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愛的時間悖論│美好拾光公司 La Belle Époque (201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物理世界,由一個共同時間所定義,年輕、年老、變與不變;但在精神層面,人人有自己的時間線、自成一個宇宙,當不可能有交集的產生了交集,廣義而言,那名之為愛。
活在當下的瑪麗安娜與極度懷舊的維克多,不論年輕或年老,本質都不曾變過,兩人毫無相愛的理由,但,那一刻,兩條平行線先是有了交點,雙方也都情願將那一刻延展為共享的宇宙。誰能計算相遇的機率?那是張愛玲說的:「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然而那份「情願」才是決定的關鍵,若非情願,在那一刻的之前、之後,兩人之於對方仍舊「什麼人都不是」。
總是這樣的,雙方的差異性是最初的吸引力也是最終的殺傷力,當人們不再情願、當「我們」成了你和我,剩下的只能是懷念。正因人本就是獨立的個體,活在自己的選擇裡原是無可厚非的,壞只壞在人很難以如此超然的態度面對自己的選擇,於是維克多開始消極地拒絕未來的可能性、瑪麗安娜脫口說出不曾會說的那種惡毒話語,兩人再度活在各自的時間性,唯一相同的是沒有人能將時光倒流,不是復刻相遇時的場景、重複讓人心動的對白就能重新再愛一次。
維克多了解還原的只是一份念想,那些記憶美化過的細節都不可能是現在的真實,儘管瑪戈演技再好、再怎麼巧妙的自由發揮,她只是在扮演不是自己的角色,和過去的那個只做自己的瑪麗安娜無法相提並論。但假造的過去卻使維克多和瑪戈發展出真實的情愫,是這樣鮮明的對比在維克多心裡拉出另一條時間線,在那個時間裡沒有年歲的計算,能使人一再回到渴愛的最初,亦使他明白該如何把和瑪麗安娜的過去安置在一個更為溫柔的位置,明白緊抓不放不只徒勞更增加撕扯,使他終能泰然去探索人生未來的可能。
瑪戈不曾從演出他人的生活中看見自己,是維克多的投入、轉變,暴露出自己和維克多同樣滄桑的真實。當兩人躺在精心設計的旋轉床上,瑪戈親吻了維克多,他震驚的說:「妳這是在做什麼?我只是個糟老頭」,瑪戈毫不在乎的說:「我也是,我也老了」,這是一句多麼令人心碎的自白。她與安東的關係,是兩條勉強交集的平行線,雙方缺乏「情願為了彼此」的那個關鍵,無法被溝通的需求與渴望,扭曲成一條詭異的時間軸;瑪戈說:「我只是不想一直重複同樣的錯誤了,我受夠了一直等待,等一些溫柔的、和諧的、真實的東西,我等累了……」,瑪戈深陷孤獨的輪迴中,但執迷扮演偽上帝的安東,把假造的細節模糊成人生的真相,他不曾意識到自己需要被等待,反覆的落空使得瑪戈的心加速老去,是維克多的懷舊讓瑪戈明白自己的強求,也是維克多決心追求新人生使瑪戈明白自己的渴望。
活在當下與懷舊是時間上的悖論,但人的情感裡卻足以包容這樣的矛盾。當維克多走出耽溺,瑪麗安娜反倒成為緬懷之人;人的心中總有幾段放不下的過去,這證明了我們都是懷舊的人,然而我們只能懷抱著然後往前邁進,儘管細節逐漸淡去,但越是往前,不論是刺眼的或耀眼的過去都將變得越發溫潤,就算未來不一定就等於幸福,但若沒有過去的一切將不會更好。就像我們並不知道瑪麗安娜、維克多或是瑪戈和安東故事的後續,這樣的懸念恰好地將他們虛構的人生與你我的真實生活切割開來,觀看他人故事的我們又該如何回答自己的悖論?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為那些遺憾潤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0會員
240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論寫作 的其他內容
1965年(Bunny lake is missing)以手撕法呈現字幕,而2007年由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監製的(The orphanage)有激似的片頭,由於兩部片的主題有部分相似之處,合理推論後者肯定了借用索爾·巴斯的設計思考。此外,可以特別提出的是.....
