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調整的首要任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打球就是人在打。你說要打多遠,會不會亂飛,要打高、打低都是人可以掌握。那球桿做什麼?其實球桿就是讓打球難度增加,多一個中介物品讓人去控制把整個打球變複雜化。也就是這個運動的樂趣。不可諱言,球具是這個運動和核心之一,也是重大商機所在,對廠商的角度絕不會把它減化。因為一旦減化,需求就可能減低。


raw-image

那要讓你的動作穩定和練好在哪?我自己的經驗是,當你的動作還沒有很熟練的狀況下,要打掉重練是最好。一旦動作固定也定型,要改就要拉久,不容易。尤其球齡不長的人是可以重練比亂練的好。還有機會可以改。

如果一些人的動作已經練了超過4~5年。基本都習慣動作的打法和運作模式就可能改的痛苦。這樣的狀況下可以就主要核心問題或細節去調整改善。當然如果核心沒有改變,都會有瓶頸和問題無法根治。對於這樣的狀況,只能把重心放在球桿的調整和客製上。

從球桿上下手就是針對你的動作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抵銷。而問題不會不見,只是變小。簡單說,會右曲的還是會右曲,只是幅度變小。彈道太高,可以讓彈道變低。這就是球桿和客製產品可以啟到的作用。這也是我認為不要把訂製球具想成仙丹妙藥。它和西藥一樣是減低症狀而已。

一般球友的動作超過8成都是靠手打球。握桿是手掌握桿。這沒有對錯,只是動作是有分時期,不同時期對動作有不同的解讀和發揮。但你要瞭解一個核心觀念就是動作的“效率”。在這個觀念下,動作就有方法和原理。如何讓你用最有效的力量去得到破表的擊球結果?

因為訂製球桿,所以都會觀察球友的測試和球友的揮桿影片,分析多了也就瞭解多數人的問題和普遍狀況。主要的問題都在“動作缺乏效率”!我不去討論動作對錯或正確與否。就效率而言,你如果over swing,你的桿子就會太早彈力釋放。也就是沒有利用到球桿的輔助和效力。

第二,桿子要握牢,才能把力量給發揮出來。強勢握桿一大部分在於你的握把尺寸不對,讓你需要握到強勢。所以握把這塊也是多數人輕視和沒有去調整的地方。第三,身體重心從上桿到下桿過程移動太多,太複雜。這樣導致觸球的時間點和位置很難掌握。會讓擊中甜蜜點的機率變低。球也容易跑左右邊。

我的動作核心還是在“效率”上。上面三種問題和狀況都發生在多數球友身上,導致你的擊球精準度和效率不好。所以我在此建議大家一個簡單方法,就是要打好球,把動作“減化”!什麼是動作減化?要如何減化?因為減化是第一步,把你動作多餘的部分給拿掉,才能把效率提升和錯誤減少。

好!如何減化,第一步就是減化你的上桿幅度。多數人都會over swing,為什麼?因為覺得不上到頂點就沒有力量,速度就發揮不出來。其實不是!over swing 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球桿給你的負擔,導致你需要把桿子上過頭,或上到頂,讓桿子的重量可以放在你的身上。如果你上一半或3/4是,你的手臂需要有一定的力量來支撐球桿,所以打球要鍛鍊也是在此。

你如果不要鍛鍊,沒有時間去鍛鍊,那要如何做?球桿輕量化,但多數技師有點腦殘的會把桿子做輕量化卻設定很長。這樣反而沒有減輕使用者的負擔,反而增加負擔。稍微物理學的力矩原理就可以理解。但他們所持的理由卻是要打遠用!重點在,沒有打到桿面甜蜜點,如何有最好的距離結果?所以輕量化被一些不到半桶水的人給玩殘了。

減化上桿可以讓你知道你身體哪部分不足或需要強化。減化上桿會強迫你去利用身體其他更多部位去發力。同時也可以瞭解球桿對你是負擔還是輔助?當你可以把上桿減化後,效率自然會出來。你不需要上桿過頭就可以得到效果!

