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失求諸野——北美的中華射藝特訓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記「中國傳統射藝2018年中美技術交流」系列(一)

究竟修習中華傳統射藝會學什麼?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要找個能請教這個問題的人恐怕並不容易。雖然香港玩射箭運動的人為數不少,此外亦有一班日本弓道的愛好者,但中華射藝仍屬冷門活動。中華傳統射藝自清代後幾乎失傳。雖然在中國近年著力對內塑造民族認同、對外文化推廣作為軟實力的國策下,中華射藝像儒學、漢服等文化傳統在國內重新受到注意,不過正所謂「禮失求諸野」,會對中國傳統技藝感興趣、繼而鑽研的人,卻不一定在中國。

2018年4月,在中華射藝的研究先驅謝肅方老師(Stephen Selby)的穿針引線下,五位在美國研究和推廣中華與亞洲傳統射藝的專家來到成都、西安、廣州和香港作巡迴交流。他們是Jaap Koppedrayer 、Kay Koppedrayer 、馬騰Justin Ma 、田杰Tien Jie (未有出席香港站活動)和Duke Bhuphaibool 。

剛剛修畢中華射藝初階課程的筆者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機會,參加了香港站的講座。約三小時的講座於4月23日晚上假金信射箭中心舉行,英語演講,謝肅方老師擔任粵語傳繹。講題大致上涵蓋三方面:

  • 如何教--Chinese Archery Program
  • 如何造--傳統層壓竹弓的製作示範
  • 如何射--明代高穎武射法講解示範

本篇會分享「如何教」--Chinese Archery Program 。此節主要由Kay Koppedrayer 和Justin Ma 講解。

講者介紹

raw-image

Kay Koppedrayer
加拿大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宗教文化系退休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射箭歷史、東亞射箭禮儀)、美國傳統射箭雜誌Primitive Archery Magazine 副编輯、國際騎射大賽International Horseback Archery Festival 創辦者。修習日本日置流尾州竹林派弓道。於各傳統射箭刊物發表了五十多篇文章,著作有Kay’s Thumbring Book 、Flight Archery, Where Distance is What Matters 、Making Bamboo Arrows (與Jaap Koppedrayer合著)。

至於Justin Ma的介紹請容筆者留到另一篇。

北美的射箭活動

Kay 先簡介了射箭活動在美國的概況。美國當地進行的射箭活動類型相當廣泛,除了定距標靶的運動射箭(target archery),也有立體標靶的原野射箭(field archery)、騎射、弓箭狩獵、射藝歷史重演(historical re-enactment)、美洲原住民傳統射藝,此外還有其他海外民族的傳統射箭,例如日本弓道、中華射藝。

眾多射箭活動當中,有些例如騎射、原住民的射藝傳統,參與人數相對穩定。但有些就呈下降趨勢,例如一度相當流行的弓箭狩獵,似乎未能吸引年青的電玩世代。另外有些新興的射箭活動漸受歡迎,例如中華射藝。原因有四:

  1. 華裔移民的尋根需要,希望藉此與祖國文化建立聯繫
  2. 歷史學家希望透過射藝活動研究其所承載的人文、科技、軍事等方面的歷史
  3. 習武者以此作為一種系統性的武術訓練
  4. 好玩!

Chinese Archery Program

raw-image

然後Kay 和Justin 開始介紹他們籌辦的Chinese Archery Program 。這是每年一度、為期三天的中華射藝特訓營。營地位於美國喬治亞州Odum 的Koppedrayer 家的竹園,其射箭場能設置的靶距由28公尺到最遠120公尺(注:世界箭聯標靶賽制最遠距離為90公尺)。特訓營希望透過三天的密集式訓練,學員和導師一同學習、一同吃喝、一同玩樂,從而建立情誼,形成社群。每日的課表大致如下:

  • 早膳
  • 晨間冥想
  • 射術訓練 (三小時)
  • 午膳
  • 研討講座
  • 射術訓練(三小時)
  • 自由練習 或 射箭遊戲/競賽
  • 晚膳
  • 研討講座
  • 聯誼

開幕式、閉幕式

在第一天和最後一天會有開幕式和閉幕式,由Justin、Duke和田杰進行同步禮射,亦藉此向學員示範預期的學習成果。另外,每朝早Kay 和Jaap 會以日本弓道的方式晨射來開始一日的集訓。(日本弓道不在課程之內)

raw-image

晨間冥想

每朝早學員先藉着打坐、行禪來寧神定思,然後才開始一天的射箭訓練。(Kay 笑說逃課的話會被罰洗碗碟。)(筆者注:訓練營報名表上真的這樣寫!)

