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5│踏破JR最南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01觀光列車之旅

第二班觀光列車是從人吉前往吉松的いさぶろう3号(伊三郎3號,列車全名是いさぶろう‧しんぺい,即伊三郎‧新平,新平就是來自那位後藤新平),這班車內裝更加古典,且有四人搭配小桌的小團體席,讓我們可以圍成一圈。不過,相信其他搭車的乘客也跟我們一樣,目光始終被外面壯麗的山景吸引吧─本列車行經的路線俗稱山線,是肥薩線爬升最多、景色最多變的一段。本車停靠了折返式車站矢岳站,此站周邊的盤山展線以及上山之後看見的矢岳大景,即使放眼JR全路線都堪稱必搭經典路線,「矢岳」因此名列日本三大車窗風景之一。由於是不趕時間的郵輪式觀光列車,伊三郎3號不但在矢岳站停靠了一段時間讓乘客可以參觀一旁的蒸汽機關車,更在上山後著名的車窗風景位置停車,讓旅客可以盡情拍個夠。這樣的誠意,大概就像是舊山線觀光列車停在魚藤坪橋上讓乘客欣賞對面的斷橋一樣吧。

名列日本三大車窗之一的矢岳。

名列日本三大車窗之一的矢岳。

矢岳站的下一站是真幸站。在日文,「真幸」也可以拆解成「真正的幸福」,因此成為熱門的祈願小站。在這裡看到已經枯黃的七夕許願竹,令人會心一笑。

到了整修一新的吉松站,我們在「慶祝肥薩線全線開業100周年」的布條下換乘第三班觀光列車─車身全黑的はやとの風3号(隼人之風3號)。隼人之風3號內部已經讓人忘記這是火車內部了─這裡根本是某個舒適的移動式書房吧?看到木頭內裝,真的有種非常紓壓的感受。

隼人之風3號根本就是書房吧!

隼人之風3號根本就是書房吧!

在這班車上,我們也開始體驗到與日本人的交流。與我們搭話的是一位歐巴桑,得知我們是臺灣人後,說她數十年前也去過台北,逛過故宮。後來,她也在鹿兒島中央轉搭指宿枕崎線普通車,在指宿站下車。在新聞上或統計上看到日本與臺灣的兩國關係是冰冷的,在旅程中列車上人與人的對話才是溫暖的。列車過隼人站後,進入日豐本線。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鹿兒島灣(又稱錦江灣)的海景。矗立海中的櫻島是一座活火山,此時籠罩在一片灰霧中─是怎麼一回事呢?


02 通往JR的最南端

你一定淋過雨,知道那清涼的滋味。你或許也淋過雪,在北國或者高山,知道那冷冽的觸感。但是,你有淋過火山灰嗎?當列車抵達鹿兒島中央站,我們總算弄清楚罩住櫻島的一團灰究竟是怎麼回事─它正在噴發!與電影裡毀滅城市的激烈爆發不同,也與探索頻道上緩緩流入海中的熔岩流不同,我們眼前所見的,是鐵軌、廣場、汽車、百貨公司大樓全部覆滿灰色火山灰的景象。

天空中的灰色不是烏雲,而是應導噴出的火山灰。仔細看,屋頂上厚厚一層灰!

天空中的灰色不是烏雲,而是應導噴出的火山灰。仔細看,屋頂上厚厚一層灰!

大部分的通勤族臉上戴著口罩,看他們一臉淡定的表情,想必是見怪不怪了。一邊吸著比七星山小油坑還刺鼻的硫磺味(說真的,我喜歡這個味道),我們要轉搭的是繼續往南的普通車,目標是JR最南端的車站─西大山站。剛從鹿兒島中央發車時,車內擠滿了下班的通勤族與學生,直到漸漸脫離火山灰範圍、大概也離開都會圈之後,我們才找個位子坐下。仔細一想,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到日本的列車通勤,雖然是在極度鄉下的鹿兒島。用東京人的眼光來看,這裡簡直比台北人看墾丁還要鄉下、還要遙遠。這裡的高中生看起來與東京有什麼不同呢?等我們到了東京,或許就會有答案。

