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不負如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確信,當年的倉央嘉措(1863—)便是看透了金碧輝煌包裝下的醜陋虛偽,信仰在泛政治化下的愚昧腐敗,在極力拒當達賴不成後,勉強要求白日一尊佛,入夜紅燈區,每每在拉薩的街頭過夜,喝酒唱歌愛愛,寧可落個「情僧」名號,也要堅持本心的,做一名風花雪月、自在愛詩的真人。
後來受到政治干擾,對方藉口說其為「假達賴」,結合清廷勢力,將其廢黜,放逐。而其死因的複雜,民間與官方大不同,真相的迷離,歷史上甚至超過了耶穌: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從這首名詩可看出,他對佛法的洞悉,人間充滿無奈,而在活出真我和道貌岸然之間,他的選擇早已說明了藏密的玄幽,位高權重的喇嘛之不可信賴——
只可惜,多少年過去了,一代代人受到表象的誘惑,仍然癡迷於布達拉宮的壯麗神秘,藏族的異域風情,青康藏高原的遼闊景觀,以及傳說中的密宗奇蹟,就算有人指責當權者對藏人的貧窮,吝於伸出教化的援手,卻無知根深蒂固的主因,泰半還在高高在上的喇嘛們,緊握權力,把這一切歸於宗教中的宿命——若看穿了這一點,就會了解,這一代走遍世界高呼人權的達賴,其實只是另一名政壇上的雙鏢客。
avatar-img
4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靜美的秋日,黃昏入夜後,不知多久,一直負手佇立於幽幽的回憶之河前。 紅塵中有太多煙雲的迷惑與淚水的滑動。 一陣風起,一簇花落;後來,輕伸雙臂,就任一已隨著那片花瓣悠悠順水而去吧! 一路無言。無念。直到芬香撲鼻,寂寞化為亙古的清歌,從八方響起,難以言喻的感動由此漫生: 過去,以為這便是萬相虛幻,終
生命自有某些隱晦的美妙。 或不可告人,或更與誰說? 總在心靜如水的當兒,擇一處好地方,無論是否沐浴更衣染香默禱,面對盈窗綠意,一待靜下,周遭自成小千世界,足以漫步徘徊,感受重新發現的趣味,以及若干幽微中的平凡--說來極不可信,只因檢視到一截小小過往,你以為自已置身此間:澆花,卻不知盆中小草的歡舞,逛
2020.9.29.    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若酒折柳今相離,無風無月也無你。    「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這兩句話在網上流傳很廣, 說來有趣,其中一二句並非出自同一文或同一人。  首句出自江南女作家安妮寶貝(1974-)2007出版的散文集《素年錦時》,這本書分為春、
很多年來,我不相信沒見過面的兩個「情人」會有真愛。  儘管,在古代,會有虔誠女教徒因默戀或崇拜耶穌而殉教,癡情少女因閱讀《紅樓夢》而跳樓自殺——就算中外歷史都能找出類似例子,撇除了不及百萬分之一的機率,來自感覺交流的愛情,就算不得身心靈合一,總要面對面一次,否則,終將如美女愛詩,卻摒棄醜詩人那般,是
「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 直到十年前,我都愣愣相信著泰戈爾的這句話;還有他的白鬍子、他的晶瑩詩句、他的一襲長袍、以及一條觸動心房的倩影‧‧‧ 如今,我知道這只是語意上的一個形容詞。 就像世間只有相對而沒有絕對的「完美」,從雪花、建築、到穿著「極簡風格」的時尚模特叉腰挺立在星光大
 當年,絕大多數的漢學家在中國人面前都自覺高人一等。這也是國弱受欺、崇洋媚外的人性後遺症,雖讀書人也不免。  直到近年隨着國強背脊硬,有了話語權,這些漢學者在態度上略略好些,開始退一步的以文化人自居,在學問上未必有啥精進的創見,在心理上——就我所知、所見,仍不免累績了一代代種族式的偏見。  當然,橫