家人永遠是最難的一道題目,因為每個你都涉入太多,擁有相似的基因、相同的記憶,有絕對去愛、絕對去恨對方的理由,是那麼地像你卻又不是你。是家人使我們真切明白自己力有未逮,心中始終有一種虧負感,不是因為我們真的能做些什麼,而是在時間之流中不斷迴盪......
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它長到無法細究時間的意義,又短到不足以承載生命的真相。影片原名架構出情節的時間軸,也懷疑著庸碌的人生:人們依循人生的進程賣命拼搏,社會僅能用一個節慶紀念這樣的辛勞;我們耳熟人人只是一根螺絲釘的說法,事實上是簡化了每個獨立生命的價值......
Life雜誌曾經提到:「電影標題變得相當重要,甚至凌駕於電影本身之上,如:1962年的(Walk on the wild side)的標題廣受讚譽、引人注目,至於影片說些什麼?幾乎沒有什麼人記得了」平心而論,這支片頭呈現的是索爾巴斯精準設計的成熟階段,充滿魅力的貓明星......
1959年索爾·巴斯再次與奧托·普雷明格合作(Anatomy of a Murder),這部1989年被美國律師協會列入「史上最佳12部庭審電影」的作品,片名直譯「謀殺解剖學」切合檢方、辯方在法庭上爭鋒相對、搜絲剝繭的過程;片頭再次使用動態平面設計的效果,一開頭就呈現「一具」頭、身、軀幹分離...
她拾起了刀,刺穿了她隱藏起來的恐懼對象、刺穿她宣告痊癒的堅強表象,這,才是屬於她的「復仇」。對於罪行,每個人終究要面對自己的債,這與規範、律法無關,值得被原諒的原諒,不是真的原諒,然而被害者根本不必去迎合來自他者高道德標準的期待,也無須企求處之泰然的那種復原。「復仇過後」,男女主角砸毀了兩人....
1965年(Bunny lake is missing)以手撕法呈現字幕,而2007年由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監製的(The orphanage)有激似的片頭,由於兩部片的主題有部分相似之處,合理推論後者肯定了借用索爾·巴斯的設計思考。此外,可以特別提出的是.....
家人永遠是最難的一道題目,因為每個你都涉入太多,擁有相似的基因、相同的記憶,有絕對去愛、絕對去恨對方的理由,是那麼地像你卻又不是你。是家人使我們真切明白自己力有未逮,心中始終有一種虧負感,不是因為我們真的能做些什麼,而是在時間之流中不斷迴盪......
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它長到無法細究時間的意義,又短到不足以承載生命的真相。影片原名架構出情節的時間軸,也懷疑著庸碌的人生:人們依循人生的進程賣命拼搏,社會僅能用一個節慶紀念這樣的辛勞;我們耳熟人人只是一根螺絲釘的說法,事實上是簡化了每個獨立生命的價值......
Life雜誌曾經提到:「電影標題變得相當重要,甚至凌駕於電影本身之上,如:1962年的(Walk on the wild side)的標題廣受讚譽、引人注目,至於影片說些什麼?幾乎沒有什麼人記得了」平心而論,這支片頭呈現的是索爾巴斯精準設計的成熟階段,充滿魅力的貓明星......
1959年索爾·巴斯再次與奧托·普雷明格合作(Anatomy of a Murder),這部1989年被美國律師協會列入「史上最佳12部庭審電影」的作品,片名直譯「謀殺解剖學」切合檢方、辯方在法庭上爭鋒相對、搜絲剝繭的過程;片頭再次使用動態平面設計的效果,一開頭就呈現「一具」頭、身、軀幹分離...
