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三地們」:這裡有回憶,和千瘡百孔的河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屏東人有個美麗的後院,叫「三地門」,充滿原住民文化韻味和樂活的氛圍,身在其中分外舒服。往更深處走,有以山地咖啡聞名的德文部落、以瀑布和小米愛玉聞名的神山部落。路邊熟悉的炭烤香、蒸氣騰騰的山芋頭、一筐筐土芒果和流水潺潺,形塑了我童年裡的三地門。
離鄉求學期間,我鮮少回屏東,每次回去總有什麼驚豔著我。畢業後的某天,難得享受待在家鄉的長假,騎著機車打算去三地門兜兜風,這掐指一算我和後院也有個四五年沒見了吧?令人滿心期待的旅程,最終驚嚇了我。
三地門橋下,河川生態不復存在、邊坡崩塌,令人心疼。
在三地門橋旁,我竟浮誇地落淚。
河床裸露、一攤攤綠色死水,砂石車來往的胎痕清晰可見,曾經大大小小、奇形怪狀充滿獨特性的石頭,被器械挖得工整的砂石取代,長長的河道放眼望去剩下死寂,那副景象,我至今都忘不了,也認不出來。
抬頭上方懸著一座幾年前春節爆紅的山川琉璃吊橋,那時這裡可熱鬧,春節工讀生加緊招募、遊覽車一台台駛進來,狂熱的觀光客甚至不顧限重將吊橋擠得水泄不通,這些都是當時透過電視報導得知的消息。
我其實不能理解他們蜂擁而至的原因,心想:「山川琉璃吊橋,能沒有山川嗎?」
即使無奈,但我些許能體諒,在非都市地區,始終要面對許多難解的課題。觀光與環境、外來與傳統在每個深愛這裡的人心中相互拉扯著,一個拿捏不當都可能劃出傷痕。要怎麼在這片稱之為「家」的土地生活得更好、愛得恰好,人人都在學習。
岔題回到讓我流淚的那片河床,告訴你吧!我既不懂砂石、建設背後的利益關係或能為人民帶來什麼樣的福祉,也不懂得生態保護與積極開發之間如何藉一己之力達成平衡,我僅懂得愛著和我緊密連結的土地,而這時候的愛多卑微,就像對抗怪獸雙手卻只拿著藍白拖鞋。
在空蕩蕩的溪谷裡,念想起這裡是我這個小孩愛上大自然的起始之地,我只覺得自己渺小無比。

牢記與你的共同回憶 我們都是「三地們」

這件事情始終在我心裡留下一個難過的因子,到後來,我為了海報設計課的課堂作業空想過一個idea:把屏東人對於三地門的總總回憶集結起來,辦一個關於地方記憶的展覽,就叫「三地們」。那張虛擬展覽海報,雖然老師評價沒有很高,但始終是我最喜歡也覺得未來最有可能落成的一個作品。
「離鄉的日常,就是更愛故鄉一點。後來我在外地甚至報名了屏東主題的展覽志工,賣力地找回和家鄉的情感連結,希望別的縣市的人,透過我的介紹也能喜歡上屏東的美。
碰巧地,有一位和我同是熱愛家鄉的屏東排灣族人特別北上作屏東的展覽志工,我倆宛如「人展合一」彷彿自己是家鄉的代言人般,一同度過了向外地人導覽自家美好的時光。
有一天收工前,我問他:「你有看到三地門橋下......」話還沒說完,剩下沒吐出的那幾句像是不言而喻,他情緒激動地說:「那裡是我的回憶,變成那樣我好難過!」我們倆差點就相視而泣,回家的路上我鬆了一口氣,本來以為自己是過度反應,結果竟遇到一個和我同樣在乎那裡的人,真好。
p.s.雖然河川殘破不堪,但三地門還是有許多好玩好吃、充滿文化氣息的好去處,歡迎大家來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會員
29內容數
生命本身或許不具意義,故事讓活過的都有了意義。假使我們都看得見自身一連串的故事並認知到自己正是用生命執筆“Do we still take life so seriousel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由的鳥地方 的其他內容
從小我就特別喜歡颱風天,不是因為放假。
回租屋處的途中總會經過這間館子,玻璃門上擺明寫著「不做沒有口感的餃子」,每當腦袋浮現「好大的口氣!不曉得味道如何?」後,我又總是緩緩地路過。身為和台北人沒有共同回憶的外地遊子,這一坐下,猛然看到菜單上的價格,才驚覺自己闖進了老字號名店。一顆水餃15元?我的好奇心已被挑逗得停不下來。
六月份,美國阿拉斯加州決定將真實故事改編電影《阿拉斯加之死》中最具代表性的「142號廢棄巴士」從荒野中撤離,避免未來再有朝聖者或效仿者傳出意外。隨著消息曝光,這部電影一直以來存在的爭議也無可避免地被人們再度攤開檢視。 你呢?你認為主角是一個不自量力的莽夫嗎?
