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心得 | 不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就很有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個週末跟風看了netflix 很紅的台劇「誰是被害者」,此劇集利用連續殺人事件探討自殺與活下去的議題,角度很新穎加上議題有深度,雖然中間有幾集有些沉悶,還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令人忍不住一口氣追完。大部分觀眾可能認為因為社會太過冷漠,因為自殺者得不到家人朋友足夠的關懷,於是自殺者走上了毀滅自己的道路。

是的 ! 曾經我也為那些自殺的人們感到可憐,甚至也因為朋友走上一樣的不歸路而久久不能釋懷,後來我明白,真正錯的不是社會太冷漠,而是沒有人教會我們,我們不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就很有價值,我們在學校教育下,父母期待中,社會價值薰陶裡,學會了迎合別人眼光,於是漸漸遺忘了自己本身的價值。不知何時,我們忘了自己本來就可以很特別,忘了不用和別人一樣,也可以走出自己想走上的道路。

是否小時候的你也是個非常敏感且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害怕自己天馬行空的思想會被家長苛責,於是偽裝乖巧,長大了,也不曾真正表達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一直人云亦云走著符合社會價值看似美好的道路,但是愈走愈覺得茫然,愈走愈覺得不對勁,隱隱約約覺得人生好像不該是這樣的,特別在家人朋友無意的情緒勒索裡,常常感到無比困惑,人活著難道就只是為了迎合外界眼光?

於是,你在符合別人期待的痛苦裡,日復一日抱怨著別人的不是,企圖用「被害人」角色來麻痺自己的痛苦。也開始希冀別人可以迎合自己的想法行事,如果別人不照你意思做就生氣感到受傷。所幸,在可怕的惡性循環中,在一次次暗不見日的低谷裡,我們都可以迎來新生的契機。其實在不妨礙別人的自由下,我們可以活得很理直氣壯,我們可以活出獨特的自己,如果這個世界的人都符合社會期待而一模一樣,這世界豈不是太無趣 ? !

但願,還沉淪在符合別人期待裡痛苦著的被害者們,能早日明白,其實我們從來就不是被害者,別人也沒有能力加害予我們,哪怕我們和別人不一樣,哪怕我們無法符合外界期待,還是不能抹殺我們本身的無限價值,我們不需要被社會價值所綑綁,也不需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符合我們的期望上,我們自由,我們獨特,所以我們快樂。

