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瑠公圳的公與私之間——橫跨百年的都市紋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筆者攝)
隨著對文化路徑的思考,最近花了點時間把新店段的瑠公圳走完了,也是整個大台北保留比較完整的一段;這個陪伴台北兩世紀的瑠公圳,一路上的景觀從整治、排放廢水到不見天日,在名為「開發」的當代,過去的水紋脈絡悄悄消失;原本的視野遼闊轉而只能仰望狹窄的天際線,一旁的北新路從鐵道、公車再到捷運,一內一外的地景有如天壤之別。
我遇到了一位在此生活七十年的黃先生,他告訴我許許多多他小時候的生活情景,包含當時的水有多高、可以游泳抓魚,還有整個鐵路站跟鐵道的設置位址在哪。「以前在國道底下有用竹子做的攔水壩,只要颱風來就會沖毀,這樣上游就不會像翡翠水庫有淤積問題。」
在此居住七十年之久的黃先生。(筆者攝)
黃先生感嘆,翡翠水庫 的建設和台北市開發影響了很多,現在的美河市其實就是那時候每次潰堤沖下來的淤沙堆積而來的;當流沙不再過來後下游水流變少,水位甚至低於瑠公圳,讓劉公圳處於「被結束」的命運。「現在是政府弄的,周錫偉想要仿造韓國的仁川。」黃先生說,當時討論好的設計是,污水處理放在底下,清水水圳則在上層,沒想到完工時變成並排,現在甚至污水還會排到清水裡,「而且原本的設計,水在晚上的時候根本流不下去。」因為在晚上的時候會停止抽水,整條瑠公圳被分成好幾段「魚缸」,那下游的部分就不太會有水流過去了,「你看到現在的洞都是我們自己去打的。」圳道地景的改變與命運,讓黃先生感到不捨。
(筆者攝)
我繼續沿著瑠公圳前行,過了碧潭大橋底下之後,後面的水流是愈來愈小、愈來愈綠,氣味也愈來愈難聞,不過兩旁的房子也更加原始,我想到了在石碇老街看到過的吊腳樓,還真有幾分相似;此時有位阿婆見我搖頭晃腦的,過來與我攀談,阿婆說以前其實是有吊腳樓的,只是後來都被打掉了,真是可惜,我甚至還發現一個疑似「門框」的東西鑲嵌在現在的房屋基底,原來是以前吊腳樓的「地下室」。直到寶強路與羅斯福路口的加油站,圳道穿越了羅斯福路底下,加油站後面就能看到圳道,原來瑠公圳離我們是這麼近的。
吊腳樓痕跡。(筆者攝)
穿過羅斯福路後,圳道沿著寶安街裡面的市場(大坪林文化市場)繼續往「梘頭」——中興路前進,不過在寶安街這裡,水圳已經變成徹頭徹尾的下水道了,所有市場的污水都往這裡排放;不過,這個傳統市場在地圖上並沒有顯現,會不會其實是一座超級悠久具有歷史的市場?畢竟就在圳道旁邊,不過網路上並沒有太多資料。
之後一直到景美溪畔,圳道幾乎都在馬路之下了,甚至我猜都已經與排水溝併在一起;來到水門之上,遙遙望向我的家鄉景美,沿著過去的水路走來,看到生態、公共政策、歷史遺緒、個人生命史、城市發展等許多面向的議題,這些私人際遇與公共性之間,會走向什麼地方呢?圳道的灌溉功能喪失,那它在當代都市的意義還可以是什麼呢?
(筆者攝)
avatar-img
129會員
143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懷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以來不斷思考當代觀光旅遊的種種,從打卡引發的安全與環境議題,一直到旅遊是否會影響地方居民的內部認同等;前陣子看到天下一篇關於「文化路徑」的文章,覺得裡面的觀點與自己的一些觀察和際遇頗為相近,決定來寫一下自己的看法。
時隔 15 個月,我再次踏上蘭嶼這座人之島。今年是遊客,去年是小幫手,時隔一年,身份轉換之間又產生了不一樣的想法,從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在島上的停留時間一直到旅行對自我的影響。
四月底在貳拾號公民會所分享了去年我去蘭嶼打工換宿的經驗,以觀光的角度切入蘭嶼的當代面貌,從7-11的進駐、拼板舟、炸飛魚等方面,去討論文化變動、主客體想法之間的衝突。我將當天的討論整理出來,對於理解「觀光與地方之間的關係」,會有許多激發。
這幾天在 Instagram 上面突然出現了個爆紅景點——台中烏石坑魚梯,連媒體也開始爭相報導;與此同時,卻出現了生態角度的聲音:這是魚梯,人不應該站在上面。 本篇無意探討這方面的衝突,反而大家稱之為「台版土耳其棉堡」,類似的比喻在許多觀光景點是家常便飯,但地方本身是否也被稀釋了呢?
