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擇寫作平台?Matters、Medium及方格子,以及不推薦Patreon的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三個寫作平台的比較

三個寫作平台的比較

方格子MattersMedium中應該怎樣選擇?之前已經有很多作者寫過作為用家的看法,我在這些平台都是新手,所以這篇文章會分享一下,在決定使用哪個平台之前所做的一點分析,也說一下為什麼我不喜歡「一次性贊助」的收費方式,還有為什麼我不推薦Patreon給中文作者。

為什麼要用營銷的角度去看?

1.因為你需要知道平台的方向

平台所宣揚的理念很重要,但數據可以反映出他們實際著力的方向,你可以按自己未來想發展的方向去衡量,平台是否適合自己。

2.因為你需要知道平台的服務對象是誰

這個很簡單,假如你是寫文學作品,你不會把文章投稿到福布斯雜誌,平台的對象不是你的目標對象,那會比較難去有效去建立讀者群,除非你有傳教士的精神,類似想把文學帶進商業世界這樣。

3.他們的定價方式,會很影響收入

定價方式是否多元化,讀者付款是否有多種方式,是否方便,你是否可以決定自己作品的價格,這些都很影響長遠的收入,也同時影響寫作事業的持續發展和成長。

平台的網站流量

三個寫作平台的網站流量來源(按地區)

三個寫作平台的網站流量來源(按地區)

Medium是王者這個是大家都知道,圖片中是20/6/2020-20/7/2020期間的數據,就是一個月大概有1.96億的網站流量。而其中6成是來自搜尋器,意味著Medium在SEO(搜尋引擎優化)方面已經做得很不錯,但同時也要注意,因為網站是以英語為語境,所以即使Medium有很大量的讀者,但這些流量對中文作者來說是沒什麼用處。Medium的用家不容易接觸到你的中文作品,因為Medium的宣傳推廣、首頁推送、關聯文章等功能,暫時全都是英語文章。

三個寫作平台的網站流量來源(按渠道)

三個寫作平台的網站流量來源(按渠道)

整合社交媒體的表現

三個寫作平台的網站流量來源(按社交媒體)

三個寫作平台的網站流量來源(按社交媒體)

在社交媒體方面,是方格子比較強的地方,有3成流量都是來自社交媒體,其中78%來自Facebook ,換算起來就是每月26.7萬流量,是Matters在Facebook引流的約5.6倍。所以如果你本身在Facebook已經有一定的讀者,或者Facebook是你想經營的平台,使用方格子會比較容易將他們的受眾引流到你自己的Facebook。

Medium由於是全英語的平台,在各方面(包括社交媒體)也有不錯的受眾量,如果你是以英語為寫作語言,Medium是首選,但如果是以中文為寫作語言,那麼Medium就只是一個方便的寫作工具,作者要自己想辦法把人流帶進去,否則文章在Medium中基本上是隱形。

作者收入方式

Medium

作者在Medium的收費方式

作者在Medium的收費方式

Medium是最方便,因為用Stripe,基本上有信用卡就可以,讀者付月費。金額是按讀者閱讀時間的比例去計算,就是讀者每月付USD$5,然後他這個月看了10篇文章,然後這USD$5的盈利部份,會按他看每篇文章的時間比例去分配給每位作者。

我個人很喜歡這種方式,這樣可以減少為Like而Like的行為,也可以減少純粹以接觸率高/標題吸睛的策略去提高收入的行為,明顯是為了維持站內的文章水平。但亦有不少Medium的作者反映,Medium計算收入的演算法還是不太透明。

