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番外】一個理論物理博士怎麼看待諾蘭及其最近的頓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電影是一種審美對象,(廣義的)對稱是最重要的美學原則,正是對這條原則的把握造就了諾蘭的成功。顯而易見,作為審美對象,《天能》在對稱性上不美,也正是在這一點上的失手造成了此次的頓挫。

開始之前先說五條:

  1. 熵,至少“不逆”的那種,我還算懂一點;
  2. 下文提及的所有諾蘭電影,包括《天能》,我都只看過一遍;
  3. 我是參照諾蘭應有的水準,去評價他的新作的;
  4. 閱讀此文不需要超過常識的物理基礎,但需要一定的好奇心。
  5. 這篇文章有一點點神棍。

好了,開始。


對稱性

raw-image

克裡斯托弗·諾蘭的長片,除了三部《蝙蝠俠》以外,一律帶有智力遊戲的氣質。他的所有這類作品,都是獻給“對稱性”(圖 1)的禮贊。這個對稱性,讀者能理解到物理學家埃米·諾特提出、每種對稱性都對應一種守恆律的那個層次,也可以,就理解成一張紙對折一下,也可以。隨著我們往下講,它的含義會自然展現。

raw-image

諾蘭在電影界的正式定鼎之作《頂尖對決》,就屬於人們腦海中關於“對稱性”的最常見圖式,鏡像對稱(圖 2)。兩位魔術師羅伯特·安吉爾和阿爾弗萊德·伯登,他們的身世,友誼,職業,野心,能力,欲望,命運,性格,等等一切,都互為對方的鏡像、形影、表裡、伯仲。最後安吉爾輸給伯登的關鍵,也就在於後者自身(或者說他的魔術)也恰恰是一組由孿生兄弟實現的鏡像幻覺。

raw-image

在此之前,諾蘭第一部達到標準時長的劇情長片《記憶拼圖》(《跟蹤》只有69分鐘),講述一個受失憶症困擾的人找到殺妻兇手,結果發現這只是自己給自己出的循環論證謎題,並當即決定將虛無的人生浸入下一輪循環(圖 3)。這裡面的對稱性在非相關專業的人聽來可能有點費解,叫做平移對稱。對於主角萊昂納多而言,把任何一個點取為偵查與復仇的坐標原點,在順行性失憶症的認知參考系下,都是等價的。

全面啟動》第一次嘗試了在尺度轉換下的對稱性,這種對稱性會產生所謂的“自相似形分形圖案”(圖 4)。簡單來說就是夢中有夢,夢中還有夢,以此類推,無窮盡也。影片最後定格在陀螺轉而未倒之時,也就是把整個所謂的“現實”架空成懸而未決的夢境,使得相互嵌套的夢境由“四重”一躍而入“無限”。(順便一提,似乎沒有人發現主角的“圖騰”根本就選錯了:陀螺的“轉動態”有可能永不停止,也有可能在下一秒就停止;如果要用“永恆轉動”去驗證身處夢境,那就需要永恆那麼長的時間。正是這一點造成了無數觀眾的困惑與爭論。)這也正是自相似形呈現出來的圖景:它的整體總是與部分相似的,就像科赫雪花,每個雪花有若干凸起,而每個凸起上又有若干全同的凸起。

raw-image
raw-image

星際效應》進入了一種更加特殊的對稱性,“自指”(圖 5)。把墨菲的書架弄亂的騷靈,艾米莉亞穿越蟲洞時所握的那只手,都來自于更高維度超立方體空間中的庫珀。整部電影構成一個“自證預言”,可以看作是對“迭代方程求解”的隱喻(注意片中拯救人類的關鍵就在於求解布蘭德教授寫下的重力方程,這種方程毫無疑問都是迭代的):未來的庫珀將影響施加於過去的庫珀,使之驅車前往北美空防司令部,由此才有了未來的庫珀。