日落前,列車離開海岸線,緩緩抵達荒郊野外的無人站西大山站。西大山站是JR最南端的車站,位處北緯31度11分,對於長年生活在北緯25度的我們來說,仍是不折不扣的北國緯度。我們抵達時,車站沒有其他鐵道迷,倒是有開車前來的家庭觀光客。日本真不愧是鐵道王國,像這樣的小站都有人願意前來。相對地,車站也有許多貼心的小設施─從站外的郵筒、告示牌到自動販賣機,以及月台邊精心整理的花圃,都讓人覺得這裡不是個被忽略的地方。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站內的留言本,讓遠道而來的旅客可以留下自己的心情。既然都已經遠從臺灣搭了3小時飛機再換N小時列車了,當然要留話囉!原文如下:7月25日 西大山~

日本最南端的JR車站,終於親自踏破了!

和社團同學一起留下最珍貴的畢業記憶!

月台旁花圃與西大山站名牌合影。

月台旁花圃與西大山站名牌合影。

留言本旁是JR四極點的完整地圖,標出了我們所在的西大山站、同樣位於九州的佐世保站,以及位於遙遠北海道的東根室站與稚內站。很難想像,我們將在兩星期內來回數千公里,踏破這四個車站。

標出JR四極點的地圖,主角當然是西大山。

標出JR四極點的地圖,主角當然是西大山。

地圖上也標出其他位處北緯31度的城市,第一個是埃及的亞歷山卓,第二個是美國德州的艾爾帕索(西班牙文地名,是個人口七十萬的小城市),第三個是中國上海。就我們的印象,很難把日本、埃及、美國、中國的地名聯想在一起,但在這張地圖上真的一目了然。日本人真的很會整理資訊。

就是為了親眼見證這立牌!

就是為了親眼見證這立牌!

我們在西大山站停留的時間,大部分都在拍攝月台上JR日本最南車站碑與背景薩摩富士開聞岳的合照。之所以稱為「JR日本最南」,是因為遠在更南方的沖繩建有機場通往市區的單軌電車,搶走了最南方車站的風采。既然不能當日本最南,那就當JR日本最南吧!與之類似的還有最西的佐世保站,是因為更西方的路線不屬JR,才成為JR最西方的車站。日本最西的車站也在沖繩單軌電車線上,如果排除的話,則是松浦鐵道平戶口,離佐世保不遠。至於最東與最北的車站,則沒有爭議,就是JR北海道所經營的東根室與稚內。

西大山站月台,最搶眼的是開聞岳。

西大山站月台,最搶眼的是開聞岳。

開聞岳與富士山一樣是錐狀火山,在暮色下顯得非常顯眼。比較JR四極點所看見的景色,西大山無疑是第一名。從西大山站朝開聞岳方向走一小段,可以看到日本最南邊的平交道。在此看完美景,聽見鐵軌傳來回程普通車的聲響,是歸去的時候了。


03 千里九州一日還

從西大山往北搭一站,是JR最南的有人站─山川站。我們在此轉乘山川發車往鹿兒島中央的普通車,是全身黃色塗裝的キハ200型,內部就像改過內裝的台鐵EMU600一樣舒適。在一片漆黑中往北回到鹿兒島中央,看到在學校練完球要回家、全身黝黑的學生,以及工作到晚上一臉疲憊的上班族,搭乘列車真的是深入了日本人生活的最簡單方式。在鹿兒島中央換乘さくら416号(櫻花416號)往北,97分鐘後就抵達博多。這是我們第一次搭乘N700系。N700系是700系的後繼車種,與臺灣高鐵的700T系出同源,卻一眼就看得出其中差異。N700又依所屬公司有些微差異,我們此時搭乘的是JR九州與JR西日本合作的車款(7000或8000番台),專門營運新大阪至鹿兒島中央之間。這款車最大的特色是2+2超寬敞的指定席座位,與臺灣高鐵或JR東海新幹線指定席的2+3比起來舒適很多。這或許顯示出山陽新幹線與九州新幹線為了吸引客源,必須不斷精進服務品質。