在這靜美的秋日,黃昏入夜後,不知多久,一直負手佇立於幽幽的回憶之河前。 紅塵中有太多煙雲的迷惑與淚水的滑動。 一陣風起,一簇花落;後來,輕伸雙臂,就任一已隨著那片花瓣悠悠順水而去吧! 一路無言。無念。直到芬香撲鼻,寂寞化為亙古的清歌,從八方響起,難以言喻的感動由此漫生: 過去,以為這便是萬相虛幻,終
生命自有某些隱晦的美妙。 或不可告人,或更與誰說? 總在心靜如水的當兒,擇一處好地方,無論是否沐浴更衣染香默禱,面對盈窗綠意,一待靜下,周遭自成小千世界,足以漫步徘徊,感受重新發現的趣味,以及若干幽微中的平凡--說來極不可信,只因檢視到一截小小過往,你以為自已置身此間:澆花,卻不知盆中小草的歡舞,逛
2020.9.29.    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若酒折柳今相離,無風無月也無你。    「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等你。」這兩句話在網上流傳很廣, 說來有趣,其中一二句並非出自同一文或同一人。  首句出自江南女作家安妮寶貝(1974-)2007出版的散文集《素年錦時》,這本書分為春、
很多年來,我不相信沒見過面的兩個「情人」會有真愛。  儘管,在古代,會有虔誠女教徒因默戀或崇拜耶穌而殉教,癡情少女因閱讀《紅樓夢》而跳樓自殺——就算中外歷史都能找出類似例子,撇除了不及百萬分之一的機率,來自感覺交流的愛情,就算不得身心靈合一,總要面對面一次,否則,終將如美女愛詩,卻摒棄醜詩人那般,是
「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 直到十年前,我都愣愣相信著泰戈爾的這句話;還有他的白鬍子、他的晶瑩詩句、他的一襲長袍、以及一條觸動心房的倩影‧‧‧ 如今,我知道這只是語意上的一個形容詞。 就像世間只有相對而沒有絕對的「完美」,從雪花、建築、到穿著「極簡風格」的時尚模特叉腰挺立在星光大
 當年,絕大多數的漢學家在中國人面前都自覺高人一等。這也是國弱受欺、崇洋媚外的人性後遺症,雖讀書人也不免。  直到近年隨着國強背脊硬,有了話語權,這些漢學者在態度上略略好些,開始退一步的以文化人自居,在學問上未必有啥精進的創見,在心理上——就我所知、所見,仍不免累績了一代代種族式的偏見。  當然,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林芝拉薩】 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這是六世達賴喇嘛在世人眼中最廣為人知的形象。 他叫倉央嘉措,有著如夢似幻的一生,是歷任達賴喇嘛之中,最令人感興趣的一位。 踏入西藏之所以是我的夢想之一,是因為那裡有我喜歡的故事。
Thumbnail
值此殊勝佛陀初轉法輪日,亦是慈悲 龍德上師陞座紀念日的珍貴、吉祥緣起,觀音山特別發起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慈悲 龍德上師,祈願慈悲 龍德上師法體康泰、長壽久住娑婆世間,法輪恆轉、廣大饒益十方有情。
Thumbnail
佛陀在世時代,未成佛的悉達多父親淨飯王的弟弟為了私慾謀劃奪皇位,挑撥離間在戰爭中已由悉達多出面談和的敵國波斯匿國王。 波斯匿王在談和過程中,對悉達多的智慧及心量生起恭敬心,但殺戮心與佔領鄰國企圖心仍重,也沒有智慧,於是輕易被挑撥成功。 能夠挑撥成功,是因為波斯匿王對沒有求證的內容產生被欺
Thumbnail
