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那些巴拿馬教我的事—淡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伴隨著刺鼻的焦味,車子引擎怒吼掙扎著拉著車子在爛泥中試圖往上。
在這幅巴拿馬的奇幻畫面裡,我自然(?)是跟同事們坐在咆哮的車內,看司機如何運用技術(和咒罵)奮力驅使車子試圖爬上一條由爛泥構成的滑坡路。

raw-image

這日我們包車由聖塔非出發,穿過山區要到另一頭的村落做訪談。另一種行車選擇是下山繞到另一個省再上山(光是單程可能要用上半天),但路況會好上許多。顯然同事們覺得穿山比較省時。
巴拿馬所有的山徑,幾乎都是沒有鋪表面瀝青或水泥的泥路。如果那陣子有下雨,泥路就會轉成泥水路。

raw-image

說是行車、我覺得倒像是乘船,車子四個輪子在四輪傳動驅動下,不斷的在泥水中打滑。
一車同事們看起異常淡定,我努力維持表面的平靜但萬分驚恐的看著因車子的側滑、邊坡上的植物不斷在我視線中放大。
車子賣力扭動,而我窗外的邊坡已經近到我可以開始數有多少種植物時甚至考慮要不要就地找掩護,終於邊坡又慢慢離我遠去(車身往另一側邊坡滑去),我卻是完全無法鬆下那口氣。

我們的車子可不是只有開啟四輪傳動而已,在第一次試圖上坡未果我們後滑回坡底後,司機已經為輪子上了雪鍊(在台灣叫雪鍊、在這終年無雪的國度應該叫做泥鍊吧我想)。前後為了這個坡道該耗費了接近一小時。

raw-image

相較於我的緊張(即便表面或許不明顯),其他巴拿馬人看起來仍是一派輕鬆,聊些言不及意的事。這時包車的我們不是該問一下司機「這是常態嗎」「這樣正常嗎」的問題嗎?
憑良心說,我也想不出問這些問題有什麼幫助。

在台灣的氛圍,太多人會七嘴八舌的出主意,但多數是在拋問題,而不是真的解決問題。
所以我們每每要做一件事情,最累的不是為自己增添勇氣,卻是在於去搬開別人放在你未來道路上的石頭。「這樣對嗎?」「那樣好嗎?」「會不會有危險?」「要不要讓別人先做做看?」

以上述同樣情況為例,如果載的是一整車臺灣人,大概是瘋狂的用問題砲轟駕駛:「車子沒問題吧?」「行不行啊?」「這台車的四輪傳動可靠嗎?」「我們一定要走這條路嗎?」
這些問題除了會讓司機覺得很焦躁,其實一點建設性都沒有。

認真想來,許多問題,發問者自己都沒有想像一下提出這些問題的意義何在,說出口或許只是想要一點參與感、或證明自己很厲害(?)
我們常覺得電視上的新聞記者問一些愚蠢的問題,最終大家都有同樣的毛病。

而巴拿馬人……
說他們漠不關心也好,置死生於度外也罷(其實我覺得是日常看過太多匪夷所思的事件),總之就是每每遇到「特殊」情況時,都很淡定,彷彿我們只是聚在一起在喝下午茶般。
他們不會一起想辦法、也不會用問題轟炸處理的人,彷彿「相信別人會解決問題」就是所有問題的最佳解答。
我很難說我覺得這樣比較好,出差整理裝備時會很討厭所有人都不幫忙、時間莫名拖掉的感覺。

不過,在自己完全不可能幫上忙的情況,保持自己的淡定,或許真的是能幫上最多忙的事了。
在巴拿馬多數事情出問題的時候,我這個外國人的確幫不上什麼忙。我既抬不動車子、也不可能躺在泥地上捆雪鍊,只能盡量控制自己不要干擾現場,所以有時候遇到讓我緊張的情況下,我演化出用有點誇張的笑容(平常絕對沒有這樣的表情)來掩飾情緒的作法。

raw-image

淡定,其實是面對很多措手不及的狀況下,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
不要驚慌,才有辦法思考和解決問題。

