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這件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陣子雖然工作排很滿,我還是忙裡偷閒的追了一部陸劇。(不是偷懶,我真的很會做時間管理。真的。我花四。)

自從看完韓國神劇【請回答1988】之後,陸續看了幾部韓劇,雖然都很好看,看得時候也會隨劇情哭一下笑一下,但是就很少出現那種會讓你心領神會的感動。最近幾部陸劇和台劇都很夯。Instagram上不時有人剪輯劇中的短片上傳,透過短片,我稍微篩選了一下,對【以家人之名】越來越有興趣。然後赫然發現Netflix有這部,二話不說立馬追起來!

跟【請回答1988】一樣,【以家人之名】是一部很溫馨好看的生活小品戲劇。雖然對家庭、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友誼、人生、成長的探索,沒有1988那麼深刻,也不像1988那麼平凡,不至於讓我時不時就內牛滿面、淚濕滿襟,但仍讓人不知不覺就會一集接著一集看,然後三不五時反省一下自己各方面的生活態度。

劇中有一句話讓我感受特別深。當他們還是孩子時,妹妹問:「我們什麼時候會知道自己長大了?」哥哥說:「到時候你就會知道了。長大,是一瞬間的事。」

成人後,妹妹依然過著很自我的生活。某一天,哥哥另一個妹妹對妹妹說了一句讓她很不舒服的話。從小個性直來直往,有話就說,遇到不公不義的事情一定第一個站出來絕不忍讓的妹妹,心裏雖然受傷難過,但是卻沒說什麼,只是勉強跟對方擠了一個笑容。

有一瞬間,我清晰地感受到,自己進入到像爸爸那樣的大人,他們的世界。 通往那個世界的鑰匙,叫做『忍耐』。忍耐,忍耐。忍耐。

這句話讓我很震撼。我甚至必須按下影片的暫停鍵,閉上眼睛在心裡琢磨消化。我在想,什麼叫做「忍耐」。

每個人都有年少輕狂的小時候。因為青春,所以無所畏懼。總覺得不去迎合別人,勇敢做自己,說出自己內心的話,才叫做酷。

然後有一天,我們突然就知道,不是什麼話,都要衝出口,不是什麼怨,都要立刻發洩。不是一遇到什麼不滿不如意的,就要為自己爭口氣。很多時候,當我們選擇隱忍,不是因為我們變得懦弱,而是因為,我們長大了。

因為長大,我們願意承擔落在肩膀上的責任。因為有責任,我們願意戴上面具、穿上糖衣、為了工作折腰。然後我們終於明白,小時候我們眼裡所看到的大人,並不是沒有自己,而是他們心裡裝了太多別人。裝了父母、伴侶、孩子,兄弟姐妹、叔伯姑姨......,還有珍貴的朋友。

如果說忍耐是進入大人世界的一把鑰匙。那我真的長大了。不是外表的長大,是內心的長大。我感到自己的確時常在「忍耐」。這並不是在抱怨生活中充滿了需要忍耐的事,而是我懂得不要事事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要總覺得「別人應該為我做到或想到什麼事」。