沾滿櫻島火山灰的N700新幹線列車。

沾滿櫻島火山灰的N700新幹線列車。

晚上十點半,我們從博多車站走回博多膠囊旅館。千里九州一日還──若是沒有九州新幹線,我們不可能一天走遍九州西部,從熊本逛到肥薩線又抵達JR最南的西大山,最後回博多住宿。新幹線確實打破了地理的距離,在未來的幾天,我們將更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

(待續)


這是《螢幕旅行》專題的第一趟旅行,我們正在第2天的結尾。

希望你會繼續這趟旅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純淨之島的沙龍
52會員
61內容數
關於日本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櫻坂46(原櫸坂46)、日向坂46(原平假櫸坂46)的隨興分析與分享。
純淨之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0
旅行第十五天,就從一頓豐盛的早餐開始。剛抵達日本時,看到博多膠囊旅館的500円早餐覺得比便利商店貴很多,因而婉拒了老闆的熱情推薦。經過兩週跑遍全日本的旅行之後,吃遍各種便利商店三明治、麵包、飯糰,決定小小享受一下定食等級的早餐──也是我們這趟旅行最後的早簪。
Thumbnail
2021/07/10
旅行第十五天,就從一頓豐盛的早餐開始。剛抵達日本時,看到博多膠囊旅館的500円早餐覺得比便利商店貴很多,因而婉拒了老闆的熱情推薦。經過兩週跑遍全日本的旅行之後,吃遍各種便利商店三明治、麵包、飯糰,決定小小享受一下定食等級的早餐──也是我們這趟旅行最後的早簪。
Thumbnail
2021/07/04
一天之內從東京到博多,大多數日本人會選擇搭乘直達的國內線客機,少數人會搭乘新幹線。但瘋狂的我們,卻是夜行巴士先到名古屋,天亮了換搭新幹線到岡山,到高松踩一下四國的土地再回廣島去找嚴島神社的梅花鹿,最後才回到這次旅行的起始之地博多。充實的旅程,終於要邁向尾聲。
Thumbnail
2021/07/04
一天之內從東京到博多,大多數日本人會選擇搭乘直達的國內線客機,少數人會搭乘新幹線。但瘋狂的我們,卻是夜行巴士先到名古屋,天亮了換搭新幹線到岡山,到高松踩一下四國的土地再回廣島去找嚴島神社的梅花鹿,最後才回到這次旅行的起始之地博多。充實的旅程,終於要邁向尾聲。
Thumbnail
2021/06/26
旅行的自由日。把新幹線當捷運搭,除了JR廣告裡的小朋友,就剩下持JR PASS的外國人了。從青森衝回東京、最遠跑到靜岡,熱海、橫濱、秋葉原、吉祥寺,一般人在整趟自由行都不會到達的里程,我一個人一天就跑完了。回想起來,實在太瘋狂了!
Thumbnail
2021/06/26
旅行的自由日。把新幹線當捷運搭,除了JR廣告裡的小朋友,就剩下持JR PASS的外國人了。從青森衝回東京、最遠跑到靜岡,熱海、橫濱、秋葉原、吉祥寺,一般人在整趟自由行都不會到達的里程,我一個人一天就跑完了。回想起來,實在太瘋狂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昭明館check out後,3分鐘走到三島駅,搭JR東海道本線往熱海市,車程約半小時,把大件行李寄放在車站,再搭熱海往伊豆高原的觀海火車,先前想像這路線應該很熱門,怕没座位,卻完全没問題。 chk out後 走到三島駅3分鐘 看好班車時間 搭車去熱海 行李寄在熱海 搭熱海往伊豆高原的觀海火車 坐位
Thumbnail
昭明館check out後,3分鐘走到三島駅,搭JR東海道本線往熱海市,車程約半小時,把大件行李寄放在車站,再搭熱海往伊豆高原的觀海火車,先前想像這路線應該很熱門,怕没座位,卻完全没問題。 chk out後 走到三島駅3分鐘 看好班車時間 搭車去熱海 行李寄在熱海 搭熱海往伊豆高原的觀海火車 坐位
