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長期憂鬱和焦慮,易影響胎兒及小朋友日後的情緒行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原本孕婦在產後的焦慮,憂鬱和強迫症,有其固定的發生率:

產後焦慮 :9 %

產後憂鬱 :13 %

產後強迫 :3-5 %

我最近好奇閱讀到國外的研究,那些正在是孕婦,在COVID19 前和後的流行,孕婦不管是焦慮和憂鬱傾向,都會據增。

raw-image

焦慮原本的29%

COVID 19 極據上升到72%

憂鬱原本的15%

COVID 19 極據上升到40.7 %

我更好奇,我們常常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

這些是真的嗎?

影響其子女的情緒行動又是如何呢?

早在1999年 Dr Glover 早已經發表過孕婦的壓力,焦慮和憂鬱會直接影響胎兒的發育。

2009年 Dr Kinsella 和 Dr Monk,發現「孕婦的焦慮,會影響胎兒的大腦皮質的發育、增強胎兒的驚覺性格」。

具體而言,產婦懐孕時的焦慮與胎兒晃動有關,並且與產後會增加baby 神經發育障礙的風險有關。

一些科學研究指出,母親的焦慮症和憂鬱症是並存的,一種情緒障礙,可能會影響另一種情緒障礙、 例如Dr Heron等人 發現產前的焦慮,也可預示著產後憂鬱風險增加的。

用聲光製造干擾情緒狀態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使孕婦晚期暴露於光,聲、還有聲光交叉刺激孕婦,使孕婦,產生了不同情緒狀態的張力。

測量情緒變化和胎兒眨眼頻率

那些孕婦,測量在聲光刺激下所產生的自我壓力包括:焦慮和憂鬱嚴重程度。

而胎兒,則測其在聲光刺激下,其眨眼反應次數。找出兩者的關係!


孕婦憂慮對 [ 胎兒 ] 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胎兒的眨眼頻率會因母親的焦慮和憂鬱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母親表現出較高的焦慮狀態時,胎兒的眨眼速率會增加,而當母親報告的沮喪較高狀況時,胎兒的眨眼速率會降低。

在實驗組,其眨眼的平均速度為每分鐘2.17次眨眼,而其對照組為0.23次每分鐘眨眼。

孕婦焦慮指數每增加1分,胎兒的的眨眼速率會增加20%
孕婦憂鬱指數每增加1分,胎兒的的眨眼速率會增加21%

結論:

研究顯示胎兒在母體內,會受媽咪本身的焦慮和憂鬱情緒影響。

媽咪憂慮對 [ 小朋友 ] 日後的影響


一項調查10928婦女,產前在懷孕晚期時,媽咪處於【焦慮狀態】,會有3.25倍風險,影響小朋友在 【4歲】情緒行為障礙。( in fetuses of 32 weeks gestation maternal anxiety wa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behaviou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at age 4 )

raw-image

同一個研究,也發現產後8週和8個月,媽咪處於【憂鬱狀態】,小孩子會分別有2.27 和1.68 倍風險,影響到小朋友在【1- 4歲】情緒障礙行為 ( maternal postnatal depression at both 8 weeks (OR = 2.27) and 8 months (OR = 1.68) also increased the likelihood of significant behavioral/emotional problems in children ) .

出生之後子女

下圖告訴我們

raw-image

當一位孕婦,如果處於焦慮、憂鬱、思覺失調、濫用藥物、家庭暴力⋯⋯這些長期在懷孕🤰中,會大量分泌旺盛的糖皮激素 (Glucocorticoids) 且長期傳遞予脂兒,其出生之後子女,可能易有以下請況:

容易恐懼😱,焦慮,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新陳代謝問題,出生🐣體重過輕、認知能力障礙..

為什麼媽媽長期憂鬱和焦慮壓力

會影響胎兒及小朋友日後的情緒行為 ?