這部劇有40集,但我覺得最後一集真的結束的非常匆促。雖然該交代的都交代了,但是總有點讓人措手不及的感覺,是有點可惜的地方。不過還是蠻好看的啦。推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維尼的生活隨筆的沙龍
4會員
11內容數
我在台南吃什麼。
2020/12/05
我們母子倆就這樣相親相愛地過了兩天。他乖巧撒嬌無敵可愛,我也慈眉善目超級溫柔。就兩天。 然後,他又開始各種欠扁,我又開始各種嘮叨碎念,偶爾還要伴隨幾聲怒吼。這就是我們。 我知道我不是完美的媽媽,我也不追求完美。但我想我的確可以學著當一個更柔軟、更懂得體諒孩子的媽媽。
2020/12/05
我們母子倆就這樣相親相愛地過了兩天。他乖巧撒嬌無敵可愛,我也慈眉善目超級溫柔。就兩天。 然後,他又開始各種欠扁,我又開始各種嘮叨碎念,偶爾還要伴隨幾聲怒吼。這就是我們。 我知道我不是完美的媽媽,我也不追求完美。但我想我的確可以學著當一個更柔軟、更懂得體諒孩子的媽媽。
2020/12/04
福生的肉燥飯也很好吃,個人喜歡加上魚鬆。除此之外,店內唯二的兩種小菜--滷白菜和筍絲也很下飯。這四樣搭在一起,根本就是料理絕配!我一個人就可以輕鬆吃乾抹淨,不留一絲痕跡。來福生跟老公分食小菜時,我都覺得有點吃不過癮。但是,福生最厲害的,絕對是它的鎮店之寶-蝦丸啊!
Thumbnail
2020/12/04
福生的肉燥飯也很好吃,個人喜歡加上魚鬆。除此之外,店內唯二的兩種小菜--滷白菜和筍絲也很下飯。這四樣搭在一起,根本就是料理絕配!我一個人就可以輕鬆吃乾抹淨,不留一絲痕跡。來福生跟老公分食小菜時,我都覺得有點吃不過癮。但是,福生最厲害的,絕對是它的鎮店之寶-蝦丸啊!
Thumbnail
2020/12/03
我開始資助I時,他才八歲。第一次看到照片上的他,個子小小的,看起來蠻健康的,但怯生生的一張臉,沒有笑容。大概是聽工作人員指示站著拍照,所以不太自然。隨後每年我都會收到他的照片和信件,看到照片上的他一年一年地長高、變壯,也算是分享了他的成長過程。
Thumbnail
2020/12/03
我開始資助I時,他才八歲。第一次看到照片上的他,個子小小的,看起來蠻健康的,但怯生生的一張臉,沒有笑容。大概是聽工作人員指示站著拍照,所以不太自然。隨後每年我都會收到他的照片和信件,看到照片上的他一年一年地長高、變壯,也算是分享了他的成長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部是2020年的東北校園劇,是讓我當初追完後意猶未盡又再刷一遍的好作品,作為一個熱愛東北文化和東北腔的人,我是一定要將這一齣好劇發揚光大的!!! 倘若喜歡韓劇《請回答1988》的小夥伴/觀眾,肯定也會喜歡的!!!因為這部號稱是東北版的《請回答1988》XD
Thumbnail
這部是2020年的東北校園劇,是讓我當初追完後意猶未盡又再刷一遍的好作品,作為一個熱愛東北文化和東北腔的人,我是一定要將這一齣好劇發揚光大的!!! 倘若喜歡韓劇《請回答1988》的小夥伴/觀眾,肯定也會喜歡的!!!因為這部號稱是東北版的《請回答1988》XD
Thumbnail
標題圖片來自於網絡免費圖庫哦 2015年《請回答1988》橫空出世,就成爲現象級韓劇,稱霸各大頻臺和收視率,可謂是萬人空巷,直到今天再次觀賞,也仍是回味無窮。 當然單從演技和劇情并不能説明這部劇有多出挑,畢竟更加優質的劇本和扎實的演技大有人在。但編劇拿捏住了“情懷”二字,將人性對於單純、美好過去的想
Thumbnail
標題圖片來自於網絡免費圖庫哦 2015年《請回答1988》橫空出世,就成爲現象級韓劇,稱霸各大頻臺和收視率,可謂是萬人空巷,直到今天再次觀賞,也仍是回味無窮。 當然單從演技和劇情并不能説明這部劇有多出挑,畢竟更加優質的劇本和扎實的演技大有人在。但編劇拿捏住了“情懷”二字,將人性對於單純、美好過去的想
Thumbnail
:是從哪一刻開始,讓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呢? 是不再於人前展露情緒、不再誠實的表達真心...還是,學會無論如何也不再流淚了呢
Thumbnail
:是從哪一刻開始,讓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呢? 是不再於人前展露情緒、不再誠實的表達真心...還是,學會無論如何也不再流淚了呢
Thumbnail
成長,不是往前看而是回頭看才有的體悟,必須得看穿時間這物理性的殘酷,才懂得包容過去、理解現在的自己。<光陰的故事>便是時間教會我們的事,也不只關乎角色的個人更折射了一個世代集體的生存處境,原來這樣地活著既寂寞卻不孤獨,或許越是明白何以長成現在的樣子,也越能同理那麼多與我們不同卻又相同的人們.....
Thumbnail
成長,不是往前看而是回頭看才有的體悟,必須得看穿時間這物理性的殘酷,才懂得包容過去、理解現在的自己。<光陰的故事>便是時間教會我們的事,也不只關乎角色的個人更折射了一個世代集體的生存處境,原來這樣地活著既寂寞卻不孤獨,或許越是明白何以長成現在的樣子,也越能同理那麼多與我們不同卻又相同的人們.....
Thumbnail
如果你正進入中年有著對父母無盡的、那些要不要和解的困惑,或是你正邁入體力或腦力都衰退的後中年的老年前期,都來看看這部電視劇。也許你們會從中理解了自己的糾結,然後與最在意的親愛的OO,一起或分開過未來的人生,用自己最自在的方式。
Thumbnail
如果你正進入中年有著對父母無盡的、那些要不要和解的困惑,或是你正邁入體力或腦力都衰退的後中年的老年前期,都來看看這部電視劇。也許你們會從中理解了自己的糾結,然後與最在意的親愛的OO,一起或分開過未來的人生,用自己最自在的方式。
Thumbnail
       以家人之名是2020很火紅的陸劇,在身邊的親友推薦下我也入坑了!其實我一開始是不太願意再看家庭劇怕勾起不愉快的回憶,但還好最後我看完了,很喜歡這部最大的原因是戲中解構家人的定義,不是有稱謂、有血緣就是家人,而是真正愛對方、關係對方的才是。
Thumbnail
       以家人之名是2020很火紅的陸劇,在身邊的親友推薦下我也入坑了!其實我一開始是不太願意再看家庭劇怕勾起不愉快的回憶,但還好最後我看完了,很喜歡這部最大的原因是戲中解構家人的定義,不是有稱謂、有血緣就是家人,而是真正愛對方、關係對方的才是。
Thumbnail
世界上除了自己,還有誰是最了解自己的呢?有些人會認為是朋友,有些人會認為是愛人,亦有些人會認為是家人。父母,對我們來說,代表了許多。他們不只是我們童年的模仿對象,更是我們內心的歸宿。
Thumbnail
世界上除了自己,還有誰是最了解自己的呢?有些人會認為是朋友,有些人會認為是愛人,亦有些人會認為是家人。父母,對我們來說,代表了許多。他們不只是我們童年的模仿對象,更是我們內心的歸宿。
Thumbnail
他們一群人住在雙門洞,有人住在雨天會漏水的半地下屋、有人暗戀附近鄰居的姊姊、有人對面住著天才圍棋手;他們一群人會一起擠在某人的房間裡打電動、吃零食,他們生於1988年。
Thumbnail
他們一群人住在雙門洞,有人住在雨天會漏水的半地下屋、有人暗戀附近鄰居的姊姊、有人對面住著天才圍棋手;他們一群人會一起擠在某人的房間裡打電動、吃零食,他們生於1988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