但願每個人都能發現自己非凡的價值

但願每個人都能發現自己非凡的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雁-avatar-img
2020/06/08
「沒有人教會我們,我們不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就很有價值」,真的!過去的教育只教我們如何獲得別人的認同,實在可悲…… 感謝您的分享!
開掛人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6/08
謝謝你的留言! 至少從今天起我們都知道了「我們不需要別人認同就很有價值」,共勉之!
avatar-img
開掛人生的沙龍
43會員
58內容數
人生無限可能
開掛人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5
推薦皮克斯動畫《可可夜總會》,此片不僅感人,更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展現了墨西哥人對死亡獨特的觀點,以及死後世界的繽紛想像。電影歌曲也相當動聽,值得一看。
Thumbnail
2025/01/25
推薦皮克斯動畫《可可夜總會》,此片不僅感人,更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展現了墨西哥人對死亡獨特的觀點,以及死後世界的繽紛想像。電影歌曲也相當動聽,值得一看。
Thumbnail
2020/09/11
過去的我很害怕提到死亡,遇到親人朋友離世的時候根本久久無法接受,後來我發現其實死亡本身並不值得畏懼,真正可怕的是,人面臨死亡時想起那些未說出口的話、未完成的夢想,發現並沒有好好地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所以,如果在死亡前能活在自己的最高熱情裡,好好地大玩一場,那麼也許死亡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Thumbnail
2020/09/11
過去的我很害怕提到死亡,遇到親人朋友離世的時候根本久久無法接受,後來我發現其實死亡本身並不值得畏懼,真正可怕的是,人面臨死亡時想起那些未說出口的話、未完成的夢想,發現並沒有好好地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所以,如果在死亡前能活在自己的最高熱情裡,好好地大玩一場,那麼也許死亡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Thumbnail
2020/09/11
能和當下的力量這本書(作者: 艾克哈特.托勒)相遇,是我莫大的幸運,因為這本書,我重拾了真正的快樂。    一直以來,很多人每天汲汲營營計畫著明天,擔心著不如期待的將來,同時,也被過去的回憶糾纏,常常在午夜夢迴時後悔著當初的決定,久而久之,他們看不見正在發生的現在,正在發生的風景就這樣被一一錯
Thumbnail
2020/09/11
能和當下的力量這本書(作者: 艾克哈特.托勒)相遇,是我莫大的幸運,因為這本書,我重拾了真正的快樂。    一直以來,很多人每天汲汲營營計畫著明天,擔心著不如期待的將來,同時,也被過去的回憶糾纏,常常在午夜夢迴時後悔著當初的決定,久而久之,他們看不見正在發生的現在,正在發生的風景就這樣被一一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起初包持著感同身受的心態看,每位死者卻各個不同的社會議題。
Thumbnail
起初包持著感同身受的心態看,每位死者卻各個不同的社會議題。
Thumbnail
人的本能使自己極度害怕失敗,很多人都執著於社會上的成果,覺得被別人認可才是活著唯一的價值,其實,別人怎麼想都無所謂,人並不是因為做了什麼才有價值,人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 我們並不是為了成功或者獲勝才誕生的,討好別人、得到別人的認同,和活著一點關係也沒有。
Thumbnail
人的本能使自己極度害怕失敗,很多人都執著於社會上的成果,覺得被別人認可才是活著唯一的價值,其實,別人怎麼想都無所謂,人並不是因為做了什麼才有價值,人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 我們並不是為了成功或者獲勝才誕生的,討好別人、得到別人的認同,和活著一點關係也沒有。
Thumbnail
  標題下得有點沉重,但目的不是要吸引大家注意,而是想直白地去談論關於「自殺」與「死亡」等重要的議題,唯有不避諱也不恐懼地談,才能讓這樣重要的議題「可以被討論」。我的觀點也許對某些人來說會有點尖銳,但我只是分享個人淺見,還望大家包涵,你絕對可以擁有你自己對生死與人性的看法。
Thumbnail
  標題下得有點沉重,但目的不是要吸引大家注意,而是想直白地去談論關於「自殺」與「死亡」等重要的議題,唯有不避諱也不恐懼地談,才能讓這樣重要的議題「可以被討論」。我的觀點也許對某些人來說會有點尖銳,但我只是分享個人淺見,還望大家包涵,你絕對可以擁有你自己對生死與人性的看法。
Thumbnail
  有那麼一個時刻,覺得全世界的人,都不懂我,也沒有人願意是主動關心自己的,也因此在那個虛情假意的社群中,要示弱自己,成了一種壓力,每當聽到有人說「加油」的時候,總覺得我好像不該悲傷、不該難過,只想給大家一種樂觀、開朗、獨立的自己,也因此低潮文章在那,似乎成了一種討拍文,但非我所想,逐漸,我不敢多贅
Thumbnail
  有那麼一個時刻,覺得全世界的人,都不懂我,也沒有人願意是主動關心自己的,也因此在那個虛情假意的社群中,要示弱自己,成了一種壓力,每當聽到有人說「加油」的時候,總覺得我好像不該悲傷、不該難過,只想給大家一種樂觀、開朗、獨立的自己,也因此低潮文章在那,似乎成了一種討拍文,但非我所想,逐漸,我不敢多贅
Thumbnail
其實一直想要寫關於這一類的文章很久了,但都沒有一個適當的時間去寫。在幾個月前,有一位不認識的學姐選擇輕生了。其實我知道的時候真的好難過,但就只能難過,卻不能做什麽事情來幫助他們,所以現在此刻的我決定,如果可以的話,用著自己的文字去幫助那些面臨瓶頸的人。 那時候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在捷運上甚至聽到一位
Thumbnail
其實一直想要寫關於這一類的文章很久了,但都沒有一個適當的時間去寫。在幾個月前,有一位不認識的學姐選擇輕生了。其實我知道的時候真的好難過,但就只能難過,卻不能做什麽事情來幫助他們,所以現在此刻的我決定,如果可以的話,用著自己的文字去幫助那些面臨瓶頸的人。 那時候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在捷運上甚至聽到一位
Thumbnail
看完紀錄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導演李家驊紀錄並訪談了台灣幾個死刑犯事件出發,從家屬、律師的訪談角度出發,更有震驚社會離我們非常近的鄭捷事件,我想起了那年我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感受,非常不同,沒有戲劇與人物的刻畫,真實報導、家屬、犯罪的監視錄影畫面,感受到更深的負面與更無奈的情緒。
Thumbnail
看完紀錄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導演李家驊紀錄並訪談了台灣幾個死刑犯事件出發,從家屬、律師的訪談角度出發,更有震驚社會離我們非常近的鄭捷事件,我想起了那年我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感受,非常不同,沒有戲劇與人物的刻畫,真實報導、家屬、犯罪的監視錄影畫面,感受到更深的負面與更無奈的情緒。
Thumbnail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今天我們要來理解其中的背後意涵。
Thumbnail
我們的台劇終於在Netflix平台上出了一口氣。經歷過好多雷聲大雨點小的開發後,Netflix如今有了一部精彩的台灣原創作品叫作:《誰是被害者》,今天我們要來理解其中的背後意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