方格子Vocus.cc

作者在方格子的收費方式

作者在方格子的收費方式

方格子的作者收入模式是最多元化,我覺得假如你是中文作者,方格子是很適合有經營概念的作者,就是有意將寫作逐步變成主要收入來源的作者。

方格子除了提供一次性贊助,也同時提供長期贊助和訂閱模式,是對作者成長很有幫助的方式,因為訂閱涉及承諾,作者需要建立持續的出版計劃,為讀者提供一定的價值,才能持續帶來收入。讀者是因為「需要你寫的內容」、「想看更多類似的」、「很期待你下一次的作品」,他們是真的在購買你的價值,而不是「捐款」,所以個人覺得這是對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關係,比較健康的培養方式。

作者也可以按專題出版不同主題的作品,對於想把社交媒體上的受眾,轉換成為真正付費的讀者很有幫助,有助作者建立自己的營利模式,而不止於依舊平台本身的流量。方格子也支持Likecoin,算是多一種收入方式。

Matters

作者在Matters的收費方式

作者在Matters的收費方式

Matters暫時只支援一次性贊助,而且交易的阻力較大。讀者需要先在Matters的戶口錢包內增值,每次最少可以增值港幣$20,然後你可以按錢包有多少錢去支持不同的作者,每次的贊助金額價格可自訂。

對我個人來說,對於要把錢存在一個閱讀戶口,感覺就是的之後肯定會忘了,存太多怕忘了,存太少又要經常充值,個人覺得操作真的太麻煩,作為讀者,付款的阻力比較大。在付款通道這方面,真的非常需要改進,但這也可能是因為和Likecoin的整合(這裡我不清楚原因),想以Likecoin為未來的主要收費系統,所以暫時維持這樣的收款方式?

雖然這樣,但Matters是和Likecoin最緊扣的平台,除了協助作者賺取收入,在保護原創者的版權方面都下了很多功夫,這方面真的要鼓掌,兩個機構都是希望讓創作者能憑藉創作得到收入回報,理念其實很相似。但兩者皆是在起步階段,所以還是要看往後的發展。

為什麼沒有Patreon

因為它來自搜尋器的網站流量比例特別低,只有9.65%,Patreon本身是用來給作者建立會員收費制度。如果沒有搜尋器友善的環境,而作者本身並沒有一定數量的讀者群,我便不太推介給文字創作者,尤其是中文作者。比例換算下來,來自搜尋器的網站流量的確比方格子Matters高(當然是比Medium低),但這個比例是反映著「這平台的著力點」,文字明顯不是重點。Patreon有近7成的社交媒體流量來自Youtube,相信是因為Patreon的發展方向比較傾向多媒體創作者。

但有一些情況下我覺得文字作者用Patreon也沒所謂:

1.你本身已經有一定數量的受眾群,你能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這些平台,把人流帶到你的文章
2.你不需要Patreon幫你增加讀者群
3.你實在很喜歡Patreon的使用介面
4.你本身除了文字,還是一個多媒體創作者,那Patreon是和社群交流連結的好地方

為什麼別依賴一次性贊助

「一次性贊助」這種方式,個人認為只能作為價格的襯托,讓讀者在免費內容充斥的網絡環境,嘗試一下購買內容這種模式 。「一次性贊助」就好像捐款,就是有捐助流浪動物的感覺。而且這種「支持」是建基於認為讀者們都願意提供援助的假設,這是和經營慈善團體一樣,只能一直叫別人救濟,而救濟金,是每個捐助人只要遇上要減省資源、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便會第一時間下刀的地方。單純依靠對方主動採取行動去支持和援助,便需要作者定期走出來再向大眾提供一個新的支持理由,這樣其實難以持續發展,而且推動的成本很高昂。 。

//將作者定位成能提供價值的人才,讓他們的定位不是需要「受照顧」、「弱勢」的一群,而是有力量去令自己的創作生活、作品收入一直成長,為別人帶來價值的一群。//

在贊助(Sponsor)和賦權(Empower)之間,我個人比較傾向Empower。將作者定位成能提供價值的人才,讓他們的定位不是需要「受照顧」、「弱勢」的一群,而是有力量去令自己的創作生活、作品收入一直成長,為別人帶來價值的一群,是經濟體系中的一員。