藁砧練習

「藁砧」是古代一種用稻草蓆卷製成的箭靶。訓練營會以僅三公尺遠的草靶讓學員進行近距離射箭練習。如此近距離練習可以令學員不被瞄準分散注意力,而能夠專注於自己射姿上。

比賽

提升學習動機的一個好方法是比賽。形式和運動射箭相似,只是落敗了要被罰坐無影凳鍛鍊一下下盤功夫。

同步習射

學員分組站於禮台上,跟隨鼓聲節奏進行同步射箭。期間學員不可望向同學,藉此訓練學員的感官和對時間、空間、週遭環境與人的覺察,亦為簡易射禮作準備。

簡易禮射

在古代中國有射禮,是各式大小儀典禮節中重要的一環,承載着射箭的文化意涵。訓練營按史料重構出一個簡化版的射禮,學員會分成龍、虎兩隊,每回合各派一名射手上台比試。首輪比試只要求中靶,而次輪則要求必須跟隨音樂節奏射箭中靶才算得分。比試後,勝者會按儒家傳統向負者敬酒,體現「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八佾第三(七))。

raw-image

研討講座

在午間和每日訓練後會有研討講座,講授中華射法的技術理論、射藝的歷史和文化知識。

聯誼

完成一天的課業後,不會有教官催促你上牀就寢,學員和導師會聚在一起吃喝聊天,來自不同背景的射藝愛好者們互相認識,交流心得。

Chinese Archery Program 以非牟利形式營辦,經費來自參加者的學費,主要用於參加者的膳食、器材與場地的維護。交通和住宿由參加者自行安排。特訓營自2013年起舉辦至今已歷六屆,參加人數由首屆的9人,增加到最近一屆的40人。學員除了來自美國各州份,還有來自加拿大、瑞士、澳洲等世界各地。有些學員亦有修習其他民族的傳統射藝,而部分早期學員現已成為導師。訓練營一方面將中華射藝推廣到世界,另一方面促進了各種傳統射藝的交流,無分國藉的中華射藝愛好者社群正逐漸成長。