餐桌上的美味一季接著一季,天衣無縫地下凡到我們的味蕾裡,認識餐桌上每一位當季巨星,成為我的重要任務。六月下旬,進入夏艷之際,我在南投集集度過荔枝產期! 隨著農村的青年外移都市打拼,美味的荔枝背後,是由一群阿公阿嬤們在呵護!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蘇東坡為了荔枝不惜辭官做嶺南人,而我為了
本來以為是一部關於荒野冒險、敬畏山林的電影,看完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反而是運用和文明世界遠離的荒野為背景,講述一個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關係、創傷、尊重、選擇,這回就讓才疏學淺的小女子,發表一點個人感想吧 。 比起中譯《荒野之心》,我更喜歡英文版片名《Leave No Trace》,除了讓人聯想到保
從小我就特別喜歡颱風天,不是因為放假。
回租屋處的途中總會經過這間館子,玻璃門上擺明寫著「不做沒有口感的餃子」,每當腦袋浮現「好大的口氣!不曉得味道如何?」後,我又總是緩緩地路過。身為和台北人沒有共同回憶的外地遊子,這一坐下,猛然看到菜單上的價格,才驚覺自己闖進了老字號名店。一顆水餃15元?我的好奇心已被挑逗得停不下來。
六月份,美國阿拉斯加州決定將真實故事改編電影《阿拉斯加之死》中最具代表性的「142號廢棄巴士」從荒野中撤離,避免未來再有朝聖者或效仿者傳出意外。隨著消息曝光,這部電影一直以來存在的爭議也無可避免地被人們再度攤開檢視。 你呢?你認為主角是一個不自量力的莽夫嗎?
餐桌上的美味一季接著一季,天衣無縫地下凡到我們的味蕾裡,認識餐桌上每一位當季巨星,成為我的重要任務。六月下旬,進入夏艷之際,我在南投集集度過荔枝產期! 隨著農村的青年外移都市打拼,美味的荔枝背後,是由一群阿公阿嬤們在呵護!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蘇東坡為了荔枝不惜辭官做嶺南人,而我為了
本來以為是一部關於荒野冒險、敬畏山林的電影,看完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反而是運用和文明世界遠離的荒野為背景,講述一個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關係、創傷、尊重、選擇,這回就讓才疏學淺的小女子,發表一點個人感想吧 。 比起中譯《荒野之心》,我更喜歡英文版片名《Leave No Trace》,除了讓人聯想到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台灣農村 台灣農村的景色確實有其獨特的魅力,尤其是在桃園地區,水塘和三合院的搭配構成了一幅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美景。這些水塘不僅是農業灌溉的重要資源,也成為了農村景觀的一部分。三合院的傳統建築風格,配上周圍的自然景觀,展現出一種靜謐而美好的鄉村氛圍。 三合院 三合院作為台灣傳統建築的一部分,有其獨
Thumbnail
大溪前往鶯歌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如詩如畫。這裡的農村風景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尤其是三峽與大溪之間的山巒,更是美得讓人陶醉。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山巒,彷彿一條綠色的波浪,緩緩向天邊延伸。每當清晨或傍晚,陽光斜照在山巒上,映出一層層金黃的光輝,讓人不禁為這大自然的美景所讚嘆。 這裡的農田與水
感恩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但無論好壞都只是一種體驗,不執著不留戀才能開創新人生
Thumbnail
台灣知名老街很多,假日一到總是滿滿人潮。若您跟我一樣愛逛老街卻不喜歡人擠人,那麼三坑老街便值得您一訪了。
Thumbnail
這是在三峽民族路的一棟民宅上畫的。畫中是三峽清水街上的建築,旁邊有一座紅色的拱橋,再過去就是通往李梅樹美術館的那座橋。這裡風景其實相當不錯,還有一些古時候巷弄的感覺。只是不知道現在這個咖啡廳是否還營業,可能已經不在了吧。看谷歌地圖上現在變成住家的樣子,很可惜。不過留下這個美景也是挺棒的。 三峽是位
Thumbnail