距離《天能》最近的一部電影《敦刻爾克大行動》,一定程度上是諾蘭的“返樸”之作。這裡不再有相當挑戰的認知突破,只有三條長度不等的時間線被“賦格”式地剪輯並置。所以它的對稱性也回歸相對簡單的一種,即三葉草般的旋轉對稱(圖 6)。不過,由於陸海空三條情節線的時間長度分別是一周、一天、一小時,所以三線交織穿梭就將觀眾吸入一種螺線般的沉浸體驗。(值得一提的是,《頂尖對決》的海報背景即是具有旋轉對稱性的螺旋線。)

raw-image

最後是剛剛上映的《天能》。諾蘭終於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挑戰了所有對稱性當中,像曼珠沙華一樣最具魅力、但也最有毒性的一種,時間反演對稱性

好了,現在可以稍停一下。請大家倒回去再看一遍上文與每部電影對稱性相應的插圖,然後再從這裡繼續往下,看看《天能》的劇情圖解。我這裡轉載兩個版本的圖解(圖 7,圖 8),複雜度上都差不多,看來不太可能再簡化了。大家看了什麼感覺?有誰能找到像上文一樣的概念圖,來對應這部電影裡的劇情線嗎?我找到一張,附在後面,釜山地鐵線路圖(圖 9)。(本來想選北京地鐵的,但後來發現,受明清兩代城市規劃的影響,北京地鐵的對稱性跟這部電影比起來,還蠻高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電影是一種審美對象,(廣義的)對稱是最重要的美學原則,正是對這條原則的把握造就了諾蘭的成功。顯而易見,作為審美對象,《天能》在對稱性上不美,也正是在這一點上的失手造成了此次的頓挫。這條結論,按上述理路,是可以繞過“有沒有把劇情全看懂”、“有沒有注意到所有細節”一類問題,直接地、快速地、可靠地做出的。

(簡單來說,劇情線都搞得這麼複雜了,至少也該畫出個又厲害、又漂亮、像“卍”之類的圖案吧?不然,何必複雜呢?)

上面的論證在我看來已經足夠充分了,但讀者也許會責怪我還不夠具體。所以下面再談兩個方面,這也是《天能》及其影迷還剩的兩道防線:第一,這部電影的概念及其視覺奇觀;第二,充滿伏筆、回味無窮、百刷不膩的劇情迷宮。


科幻之為科幻

我一個上來就說自己是理論物理博士的人,對《天能》的科學沒什麼話要講嗎?沒有。為什麼?因為《天能》裡沒有科學(我不是說它不科學,我是說它沒有科學)。那麼,科幻必須要有科學嗎?是的。

關於“推理”,作家唐諾曾有一句話:“推理小說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兇手要聰明到可以設置一般人無法破解的謎團,卻又要傻到只有靠殺人才能解決問題。”實際上,每種“類型”都對應著一個悖論。“科幻”類型的悖論就是:一方面,它要能從現有的科學中而推導出來,其間的假定或跳躍越少越好(“科”);另一方面,推導的結果又要達到現有的技術在可預見的將來都無法實現、以至於只能被視作幻想的奇觀(“幻”)。

侏羅紀公園》是非常普通的商業科幻片了,但它的那一個“點子(idea)”,非常好。上古的蚊子吸了恐龍的血,剛好被包進一個琥珀,那麼這個琥珀裡就保存了恐龍的基因,借助基因就可以把恐龍重現出來(圖 10)。真正實現起來固然會遇到無窮重困難,以至於根本不可行,但這一個點子本身的科學性卻是令人眼前一亮的。

raw-image

《星際效應》更是請來了基普·索恩擔綱科學顧問。基普·索恩何許人也?現今宇宙學界屈指可數的泰山級人物。索恩給《星際效應》立下原則:不能違反現有物理定律,一切想像均須有科學根據而非單憑編劇心血來潮。所以為什麼庫珀進入黑洞之後,卻能夠違反大眾科學常識地存活下來?那是因為在現有的黑洞理論下,確實存在一個狹窄、苛刻的解,可以允許庫珀九死一生!(圖 11)

raw-image

那麼《天能》有什麼呢?它有蒸汽朋克風格的旋轉門。

《星際效應》上映之後,可以說是大陸微分幾何(廣義相對論的當代數學工具)佈道者的梁燦彬教授開了一個講座,“《星際穿越》的蟲洞和黑洞”。《天能》上映之後,他或者誰能再開一個講座,講“《天能》的時間和逆熵”嗎?不行。

