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日記3】如何好好說話~我看『質感說話課』

2021/07/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話是一門藝術
如何質感說話,更是一門表達愛的藝術;
正如本書在前言所提及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在登月計畫發表的演說:「我們選擇在這個年代登月,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困難。」『質感說話』從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人際互動上,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面對親情、友情,或在職場上,都值得我們好好去學習。
作者從幾方面去探討:
首先是了解我們的口語表達習慣,作者從音量、發音、語速、注意少用專業用辭和避免廢語贅辭去探討,溝通重要是要別人聽得進去,聽得清楚,而不是個人將想說的話全盤傾出,對方就能完全接受。書中有個麥拉賓法則很有趣,這研究表示,影響溝通有三大要素,說話者的「外觀」佔百分之五十五,「聲調」佔百分之三十八,「言詞內容」只佔百分之七;但作者也表示,言語行為是一種高複合性,錯綜複雜的行為,並不會有所謂的固定模式或框架,有時還牽涉到非語言的部份,它們的重要性非侷限於滿分的比例框架,所以我們不妨將之視為溝通技能的學習目標,去努力發揮它各自的功能與價值。
其次是在與人連結部份,作者表示應藉由善意與真心的傳達,來建立與他人的好感度,並善用眼神與笑容,有時適宜的肢體接觸也有助於溝通,在面對大眾都恐懼的公眾演說,多做事前準備與心理建設,可助於減少對未知的恐懼,只要多次的經驗累積,自然熟能生巧。
另外,與朋友相聚,有意義、有建設性及趣味性的「高品質閒聊」也比單純的批評與謾罵更能增加聚會的樂趣,令人印象深刻的,作者敘述一個小刺蝟的故事,大家送他小泡棉來包住他的刺,就能給予孤單小刺蝟一個溫暖的擁抱;作者認為否定,質疑和命令就是溝通的刺,而多用樸實的讚美,可拉近彼此的距離;此外,我也很喜歡作者分享多學一種語言,可開拓視野的故事,這可激勵我們去「走出日常」,增加溝通內容的豐富性並建立自己的言談風格。
這本書很特別的地方,是作者完成本書的後期,正好疫情爆發,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與宅在家的靠近,更彰顯質感說話的重要,正如作者在書中所提:「對抗病毒,而不是對抗彼此。」我們可透過刻意的練習與同理他人,讓溫暖的語言成為習慣,也成為人際交往間正面的維繋與支持的力量。
7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