嶺腳大概是平溪支線上最不起眼的小站之一,但這裡富有沒礦業的歷史遺跡,以及瀑布和古道的自然風光,滿適合花個半天來走走、放鬆心情。雖然不像其他地方有不少適合拍照或玩耍的地點,但是仍被視為是我的秘境清單之一。
Thumbnail
離開八仙洞後續往南,濱海台11公路筆直而長,台東藍一片抓在眼底,甚是愜意。 沒多久看到路上有「學校」交通標誌,續前看到路旁的指標,我跟他說:「那巷子轉進去,我去看三間國小。」 那是台11線81K前的小巷子,巷口就可以瞧見學校在駁崁上的圍牆以及沿牆的綠植。 坡道緩緩而上,看到圖資上寫這條路是三間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
Thumbnail
在我回憶中最美的地方莫過於此,只是至今已經不再如同過往的風采,深感遺憾但又無能為力的心情...... 還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每到暑假,家人總會帶我們拜訪山區的一戶親戚,小住個幾日,算是夏日悠閒的避暑行程,而那個地方真的超像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通常閒雜人等通常在門外的鐵門,就謝絕進入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台灣農村 台灣農村的景色確實有其獨特的魅力,尤其是在桃園地區,水塘和三合院的搭配構成了一幅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美景。這些水塘不僅是農業灌溉的重要資源,也成為了農村景觀的一部分。三合院的傳統建築風格,配上周圍的自然景觀,展現出一種靜謐而美好的鄉村氛圍。 三合院 三合院作為台灣傳統建築的一部分,有其獨
Thumbnail
大溪前往鶯歌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如詩如畫。這裡的農村風景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尤其是三峽與大溪之間的山巒,更是美得讓人陶醉。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山巒,彷彿一條綠色的波浪,緩緩向天邊延伸。每當清晨或傍晚,陽光斜照在山巒上,映出一層層金黃的光輝,讓人不禁為這大自然的美景所讚嘆。 這裡的農田與水
感恩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但無論好壞都只是一種體驗,不執著不留戀才能開創新人生
Thumbnail
台灣知名老街很多,假日一到總是滿滿人潮。若您跟我一樣愛逛老街卻不喜歡人擠人,那麼三坑老街便值得您一訪了。
Thumbnail
這是在三峽民族路的一棟民宅上畫的。畫中是三峽清水街上的建築,旁邊有一座紅色的拱橋,再過去就是通往李梅樹美術館的那座橋。這裡風景其實相當不錯,還有一些古時候巷弄的感覺。只是不知道現在這個咖啡廳是否還營業,可能已經不在了吧。看谷歌地圖上現在變成住家的樣子,很可惜。不過留下這個美景也是挺棒的。 三峽是位
Thumbnail
嶺腳大概是平溪支線上最不起眼的小站之一,但這裡富有沒礦業的歷史遺跡,以及瀑布和古道的自然風光,滿適合花個半天來走走、放鬆心情。雖然不像其他地方有不少適合拍照或玩耍的地點,但是仍被視為是我的秘境清單之一。
Thumbnail
離開八仙洞後續往南,濱海台11公路筆直而長,台東藍一片抓在眼底,甚是愜意。 沒多久看到路上有「學校」交通標誌,續前看到路旁的指標,我跟他說:「那巷子轉進去,我去看三間國小。」 那是台11線81K前的小巷子,巷口就可以瞧見學校在駁崁上的圍牆以及沿牆的綠植。 坡道緩緩而上,看到圖資上寫這條路是三間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
Thumbnail
在我回憶中最美的地方莫過於此,只是至今已經不再如同過往的風采,深感遺憾但又無能為力的心情...... 還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每到暑假,家人總會帶我們拜訪山區的一戶親戚,小住個幾日,算是夏日悠閒的避暑行程,而那個地方真的超像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通常閒雜人等通常在門外的鐵門,就謝絕進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