首先,目前的哪一個理論流派都給不出時間逆流的解。這個設定就和諾蘭在拍攝《星際效應》時曾經想像過的超光速一樣——後一個點子被基普·索恩花兩周時間勸諾蘭放棄了。(對了,你還真別說,超光速和時間逆流確實是一碼事喲。)

raw-image

其次,我讀到不少影評,把“逆熵”捧成一個很新穎的概念,並且認為它給出了“時間逆流”的原理(圖 12)。這是一個誤會。”因為具有統計上的不可逆性,所以被看作是一種時間箭頭,除此之外還有多種時間箭頭。說逆熵能導致時間逆流,就跟說設計一款反方向轉的手錶就能讓時間倒退差不多——豆瓣上真有這款手錶,我也不知道買了它的人是不是都加入諾蘭的逆時間軍團了。當然,熵比起手錶總歸是一個離時間近得多的概念,但充其量“逆熵”和“時間逆流”也就是一種同義反復。說“通過逆熵,實現時間逆流”,就和說“通過時間逆流,我們得到了逆流的時間”一樣無聊。

所以,《天能》的科學幻想缺乏原理做支撐,流於空想。

一座架在“”與“”之間的橋樑,對於科幻電影來說是必要的。就好比R·奧斯汀·弗裡曼認為偵探小說之有別於犯罪小說就在於前者能帶來“智力上的滿足感”一樣,科幻電影之成立,也就在於它的幻想能帶來“科學上的可及感”。如若不然,就墮入依想像力的奇崛取勝的幻想電影。這也恰恰是《天能》當前的處境,大家都承認諾蘭此作給出的鏡頭奇觀。我也承認,看到被風吹散的灰塵又聚回灰堆這樣一個耗散系統的逆向運動(圖 13),誠然是耳目一新的。

raw-image

敘事的歧義(雙關)性

亦有許多觀眾認為,從反復涵詠中發掘《天能》的前後照應、草蛇灰線、各種各種,會帶來莫大的快樂。我並不否認這種快樂,而是要討論這種快樂的美學價值。諾蘭此前的電影也帶來敘事眩惑,這次的《天能》也帶來敘事眩惑,但前後就是不一樣。到底哪裡不一樣呢?就是因為他此前的作品都以敘事的歧義埋藏真意,而在《天能》中唯以劇情的紛繁設置障礙。前者在謎底掀開時非常簡潔清晰,而後者則觀眾絞盡腦汁仍不得要領。

raw-image

諾蘭的歧義敘事對應於一個語言學上的概念:園徑句型(Garden-Path Sentence)。這個術語源自西方的園林,其間常有一種迷路園(Maze)(圖 14上),它有時也被誤譯成“迷宮”,與真正的迷宮(Labyrinth)(圖 14下)相混淆。迷路園歧路眾多,人們置身其間常有迷路之感,但實際上每條歧路最終都會帶領遊人到達相同的出口。(反之,迷宮的歧路則有可能是真正的歧路,通往不同的終點。)園徑句型也就是這樣一個句子,當人們讀到一句話的中間,會產生一種理解,但當人們把這句話讀完,則會產生另一種理解,後一種理解才是正確的。句子的真實意義就是迷路園必將通往的終點,而讀到一半時產生的暫時性誤解則是花園裡的似歧非歧的分岔。舉一個例子:

王經理喜歡喝法國葡萄酒的雇員。

讀者讀到一半的時候會認為這句話是想說:“王經理喜歡喝法國葡萄酒。”但是讀完全句才發現,實際意思是:“王經理喜歡一名雇員,這名雇員喝法國葡萄酒。”

