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燃燒的幽藍鬼火——林斯諺《芭達雅血咒》

2012/01/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終於把林斯諺的四本長篇都讀完了!
  怕過於血腥恐怖而不敢閱讀的讀友可以放心,經本人親身體驗,這本既不血腥,也沒那麼恐怖——好吧,除了開頭那個該死的人(?)血流得多一點外,其他都還好——這樣算有雷嗎?總之喜歡推理的讀友應該不會失望,反倒是想嚇自己的讀友,或許不要期望太高。
  此外,本書維持作者的習慣,仍然帶了哲學思想在裡頭,但是抽掉了遐想的部分,對此「謬思女神」反胃的讀友們也可以放心喔,雖然我自己覺得沒關係啦。
  同時還推薦給「曾經深愛過卻無法結合」,以及「曾經甜蜜,到最後隔闔卻越來越深」的情侶/夫妻檔,讀完較一般人應該會有更深的體悟。
  以下進入正文。(可能有雷)
  搜尋一下其他人的心得,大部分都是好評,我個人卻還是比較喜歡《冰鏡莊殺人事件》,主要是元素和題材的個人偏好——我喜歡冰冷乾淨,勝於潮溼悶熱。而以客觀而言,《芭達雅血咒》有個致命傷:明明是驚悚推理,卻不夠懸疑恐怖。怎麼說呢?
一、推理小說雖然很適合玩「結構」,不過如果太複雜,視角切換次數太多、太快,讀者情緒便容易中斷,背脊亦難以發涼。
二、作者文字理性、思路清晰,對撰寫推理小說而言是優勢,然而驚悚類的小說,還是得在必要的敘述外,多點渲染用的閑筆或留白,才能營造出幽森悚慄的氣氛。
三、一開始就是事件的完結,擺明沒有後續、沒有下個受害者,就像在解沒有時間限制也沒有對手的數學題目一樣,實在讓人緊張不起來啊!即便最後讓主角「出生入死」一下,也已經沒有意義。
  不過以上只是我個人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讀到最後幾章,仍不免為作者的巧思喝采;翻轉再翻轉,事實的真相究竟為何?到了最終章,我忍不住往回翻,果然我還是中了作者的計謀了,真讓人開心哪,哈哈!
  除去外在,一部作品最重要的還是它的中心意旨,也就是它的靈魂。
  幽藍的鬼火,於人世綻放燃燒,倏忽而來、倏忽而去,帶走一個又一個的男人,它為的是什麼?就為了一個字——愛。
  這個字,是本書所有案件的動機,也是最讓人感慨不已的地方。
  一個人為了愛,究竟能做到什麼地步呢?是日復一日,陪著對方消逝在社會現實之中,埋沒自己所有的一切,還是剎那燃燒自己的生命,只為讓對方還有活下去的希望?
  可是如果對方不愛你呢?如果他日後會因為種種因素不再愛你?
  愛的本質很美麗,可惜呈現出來的樣子,卻往往是殘酷的,試想誰沒有為愛受過傷?重點只在於自己甘不甘願;心甘情願的付出,受再大的苦難、委屈,內心也是平靜。
  我認為倒數第二位兇嫌,不否認自己殺了某人是很有道理的,甚至把所有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也很合理,因為當一個人心痛到無以復加,根本已經沒有心力去否認,反而會自暴自棄地全部承攬下來,這在吵架之中很常見,如果還能用「決定去」、「打算去」,這種暗示「實際上不見得有去」、為自己留後路的詞彙,反倒顯得沒那麼悲憤。
  這本書提到同性之愛、男女之愛,還有隱隱約約的禁忌之愛,最令人動容的當然是林若平最後破解的那一個謎團,短短幾個字,道盡多少心酸哪!
  最後提幾個疑義處:
  既然知道那篇署名某人的遊記其實是犯人寫的,偵探怎麼還可以把遊記內文當真相,來拆穿偽裝成某人的犯人呢?
  冒名投稿,只要隨便一個讀者或編輯認識本人,應該很容易被拆穿吧?姑且說是哥哥體諒不追究,然而稿子有那麼容易被選中刊登嗎?刊登在哪一期應該也沒那麼容易掌握吧?用這種方式實在太不踏實了。
  話說,原來封面某圖就是關鍵的那張照片啊!還有那個朱諾,是真有其人(表示某人已經死會),還是他隨口搪塞的呢?

購書頁:讀冊博客來(有喬齊安、既晴的推薦序,和傅博的導讀喔!)

內容簡介:

被隱藏的恨意,
在藍色鬼火中緩緩現身。
成為利刃,
粉碎那無情者的心臟……
  泰國
  度假勝地芭達雅的知名飯店,發生一起靈異事件。來自台灣的男子,莫名被藍色鬼火纏身,自飯店十樓陽台墜樓而下,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那名男子竟然在墜樓之後人間蒸發……難道他被鬼火帶到另一個世界去?……
  台北
  一位熱愛拍攝靈異照片的攝影師,被女友發現陳屍在自宅暗房中。女友不解,平時交遊情況還算單純的他,並未與人結怨,是誰如此殘酷痛下殺手?……警方到場發現,攝影師的屍體旁,有個血紅英文字「SOl」,這難道是死者留下的破案關鍵?……
  這分別發生在泰國與台灣的兩起案件,看似毫不相干,但經過警探林若平與國際警察阪井誠司追查後發現,兩案的關係人竟有著連結!經過他們抽絲剝繭,那錯綜複雜的難解絲線,牽扯出不尋常的情感關係網。死亡,伴隨著失落的愛情而來,動機,如迂迴曲折的迷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0會員
297內容數
冬日迎春戲雪,古道潑墨行俠。 在巷弄裡,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