或許後續的作法和巴拿馬人不同。
不過,淡定真的是我在巴拿馬學到很好的一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泰太-avatar-img
2021/01/03
這張的背影帥極了!(眼冒愛心~~
avatar-img
巴拿馬散記
32會員
60內容數
巴拿馬的聖塔非,承載了我生命中兩年很重要的光陰。 在那兒發生的每件事,有笑有淚。 歡喜或悲傷,到了最後,都是讓人成長的養分。
巴拿馬散記的其他內容
2021/08/23
在巴拿馬的野外設置自動相機,得走到遠的要命王國尋找動物出沒的獸徑,還得面對老天給的種種考驗...
Thumbnail
2021/08/23
在巴拿馬的野外設置自動相機,得走到遠的要命王國尋找動物出沒的獸徑,還得面對老天給的種種考驗...
Thumbnail
2021/08/06
從1855年起開始營運的巴拿馬運河鐵路,2001年整修重新載客營運後、復古風的車廂、橫貫整個大陸的特殊意涵,讓搭乘這段短短鐵路之旅賦予一種心理層面上非常不同的意義
Thumbnail
2021/08/06
從1855年起開始營運的巴拿馬運河鐵路,2001年整修重新載客營運後、復古風的車廂、橫貫整個大陸的特殊意涵,讓搭乘這段短短鐵路之旅賦予一種心理層面上非常不同的意義
Thumbnail
2021/07/27
巴拿馬運河鐵路跨巴拿馬地峽,從太平洋側鄰近巴拿馬市的巴爾博亞(Balboa)到達大西洋側的城市箇朗(Colón),長度僅有76.6公里。
Thumbnail
2021/07/27
巴拿馬運河鐵路跨巴拿馬地峽,從太平洋側鄰近巴拿馬市的巴爾博亞(Balboa)到達大西洋側的城市箇朗(Colón),長度僅有76.6公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每天騎單車通勤,用屁股感受台中的顛簸。 感受道路, 感受顛簸, 感受台中。 一開始騎在大馬路上,和摩托車、汽車搶道,塵土飄揚,陽光熾熱,我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像是在沙漠裡騎駱駝,一樣太陽大,一樣吃沙,一樣騎大型動物。 後來多多探索,終於發現了好騎的綠園道。綠蔭遮蔽,涼風徐徐,空氣自帶花葉的清香。原來台中
Thumbnail
每天騎單車通勤,用屁股感受台中的顛簸。 感受道路, 感受顛簸, 感受台中。 一開始騎在大馬路上,和摩托車、汽車搶道,塵土飄揚,陽光熾熱,我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像是在沙漠裡騎駱駝,一樣太陽大,一樣吃沙,一樣騎大型動物。 後來多多探索,終於發現了好騎的綠園道。綠蔭遮蔽,涼風徐徐,空氣自帶花葉的清香。原來台中
Thumbnail
除了與車爭道的驚險之外,高低不平的黃土路也令我心驚膽顫。
Thumbnail
除了與車爭道的驚險之外,高低不平的黃土路也令我心驚膽顫。
Thumbnail
或許,急迫的生活步調,將人的思緒複雜化,讓情緒時時處於備戰的狀態,耗弱心中的正能量, 但是,心靈深處,總是有那點點暖心的光芒,你仍是溫暖的,仍是充滿熱情的,只是忘記了。
Thumbnail
或許,急迫的生活步調,將人的思緒複雜化,讓情緒時時處於備戰的狀態,耗弱心中的正能量, 但是,心靈深處,總是有那點點暖心的光芒,你仍是溫暖的,仍是充滿熱情的,只是忘記了。
Thumbnail
沒有認真洗過其實還是不行,許多泥土的痕跡依然沾粘在車子的板金已經奇奇怪怪的角落裡。
Thumbnail
沒有認真洗過其實還是不行,許多泥土的痕跡依然沾粘在車子的板金已經奇奇怪怪的角落裡。
Thumbnail
伴隨著刺鼻的焦味,車子引擎怒吼掙扎著拉著車子在爛泥中試圖往上。 在這幅巴拿馬的奇幻畫面裡,我自然(?)是跟同事們坐在咆哮的車內,看司機如何運用技術(和咒罵)奮力驅使車子試圖爬上一條由爛泥構成的滑坡路。
Thumbnail
伴隨著刺鼻的焦味,車子引擎怒吼掙扎著拉著車子在爛泥中試圖往上。 在這幅巴拿馬的奇幻畫面裡,我自然(?)是跟同事們坐在咆哮的車內,看司機如何運用技術(和咒罵)奮力驅使車子試圖爬上一條由爛泥構成的滑坡路。
Thumbnail
往步道口忐忑經歷  搭上九人座包車,  往安通越嶺古道西段步道,  一開始是還可以雙向通行的柏油路,  後來變成一部車的寬度,  坡度緩慢上升,  且路面龜裂破損的情況越來越多,  行駛中很多樹枝樹葉掉在路中,  坑洞積水,  兩道車轍中間長出青苔雜草, 上山的道路差不多就是醬  山上的水也不斷從路
Thumbnail
往步道口忐忑經歷  搭上九人座包車,  往安通越嶺古道西段步道,  一開始是還可以雙向通行的柏油路,  後來變成一部車的寬度,  坡度緩慢上升,  且路面龜裂破損的情況越來越多,  行駛中很多樹枝樹葉掉在路中,  坑洞積水,  兩道車轍中間長出青苔雜草, 上山的道路差不多就是醬  山上的水也不斷從路
Thumbnail
辦公室其實只是勉強塞入兩組桌椅及一個小書櫃的窄小空間,還經常停放一台很「趴」的越野摩托車。 上工第四天,跟達力歐還有這台車發生了什麼事呢?
Thumbnail
辦公室其實只是勉強塞入兩組桌椅及一個小書櫃的窄小空間,還經常停放一台很「趴」的越野摩托車。 上工第四天,跟達力歐還有這台車發生了什麼事呢?
Thumbnail
游離、跟團、生活是總結的三種狀態。
Thumbnail
游離、跟團、生活是總結的三種狀態。
Thumbnail
      終於站在入山牌後方,車子停在不遠處,午後的陽光讓人睜不開眼,慢動作的走向前,把登山杖輕靠在車旁,打開腰扣,打開胸扣,卸下背包、拉開綁腿,換上拖鞋─阿……… ,幾乎同時,雙腳忽然被石化,好累。   
Thumbnail
      終於站在入山牌後方,車子停在不遠處,午後的陽光讓人睜不開眼,慢動作的走向前,把登山杖輕靠在車旁,打開腰扣,打開胸扣,卸下背包、拉開綁腿,換上拖鞋─阿……… ,幾乎同時,雙腳忽然被石化,好累。   
Thumbnail
#一談就贏思維11班 心得下 第二天有十四個學長姐在布達拉宮上車,他們陪伴、觀察,並且當租屋活動中的房東。 如果說第一段旅程是爬升的過程,將我們帶離氧氣充足的海平面,那麼第二段才是把我們推向聖山的重
Thumbnail
#一談就贏思維11班 心得下 第二天有十四個學長姐在布達拉宮上車,他們陪伴、觀察,並且當租屋活動中的房東。 如果說第一段旅程是爬升的過程,將我們帶離氧氣充足的海平面,那麼第二段才是把我們推向聖山的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