諾蘭此前的作品總能製造出看似複雜、拆解起來卻十分簡單的謎題,用的就是和這種句型相似的情節反轉。

raw-image

《記憶拼圖》,看到中間,大家認同了男主角對整個故事的解說,看到最後才發現,這已經是男主角找到的第N個兇手了(圖 15)。

《頂尖對決》,電影本身就是一個用蒙太奇變成的魔術,而最後的揭秘瞬間捋順了此前不可理喻的一切(圖 16)。

raw-image

《星際效應》,看到中間,觀眾以為墨菲房裡在鬧鬼,而艾米莉亞穿越蟲洞時握到的手屬於暗示“神”的“THEY”(圖 17),但影片最後才揭曉,原來一鬼一神,都是高維空間中的庫珀。

可見,要使情節既複雜、又簡單,辦法概括起來就是:先讓觀眾一直以為自己看懂了,最後讓觀眾看懂原來自己一直沒懂。這種情節設計能夠兼顧建立認知的掌控感與推翻認知的成就感,從而在影片最後,激發出恍然大悟、豁然開朗的讚歎。

然而《天能》不是這樣,觀眾從一直知道自己沒看懂,到最後承認自己看不懂,始終處在“建立不了認知”的自卑感與“放棄建立認知”的挫敗感中。這也就是為什麼,儘管《天能》和諾蘭此前的所有作品一樣,是自洽的、可以理解的、封閉式結局的,但它的審美體驗卻差距甚遠:它將一切懸念都建立在情節的複雜而不是歧義上了。即使最後觀眾終於將它搞懂,努力的成本也已經抵消了絕大部分的觀影快感,而底層的謎題和情感內核又沒有深厚到撥開如此濃的迷霧之後依舊令人感覺新鮮,所以這部電影終究淪為一塊富含營養但卻梗阻腸道的幹硬面包。

