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復仇之火」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復仇之火」




「水燈」那是個乘載著無數人們思念的儀式,在黑暗的水中照起一絲火苗。

是一個從古至今從未變過,人們追悼著死者的方式。

「水燈」在某些國家也被稱為祝福的儀式,意味著送走災厄,迎接光明的到來。

另一方面也用作祭祀神明的方式,每個人都各有各的解釋。

「......」

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沒有月亮、星空,黑暗佔據了整個世界。

無數的人們一個接著一個的,捧著點著的水燈,輪流將它們放到了水中。

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沒有任何人推擠、喧嘩,不可思議的安靜。

或許是剛經歷過浩劫般的天災,也或許是無數人死亡後的悲慟。

放下水燈後的人都相繼著離開岸邊。

有些人站在河堤上看著無數水燈飄遠,有些人則安靜的回家了。

還有些人倚靠在愛人身旁,感慨著活下來的幸運。

曾經夜晚繁華喧囂的城市,此時如同一片死寂。

夜晚整座城市都沒有燈光,這已是百餘年前的光景了。

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終究抵不過自然的反撲。

或許人們也體會到了生命的無常,決定不再過度的開發土地了吧?

也或許,短暫的哀悼過後,人們依舊會朝著不遠處的自然森林進發吧?

「畢竟人是很健忘的啊!」

她看著從上游緩慢飄到眼前的無數水燈,內心沒有任何的感觸。

心中僅存的生存意義,或許只剩那把隨時會熄滅的火苗。

那是「憤怒」,抑或是「憎恨」?

她不知道,也無須釐清答案。

如果她收復失土,逝去的族人會回來嗎?

如果她殺光人類,逝去的族人會安息嗎?

如果......

自己什麼都不做,會後悔嗎?

她的臉頰早已佈滿淚水,望著身旁無數的水燈,她也好想念那些逝去的人。

但一切都已經走上了錯誤的軌道,越走越遠,沒有回頭路了。

人類只因為害怕和貪婪,而迫害什麼都沒做的其他種族。

為何自己還得成全他們,不做任何事情?

她咬牙,緩慢的步入了身後被暗影所壟罩的森林。

曾經善良活著的她,現在被仇恨和憤怒驅使,變的不再善良了。

不,應該說是不能再變的善良了。

畢竟沒有不會改變的事物,世界不就是如此?


(底下是圖片作者)