名偵探柯南電影版《貝克街的亡靈》裡面,柯南一行人透過一款遊戲機「繭」進入遊戲;在遊戲裡,他們的所有感官都被主機電腦控制著。當代,我們也逐漸發生「被影像控制感官」的現象。 如果我們不拍照,就不會有照片,不是應該是應該是我們主導著照片嗎?怎麼會反過來被主導了呢?
說到蘭嶼,大家也許會想到大海、拼板舟、飛魚季⋯⋯但是為什麼是這些?照片作為當代旅遊的重要推手之一,也許是這些元素被挑選出來的關鍵。透過照片的複製,地方意象被強化,甚至讓遊客與當地人看到截然不同的蘭嶼⋯⋯
一直以來不斷思考當代觀光旅遊的種種,從打卡引發的安全與環境議題,一直到旅遊是否會影響地方居民的內部認同等;前陣子看到天下一篇關於「文化路徑」的文章,覺得裡面的觀點與自己的一些觀察和際遇頗為相近,決定來寫一下自己的看法。
時隔 15 個月,我再次踏上蘭嶼這座人之島。今年是遊客,去年是小幫手,時隔一年,身份轉換之間又產生了不一樣的想法,從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在島上的停留時間一直到旅行對自我的影響。
四月底在貳拾號公民會所分享了去年我去蘭嶼打工換宿的經驗,以觀光的角度切入蘭嶼的當代面貌,從7-11的進駐、拼板舟、炸飛魚等方面,去討論文化變動、主客體想法之間的衝突。我將當天的討論整理出來,對於理解「觀光與地方之間的關係」,會有許多激發。
這幾天在 Instagram 上面突然出現了個爆紅景點——台中烏石坑魚梯,連媒體也開始爭相報導;與此同時,卻出現了生態角度的聲音:這是魚梯,人不應該站在上面。 本篇無意探討這方面的衝突,反而大家稱之為「台版土耳其棉堡」,類似的比喻在許多觀光景點是家常便飯,但地方本身是否也被稀釋了呢?
名偵探柯南電影版《貝克街的亡靈》裡面,柯南一行人透過一款遊戲機「繭」進入遊戲;在遊戲裡,他們的所有感官都被主機電腦控制著。當代,我們也逐漸發生「被影像控制感官」的現象。 如果我們不拍照,就不會有照片,不是應該是應該是我們主導著照片嗎?怎麼會反過來被主導了呢?
說到蘭嶼,大家也許會想到大海、拼板舟、飛魚季⋯⋯但是為什麼是這些?照片作為當代旅遊的重要推手之一,也許是這些元素被挑選出來的關鍵。透過照片的複製,地方意象被強化,甚至讓遊客與當地人看到截然不同的蘭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畫家的靈感來源 淡水,位於新北市的郊外,曾經是一個充滿鄉村風情的地方。這裡的景色曾是無數畫家的靈感來源。無論是蜿蜒的小徑、綠油油的稻田,還是古樸的老屋,都給人一種寧靜的美感。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樣的景色正逐漸消失。 越來越都市化 現今的淡水,已經變得越來越都市化。原本綠意盎然的田野,漸漸被
Thumbnail
2024.05.28 新竹市政府 位於關埔國小周邊的龍山東路口,過去上下學時段易成為交通衝突點,居民長期以來希望能夠進行交通改善工程,惟過去因後擴問題導致廠商無意願接手,因而長期延宕。市長高虹安上任後,責成相關局處密切合作,積極推動龍山東路交通改善工程,並於近日完工,提供安全、舒適且便利的通行環境
Thumbnail
台灣知名老街很多,假日一到總是滿滿人潮。若您跟我一樣愛逛老街卻不喜歡人擠人,那麼三坑老街便值得您一訪了。
Thumbnail
淡水人文景觀相當豐富,包括淡水老街、紅毛城、滬尾砲台等。淡水老街是台灣最著名的老街之一,擁有許多古蹟和特色商店。紅毛城是台灣最早的西洋式建築,也是台灣歷史的重要遺跡。滬尾砲台是清朝時期建立的軍事要塞,也是淡水重要的歷史景點。 這幅畫描繪了新北市淡水區水碓里的景色。畫作的中央是淡水小丘陵,遠處是觀
Thumbnail
打開水龍頭就有乾淨用水好像理所當然,也許這種理所當然就是當初都市規劃想打造的理想世界。
Thumbnail
淡水水上人家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淡水河口的一處特殊景觀。水上人家由木造干欄式建築組成,建於民國50年代左右,相傳最初是退伍榮民因經濟因素而興建的居所。就在捷運終點站的附近。 淡水水上人家的建築特色是將房屋架高於河面上,以木樁或石塊為基底,並以木板或竹子搭建而成。由於建築構造特殊,在淡水河漲
Thumbnail
曾經嬉遊於碧翠剔透的大森林,曾濯足於火燄山無水的小溪,山裏有茶園的波浪,但我們的心不再湧動,在「一世愛你」的觀景牌樓前面,成為永生的印記。
Thumbnail
多年對於瑞芳九份的記憶,只停留在「金礦、老街、滿滿的觀光客、都市就買的到的伴手禮、公車很擠、山上景緻很美...」可是我想要打破這個粗淺的印象,因為九份不應該是這個記憶,曾經的黃金山城、曾經的繁榮與沒落,荒煙漫草的山坡曾經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這些盤據山頭的廢煙道、滿山遍野的芒草...
