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鯨魚的死亡,不是結束,關於生生不息的鯨落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 whale Fall 鯨 落 |

當鯨魚死亡後,漸漸腐壞的屍體慢慢墜入海裡。墜落時未被鯊魚咬盡的腐肉,沈入光線無法到達的深海裡。那裡沒有光線,一片貧瘠,而鯨魚的墜落則給予了生機。

食腐動物睡鯊、盲鰻、鼠尾魚、陽燧足搶先啃食了剩下的腐肉。接續登場的食骨蠕蟲則將鯨魚骨頭裡的脂類代謝分解。用盡後,食骨蠕蟲開始漂浮,變成浮游狀態漂浮在深海裡,尋找下一個養分停靠站。

鯨魚的死亡,不是結束,而是讓活在貧瘠深海裡的生命得以永續 。這個分解與新生則會持續個十年甚至百年。

大自然的生物鏈循環,生生不息,死亡其實是重生,並給予新生命。有什麼東西能永垂不朽的,我想應該只有愛了。

這點深深打動了我。因此以鯨落作為靈感來源,訴諸於畫筆,以圖文故事呈現方式,畫了一個愛情故事。也是序列影像故事的新嘗試。



|後 記|

raw-image


昨晚剛聽完 VERSE雜誌的編輯講座,心情無比悸動。我發現,編輯們也都不是傳統文科背景出生的。而是在某種際遇之下,轉行成為了編輯。

跟友人聊著聊著才發現,我自己也無法固定一個創作型態專研下去,最喜歡亂嘗試,寫寫散文,做攝影創作,畫畫,拍拍影片,做行為實驗,只差沒有做音樂了。(所以我很崇拜多才多藝的黃華城,北美館展出中。)

我常覺得人生很無聊,所以會去做一些沒做過的事,每個都接觸一下,大概知道就可以了,也不會鑽研太深,這種三心二意的個性,完全不能成為專才,也不適合做研究。甚至不知道未來會是怎麼樣的,如果不做些什麼就覺得前方一片迷霧,而感到焦慮。

雖然使勁去做未來可能還是一團謎,但目前,暫且先這樣吧。


第一次以這樣子的形式呈現,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喜歡(其實我甚至不知道大家為什麼會追蹤這個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的專題。 ),有什麼回饋也歡迎告訴我。