The Way of Archery 射道
Chinese Archery Program 活動頁thewayofarchery.coma

希望本篇分享能為香港有志傳承中華射藝的愛好者,拓闊教與學的想像,令修習中華傳統射藝成為更有趣的體驗。

更多弓箭射藝的文章請見 Toxophilia

(本文最初發表在 武備志 Martialab | 藝失求諸野——北美的中華射藝特訓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 L.
37會員
106內容數
射箭學習筆記,不定期分享弓箭射藝的小知識和學習心得。內容從射箭運動到傳統射藝,涵蓋技巧、科學、競技、歷史、文化等等射箭的不同層面。
CY L.的其他內容
2024/01/05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滿洲清弓 女真族祖居中國東北,過着耕牧漁獵的生活,馬匹於謀生與作戰尤為重要。明朝末年,女真壯大擴張,改族名滿洲,改國號大清,入關滅明朝。雖然入主中原後逐漸漢化,但滿洲皇室仍然相當重視騎射狩獵等滿族傳統,並視騎射尚武為其統治基礎。
Thumbnail
2024/01/05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滿洲清弓 女真族祖居中國東北,過着耕牧漁獵的生活,馬匹於謀生與作戰尤為重要。明朝末年,女真壯大擴張,改族名滿洲,改國號大清,入關滅明朝。雖然入主中原後逐漸漢化,但滿洲皇室仍然相當重視騎射狩獵等滿族傳統,並視騎射尚武為其統治基礎。
Thumbnail
2023/12/22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第三篇。 突厥與明小弰
Thumbnail
2023/12/22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第三篇。 突厥與明小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另文《日本弓道射禮之一二》說過「弓道的行射練習都係圍繞各式演武射禮所做的準備。」 射禮因其儀式性的功能,在射箭之上包含其他元素。那麼,射禮跟日常練習的行射有何不同呢?本篇筆記將簡單比較審查流程和射禮,列出一些形式上、看得見的分別。
Thumbnail
另文《日本弓道射禮之一二》說過「弓道的行射練習都係圍繞各式演武射禮所做的準備。」 射禮因其儀式性的功能,在射箭之上包含其他元素。那麼,射禮跟日常練習的行射有何不同呢?本篇筆記將簡單比較審查流程和射禮,列出一些形式上、看得見的分別。
Thumbnail
原來這是以實戰為想定的弓術......
Thumbnail
原來這是以實戰為想定的弓術......
Thumbnail
「狩獵文化中,被允許擁有自己的刀或弓箭,代表你已是合格的獵人。」本次和繹心山房的合作,藉由他們傑出的文案,這場鍛刀課在繹心的草地與林蔭下成形地自然而然。而在鍛刀課中所巧遇的奇人,也開啟了自己對製刀、手工藝有了全新的思考:在鍛造過程中,真正被轉化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狩獵文化中,被允許擁有自己的刀或弓箭,代表你已是合格的獵人。」本次和繹心山房的合作,藉由他們傑出的文案,這場鍛刀課在繹心的草地與林蔭下成形地自然而然。而在鍛刀課中所巧遇的奇人,也開啟了自己對製刀、手工藝有了全新的思考:在鍛造過程中,真正被轉化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近日筆者從podcast、報導、期刊接觸到有關越南、菲律賓、印尼及鄰近地區的日本弓道組織成立經過的資料,很值得跟同好分享,於是編整成本系列文章,希望能促進各地弓道愛好者交流,或為有志研究日本弓道海外發展者留下記錄。
Thumbnail
近日筆者從podcast、報導、期刊接觸到有關越南、菲律賓、印尼及鄰近地區的日本弓道組織成立經過的資料,很值得跟同好分享,於是編整成本系列文章,希望能促進各地弓道愛好者交流,或為有志研究日本弓道海外發展者留下記錄。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木雕是2010年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個人創作為主,畢業後會接一些相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是產業的題材,但後來比較多都是客製的專案,直到2017年,才正式的學習了傳統木雕的鑿花雕刻。 三義木雕博物館每年都會有個薪傳營的活動 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木雕是2010年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個人創作為主,畢業後會接一些相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是產業的題材,但後來比較多都是客製的專案,直到2017年,才正式的學習了傳統木雕的鑿花雕刻。 三義木雕博物館每年都會有個薪傳營的活動 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Thumbnail
在箭術中,事實上在所有屬於日本及遠東國家的藝術中,最顯著的一個特徵是,那些藝術並不具有實用或純粹欣賞娛樂的目的,而是用來鍛鍊心智;誠然,使心智能接觸到最終極的真實。因此,射箭不僅是為了要射中目標;劍手揮舞長劍不僅是要打倒對手;舞者跳舞不僅是要表現身體的某種韻律。心智首先必須熟悉無念。
Thumbnail
在箭術中,事實上在所有屬於日本及遠東國家的藝術中,最顯著的一個特徵是,那些藝術並不具有實用或純粹欣賞娛樂的目的,而是用來鍛鍊心智;誠然,使心智能接觸到最終極的真實。因此,射箭不僅是為了要射中目標;劍手揮舞長劍不僅是要打倒對手;舞者跳舞不僅是要表現身體的某種韻律。心智首先必須熟悉無念。
Thumbnail
如果你沒向某位老師或教練學習武術,現在的你看見中國武術的想法是甚麼? 太極以柔克剛?八極橫衝直撞?詠春連消帶打?高手在民間?內家拳練內功,外家拳練筋骨皮?西洋拳擊或MMA之類的老了就不能練了? 如果你不是傳武人,看見徐曉東接連秒殺傳統武術的那一些「大師」,你的想法會是甚麼?是規則不適合,還是這些大
Thumbnail
如果你沒向某位老師或教練學習武術,現在的你看見中國武術的想法是甚麼? 太極以柔克剛?八極橫衝直撞?詠春連消帶打?高手在民間?內家拳練內功,外家拳練筋骨皮?西洋拳擊或MMA之類的老了就不能練了? 如果你不是傳武人,看見徐曉東接連秒殺傳統武術的那一些「大師」,你的想法會是甚麼?是規則不適合,還是這些大
Thumbnail
記「中國傳統射藝2018年中美技術交流」系列(四) 中國歷代刊行過不少射書,數量雖豐,但部分晚近時代出版的射書,內容只是轉錄前人著作。不過當中仍然不乏獨具創見,結合了前人知識和作者自身習射心得,能對射術要訣作具體描寫的射學著作。明代高穎所著《武經射學正宗》正是其中之一。
Thumbnail
記「中國傳統射藝2018年中美技術交流」系列(四) 中國歷代刊行過不少射書,數量雖豐,但部分晚近時代出版的射書,內容只是轉錄前人著作。不過當中仍然不乏獨具創見,結合了前人知識和作者自身習射心得,能對射術要訣作具體描寫的射學著作。明代高穎所著《武經射學正宗》正是其中之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