活佛與情聖似乎是兩個相衝突的身份,這也使得倉央嘉措的一生充滿了傳奇。 不論是情歌或是道歌,不論你想從詞曲中尋求佛理還是情愛,你都能從倉央嘉措的詩中找到理性或是感性的依靠!且不要糾結於情歌還是道歌、活佛or情聖,一起來聽歌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在川西亞丁的轉山體驗,探索藏族文化與宗教儀式的深厚意義。作者透過轉山之旅,與自然和自身的靈魂進行深刻結合,並闡述了亞丁三神山的壯麗景色與地獄谷的神祕傳說。這段九天的旅程不僅是一次生理上的挑戰,更是心靈的探索,讓人追尋內心的「本我」與意義。
Thumbnail
與其去判斷是不是某一尊佛菩薩轉世再來的聖者,為什麼不去判斷他戒律是否清淨?願力是否周遍而慈悲,他的行持是否非常的如法,就跟佛菩薩無二呢?為什麼不去看這些呢?這些才是鐵打的保障。如果看到,他都沒有說:「他是什麼佛菩薩聖者。」沒有這些名銜光環,這個人就更可貴,不是嗎?真正的成就者高僧大德韜光
Thumbnail
悟達國師是唐代晚期的大師. 他因自己親身經歷的因果業報, 而寫了這部 " 慈悲三昧水懺 " .透過念誦此懺, 來幫助有心解冤消業的眾生, 洗滌心理的罪.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林芝拉薩】 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這是六世達賴喇嘛在世人眼中最廣為人知的形象。 他叫倉央嘉措,有著如夢似幻的一生,是歷任達賴喇嘛之中,最令人感興趣的一位。 踏入西藏之所以是我的夢想之一,是因為那裡有我喜歡的故事。
Thumbnail
值此殊勝佛陀初轉法輪日,亦是慈悲 龍德上師陞座紀念日的珍貴、吉祥緣起,觀音山特別發起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慈悲 龍德上師,祈願慈悲 龍德上師法體康泰、長壽久住娑婆世間,法輪恆轉、廣大饒益十方有情。
Thumbnail
佛陀在世時代,未成佛的悉達多父親淨飯王的弟弟為了私慾謀劃奪皇位,挑撥離間在戰爭中已由悉達多出面談和的敵國波斯匿國王。 波斯匿王在談和過程中,對悉達多的智慧及心量生起恭敬心,但殺戮心與佔領鄰國企圖心仍重,也沒有智慧,於是輕易被挑撥成功。 能夠挑撥成功,是因為波斯匿王對沒有求證的內容產生被欺
Thumbnail
活佛與情聖似乎是兩個相衝突的身份,這也使得倉央嘉措的一生充滿了傳奇。 不論是情歌或是道歌,不論你想從詞曲中尋求佛理還是情愛,你都能從倉央嘉措的詩中找到理性或是感性的依靠!且不要糾結於情歌還是道歌、活佛or情聖,一起來聽歌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在川西亞丁的轉山體驗,探索藏族文化與宗教儀式的深厚意義。作者透過轉山之旅,與自然和自身的靈魂進行深刻結合,並闡述了亞丁三神山的壯麗景色與地獄谷的神祕傳說。這段九天的旅程不僅是一次生理上的挑戰,更是心靈的探索,讓人追尋內心的「本我」與意義。
Thumbnail
與其去判斷是不是某一尊佛菩薩轉世再來的聖者,為什麼不去判斷他戒律是否清淨?願力是否周遍而慈悲,他的行持是否非常的如法,就跟佛菩薩無二呢?為什麼不去看這些呢?這些才是鐵打的保障。如果看到,他都沒有說:「他是什麼佛菩薩聖者。」沒有這些名銜光環,這個人就更可貴,不是嗎?真正的成就者高僧大德韜光
Thumbnail
悟達國師是唐代晚期的大師. 他因自己親身經歷的因果業報, 而寫了這部 " 慈悲三昧水懺 " .透過念誦此懺, 來幫助有心解冤消業的眾生, 洗滌心理的罪.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