讓作者從那種「社會根本不認同創作有價」,長期無力地等待伯樂的狀態,轉變成「我要主動去思考怎樣發展下去」這種心態。讀者是在購買價值,而不是「捐助」,讀者高興是因為他非常期待這位作者下期的作品,而不是因為「喔我今天做了好事」。讓讀者付出代價去得到價值,重新教育讀者怎樣看待內容和創作者,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關係會比較平等健康。

作者還是可以寫自己喜歡的文章,但怎樣找到自己喜歡讀者群,他們需要開始主動去想,重新掌握回自己的力量(本來就有這種能力好不好),一步步成長。而當創作者有了經營的概念,無論平台未來是否會易手、關門大吉,也有能力把事業在任何平台經營下去。

怎樣反映出這種定位?其實就是定價方式,定價組合的自由度。簡單來就,就是收費方式的花樣,這裡不是說,花樣越多越好。而是,因為能做出的收費花樣比較多,作者可以自己因應自己的發展和需要,為自己制定出不同的訂價方法,讓他們有機會在收費方式都發揮出創意,開啟更多創作者的金錢想像,孕育更多令創作真的能賺錢的可能性。在這方面,方格子的設計是最突出的。

讀者群和閱讀經驗


三個寫作平台最熱門的讀者興趣

三個寫作平台最熱門的讀者興趣

方格子有最清晰的作者指引,關於去哪裡和其他作者交流、他們會怎樣宣傳你的作品等等。在社群經營方面,他們明顯有比較實在的規劃和概念。內容分類,官網的易讀性都很好,幫助作者的資源亦做得比較完整。

Medium有自己的apps、推送、會員通訊這些要有的都有,但仍然是那一句,這些對中文作者都沒用。但閱讀經驗卻是最好的,網站設計、找尋文章、推介文章等都比較能切中自己的喜好。

//作為香港人,另一個比較在意的地方,就是Matters的讀者群超過50%是來自中國大陸//

Matters的網站,感覺每一方面都是在起步階段,內容也沒有明確分類,好像生活類、財經、新聞這種,如果想發掘更多對口味的作者,找起來就是有大海撈針的感覺,比較累。而且我連續兩天都在首頁第一欄看到同一篇煮食文章,平台推送文章的演算好像還是有點簡陋。個人覺得它首要任務是要把閱讀和付款經驗改善,網站的搜尋能力和Instagram差不多,會感覺倒不如去Google搜會比較快。

作為讀者,我實在不太喜歡在Matters的閱讀經驗,真的比較累人,翻好多篇都不是自己想看的東西。

作為香港人,另一個比較在意的地方,就是Matters的讀者群超過50%是來自中國大陸,簡體字的文章很多,站內沒有過濾器,也不設繁簡字轉換,看起來就是繁簡混在一起,閱讀經驗有點打折扣。加上香港進入了後國安法年代,將文章置身於眾多大陸讀者的眼光之下,就是有點沒安全感,這個和平台的資訊安全沒關係。

建議大家就是循「我想建立怎樣的讀者群,我希望他們是誰」這個角度去考慮,再決定把自己的文字舞台放在哪裡,因為只要身處香港,沒有一個平台能在這政權之下保護我們的,資訊安全還是得靠自己。