raw-image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擊文末的讚賞支持我!
也歡迎追蹤我的出版專題:《驚悚電影的發汗藥理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沉舟的沙龍
39會員
52內容數
這組隨筆追慕太史公《史記·列傳》與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的“對傳”結構,每篇將兩部驚悚電影對照講述,篇內以雙璧之間的互文和同異為緯,篇與篇之間大體以時序為經,編貝串珠,兼採“拉片”的風格,蠡測驚悚電影自一九二〇年至今剛好百年匯成的深海。
沉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0
這也就是為什麼,讓整部電影真正成為一齣悲劇的,不是齊樂山的死,不是夜鶯的(被偽造的)死,不是遠征軍的死,也不是片尾旁白裡暗示的,所有人由真相不明的船難造成的死,而是他的死。就是這樣一個同儕當中最優秀的年輕人,在某種更大的敘事為了掩蓋殘酷黑幕的時候,只配得上最先倒地的命運。
Thumbnail
2021/11/20
這也就是為什麼,讓整部電影真正成為一齣悲劇的,不是齊樂山的死,不是夜鶯的(被偽造的)死,不是遠征軍的死,也不是片尾旁白裡暗示的,所有人由真相不明的船難造成的死,而是他的死。就是這樣一個同儕當中最優秀的年輕人,在某種更大的敘事為了掩蓋殘酷黑幕的時候,只配得上最先倒地的命運。
Thumbnail
2021/02/24
我輕輕把鳥巢整個抽出,捧著它站起來的時候,那一窩小麻雀把嫩黃的小嘴張成七八個菱形對著我,我覺得自己就像帶著剛剛解救的少女飛上雲霄的超級英雄。
Thumbnail
2021/02/24
我輕輕把鳥巢整個抽出,捧著它站起來的時候,那一窩小麻雀把嫩黃的小嘴張成七八個菱形對著我,我覺得自己就像帶著剛剛解救的少女飛上雲霄的超級英雄。
Thumbnail
2020/10/28
玉子燒,土豆,曲奇餅乾,藍盒柚子軟糖,傘,生日帽,樹葉書簽,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一個家的符號集群。它們沿著情節若隱若現,似斷還連,串起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剖面,銜續成難分難解的血緣脈絡與親情糾葛。而符號的重複利用以及“從一到多”的映射關係,實際上正是既為偵探小說,也為所有藝術所尊崇的金科玉律:簡潔。
Thumbnail
2020/10/28
玉子燒,土豆,曲奇餅乾,藍盒柚子軟糖,傘,生日帽,樹葉書簽,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一個家的符號集群。它們沿著情節若隱若現,似斷還連,串起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剖面,銜續成難分難解的血緣脈絡與親情糾葛。而符號的重複利用以及“從一到多”的映射關係,實際上正是既為偵探小說,也為所有藝術所尊崇的金科玉律:簡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就在《奧本海默》(Oppenheimer) 被聊爛後,我前陣子才第一次看諾蘭導演的前一部作品《天能》(Tenet);這就是異教人的行事作風,如此念舊,念舊到 1000 年前的北歐去。本次也不例外,就算是《天能》,還是能拉回異教人的主Key 喲!
Thumbnail
就在《奧本海默》(Oppenheimer) 被聊爛後,我前陣子才第一次看諾蘭導演的前一部作品《天能》(Tenet);這就是異教人的行事作風,如此念舊,念舊到 1000 年前的北歐去。本次也不例外,就算是《天能》,還是能拉回異教人的主Key 喲!
Thumbnail
這可能是諾蘭迄今最好懂也最難懂的作品。不是玩文字遊戲,好懂,在於這個故事不像多數諾蘭作品屬於燒腦原創,而是取材已知的歷史事件、真實人物為主軸,看片前後各種資料解析都足以補完脈絡;至於難懂,也並非艱澀的科學理論對一般觀眾多麼不友善─可能對諾蘭來說時常接收「看不懂」的反饋真沒那麼重要,不論他的作品大量取
Thumbnail
這可能是諾蘭迄今最好懂也最難懂的作品。不是玩文字遊戲,好懂,在於這個故事不像多數諾蘭作品屬於燒腦原創,而是取材已知的歷史事件、真實人物為主軸,看片前後各種資料解析都足以補完脈絡;至於難懂,也並非艱澀的科學理論對一般觀眾多麼不友善─可能對諾蘭來說時常接收「看不懂」的反饋真沒那麼重要,不論他的作品大量取
Thumbnail
我一向不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狂熱粉絲,《奧本海默》這部電影既是一部失敗的史詩電影,也是一部失敗的傳記電影。電影沒有成功且立體的塑造出奧本海默所帶有的多面向心靈特質以及他複雜的人生經歷,也沒有展現出奧本海默的思想內涵以及他所身處的那個對抗、艱困及幽暗的時代。
Thumbnail