(https://www.pixiv.net/artworks/7788525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六星的沙龍
7會員
202內容數
這些是我平時抒發自我情緒,順便累積個人寫作經驗的小故事。 如果喜歡的話,歡迎訂閱!
六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本文探討一種獨特的思考模式──「兩面論證」,並反思其利弊。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說明如何透過考量事情的最壞和最好結果來做決策。文章並延伸至人生哲學層面,探討個人價值觀、意義與死亡等議題,並提出「我即意義」的觀點。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一種獨特的思考模式──「兩面論證」,並反思其利弊。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說明如何透過考量事情的最壞和最好結果來做決策。文章並延伸至人生哲學層面,探討個人價值觀、意義與死亡等議題,並提出「我即意義」的觀點。
Thumbnail
2025/03/27
本文探討現代文明病,像是憂鬱症、厭食症等,並提出這些疾病可能源於社會強加的「正常」標準,以及人們對「意義」的執著。作者認為,這些疾病並非真正的疾病,而是個人獨特的價值體現。文章也反思了人們在面對他人痛苦時的態度,以及社會責任與個人選擇之間的衝突。
Thumbnail
2025/03/27
本文探討現代文明病,像是憂鬱症、厭食症等,並提出這些疾病可能源於社會強加的「正常」標準,以及人們對「意義」的執著。作者認為,這些疾病並非真正的疾病,而是個人獨特的價值體現。文章也反思了人們在面對他人痛苦時的態度,以及社會責任與個人選擇之間的衝突。
Thumbnail
2025/03/23
車禍導致腿部骨折住院的過程中,與一位怪異少女相遇的故事。兩人因緣際會下展開對話,揭開了少女不為人知的神祕面紗。
2025/03/23
車禍導致腿部骨折住院的過程中,與一位怪異少女相遇的故事。兩人因緣際會下展開對話,揭開了少女不為人知的神祕面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台灣中元節習俗(搶孤、普渡、放水燈、祭拜) 放水燈: 放水燈是一種具有宗教和文化意義的習俗,尤其在台灣和其他華人社會中非常流行。這個習俗通常與中元節(鬼月)、元宵節、佛教和道教的慶祝活動有關。水燈通常是由紙或輕型材料製成的小燈籠,內含蠟燭或小燈泡,放在水中漂浮。這個習俗有多種象徵意義:
Thumbnail
台灣中元節習俗(搶孤、普渡、放水燈、祭拜) 放水燈: 放水燈是一種具有宗教和文化意義的習俗,尤其在台灣和其他華人社會中非常流行。這個習俗通常與中元節(鬼月)、元宵節、佛教和道教的慶祝活動有關。水燈通常是由紙或輕型材料製成的小燈籠,內含蠟燭或小燈泡,放在水中漂浮。這個習俗有多種象徵意義:
Thumbnail
《夜燈之下的離愁》充滿了深情的描述,彷彿讓人置身其中感同身受。夜晚的街道上,燈火閃爍,伴隨著悲傷與離別的情感,讓人不禁感到心緒起伏。或許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更能夠珍惜彼此的情誼,並期許著未來的重逢。希望這份離別所帶來的悲傷,最終能夠化為心中溫暖的回憶。
Thumbnail
《夜燈之下的離愁》充滿了深情的描述,彷彿讓人置身其中感同身受。夜晚的街道上,燈火閃爍,伴隨著悲傷與離別的情感,讓人不禁感到心緒起伏。或許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更能夠珍惜彼此的情誼,並期許著未來的重逢。希望這份離別所帶來的悲傷,最終能夠化為心中溫暖的回憶。
Thumbnail
回到家中的莫思笛在房間等待著,晚上明池的花燈時刻到來,那是每年慶典的最高潮。 他看著窗外想起以前小時候,曾有人跟他說過,人們慶典開始時會在明池裡放花燈,都是源自有個傳說。 那是在百年以前,當時國與國爭戰不休,就在此時不知從誰開始,人們口耳相傳明池裡有稀有寶物若能得到其一者,就能統一天下,
Thumbnail
回到家中的莫思笛在房間等待著,晚上明池的花燈時刻到來,那是每年慶典的最高潮。 他看著窗外想起以前小時候,曾有人跟他說過,人們慶典開始時會在明池裡放花燈,都是源自有個傳說。 那是在百年以前,當時國與國爭戰不休,就在此時不知從誰開始,人們口耳相傳明池裡有稀有寶物若能得到其一者,就能統一天下,
Thumbnail
序 週末的夜晚,城市宛如一個巨大的心臟,在黑夜的包圍中依舊跳動不息。街道上燈火通明,霓虹燈閃爍著各種色彩,映照在濕潤的路面上,如夢如幻。每一束光、每一聲喧嘩、每一個行人的身影,都在訴說著不同的故事,而我,在這片燈海中尋找著自我的認同,享受著屬於我的夜晚。
Thumbnail
序 週末的夜晚,城市宛如一個巨大的心臟,在黑夜的包圍中依舊跳動不息。街道上燈火通明,霓虹燈閃爍著各種色彩,映照在濕潤的路面上,如夢如幻。每一束光、每一聲喧嘩、每一個行人的身影,都在訴說著不同的故事,而我,在這片燈海中尋找著自我的認同,享受著屬於我的夜晚。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火的象徵意義,包括毀滅、重生、榮耀和愛情。文章中通過多個古代故事和詩詞,展示了火所觸及的生活、人性和命運的智慧。歷史人物的經歷和火相關的節日都成為了文章的內容,它們向讀者傳遞著對生命、未來和希望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火的象徵意義,包括毀滅、重生、榮耀和愛情。文章中通過多個古代故事和詩詞,展示了火所觸及的生活、人性和命運的智慧。歷史人物的經歷和火相關的節日都成為了文章的內容,它們向讀者傳遞著對生命、未來和希望的思考。
Thumbnail
在天晴時,誰也沒留意到腳下路旁的那一盞盞燭台 即便注意到了,也是納悶,陽光如此明媚何須使用燭台 或許還會感到些許可笑與嫌棄 認為突兀的燭台破壞了美好景色,為了整體和諧應當清除了之 在夜晚時,才心驚於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有多麼地深 而在原地遲疑,懼怕邁出的下一步會意外踏空
Thumbnail
在天晴時,誰也沒留意到腳下路旁的那一盞盞燭台 即便注意到了,也是納悶,陽光如此明媚何須使用燭台 或許還會感到些許可笑與嫌棄 認為突兀的燭台破壞了美好景色,為了整體和諧應當清除了之 在夜晚時,才心驚於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有多麼地深 而在原地遲疑,懼怕邁出的下一步會意外踏空
Thumbnail
這樣的夜,夜幕低垂,月光迷濛 一盞孤燈閃耀著溫暖的光芒 黑暗中引導著失迷的夜歸人 . 有人說 那盞燈是為了迎接晚歸的家人 或許,這樣的夜,晚風裡飄盪著孤獨的靈魂 「靈魂也要有一個落腳處」 房子裡的燈光顯得格外耀眼 是小漁港的燈塔 . 「鵝黃的燈光溫暖了你的心」 知道有一處溫暖
Thumbnail
這樣的夜,夜幕低垂,月光迷濛 一盞孤燈閃耀著溫暖的光芒 黑暗中引導著失迷的夜歸人 . 有人說 那盞燈是為了迎接晚歸的家人 或許,這樣的夜,晚風裡飄盪著孤獨的靈魂 「靈魂也要有一個落腳處」 房子裡的燈光顯得格外耀眼 是小漁港的燈塔 . 「鵝黃的燈光溫暖了你的心」 知道有一處溫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