當一個母親👩一直處於憂鬱和焦慮壓力壓力狀態下,她們身體會一直分泌糖皮激素 (Glucocorticoids) 在體內,這些激素,以4種方式,改變了胎兒的一生:

raw-image

(A)Limbic sytem ( 邊緣系統 )

當一個母親 一直處於憂鬱和焦慮壓力壓力狀態下,她們身體這些 糖皮質激素 ( Glucocorticoids ) 通過胎盤,進入胎兒的大腦🧠腦間,影響了邊緣系統(例如杏仁核和海馬體),此抑制了神經元分化,影響了未來神經的發育健全。

(B)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 ( Hypothalamus -Pituitary-Adrenalin ( HPA ) Axis )

van den Bergh等研究人員在2005年提出:當一個母親 一直處於憂鬱和焦慮壓力壓力狀態下,她們身體這些 糖皮質激素 ( Glucocorticoids ) 改變了HPA軸,並導致胎兒軸的基礎活動一直在增加增加。

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 (HPA軸),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在人類身體構成了HPA軸。HPA軸是神經內分泌系統的重要部分,參與控制並調節許多身體活動,如免疫系統,心情和情緒行為...小孩出生後,會處於高度焦慮敏感狀態。

(C)降低Hsd11b2的基因表現

由於孕婦🤰身體内,升高的糖皮質激素會抑制胎盤血管形成,且抑制其生長。糖皮質激素會降低Hsd11b2的基因表現,而這些Hsd11b2的表現,正是母體糖皮質激素的保護性屏障,也就是說當一個母親 一直處於憂鬱和焦慮壓力壓力狀態下,她們身體這些 糖皮質激素 ( Glucocorticoids ),更容易穿透胎盤,到胎兒的體內影響身心發展。

(D)甲基化改變 ( methylation changes )

糖皮質激素升高,會改變胎兒的基因圖譜遺傳情況,從而導致對未來的轉錄反應活動大量的增加,啓動了很多甲基化的改變 ( methylation changes ) 發生。

結論:

1.產前產後,媽咪的【憂鬱狀態】 ,會影響了【1-4歲】 小孩子日後情緒行為的發展。

2.O'Conner等(2002年)發現,妊娠32週的胎兒中,如果母親一直處於【焦慮狀態】,其子女在【4歲】和【7歲】時,易有行為和情緒管理障礙表現。


孕婦們,好好修心養性

老公們,好好善待老婆 ( 當初是你願意帶人家受孕,你就要負責 .. 😉💕😊)