真心感謝。


如果想看其他創作跟我愛的書與藝術,比較常用 IG : peidonothing

限動只要心情穩定,會用來固定分享早上的畫畫練習,以及我喜歡的書與語句。

(但心情不好會直接飛航模式 All day ,不回覆敬請見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iwen K的沙龍
847會員
99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Peiwen 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28
逢過年時節,即是斷捨離的日子。 整理與告別物品令人痛苦,源自於斷捨離本身是違反人性的行為,因為擔心資源匱乏,人類擁有囤積的本能。尤其在疫情或是危急時刻囤積物資的情況更為明顯。 但對於書籍呢?不讀書既不會餓死街頭,為何對於與書告別,總是難題? 與書的斷捨離總存在一種資訊焦慮,重複詢問自己是否有讀進去些
Thumbnail
2023/01/28
逢過年時節,即是斷捨離的日子。 整理與告別物品令人痛苦,源自於斷捨離本身是違反人性的行為,因為擔心資源匱乏,人類擁有囤積的本能。尤其在疫情或是危急時刻囤積物資的情況更為明顯。 但對於書籍呢?不讀書既不會餓死街頭,為何對於與書告別,總是難題? 與書的斷捨離總存在一種資訊焦慮,重複詢問自己是否有讀進去些
Thumbnail
2022/09/03
花蓮《一本書店》之旅 到一個地方,造訪一間獨立書店感受生活的方式。 前陣子在獨角獸閱讀李惠貞的臉書上,提過《一本書店》是他心中理想的書店。令我好奇,理想的書店會是什麼樣子。 實際去一次就知道了。 想拿起相機紀錄,不過書店也是主人的家,因此禁止攝影,改用畫圖表示。 書店臉書資訊
Thumbnail
2022/09/03
花蓮《一本書店》之旅 到一個地方,造訪一間獨立書店感受生活的方式。 前陣子在獨角獸閱讀李惠貞的臉書上,提過《一本書店》是他心中理想的書店。令我好奇,理想的書店會是什麼樣子。 實際去一次就知道了。 想拿起相機紀錄,不過書店也是主人的家,因此禁止攝影,改用畫圖表示。 書店臉書資訊
Thumbnail
2021/10/05
2021年10月4日晚上11時半,睡前滑Facebook與Instagram 皆無法顯示最新動態。 究竟我們為什麼需要臉書呢?
Thumbnail
2021/10/05
2021年10月4日晚上11時半,睡前滑Facebook與Instagram 皆無法顯示最新動態。 究竟我們為什麼需要臉書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鯨魚因為生命力頑強、聰明、善良、專一,經常被用來形容堅貞的愛情,當鯨魚死後,龐大身軀會沉入海底,在緩緩下沉、分解的過程中,能滋養無數的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也能供給養分給海床生態,被稱為『一鯨落,萬物生』,今日筆者分享五首以鯨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鯨魚因為生命力頑強、聰明、善良、專一,經常被用來形容堅貞的愛情,當鯨魚死後,龐大身軀會沉入海底,在緩緩下沉、分解的過程中,能滋養無數的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也能供給養分給海床生態,被稱為『一鯨落,萬物生』,今日筆者分享五首以鯨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一個在大海中掙扎的人,當他幾乎失去意識時,一隻鯨通過他面前。這景像讓他忘卻了掙扎,而鯨的光芒在這片深藍的海洋中給予他溫暖。最終,他漂浮到水面,等待換得一口氣,保持生命。
Thumbnail
一個在大海中掙扎的人,當他幾乎失去意識時,一隻鯨通過他面前。這景像讓他忘卻了掙扎,而鯨的光芒在這片深藍的海洋中給予他溫暖。最終,他漂浮到水面,等待換得一口氣,保持生命。
Thumbnail
如果有人問我:「你想當什麼動物?」 我一定回答:我想當一隻鯨魚。 一隻鯨魚死後,牠的屍體會緩緩落入海底,深不見底的深海, 陽光沒到,牠卻到了。
Thumbnail
如果有人問我:「你想當什麼動物?」 我一定回答:我想當一隻鯨魚。 一隻鯨魚死後,牠的屍體會緩緩落入海底,深不見底的深海, 陽光沒到,牠卻到了。
Thumbnail
生命的結束預告了下一個生命的誕生,當一隻鯨魚在汪洋中悄然死亡,沉睡的屍體成了海底的綠洲。鯨魚緩慢且優雅地沉入了黑暗、貧瘠、寒冷的深淵,如此過程帶給棲息在海底的生物一份希望,鯨魚身上的養分改變了海底生態。人們對這份溫柔取了個名:「鯨落」。 第一次認識鯨魚是在小學時,一隻浩然巨大的抹香鯨標本被放置在一個
Thumbnail
生命的結束預告了下一個生命的誕生,當一隻鯨魚在汪洋中悄然死亡,沉睡的屍體成了海底的綠洲。鯨魚緩慢且優雅地沉入了黑暗、貧瘠、寒冷的深淵,如此過程帶給棲息在海底的生物一份希望,鯨魚身上的養分改變了海底生態。人們對這份溫柔取了個名:「鯨落」。 第一次認識鯨魚是在小學時,一隻浩然巨大的抹香鯨標本被放置在一個
Thumbnail
我看見了一隻鯨魚在海洋裏 是隻小白鯨 牠不知所措 四處亂竄 潔白的身軀讓我目眩 可牠慌張的舉動讓我焦慮 那是尋不著家人的失措 "我的家人呢?" 小白鯨問著 "在那船上" 我喊著 我看見了一隻鯨魚在陸地上 是隻抹香鯨 牠迷失了方向 失去了信念 奄奄一息的上了岸 巨大的身形讓我震驚 可牠失落的眼神讓我傷
Thumbnail
我看見了一隻鯨魚在海洋裏 是隻小白鯨 牠不知所措 四處亂竄 潔白的身軀讓我目眩 可牠慌張的舉動讓我焦慮 那是尋不著家人的失措 "我的家人呢?" 小白鯨問著 "在那船上" 我喊著 我看見了一隻鯨魚在陸地上 是隻抹香鯨 牠迷失了方向 失去了信念 奄奄一息的上了岸 巨大的身形讓我震驚 可牠失落的眼神讓我傷
Thumbnail
這樣很好 那些久遠的過往 那些稀釋的記憶 就將它埋葬在西伯利亞的泥土裡 畢竟 誰的雙手不沾滿泥土呢?
Thumbnail
這樣很好 那些久遠的過往 那些稀釋的記憶 就將它埋葬在西伯利亞的泥土裡 畢竟 誰的雙手不沾滿泥土呢?
Thumbnail
海洋的洗禮,在二O一四年跨界藝術以後,演化為個人風格強烈的海洋心象系列,詩意跳躍,色彩斑斕,走過全世界的海,日以繼夜在京和紙上,以海洋的無窮無盡探索心靈圖象,為了表現靈光一閃的感悟,大膽實驗,寬廣深邃如海的神秘潛能,翻轉生命。
Thumbnail
海洋的洗禮,在二O一四年跨界藝術以後,演化為個人風格強烈的海洋心象系列,詩意跳躍,色彩斑斕,走過全世界的海,日以繼夜在京和紙上,以海洋的無窮無盡探索心靈圖象,為了表現靈光一閃的感悟,大膽實驗,寬廣深邃如海的神秘潛能,翻轉生命。
Thumbnail
魚屍浮於海 未閉合的雙眼 述說著終究沒有靠岸的遺憾......
Thumbnail
魚屍浮於海 未閉合的雙眼 述說著終究沒有靠岸的遺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