Thumbnail
從國道3號深坑交流道開始,有兩條路沿著蜿蜒的景美溪幾乎是平行的逆流往東,一直到國道3的石碇服務區附近才又結合一起。溪北(右岸)是106市道,溪南是106乙市道。106市道是老路,靠著這路可以連接深坑、石碇兩座老街。這兩座老街是雙北市人假日的老街休閒和飽腹的路線,車流量相當大。這條路大部分都叫「北深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畫家的靈感來源 淡水,位於新北市的郊外,曾經是一個充滿鄉村風情的地方。這裡的景色曾是無數畫家的靈感來源。無論是蜿蜒的小徑、綠油油的稻田,還是古樸的老屋,都給人一種寧靜的美感。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樣的景色正逐漸消失。 越來越都市化 現今的淡水,已經變得越來越都市化。原本綠意盎然的田野,漸漸被
Thumbnail
2024.05.28 新竹市政府 位於關埔國小周邊的龍山東路口,過去上下學時段易成為交通衝突點,居民長期以來希望能夠進行交通改善工程,惟過去因後擴問題導致廠商無意願接手,因而長期延宕。市長高虹安上任後,責成相關局處密切合作,積極推動龍山東路交通改善工程,並於近日完工,提供安全、舒適且便利的通行環境
Thumbnail
台灣知名老街很多,假日一到總是滿滿人潮。若您跟我一樣愛逛老街卻不喜歡人擠人,那麼三坑老街便值得您一訪了。
Thumbnail
淡水人文景觀相當豐富,包括淡水老街、紅毛城、滬尾砲台等。淡水老街是台灣最著名的老街之一,擁有許多古蹟和特色商店。紅毛城是台灣最早的西洋式建築,也是台灣歷史的重要遺跡。滬尾砲台是清朝時期建立的軍事要塞,也是淡水重要的歷史景點。 這幅畫描繪了新北市淡水區水碓里的景色。畫作的中央是淡水小丘陵,遠處是觀
Thumbnail
打開水龍頭就有乾淨用水好像理所當然,也許這種理所當然就是當初都市規劃想打造的理想世界。
Thumbnail
淡水水上人家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淡水河口的一處特殊景觀。水上人家由木造干欄式建築組成,建於民國50年代左右,相傳最初是退伍榮民因經濟因素而興建的居所。就在捷運終點站的附近。 淡水水上人家的建築特色是將房屋架高於河面上,以木樁或石塊為基底,並以木板或竹子搭建而成。由於建築構造特殊,在淡水河漲
Thumbnail
曾經嬉遊於碧翠剔透的大森林,曾濯足於火燄山無水的小溪,山裏有茶園的波浪,但我們的心不再湧動,在「一世愛你」的觀景牌樓前面,成為永生的印記。
Thumbnail
多年對於瑞芳九份的記憶,只停留在「金礦、老街、滿滿的觀光客、都市就買的到的伴手禮、公車很擠、山上景緻很美...」可是我想要打破這個粗淺的印象,因為九份不應該是這個記憶,曾經的黃金山城、曾經的繁榮與沒落,荒煙漫草的山坡曾經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這些盤據山頭的廢煙道、滿山遍野的芒草...
Thumbnail
從國道3號深坑交流道開始,有兩條路沿著蜿蜒的景美溪幾乎是平行的逆流往東,一直到國道3的石碇服務區附近才又結合一起。溪北(右岸)是106市道,溪南是106乙市道。106市道是老路,靠著這路可以連接深坑、石碇兩座老街。這兩座老街是雙北市人假日的老街休閒和飽腹的路線,車流量相當大。這條路大部分都叫「北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