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談#1 一個角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某天心血來潮,報名參加了一個講座,希望勵志的訊息能好好振奮一下頹喪已久的自己。沒想到聽到一半,反而更被挑起了挫敗與失望的情緒。不願留在這個狀態太久,也想轉換思考的方向,我借位起身,步出講堂。

闔上大門,講者的聲音雖仍透過麥克風傳至我耳裡,然而我已鬆了一口氣。眼角瞥見門廊間已經有三五人群聚在聊天了,心中暗喜:通常真正有趣的事情,都是發生在這種場外情境。其中一位正侃侃而談的仁兄與我一對上眼,立馬親切地邀請我加入談話。

我於是認識了L。

L姓任,名仁,自我介紹的時候會說他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任仁,而不是「任人宰割」的任仁。他更偏好大家叫他L,並表示這並不是為了致敬某個漫畫人物,或是跟英文名字有關;這是因為他很喜歡這個英文字母:「......具體地指示出一個角度......,有如世間的準則......,或是代表,我們每個人看事情,就是會有一個角度。」

相當有趣的一位仁兄。

往後好些時日裡,我與L及許多朋友們共譜了一段難忘的好日子。一群人聚在一起,舉辦各種讀書會、桌遊活動、聊天沙龍如「百大最愛電影賓果」、「家用電器智商評鑑委員會」、「work life imbalance研討會」等等。還記得有一次我們做「隨機簡報卡拉ok」,由於大家提供的簡報都太艱深了,因此當所有人轉頭看著屏幕上打出陌生的複雜圖表,都回過頭來深吸一口氣,開始講自己的人生故事是如何跌宕起伏、是如何與畫面中折線曲線暗中相合。激動入情處,台上台下許多人潸然淚下哭成一團,互相出聲支援,最後默默轉變成一場平復創傷的諮商喜福會。

我就在這段時日裡,與L以及這些朋友,度過了我出社會的第一段迷惘期。

當時感受不到自己工作與生活的意義,各種人生的滋味與樂趣也因而降低。對於經常需要催眠自己、激勵自己奮發正向的行為,感到相當厭煩。不知道該信仰甚麼,也無法獨立做判斷。在各種場域裡,我展現出很強的控制慾與不必要的自尊心,並且覺察到自己內心深處所飼養多年的比較心態與功利主義,覺得相當噁心。

L說:「我們需要先知道自己,然後才會知道該怎麼活。」有朋友說:「讓你的心靈成為一個地景,讓事件走進來;你是母體,其他外物才是客體。」還有朋友說:「存在即意義。遙想大霹靂發生前,我們都在、也都是奇異點。

我在這個過程中幸運的地方,就是他們每一個人,都給了我一個角度。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resc的沙龍
6會員
7內容數
Cres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01
我思考許久,很想知道她是怎麼做到的。這麼靈活、這麼強壯、這麼快意、這麼深邃,令人自嘆不如。 她說她某一天下午起床,看著窗外街道,她突然發現自己對男人能夠做些甚麼。得到一種直覺、得到一眼看穿的能力。『Suddenly understand what I can do to men』
Thumbnail
2020/12/01
我思考許久,很想知道她是怎麼做到的。這麼靈活、這麼強壯、這麼快意、這麼深邃,令人自嘆不如。 她說她某一天下午起床,看著窗外街道,她突然發現自己對男人能夠做些甚麼。得到一種直覺、得到一眼看穿的能力。『Suddenly understand what I can do to men』
Thumbnail
2020/11/22
龍與地下城九大陣營的設定,展現了各陣營所信仰的世界觀,進而豐富了從屬角色的故事性。例如:一個典型的德魯伊(Druid),屬於絕對中立趁營;他可能會參與討伐豺狼人(Gnoll)的戰鬥,但當豺狼人即將滅族時,又會轉而幫助豺狼人。
Thumbnail
2020/11/22
龍與地下城九大陣營的設定,展現了各陣營所信仰的世界觀,進而豐富了從屬角色的故事性。例如:一個典型的德魯伊(Druid),屬於絕對中立趁營;他可能會參與討伐豺狼人(Gnoll)的戰鬥,但當豺狼人即將滅族時,又會轉而幫助豺狼人。
Thumbnail
2020/11/12
抄下今天看到想看的書的書名,李文觀滿意的把筆記本塞回口袋。當晚,他回家上網找二手書店、公共圖書館。那才是他去搬書回家看的地方。
Thumbnail
2020/11/12
抄下今天看到想看的書的書名,李文觀滿意的把筆記本塞回口袋。當晚,他回家上網找二手書店、公共圖書館。那才是他去搬書回家看的地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樣地先來個生活分享
Thumbnail
一樣地先來個生活分享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曾經,似乎也是充滿想法的自己,去哪了呢? 為了找到那個自己,並與他對話, 我考古了以前寫的網誌,歷盡艱難解開密碼, 挑了個號稱是第一篇的文章(但其實只是未鎖起的第一篇), 開始窺探過去自己的一段旅程...... 好啦,有點過於美化了, 說穿就是搬運以前的文章,然後盡可能的......忠於「原著」。
Thumbnail
曾經,似乎也是充滿想法的自己,去哪了呢? 為了找到那個自己,並與他對話, 我考古了以前寫的網誌,歷盡艱難解開密碼, 挑了個號稱是第一篇的文章(但其實只是未鎖起的第一篇), 開始窺探過去自己的一段旅程...... 好啦,有點過於美化了, 說穿就是搬運以前的文章,然後盡可能的......忠於「原著」。
Thumbnail
人生不是隨時都要解答,更多的時候,只需要放手去做。-吳宥寧-
Thumbnail
人生不是隨時都要解答,更多的時候,只需要放手去做。-吳宥寧-
Thumbnail
講者自身的角色定位、世界觀, 在有形、無形之間, 傳遞予聽者。
Thumbnail
講者自身的角色定位、世界觀, 在有形、無形之間, 傳遞予聽者。
Thumbnail
覺知並且警惕那些不知不覺已經在塑造我們的, 接納並且勇敢去把握那些必須攥在自己手裡的。 既要做人間清醒,也要有打破一切的勇氣。 為人一世,對得起這個世界,對得起自己。
Thumbnail
覺知並且警惕那些不知不覺已經在塑造我們的, 接納並且勇敢去把握那些必須攥在自己手裡的。 既要做人間清醒,也要有打破一切的勇氣。 為人一世,對得起這個世界,對得起自己。
Thumbnail
回來想想,硬要把自己的東西切割開來,把身心靈這一塊拉出來,跟「我這個人」是背道而馳。經過這樣的推理,終於發現,或者應該說體會到了一個常常聽到的一句話。
Thumbnail
回來想想,硬要把自己的東西切割開來,把身心靈這一塊拉出來,跟「我這個人」是背道而馳。經過這樣的推理,終於發現,或者應該說體會到了一個常常聽到的一句話。
Thumbnail
L說:「我們需要先知道自己,然後才會知道該怎麼活。」有朋友說:「讓你的心靈成為一個地景,讓事件走進來;你是母體,其他外物才是客體。」還有朋友說:「存在即意義。遙想大霹靂發生前,我們都在、也都是奇異點。」
Thumbnail
L說:「我們需要先知道自己,然後才會知道該怎麼活。」有朋友說:「讓你的心靈成為一個地景,讓事件走進來;你是母體,其他外物才是客體。」還有朋友說:「存在即意義。遙想大霹靂發生前,我們都在、也都是奇異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