她拾起了刀,刺穿了她隱藏起來的恐懼對象、刺穿她宣告痊癒的堅強表象,這,才是屬於她的「復仇」。對於罪行,每個人終究要面對自己的債,這與規範、律法無關,值得被原諒的原諒,不是真的原諒,然而被害者根本不必去迎合來自他者高道德標準的期待,也無須企求處之泰然的那種復原。「復仇過後」,男女主角砸毀了兩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艾琳經歷了一次時間旅行,來到了一個科技高度發達但情感冷漠的平行世界。在這裡,她遇到了一個與已故愛人安德魯外貌相似的男人亞歷克斯,卻發現他的真實意圖並不單純。面對亞歷克斯的威脅,艾琳必須找到盟友並修復時間機器,逃離這個充滿敵意的時空。文章探索了科技、情感與權力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劇情敘述一個六十多歲的漫畫家,婚姻亮起紅燈。 兒子跟兒子的好友安東導演,合送他一份禮物:「時空旅行」體驗過去, 他選了1974年,在餐館遇見老婆的那一天......
Thumbnail
被稱為「離別的一族」的長壽種伊歐夫人,外表從青少年時期便停止生長。某天,梅薩蒂軍進攻族地,伊歐夫人就此死散流離,而少女瑪琪亞因此開始了無止盡的流浪。她在途中撿到一名襁褓中的孤兒。四季流轉,艾瑞爾抽長為少年,瑪琪亞卻依舊是少女模樣,在動盪的時代與心緒裡,他們相處的時光因而逐漸生變,再度面臨漫長的別離…
Thumbnail
通過年輕時對愛情的熱切期盼到中年時對平凡陪伴的重視,光陰交會了我們愛情的本質。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馬克斯和艾琳娜之間的相遇就像一抹清泉般撫平了他們焦渴的心靈。起初,這份情感只是單純的同路人之情。也許是因為二人都處於命懸一線的絕境之中,格外珍視彼此的陪伴和感情;又或許是男女之情使然,互相的親近之心難以自拔。這段情愫暫時還是一件禁忌的事,所以他們都選擇了逃避和沉默,將其深埋在內心最隱秘的角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試圖擺脫時間束縛的故事。他感到人生短暫,希望能掌控時間,並尋找一種特殊的礦石來幫助他重生。這是一篇反映生命價值和時間意義的文章。
其實我以為我們可以一直一直走下去,就像普通的老朋友一樣。 成為大人的我跟妳終究還是淪陷於寂寞和慾望。 孤獨會吞食一切,包括理性與完全看不見的道德界線。 我可以說當時的自己是年輕的,所以可以犯下以愛為名的罪惡。 只是那年你愛我嗎?而我......愛妳嗎? 只是我的記憶裡,卻是妳跟我最後離別的
Thumbnail
天沒有永遠放晴,親密關係也是。老夫老妻,婚齡雖長,但不等於甜蜜,相處更不等於相愛。說實話,要搞懂自己都已經不容易,何況是兩人成雙? 英國電影《愛在巴黎破曉時》(Le Weekend,2014)不是一部讓人太愉快的電影,卻值得所有年過半百的觀眾來一趟心靈對話,因為它揭開了很多人不願面對的真相。
她是愛麗絲,是時間的少女,被暫時困在夢境裡。 她和前世戀人再次相遇,兩人卻已走在不同道路上,她期盼能再續前緣,我卻感覺兩人的生命早已截然不同。 希望愛麗絲知道,當她決定回到真實世界的那一刻,她就已經在創造極度美好到無法想像的未來,而那都是她自己的能力。 在時間的祝福中,她遠遠比她自己想的還要強大。
Thumbnail
卡諾莎的瑪蒂達,是令他的同代人也感到驚訝和敬佩的女子。對於性別特質僵化的那個年代,找不到適當形容詞的人們不約而同以古代的詞彙"virago"稱呼她,意思是「有陽剛特質的女性」、悍婦,然而有些人是為了稱讚她、有些人則是為了貶抑她。為什麼有這樣的分歧?在標籤之下,瑪蒂達實際的人生又是怎麼回事?
