀚草影視,透過精彩的戲劇題材與人設,探討許多現今社會議題,像是性別認同、高齡化照護、勞資剝削與過勞,以及媒體嗜血心態等,將整部影集的廣度與深度提升到台劇的新境界。

渴望被理解與看見的社會邊緣族群

貫穿本劇的主線就是「遺願連環自殺命案」,透過一位死者的身亡,為了完成下一位死者的遺願,每位死者的死都透露出他們在生前想被滿足的願望,而這起連環自殺命案除了建構在死者的遺願外,以及江曉孟渴望得到父親關愛與劇中反派李雅均的絕望。從這幾位預期死者如副標所述,他們共同的交集在於「渴望被理解與看見」,回憶一下劇情:

  • 第一位死者:游誠皓,夢想成為女性而不被社會與家人接受的少年。
  • 第二位死者:蘇可芸,渴望再次得到社會關注與媒體報導的女歌手。
  • 第三位死者:張聰健,遭受不對等的勞資剝削一心想揭露公司惡行。
  • 第四位死者:莊秉榮,被弟弟冒用身份感到憤慨的盲人木雕藝術家。
  • 第五位死者:劉光勇,年少時誤入歧途而活在後悔中的前科殺人犯。
  • 第六位死者:江曉孟,缺乏父愛也活在媽媽死去悲痛中的酒店小姐。

▋從心理學角度,討論主線劇情

進入心理學角度前,讓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當我們看到一位不聽話的小孩時,師長清一色都以「處罰」的方式來管教小孩,但是小孩受到管教後不久,時常又會因為相同的過錯而挨罵。由處罰小孩的個案來分析背後的問題,我以心理學上著名的理論「決定論」與「目的論」闡釋:

【決定論】:小孩不聽話的原因在於最小的弟弟或妹妹誕生,父母對他的關愛減少
【目的論】:小孩子不聽話時受到處罰,同時也得到小孩想被關注的目的

第二段文字所述,遺願命案的死者渴望被理解與看見,如同小孩子不聽話想要得到父母、老師的額外關注一樣,他們想要達到被關注與被理解的「目的」,而選擇參與遺願命案,透過媒體、報章雜誌的報導,達成他們的目的。

其實,人生可以選擇單純

綜上所述,巧妙地運用了阿德勒「目的論」大致解釋六位死者的行為表現。此外,讓我想起一段記載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的文字:

「不是「世界」複雜,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複雜的不是由人事物架構的世界,而是由內心解讀出來的意義,很多事情當我們回歸到自己,就變得很簡單,也變得不再複雜。慢下來選擇傾聽內心的聲音,你會擁有更多自由、看見更多我們過去遺忘的角落,甚至看見更多希望!

▋生活需要勇氣,也需要希望

《誰是被害者》的女主角徐海茵童年曾歷經父親企圖攜妻帶女自殺的悲劇,成年後她帶著希望的力量,勇敢地告訴眾人:「活下去才有希望、活著才能看見世界改變。」這讓我想去年初很火紅的懸疑愛情劇《想見你》,故事中的黃雨萱告訴陳韻如:「不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太過失望,而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期望。」從小我們潛意識地將希望將立在外在的人事物,包含成績、被別人認同、漂亮的頭銜等等,如同被害者們的心理狀態。然而,希望要建立在內心的價值與信仰,我們不需要在意這個複雜的世界,也不需要與他人比較,唯有「你」才是生命的主宰,「你」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喜歡IanWu的話,可以到平台追蹤、讚賞唷🌸🌸💕💕