chien,Peargolf網站洋梨高爾夫臉書chien個人臉書Pear Golf twitt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en的沙龍
41會員
233內容數
chi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今天來聊聊高爾夫球,球是必須的物件,球的好壞對擊球的手感和結果都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如果你在意你的表現和結果,球就是不可省略的一環。當然球有很多款式和品牌,哪個適合我,真的沒有球桿來的容易分辨。當然如果你的技術和動作沒有到一個火候,也無法評判球的適合與否。對於一個假日球友或業餘球友來說,要如何去選擇
Thumbnail
2025/04/13
今天來聊聊高爾夫球,球是必須的物件,球的好壞對擊球的手感和結果都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如果你在意你的表現和結果,球就是不可省略的一環。當然球有很多款式和品牌,哪個適合我,真的沒有球桿來的容易分辨。當然如果你的技術和動作沒有到一個火候,也無法評判球的適合與否。對於一個假日球友或業餘球友來說,要如何去選擇
Thumbnail
2025/03/25
3月快到月底了,天氣感覺慢慢的變溫暖,當然就手癢了。今年的第一場球就選Bethpage Yellow Course/ 黃場來試身手,因為朋友約12點開球,想說氣溫應該可以到10度,但還是有大風影響。到開球台,風就大到像台灣的颱風,站都站不穩,我們的推車前後被吹倒好幾次。開球就來一個左拉,還好球道寬,
Thumbnail
2025/03/25
3月快到月底了,天氣感覺慢慢的變溫暖,當然就手癢了。今年的第一場球就選Bethpage Yellow Course/ 黃場來試身手,因為朋友約12點開球,想說氣溫應該可以到10度,但還是有大風影響。到開球台,風就大到像台灣的颱風,站都站不穩,我們的推車前後被吹倒好幾次。開球就來一個左拉,還好球道寬,
Thumbnail
2025/03/16
2025年新球桿也是雨後春筍的問市,我也買了Callaway Elyte木桿來做為2025的先發。當然也打算購置另一支木桿來進行比較,我的首選就是Titleist GT木桿。我也對這款木桿先做瞭解和研究,首先,近5年的木桿都是走智慧或AI桿面設計,簡單說就是桿面的背面會是不規則的厚度設計。因為這樣才
Thumbnail
2025/03/16
2025年新球桿也是雨後春筍的問市,我也買了Callaway Elyte木桿來做為2025的先發。當然也打算購置另一支木桿來進行比較,我的首選就是Titleist GT木桿。我也對這款木桿先做瞭解和研究,首先,近5年的木桿都是走智慧或AI桿面設計,簡單說就是桿面的背面會是不規則的厚度設計。因為這樣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現代化的高爾夫裡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的球速,而球速的主要來源在於你的擊球力量,當然力量的來源在你的身體整體的轉動速度和力量。我自己一直在研究身體力量要如何和你的球桿來配合,進而可以有一個最好、最穩定的擊球結果,而今天我想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大家也可以去思考這些點,看看能否讓你的擊球效果和質量有一些提升
Thumbnail
在現代化的高爾夫裡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的球速,而球速的主要來源在於你的擊球力量,當然力量的來源在你的身體整體的轉動速度和力量。我自己一直在研究身體力量要如何和你的球桿來配合,進而可以有一個最好、最穩定的擊球結果,而今天我想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大家也可以去思考這些點,看看能否讓你的擊球效果和質量有一些提升
Thumbnail
在高爾夫裡,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控制自己的身體。大家都會有感覺就是,揮桿動作很多時候你是用意識去做這些身體動作,但往往你無法控制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導致結果不好。有時狀況不錯,想做到像上一球打不錯的動作,就是做不到。這些狀況和問題都是在一個核心上:控制身體! 因為揮桿動作是一個快速且連續的執行
Thumbnail
在高爾夫裡,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控制自己的身體。大家都會有感覺就是,揮桿動作很多時候你是用意識去做這些身體動作,但往往你無法控制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導致結果不好。有時狀況不錯,想做到像上一球打不錯的動作,就是做不到。這些狀況和問題都是在一個核心上:控制身體! 因為揮桿動作是一個快速且連續的執行
Thumbnail
最近打球也調整自己的動作節奏,把上桿的節奏放慢,讓下桿可以更加穩定,維持揮桿平面。對於擊球精準度來說,反而提升了。以前的動作上下桿的節奏都會比較快。主要原因在於想打遠,要有力量才能更容易去控制球桿。另一個好處就是當揮桿節奏快時,身體和手臂對於球桿的承載力就比較小。但節奏速度快,身體就比較需要力量去控
Thumbnail
最近打球也調整自己的動作節奏,把上桿的節奏放慢,讓下桿可以更加穩定,維持揮桿平面。對於擊球精準度來說,反而提升了。以前的動作上下桿的節奏都會比較快。主要原因在於想打遠,要有力量才能更容易去控制球桿。另一個好處就是當揮桿節奏快時,身體和手臂對於球桿的承載力就比較小。但節奏速度快,身體就比較需要力量去控
