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驥導演的作品 多半刻劃社會底層
相對往年的電影 "當愛來的時候"衝突性與張力小的多
片末我沒有落淚 這片並不煽情
家庭關係複雜的小女主角
期待著被呵護 期待被關心 期待遇到愛情
沒想到追求到的 卻是一個害怕被愛的男孩
小女主角看不見透過各種形式轉化而來 一直隱身存在家庭裡 那些不會背棄他的愛
電影裡一反社會表象所見的常態
女性才是英雄 講話擲地有聲 說到做到 為愛成全
寬容 忍耐 堅強
就像吳念真導演在江蕙演唱會裡播出的女性群像影片
電影幾乎是某部分的台灣生活縮影
演員們的演技平實到就像鄉下老家的親戚朋友們一樣
一口流利的台語厘語搭配生動的肢體語言
愛恨分明 看似無知
一邊咒罵的不得了
一邊又承受不了失去而瘋癲..
長輩一向以責罵來表現關心 不管是對平輩 還是晚輩
他們總說:我真的不懂你 但又覺得孩子是他生的 他最了解
這樣的矛盾衝突 製造家庭關係的緊張
即使
我們彼此多麼相愛 都會被憤怒蒙蔽
所謂親近生狎暱 似乎也能運用在家庭裡
對於親人很容易就失去耐性
父母所說所做的一切 是為孩子好 但更多的時候 更為了自己的面子好
男性在現實生活裡 多半以一張嘴來控制世界
想說動動口 就有人做
偏偏做的人又不甘願 也想維持表面和諧
只好以碎碎念來回應
這樣的豐富 多面 經過偽裝的愛
我們是否有能力承受
如果當初他們承受不起 而獨立叛逆
那怎能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裡
期待孩子們能夠承受這樣沈重的愛?
提醒自己:如果我愛你 我只願能夠 默默的支持你
完成你的夢 你的愛
如果 你還記得妳的夢是什麼......
每當不如意時
他們總會去看鴿子
小女主角原本害怕鴿子
後來
她喜歡看他們飛翔的樣子
我想
她也學會了 怎麼認真面對接受 那些她原本的恐懼
當愛來的時候
你 是否願意真心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