Thumbnail
艾琳經歷了一次時間旅行,來到了一個科技高度發達但情感冷漠的平行世界。在這裡,她遇到了一個與已故愛人安德魯外貌相似的男人亞歷克斯,卻發現他的真實意圖並不單純。面對亞歷克斯的威脅,艾琳必須找到盟友並修復時間機器,逃離這個充滿敵意的時空。文章探索了科技、情感與權力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劇情敘述一個六十多歲的漫畫家,婚姻亮起紅燈。 兒子跟兒子的好友安東導演,合送他一份禮物:「時空旅行」體驗過去, 他選了1974年,在餐館遇見老婆的那一天......
Thumbnail
被稱為「離別的一族」的長壽種伊歐夫人,外表從青少年時期便停止生長。某天,梅薩蒂軍進攻族地,伊歐夫人就此死散流離,而少女瑪琪亞因此開始了無止盡的流浪。她在途中撿到一名襁褓中的孤兒。四季流轉,艾瑞爾抽長為少年,瑪琪亞卻依舊是少女模樣,在動盪的時代與心緒裡,他們相處的時光因而逐漸生變,再度面臨漫長的別離…
Thumbnail
通過年輕時對愛情的熱切期盼到中年時對平凡陪伴的重視,光陰交會了我們愛情的本質。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馬克斯和艾琳娜之間的相遇就像一抹清泉般撫平了他們焦渴的心靈。起初,這份情感只是單純的同路人之情。也許是因為二人都處於命懸一線的絕境之中,格外珍視彼此的陪伴和感情;又或許是男女之情使然,互相的親近之心難以自拔。這段情愫暫時還是一件禁忌的事,所以他們都選擇了逃避和沉默,將其深埋在內心最隱秘的角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試圖擺脫時間束縛的故事。他感到人生短暫,希望能掌控時間,並尋找一種特殊的礦石來幫助他重生。這是一篇反映生命價值和時間意義的文章。
其實我以為我們可以一直一直走下去,就像普通的老朋友一樣。 成為大人的我跟妳終究還是淪陷於寂寞和慾望。 孤獨會吞食一切,包括理性與完全看不見的道德界線。 我可以說當時的自己是年輕的,所以可以犯下以愛為名的罪惡。 只是那年你愛我嗎?而我......愛妳嗎? 只是我的記憶裡,卻是妳跟我最後離別的
Thumbnail
天沒有永遠放晴,親密關係也是。老夫老妻,婚齡雖長,但不等於甜蜜,相處更不等於相愛。說實話,要搞懂自己都已經不容易,何況是兩人成雙? 英國電影《愛在巴黎破曉時》(Le Weekend,2014)不是一部讓人太愉快的電影,卻值得所有年過半百的觀眾來一趟心靈對話,因為它揭開了很多人不願面對的真相。
她是愛麗絲,是時間的少女,被暫時困在夢境裡。 她和前世戀人再次相遇,兩人卻已走在不同道路上,她期盼能再續前緣,我卻感覺兩人的生命早已截然不同。 希望愛麗絲知道,當她決定回到真實世界的那一刻,她就已經在創造極度美好到無法想像的未來,而那都是她自己的能力。 在時間的祝福中,她遠遠比她自己想的還要強大。
Thumbnail
卡諾莎的瑪蒂達,是令他的同代人也感到驚訝和敬佩的女子。對於性別特質僵化的那個年代,找不到適當形容詞的人們不約而同以古代的詞彙"virago"稱呼她,意思是「有陽剛特質的女性」、悍婦,然而有些人是為了稱讚她、有些人則是為了貶抑她。為什麼有這樣的分歧?在標籤之下,瑪蒂達實際的人生又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