Thumbnail
在球桿訂製過程裡,跟球友打球經驗,都會發現一些問題,就我自己的專業來說,很多事是可以解決。解決這些事你要擺脫3輪車也不是難事。會導致你擊球不穩定,無法打好,很大問題都在球桿的不適合性。但要你去花一筆訂製球桿費用,心也會痛。所以我這邊提供一些訊息給大家參考。看到改善再考慮把其他球桿也調整。 多數3輪
Thumbnail
在球桿訂製過程裡,跟球友打球經驗,都會發現一些問題,就我自己的專業來說,很多事是可以解決。解決這些事你要擺脫3輪車也不是難事。會導致你擊球不穩定,無法打好,很大問題都在球桿的不適合性。但要你去花一筆訂製球桿費用,心也會痛。所以我這邊提供一些訊息給大家參考。看到改善再考慮把其他球桿也調整。 多數3輪
Thumbnail
在高爾夫世界裡頭或是運動的世界裡頭,會有很多的動作或工具讓人來使用。而我們看選手施展時的力與美表現就愛慕不已。而在現實世界裡,我們常會問自己或請教別人,自己的動作和工具是否正確?當然我們看到自己的動作影片多半慘不忍睹。所以我們一直在追求正確的動作為目標。 當然也有人不以為意,認為只要打得到球就好
Thumbnail
在高爾夫世界裡頭或是運動的世界裡頭,會有很多的動作或工具讓人來使用。而我們看選手施展時的力與美表現就愛慕不已。而在現實世界裡,我們常會問自己或請教別人,自己的動作和工具是否正確?當然我們看到自己的動作影片多半慘不忍睹。所以我們一直在追求正確的動作為目標。 當然也有人不以為意,認為只要打得到球就好
Thumbnail
握桿是一門學問。練到後面都會區調整自己的握把方式。因為握桿雖然不起眼但卻極度重要。而你的握桿方式就決定你的站姿、桿子選擇、揮桿動作、施力方式和收桿。簡單說,你的握桿好壞和你的身體質量和動作有直接關係。不是間接關係!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身體肌肉強度夠,你的握把會比較有效。你不需要大面積的區接觸你的球
Thumbnail
握桿是一門學問。練到後面都會區調整自己的握把方式。因為握桿雖然不起眼但卻極度重要。而你的握桿方式就決定你的站姿、桿子選擇、揮桿動作、施力方式和收桿。簡單說,你的握桿好壞和你的身體質量和動作有直接關係。不是間接關係!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身體肌肉強度夠,你的握把會比較有效。你不需要大面積的區接觸你的球
Thumbnail
因為球具訂製過程需要對球友的身體和揮桿動作進行分析和討論,對於揮桿動作上,看到多數球友們的一些奇形怪狀動作和通病,也提出來和大家分享。因為這也可能是你的問題。有的話就看看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否可以參考和利用。  揮桿動作上,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但都有一個問題就是身體肌肉強度和伸展性不足,導致
Thumbnail
因為球具訂製過程需要對球友的身體和揮桿動作進行分析和討論,對於揮桿動作上,看到多數球友們的一些奇形怪狀動作和通病,也提出來和大家分享。因為這也可能是你的問題。有的話就看看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否可以參考和利用。  揮桿動作上,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但都有一個問題就是身體肌肉強度和伸展性不足,導致
Thumbnail
打球就是人在打。你說要打多遠,會不會亂飛,要打高、打低都是人可以掌握。那球桿做什麼?其實球桿就是讓打球難度增加,多一個中介物品讓人去控制把整個打球變複雜化。也就是這個運動的樂趣。不可諱言,球具是這個運動和核心之一,也是重大商機所在,對廠商的角度絕不會把它減化。因為一旦減化,需求就可能減低。 那要
Thumbnail
打球就是人在打。你說要打多遠,會不會亂飛,要打高、打低都是人可以掌握。那球桿做什麼?其實球桿就是讓打球難度增加,多一個中介物品讓人去控制把整個打球變複雜化。也就是這個運動的樂趣。不可諱言,球具是這個運動和核心之一,也是重大商機所在,對廠商的角度絕不會把它減化。因為一旦減化,需求就可能減低。 那要
Thumbnail
大家都有一個錯誤的球桿觀念:就是球桿可以提升你的擊球距離!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球桿無法提升你的距離,而是,是否能讓你把身體的力量更多的發揮出來?如果你的身體的力量、速度可以更多的釋放到球桿的桿頭裡,讓球可以得到最大的能量。這才是一個正確的距離解釋和基礎! 所以增加距離不是在球桿,而是建立在一個
Thumbnail
大家都有一個錯誤的球桿觀念:就是球桿可以提升你的擊球距離!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球桿無法提升你的距離,而是,是否能讓你把身體的力量更多的發揮出來?如果你的身體的力量、速度可以更多的釋放到球桿的桿頭裡,讓球可以得到最大的能量。這才是一個正確的距離解釋和基礎! 所以增加距離不是在球桿,而是建立在一個
Thumbnail
其實多數的大廠球桿尤其是木桿類,多會設定高彈道。因為這樣對多數球友來說都是好打、易打!用起來比較立竿見影,二話不說掏錢買桿。但打一段時間後就會覺得打得越來越高,距離越來越短。就會想用彈道比較低一點的桿子,來改善或提升距離。使用本來就有消耗,所有產品都一樣! 另外,如果你很久沒有打球,身體條件已經
Thumbnail
其實多數的大廠球桿尤其是木桿類,多會設定高彈道。因為這樣對多數球友來說都是好打、易打!用起來比較立竿見影,二話不說掏錢買桿。但打一段時間後就會覺得打得越來越高,距離越來越短。就會想用彈道比較低一點的桿子,來改善或提升距離。使用本來就有消耗,所有產品都一樣! 另外,如果你很久沒有打球,身體條件已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