Matters才剛起步,所以期待他們會越變越好,先讓讀者享受閱讀、付款不麻煩,畢竟是香港的平台,真的非常希望你們可以做得很好。

個人評分

如果你是英語作者,不用想了,很輕鬆就可以選Medium

而作為中文作者,方格子是暫時最理想的選擇,但要注意一下的是,台灣境外的作者,當匯款超過TWD$5000,將會被徵收20%外國人所得稅。

最後,其實你也可以同時把文章放在Matters方格子,因為這兩個平台都把版權留給作者,只是這樣便要多花點時間照顧多一個平台。

進階的方法

其實還有其他進階的寫作平台,可以讓你賺取收入,只是額外需要建立一些技術就是了。

1.在Wordpress建立部落格網站,加入Likecoin的功能。

2.同樣在Wordpress建站,申請Google Adsense,在網站放Google客戶的廣告,但這同時會影響讀者的閱讀經驗。

如果本身沒有興趣自建網站,把時間花在培養自己對社交媒體、網站、流量這些東西的認識,就是學懂建立自己的經營模型,會比建站技術更重要。因為現在已經有無數工具可以協助你快速建站、引導人流、轉化成付費讀者,但要攪懂自己的營運模式,自己想要什麼模式,這些都只能靠自己。

一開始選擇這些已經建好、自帶流量的平台,可以協助作者專注在內容方面,但如果你本來就已經懂架設網站,那就可以考慮多方面發展,看看哪個模式最適合自己。

感謝你讀到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ei Chang-avatar-img
2023/11/24
寫得相當清楚,感謝分享!
陽路明-avatar-img
2022/08/31
不好意思,您說方格子和Matters把文章版權留給作者……可是,Medium不是也把版權留給作者嗎?
avatar-img
冬甩飯團的沙龍
22會員
5內容數
冬甩飯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14
WhatsApp掀起的地毯底風景 WhatsApp這次的條款更新,惹起巨大爭議,同時標誌著網民來到了進化的決擇時刻。
Thumbnail
2021/01/14
WhatsApp掀起的地毯底風景 WhatsApp這次的條款更新,惹起巨大爭議,同時標誌著網民來到了進化的決擇時刻。
Thumbnail
2020/12/23
每次接觸的企業老闆/創業人士,每有新項目,大家都很習慣地說:「我們要快點先開設Facebook」。 曾經,Facebook是免費的推廣渠道,也近乎變成了網上行銷的代名詞,但到了現在,還是一樣嗎?希望分享一下我的看法,能幫助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打算在現在社交媒體的生態裡要經營Facebook,有甚
Thumbnail
2020/12/23
每次接觸的企業老闆/創業人士,每有新項目,大家都很習慣地說:「我們要快點先開設Facebook」。 曾經,Facebook是免費的推廣渠道,也近乎變成了網上行銷的代名詞,但到了現在,還是一樣嗎?希望分享一下我的看法,能幫助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打算在現在社交媒體的生態裡要經營Facebook,有甚
Thumbnail
2020/11/25
創作真的有價嗎? 成本是可計算的,價值是無法量度的。 創作和金錢,要有將金錢視之「如其所是」的心態作為基礎,才有可能解開創作者不願意觸及金錢的心理限制,抗拒談錢,就是受錢所困的徵狀。唯有鬆開這種心理限制,創作人才有可能心安理得地找到不再是「生存」,而是生活的出路。
Thumbnail
2020/11/25
創作真的有價嗎? 成本是可計算的,價值是無法量度的。 創作和金錢,要有將金錢視之「如其所是」的心態作為基礎,才有可能解開創作者不願意觸及金錢的心理限制,抗拒談錢,就是受錢所困的徵狀。唯有鬆開這種心理限制,創作人才有可能心安理得地找到不再是「生存」,而是生活的出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方格子寫作心得,最近終於達成5000瀏覽量的目標,想藉這次機會分享一下在方格子上創作的心得,並且聊聊我在方格子上看到的平台優缺點,希望透過這次紀錄讓自己不要忘記創作初衷!
