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木雕是2010年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一直都是以個人創作為主,畢業後會接一些相關的工作,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是產業的題材,但後來比較多都是客製的專案,直到2017年,才正式的學習了傳統木雕的鑿花雕刻。
三義木雕博物館每年都會有個薪傳營的活動
每年的暑假,三義木雕博物館都會舉辦薪傳營,在2014年分成創作班以薪傳班,這邊簡單介紹一下
「創作班」報名時要準備自己想要做的造型的縮小模型,來到木雕館近一個月的時間,會有老師帶領著學員,將小模型放大雕刻做成大件的木雕作品,基本上還是做自己的作品,老師會從旁給予協助,學員都會是大學美術相關的學生,大部分會是以雕塑為主的學系。
「薪傳班」要會有基本的雕刻基礎,報名時要有參考作品,也是近一個月的時間,會有不同的老師來指導學員,題材就會是以每個老師的專長,主要就是跟著老師學習傳統技法與題材,會分成花鳥、人物/佛像、黃楊木巧雕或走獸(每年不太一樣),這幾天又多了一個鑿花進階班,主要是蔡楊吉老師指導的,傳統廟宇鑿花雕刻的題材。
我在2014年參加了創作班,2017年參加薪傳班,是學習蔡楊吉老師的「二甲傳臚」(大閘蟹)作品,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傳統雕刻,也是我正式接受平面型式的學習,平常自己都是刻圓雕的作品,曾經有刻過平面浮雕,都是自己摸索的,而在那次的學習,深刻的體會到,從立體轉換到平面雕刻,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平面又會分成浮雕(清底)與透雕,差別在於前者是有底的,後者是背景會是鏤空的,那這篇主要想介紹透雕。我在2017、2019、2020都有持續在跟楊吉老師學習,每次都有不同的體會和獲得。
回想起第一次刻的時候,光是要看懂圖在畫什麼,就是一開始遇到很大的難題,因為圖是平面的,會把所有的分層線條都畫在上面,第一眼看的時候,會完全不知道這條線是在哪一層的,那老師在示範的時候,會一次示範一個步驟,比如「二甲傳臚」作品中有螃蟹和水草,那一開始就要把水草先往下降,這樣才能區分出螃蟹在上面,水草在下層,那因為老師的構圖都會有好幾個層次,所以在進行雕刻的時候,必須先理解那個部位是什麼東西,才能肯定的刻下去,不然常常都會在猶豫不決的狀態中,感覺刻很久都沒有什麼進展。
除了雕刻的造型和層次之外,還有一個很需要適應的部分是,平面的立體感,是一種類似素描中的「透視」的概念,並不能用完全立體的角度去思考,有時候側面看會有點覺得不合理,但卻能夠表現出立體感,比如說我在學習雕刻「牡丹」的時候,花瓣和葉子的厚薄轉折,並不是說要刻到真的像真實的一樣薄,而是要刻到看起來很薄,但其實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因為傳統鑿花雕刻,在原始的用途上是在建築中的木雕,需要具有乘載結構的功能,因此設計構圖上不能太空,雕刻的物件和物件之間,都要相連接著,而這個部分也是很考驗用刀的技巧,因為物件越多、層次越複雜,在雕刻中刀子會越容易卡到,所以常說:「傳統師傅的雕刻刀會轉彎。」就是在說看老師用刀,都會覺得很舒暢。
我原本就很喜歡研究不同刀型的肌理,主要是塊面刀痕的處理,在學習傳統雕刻之後,會用到的刀型變得更多,也會觀察老師在使用刀具的方式,甚至是還會自己製作刀子,因為有些地方真的就會是要「剛好那一把刀」,才能順利的刻到位,因此學習傳統木雕之後,養成了「一直換刀」的習慣,找到適合的刀型,會增加雕刻的效率,在造型上的呈現也會更好。
第一次雕刻傳統木雕,一開始會有種「我怎麼可能刻得出來這麼複雜的東西」的想法,但透過老師一層一層的示範,跟著一層層的雕刻,感覺每天好像沒有很大的進度,但最後完成作品的那一刻,會有很深很深的感動,我一直覺得傳統木雕有種魔力,在雕刻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地陷在其中,完成之後所得到的那種成就感,是很難形容的感動。
平面的作品,是一種在有限的厚度中,卻可以表現出不同於立體作品的層次和立體度,是我一直被他深深吸引的其中一個原因,而且在整個雕刻從無到有的過程,會感受到只要你願意努力,花時間心力去做,最後是看得出來的,這也是當我在創作中遇到很多困頓時刻,可以從中獲得很大能量的方式。
謝謝木雕教會我的很多事,除了技術上的進步,其實每一次的學習,都會有很深刻的感受,讓我有更多能量去面對人生路上的很多事情。
歡迎大家有任何想分享交流的,或是希望我可以多聊一些關於創作、木雕或其他的什麼,都可以留言或是來IG或FB私訊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