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說話的品格》貓咪與冰箱有什麼共同點?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者:李起周(이기주)
譯者:尹嘉玄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說話的品格:把真心放入話中的24個練習》
「人有人品,話有言品
「說出口的話就像鮭魚,有著回歸本能。」
這是一本讀起來感到暖心的人際關係書籍,收錄了24篇不同面向的溝通主題。對本書的心得放在結尾處,這邊整理了三個觀點和大家分享。

1. 屏除偏見

偏見的牢籠(p183)
一日,英國劇作家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宴請一群藝術愛好者到家中做客,這些人都是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的擁躉,但對 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 的作品,卻是嗤之以鼻、大肆抨擊。
蕭伯納拿起一張素描作品對大家說:「你們看,這是我最近得到的羅丹畫作。」
語畢,大家簇擁而來,開始對這幅畫品頭論足,你一言我一語地指出畫作的種種不足之處,閒言閒語在空氣中四處撞擊,整個客廳蔓延著各種輕蔑的氣息。
就在此時,早就預料此事的蕭伯納,忽然拋出一句:「啊!抱歉,我弄錯了!這幅畫不是羅丹的作品,它是米開朗基羅畫的。」
當一個人被傲慢和偏見蒙蔽了雙眼,就愈看不見事實真相,智力急劇下降,既無法公正判斷,也不能給予合理的評價;就愈想對別人下指導棋,或者矯正對方的思想。

2. 軟思考

貓咪與冰箱有什麼共同點?(p213)
通常大家(包括我)會質問:「家電用品能和動物有共同點嗎?」這是很直覺的反應,以自己的一套邏輯、分析、測量事物的思考系統去衡量一件事情,天經地義;但是軟思考(soft thinking)的人,很可能這樣回答:「兩者都有很多種顏色,一樣喜歡廚房,都有著類似尾巴的東西。」
有時,不妨從硬思考(hard thinking)的角度暫時抽離,換一種軟性的態度來看待現象與世界,「軟硬兼施」的兼容並蓄。可應用在:
  • 協商與中庸(p58)
談判,不是找出對方的缺點或盲點緊咬著不放,猛烈攻擊,而是將彼此的優點與利益極大化,找出不爭吵,卻能讓雙方都得利的一場對決。
  • 連結與包容(p208)
林肯(Lincoln)為了尋求和政治宿敵史坦頓(Edwin McMasters Stanton)——林肯的政治宿敵——的共同點而努力,成功找到了能夠連結彼此的扣環。
  • 視線與換位
接下來詳談。

3. 放下姿態,才是真正的換位思考

巷子裡的小小蜘蛛人(p106)
一名年約六、七歲的小男孩,身穿蜘蛛人裝穿梭在巷弄間玩耍,時至準備吃晚餐的時間。作者觀察了一下男孩母親的說話口吻,她到底會用什麼方式誘導孩子回家?
通常大部分的父母會以直線式的命令型語句要求:「不要玩了,快點回來!」或者以曲線式的請託型語句勸導:「餓不餓呀?要不要吃晚餐?」
然而,這位母親竟出動了截然不同的語句。她高喊著:
「蜘蛛人!你要是亂射蜘蛛網可能會傷到別人喔!任務達成後,記得平安歸隊,向總部報告。」
沒有絲毫身分上或高度上的落差,才是真正的換位思考。
不論是命令要求,或者是好言相勸,都是以一種從上往下俯視孩子的高姿態。要真正做到「換位思考」,要轉換的不只是「觀點」而已,還有自己的「姿態」。
停下來想一想,我們周遭是否充斥著表面上高喊「換位思考」,實則精心布局、把對方逼向死境的人?正是因為他們堅持在性格及動機上絕對優於對方,始終高高在上。
另一個換位思考的延伸:
共感不等於同情(p30)
共感,或是比較常見的說法——同理心,是指自己也能對他人所承受的痛苦感同身受,姿態是平等的
某家電視台採訪了一位獨居老人。過程中,記者眉頭緊蹙,口中不時發出「嘖嘖嘖」的憐惜聲,還說出「您實在是太可憐了」「您接下來該怎麼辦才好」等話語,眼神中透露出滿滿的不捨。
老人家不發一語,沈默了起來。從記者口中射出的一根又一根名為話語的長茅,彷彿不斷在戳著老人家的自尊與過往歲月。
同情則是看著他人的悲慘處境,感到惋惜,產生憐憫之心,然後淤積在心裡一角的水攤:靜止不動,也不深。
這名記者的情感——同情心,無形之中帶有自己的狀況優於對方的膚淺判斷,當流露的情感是同情而非共感,不僅無法撫慰對方的傷痛,甚至還會變成是在傷口上灑鹽。

尾聲

之前也讀過不少人際溝通的書,也許是這個原因,讀完本書時只覺得普普,書中的美言佳句,都不是什麼新穎的觀念,論證也不是特別縝密。
時隔一陣子,為了撰文,再次開卷。
每每讀到這些老生常談,自動 update 近期憶起的生活體驗,仔細推敲反芻,竟有了新的視點。
閱讀一本書,不單只是在閱讀作者的想法,最終是在閱讀「自己」,不斷反思自己說的話與自己所擁有的世界觀。
我想,正是歷經了千錘百打的淬煉,歷久不衰,才能成為老生常談。
書的結構比較鬆散,成了美言佳句收錄合輯|原圖點此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坐坐、拍打餵食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attersMediu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1.3K會員
635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作者經濟 IMO 的其他內容
《情緒勒索》二三事釐清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