Thumbnail
方格子寫作心得,最近終於達成5000瀏覽量的目標,想藉這次機會分享一下在方格子上創作的心得,並且聊聊我在方格子上看到的平台優缺點,希望透過這次紀錄讓自己不要忘記創作初衷!
Thumbnail
格友該知道的功能:讓文章飛速曝光的「直送計畫」|一篇文章被兩家媒體轉載破萬流量
Thumbnail
格友該知道的功能:讓文章飛速曝光的「直送計畫」|一篇文章被兩家媒體轉載破萬流量
Thumbnail
經營方格子一個月有餘。共發佈11篇文章,創建3個專題,閱讀數十篇文章,付費訂閱他人專題,有了第一次的打賞行為,並參與一次成長學院的線上課程。我是創作者,也是讀者。 結合過去影音自媒體代操與KOL打造經驗,簡單整理一下心得與建議,給要加入文字自媒體行列的朋友以及方格子 vocus 小編參考。
Thumbnail
經營方格子一個月有餘。共發佈11篇文章,創建3個專題,閱讀數十篇文章,付費訂閱他人專題,有了第一次的打賞行為,並參與一次成長學院的線上課程。我是創作者,也是讀者。 結合過去影音自媒體代操與KOL打造經驗,簡單整理一下心得與建議,給要加入文字自媒體行列的朋友以及方格子 vocus 小編參考。
Thumbnail
寫作在方格子已經4個多月,在Matters 3個多月,算是一名寫作新手,最近聽到有兩位創作者在Matters吵架,我想導火線是A對方指名道名的批評B,重點是在公開平台批評,當事者一定不服氣,造成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讓不明白狀況的我很無言。
Thumbnail
寫作在方格子已經4個多月,在Matters 3個多月,算是一名寫作新手,最近聽到有兩位創作者在Matters吵架,我想導火線是A對方指名道名的批評B,重點是在公開平台批評,當事者一定不服氣,造成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讓不明白狀況的我很無言。
Thumbnail
三個寫作平台的比較-給想長期經營寫作事業的作者 在方格子、Matters、Medium中應該怎樣選擇?之前已經有很多作者寫過用家的看法,我在這些平台都是新手,所以這篇文章會分享一下,在我決定使用哪個平台之前,以行銷的角度所做的一點分析。
Thumbnail
三個寫作平台的比較-給想長期經營寫作事業的作者 在方格子、Matters、Medium中應該怎樣選擇?之前已經有很多作者寫過用家的看法,我在這些平台都是新手,所以這篇文章會分享一下,在我決定使用哪個平台之前,以行銷的角度所做的一點分析。
Thumbnail
事實上以目前的文字平台經營方式,除了像方格子吸引(或招攬)本身就有些名氣的作家去開訂閱頻道外,平台要能培養新創作者、新作家,多半還是必須靠創作很努力的去尋找讀者、經營頻道。如果機制再不利創作者,那麼跟自己架部落格沒什麼兩樣了!真的想做一個能夠以文字賣錢的平台,不論是作者或平台之間,都必須要再思考了!
Thumbnail
事實上以目前的文字平台經營方式,除了像方格子吸引(或招攬)本身就有些名氣的作家去開訂閱頻道外,平台要能培養新創作者、新作家,多半還是必須靠創作很努力的去尋找讀者、經營頻道。如果機制再不利創作者,那麼跟自己架部落格沒什麼兩樣了!真的想做一個能夠以文字賣錢的平台,不論是作者或平台之間,都必須要再思考了!
Thumbnail
Medium是我最先接觸的Blog平台,也是最早放棄的... 因為...留言實在太卡了! 想看留言嗎?請先點開 想看留言回覆嗎?請再點開等個0.5秒 想回去看其他留言嗎?請點上一步再等個0.5秒 這到底是在整誰......瞬間澆熄閱讀熱情及社群留言體驗。 那方格子、Matters 的表現??
Thumbnail
Medium是我最先接觸的Blog平台,也是最早放棄的... 因為...留言實在太卡了! 想看留言嗎?請先點開 想看留言回覆嗎?請再點開等個0.5秒 想回去看其他留言嗎?請點上一步再等個0.5秒 這到底是在整誰......瞬間澆熄閱讀熱情及社群留言體驗。 那方格子、Matters 的表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