我們下次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記點(IanWu)的沙龍
2會員
9內容數
2020/08/24
90後的年輕人,剛出生便與「網路世代」連結,素質是最優秀的一代,同時也是遭遇最多社會動盪的一代,經歷了911、金融海嘯、泡沫經濟、SARS、新冠肺炎等,這些危機與動盪,漸漸地消抹著90後的理想....
Thumbnail
2020/08/24
90後的年輕人,剛出生便與「網路世代」連結,素質是最優秀的一代,同時也是遭遇最多社會動盪的一代,經歷了911、金融海嘯、泡沫經濟、SARS、新冠肺炎等,這些危機與動盪,漸漸地消抹著90後的理想....
Thumbnail
2020/07/10
這篇文章的想法是來自於前陣子看到一個影片在討論知名度高的未上市公司,引起了我的興趣。此外,最近在閱讀的書籍《斜槓青年》也有談到這個部分,因此決定撰寫這篇文章來分享我的想法與觀點。那再進入本文主題時,我想先來談談何謂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利弊。
Thumbnail
2020/07/10
這篇文章的想法是來自於前陣子看到一個影片在討論知名度高的未上市公司,引起了我的興趣。此外,最近在閱讀的書籍《斜槓青年》也有談到這個部分,因此決定撰寫這篇文章來分享我的想法與觀點。那再進入本文主題時,我想先來談談何謂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利弊。
Thumbnail
2020/07/05
這間驚動世人的新創公司,從開始營運到破產結束,充滿了許多如電影戲劇般的聳動情節,因此被HBO拍攝為一部紀錄片,講述了這十多年間矽谷獨角獸Theranos的興盛與衰敗。完全沒想過這種情節,竟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的周圍,讓我認為科技能夠徹底地改變人性,甚至重新定義人性。
Thumbnail
2020/07/05
這間驚動世人的新創公司,從開始營運到破產結束,充滿了許多如電影戲劇般的聳動情節,因此被HBO拍攝為一部紀錄片,講述了這十多年間矽谷獨角獸Theranos的興盛與衰敗。完全沒想過這種情節,竟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的周圍,讓我認為科技能夠徹底地改變人性,甚至重新定義人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部懸疑探案類的影集正中我的喜好,想著一陣子沒看到中意台劇的我,在Netflix照例亂槍打鳥式地標示著"這部片98%適合你"的推薦之下,就點進去看了。我覺得我可以簡單的下個"好看"的結論,不過看完本劇讓我產生一些許久未有的感想。劇透
Thumbnail
這部懸疑探案類的影集正中我的喜好,想著一陣子沒看到中意台劇的我,在Netflix照例亂槍打鳥式地標示著"這部片98%適合你"的推薦之下,就點進去看了。我覺得我可以簡單的下個"好看"的結論,不過看完本劇讓我產生一些許久未有的感想。劇透
Thumbnail
【御宅讀書會】企劃主要由參與讀書會的夥伴們投票選出主題,並從主題中各自選出3部作品介紹,再由夥伴們自由吐槽評論的單元。第一屆的主題是宅宅下班中大酸梅最擅長的推理類型作品!
Thumbnail
【御宅讀書會】企劃主要由參與讀書會的夥伴們投票選出主題,並從主題中各自選出3部作品介紹,再由夥伴們自由吐槽評論的單元。第一屆的主題是宅宅下班中大酸梅最擅長的推理類型作品!
Thumbnail
殺人、自殺,一定都有它內在必然會「成形」的理由。簡化了這個部分,故事就容易扁平,如果連著五六個都一樣,就必然只會剩下「完成一個作品」,而少去那個稱之為靈魂的東西。
Thumbnail
殺人、自殺,一定都有它內在必然會「成形」的理由。簡化了這個部分,故事就容易扁平,如果連著五六個都一樣,就必然只會剩下「完成一個作品」,而少去那個稱之為靈魂的東西。
Thumbnail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今天我們要來理解其中的背後意涵。
Thumbnail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今天我們要來理解其中的背後意涵。
Thumbnail
精彩的戲劇題材與人設,探討許多現今社會議題,像是性別認同、高齡化照護、勞資剝削與過勞,以及媒體嗜血心態等,將整部影集的廣度與深度提升到台劇的新境界。
Thumbnail
精彩的戲劇題材與人設,探討許多現今社會議題,像是性別認同、高齡化照護、勞資剝削與過勞,以及媒體嗜血心態等,將整部影集的廣度與深度提升到台劇的新境界。
Thumbnail
這個週末跟風看了Netflix 很紅的台劇「誰是被害者」,此劇集利用連續殺人事件探討自殺與活下去的議題,角度很新穎加上議題有深度,雖然中間有幾集有些沉悶,還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令人忍不住一口氣追完。大部分觀眾可能認為因為社會太過冷漠,因為自殺者得不到家人朋友足夠的關懷,於是自殺者走上了毀滅自己的道
Thumbnail
這個週末跟風看了Netflix 很紅的台劇「誰是被害者」,此劇集利用連續殺人事件探討自殺與活下去的議題,角度很新穎加上議題有深度,雖然中間有幾集有些沉悶,還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令人忍不住一口氣追完。大部分觀眾可能認為因為社會太過冷漠,因為自殺者得不到家人朋友足夠的關懷,於是自殺者走上了毀滅自己的道
Thumbnail
近期Netflix推出的懸疑台劇《誰是被害者》(The Victims’ Game),描述一起震驚全台的連續殺人案,每場案件都慘不忍睹,警方追查後看似有線索有頭緒,但下一場命案卻完全推翻之前的邏輯,貌似是一場計畫好的「遺願」連續命案,到底是死者是自殺還是他殺?這些人目的到底是
Thumbnail
近期Netflix推出的懸疑台劇《誰是被害者》(The Victims’ Game),描述一起震驚全台的連續殺人案,每場案件都慘不忍睹,警方追查後看似有線索有頭緒,但下一場命案卻完全推翻之前的邏輯,貌似是一場計畫好的「遺願」連續命案,到底是死者是自殺還是他殺?這些人目的到底是
Thumbnail
Netflix台劇-誰是被害者,短短八集,讓我們經歷一次次試圖抓住想離去之人的驚險過程,想走的,想慰留的,我們追求的又有什麼不一樣?幾個觀後的感想與你分享:
Thumbnail
Netflix台劇-誰是被害者,短短八集,讓我們經歷一次次試圖抓住想離去之人的驚險過程,想走的,想慰留的,我們追求的又有什麼不一樣?幾個觀後的感想與你分享:
Thumbnail
2020上半年最火紅的懸疑推理影集《誰是被害者》劇中一句:「死過的人都能明白活著的寂寞,不被接納、被忽視、被踩在腳底下,像是活在黑洞裡,擁有再多還是覺得一無所有。」 我想正是因為大家都沒有勇氣再度面對生活困境,進而遂行「遺願活動」,即“我面對不了自己的痛苦,所以讓我先代替你賠罪,再由你遂行我的...
Thumbnail
2020上半年最火紅的懸疑推理影集《誰是被害者》劇中一句:「死過的人都能明白活著的寂寞,不被接納、被忽視、被踩在腳底下,像是活在黑洞裡,擁有再多還是覺得一無所有。」 我想正是因為大家都沒有勇氣再度面對生活困境,進而遂行「遺願活動」,即“我面對不了自己的痛苦,所以讓我先代替你賠罪,再由你遂行我的...
Thumbnail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確定的一件事是:社會安全網的破洞,絕不只是底層那些陷落者的問題 ......
Thumbnail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確定的一件事是:社會安全網的破洞,絕不只是底層那些陷落者的問題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