我一向不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狂熱粉絲,《奧本海默》這部電影既是一部失敗的史詩電影,也是一部失敗的傳記電影。電影沒有成功且立體的塑造出奧本海默所帶有的多面向心靈特質以及他複雜的人生經歷,也沒有展現出奧本海默的思想內涵以及他所身處的那個對抗、艱困及幽暗的時代。
Thumbnail
諾蘭為何人?想必不需要我多做介紹,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接觸過其獨樹一幟的影像美學。然而,今年推出的《奧本海默》卻有別於諾蘭的作品,沒有令人大開眼界的世界觀、沒有令人雙眼為之一亮的科幻奇想、沒有曲折離奇的燒腦元素,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出場角色和對白互動,並透過有條不紊的文戲鋪陳,建構出鉅細靡遺的傳記故事。
Thumbnail
諾蘭為何人?想必不需要我多做介紹,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接觸過其獨樹一幟的影像美學。然而,今年推出的《奧本海默》卻有別於諾蘭的作品,沒有令人大開眼界的世界觀、沒有令人雙眼為之一亮的科幻奇想、沒有曲折離奇的燒腦元素,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出場角色和對白互動,並透過有條不紊的文戲鋪陳,建構出鉅細靡遺的傳記故事。
Thumbnail
我每次看諾蘭的電影,總覺得像是一封寫給地球人的警語信,理智殘酷而---溫柔。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了人們。」這是電影一開始黑畫面的字幕。偷來了的火種,就不能再從人類的手中拿走了。
Thumbnail
我每次看諾蘭的電影,總覺得像是一封寫給地球人的警語信,理智殘酷而---溫柔。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了人們。」這是電影一開始黑畫面的字幕。偷來了的火種,就不能再從人類的手中拿走了。
Thumbnail
《天能》(TENET)在台灣上映一個月多,在沒有看任何影評解析,甚至是官方預告的狀態下,我也終於走進戲院去觀賞這部緊張刺激,激起熱烈討論的精彩作品了。在各式各樣的分析、解釋一抓一大把的情形下,容我一個平凡人用最白話、最主觀,最不負責又最情緒化的方式與口吻,在這裡寫一個小小的「心得」⋯⋯(笑)
Thumbnail
《天能》(TENET)在台灣上映一個月多,在沒有看任何影評解析,甚至是官方預告的狀態下,我也終於走進戲院去觀賞這部緊張刺激,激起熱烈討論的精彩作品了。在各式各樣的分析、解釋一抓一大把的情形下,容我一個平凡人用最白話、最主觀,最不負責又最情緒化的方式與口吻,在這裡寫一個小小的「心得」⋯⋯(笑)
Thumbnail
本文將諾蘭既有的智力遊戲型長片對應到六種物理學對稱性:鏡像對稱(《頂尖對決》)、平移對稱(《記憶拼圖》)、尺度轉換對稱(《全面啟動》)、自指(《星際效應》)、旋轉對稱(《敦刻爾克大行動》)、時間反演對稱(《天能》)。緊接著就用一種奇巧、簡潔卻可靠的思路暴露了《天能》的失誤。別的不敢說,你肯定沒見過。
Thumbnail
本文將諾蘭既有的智力遊戲型長片對應到六種物理學對稱性:鏡像對稱(《頂尖對決》)、平移對稱(《記憶拼圖》)、尺度轉換對稱(《全面啟動》)、自指(《星際效應》)、旋轉對稱(《敦刻爾克大行動》)、時間反演對稱(《天能》)。緊接著就用一種奇巧、簡潔卻可靠的思路暴露了《天能》的失誤。別的不敢說,你肯定沒見過。
Thumbnail
【天能襲來】專題|主角與尼爾的友誼,由於時間順行逆行的作弄,明明有深刻緣分卻像是一場錯過,難免令人遺憾。但他們無論如何都擁有一段充滿意義的驚奇之旅,即使兩人相處的時間線莫名其妙,常常需要向對方隱瞞不可洩漏的天機,也無損這段友誼的珍貴與互信。
Thumbnail
【天能襲來】專題|主角與尼爾的友誼,由於時間順行逆行的作弄,明明有深刻緣分卻像是一場錯過,難免令人遺憾。但他們無論如何都擁有一段充滿意義的驚奇之旅,即使兩人相處的時間線莫名其妙,常常需要向對方隱瞞不可洩漏的天機,也無損這段友誼的珍貴與互信。
Thumbnail
打從早期作品開始,諾蘭一以貫之地於虛構故事加入現實力道,透過影像的魔法一層一層深入探問人性與信念之光芒,掙扎過程可能是悲哀的,灰暗的,醜陋的,不光彩的,然而在這些人來回擺盪的焦慮底下,會看見他們努力面對生活的方式,他們踏破鐵鞋意圖開拓的並非虛無夢境,也不是海市蜃樓,而是得以支撐己身生存意志的一處現實
Thumbnail
打從早期作品開始,諾蘭一以貫之地於虛構故事加入現實力道,透過影像的魔法一層一層深入探問人性與信念之光芒,掙扎過程可能是悲哀的,灰暗的,醜陋的,不光彩的,然而在這些人來回擺盪的焦慮底下,會看見他們努力面對生活的方式,他們踏破鐵鞋意圖開拓的並非虛無夢境,也不是海市蜃樓,而是得以支撐己身生存意志的一處現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