Thumbnail
  坐船一路看著櫻島前往櫻島,在櫻島熔岩海濱公園一邊看錦江灣一邊泡湯很是放鬆,晚上在飯店欣賞摩天輪夜景表演。
Thumbnail
  坐船一路看著櫻島前往櫻島,在櫻島熔岩海濱公園一邊看錦江灣一邊泡湯很是放鬆,晚上在飯店欣賞摩天輪夜景表演。
Thumbnail
列車環島第5、6天,主要在南段的東臺灣,最後返回西部。第5天走訪了花蓮的北回歸線標、舞鶴遺址、瑞穗牧場、玉富自行車道,以及臺東的米國學校;第6天走訪了花蓮的羅山村,並在臺東搭乘藍皮解憂號抵達屏東;之後直接前往高雄,走訪了六合夜市、遊愛河畔。羅山村成為我此行念念不忘之地,有緣必再回訪。
Thumbnail
列車環島第5、6天,主要在南段的東臺灣,最後返回西部。第5天走訪了花蓮的北回歸線標、舞鶴遺址、瑞穗牧場、玉富自行車道,以及臺東的米國學校;第6天走訪了花蓮的羅山村,並在臺東搭乘藍皮解憂號抵達屏東;之後直接前往高雄,走訪了六合夜市、遊愛河畔。羅山村成為我此行念念不忘之地,有緣必再回訪。
Thumbnail
「洋溢.崎步走」第4季主題列車每周3帶領遊客從山下林鐵及文資處集合,再上山抵達竹崎車站,搭乘小火車參訪林鐵各站熱門景點,下山後再到嘉義市嘉義製材所,了解歷史沿革。
Thumbnail
「洋溢.崎步走」第4季主題列車每周3帶領遊客從山下林鐵及文資處集合,再上山抵達竹崎車站,搭乘小火車參訪林鐵各站熱門景點,下山後再到嘉義市嘉義製材所,了解歷史沿革。
Thumbnail
今天第三天,預計前往櫻島,櫻島比我想像中的小卻很美 在櫻島我們採買交通聯票 島上有循環公車,每站都停,如果對某某站有興趣 可以下車逛逛,注意下班上車時機就好 有點像台灣的"台灣好行" 當然逛了櫻島的博物館、天文館 也看到了當地名產-大根(即蘿菠,真的大) 真是好風土。才可以種出這麼好的食材 隔天,去
Thumbnail
今天第三天,預計前往櫻島,櫻島比我想像中的小卻很美 在櫻島我們採買交通聯票 島上有循環公車,每站都停,如果對某某站有興趣 可以下車逛逛,注意下班上車時機就好 有點像台灣的"台灣好行" 當然逛了櫻島的博物館、天文館 也看到了當地名產-大根(即蘿菠,真的大) 真是好風土。才可以種出這麼好的食材 隔天,去
Thumbnail
道東。即使和北海道的其他部分相比,道東都是個更地廣人稀的區域。我們一天之內就從道南衝到道東,來到丹頂鶴的故鄉。對我們來說,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日本鐵道最東邊的東根室站。為了親眼看到那塊站名板,真是搭再久的車都值得!
Thumbnail
道東。即使和北海道的其他部分相比,道東都是個更地廣人稀的區域。我們一天之內就從道南衝到道東,來到丹頂鶴的故鄉。對我們來說,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日本鐵道最東邊的東根室站。為了親眼看到那塊站名板,真是搭再久的車都值得!
Thumbnail
從道東的釧路到道北的稚內,車程需要整整一天。換做是一般人,應該不會想把寶貴的一整天花在這種搖晃又單調的行程裡吧。但是對我們鐵道迷來說,搭上這種隨時廢線都不意外的單線非電氣化路線簡直是最高的享受。稚內是日本的北端國境,幾十公里外就是俄羅斯。在這個真正的國之北疆,也真的有寫給俄羅斯旅人的俄文標示...。
Thumbnail
從道東的釧路到道北的稚內,車程需要整整一天。換做是一般人,應該不會想把寶貴的一整天花在這種搖晃又單調的行程裡吧。但是對我們鐵道迷來說,搭上這種隨時廢線都不意外的單線非電氣化路線簡直是最高的享受。稚內是日本的北端國境,幾十公里外就是俄羅斯。在這個真正的國之北疆,也真的有寫給俄羅斯旅人的俄文標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