來源: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6
現代生活節奏快,越來越多人因為工作、學習或娛樂而養成熬夜的習慣。然而,熬夜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最新的研究表示:熬夜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還會增加多種健康風險,這些風險從肥胖到糖尿病,可能潛伏多年後才逐漸顯現
Thumbnail
2024/09/26
現代生活節奏快,越來越多人因為工作、學習或娛樂而養成熬夜的習慣。然而,熬夜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最新的研究表示:熬夜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還會增加多種健康風險,這些風險從肥胖到糖尿病,可能潛伏多年後才逐漸顯現
Thumbnail
2024/09/24
大家每天都在使用手機: - 上班時間看! - 下班時間看! 但長時間使用手機對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眼睛👀的傷害
Thumbnail
2024/09/24
大家每天都在使用手機: - 上班時間看! - 下班時間看! 但長時間使用手機對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眼睛👀的傷害
Thumbnail
2024/09/18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無意識間的日常習慣,往往對大腦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 隨著科技和飲食文化的發展,許多看似平常的行為,從飲酒、熬夜到長期焦慮,都可能加速大腦的衰退,並增加患上痴呆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Thumbnail
2024/09/18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無意識間的日常習慣,往往對大腦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 隨著科技和飲食文化的發展,許多看似平常的行為,從飲酒、熬夜到長期焦慮,都可能加速大腦的衰退,並增加患上痴呆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有了孩子就會感到幸福嗎? 產後憂鬱的浪潮來襲 這應該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為什麼我會很憂鬱? 當孩子一出生後,為什麼我不敢擁抱孩子? 當沒看到孩子時,覺得孩子可能會遇害。 全家人唯一對孩子沒有愛的感覺只有我。 我是不是瘋了? 多數婦女認為有了孩子後會感到幸福與快樂,但事實卻可能相反。
Thumbnail
有了孩子就會感到幸福嗎? 產後憂鬱的浪潮來襲 這應該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為什麼我會很憂鬱? 當孩子一出生後,為什麼我不敢擁抱孩子? 當沒看到孩子時,覺得孩子可能會遇害。 全家人唯一對孩子沒有愛的感覺只有我。 我是不是瘋了? 多數婦女認為有了孩子後會感到幸福與快樂,但事實卻可能相反。
Thumbnail
研究顯示懷孕婦女的大腦灰質有減少趨勢,就像青少年時期的我們,灰質減少可能是為了認知、社交、情感的發展需求。灰質的喪失,反而可以讓大腦的其他區域,加強並反應母親對新生兒的需求或較警覺環境中的風險,即增加對孩子的關注與感受。但在分娩嬰兒的兩年內,若沒有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母親的大腦會重新恢復。
Thumbnail
研究顯示懷孕婦女的大腦灰質有減少趨勢,就像青少年時期的我們,灰質減少可能是為了認知、社交、情感的發展需求。灰質的喪失,反而可以讓大腦的其他區域,加強並反應母親對新生兒的需求或較警覺環境中的風險,即增加對孩子的關注與感受。但在分娩嬰兒的兩年內,若沒有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母親的大腦會重新恢復。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每一個世代都有每一個世代的壓力與重大議題。「COVID-19世代母親」和以前的新生兒母親完全不同,她們焦慮、憂鬱,又擔心被家族給汙名化。 這一波Omicron病毒帶來的幼兒與兒童急性腦炎,更讓她們憂心忡忡,產後憂鬱症的診斷率正在增加。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每一個世代都有每一個世代的壓力與重大議題。「COVID-19世代母親」和以前的新生兒母親完全不同,她們焦慮、憂鬱,又擔心被家族給汙名化。 這一波Omicron病毒帶來的幼兒與兒童急性腦炎,更讓她們憂心忡忡,產後憂鬱症的診斷率正在增加。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臺灣傳統觀念認為女性的義務是成為母親。而擁有母親這個角色,代表在女性的生命中,同時也要失去屬於自己的一部分時間。不管結婚前、懷孕前有多少準備或想像,甚至是生產完後覺得自己好像甚麼都已經準備好,生活還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談談產後低潮與產後憂鬱症。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臺灣傳統觀念認為女性的義務是成為母親。而擁有母親這個角色,代表在女性的生命中,同時也要失去屬於自己的一部分時間。不管結婚前、懷孕前有多少準備或想像,甚至是生產完後覺得自己好像甚麼都已經準備好,生活還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談談產後低潮與產後憂鬱症。
Thumbnail
憂鬱症可說是二十一世紀的健康殺手,甚至造成人類失能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全球共有超過3.5億人罹患憂鬱症,而在台灣根據統計2017年有在服用醫生處方抗憂鬱藥物的人數達133萬人,這是有就醫領藥的紀錄,實際上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研究數據提到台灣憂鬱症的盛行率約占總人口數8.9%,就是說
Thumbnail
憂鬱症可說是二十一世紀的健康殺手,甚至造成人類失能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全球共有超過3.5億人罹患憂鬱症,而在台灣根據統計2017年有在服用醫生處方抗憂鬱藥物的人數達133萬人,這是有就醫領藥的紀錄,實際上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研究數據提到台灣憂鬱症的盛行率約占總人口數8.9%,就是說
Thumbnail
原本孕婦在產後的焦慮,憂鬱和強迫症,有其固定的發生率: 產後焦慮 :9 % 產後憂鬱 :13 % 產後強迫 :3-5 % 我最近好奇閱讀到國外的研究,那些正在是孕婦,在COVID19 前和後的流行,孕婦不管是焦慮和憂鬱傾向,都會據增。 焦慮原本的29%  COVID 19 極據上升到72% 憂
Thumbnail
原本孕婦在產後的焦慮,憂鬱和強迫症,有其固定的發生率: 產後焦慮 :9 % 產後憂鬱 :13 % 產後強迫 :3-5 % 我最近好奇閱讀到國外的研究,那些正在是孕婦,在COVID19 前和後的流行,孕婦不管是焦慮和憂鬱傾向,都會據增。 焦慮原本的29%  COVID 19 極據上升到72% 憂
Thumbnail
已經持續一陣子讓人沮喪的新聞,昨天一早又看到日本女星自縊的新聞,讓我震驚也沉思了好久。相關的報導陸續出來,研判女星得產後憂鬱,身心壓力過大,才會選擇走上此路。
Thumbnail
已經持續一陣子讓人沮喪的新聞,昨天一早又看到日本女星自縊的新聞,讓我震驚也沉思了好久。相關的報導陸續出來,研判女星得產後憂鬱,身心壓力過大,才會選擇走上此路。
Thumbnail
這應該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為什麼我會很憂鬱? 當孩子一出生後,為什麼我不敢擁抱孩子? 當沒看到孩子時,覺得孩子可能會遇害。 全家人唯一對孩子沒有愛的感覺只有我。 我是不是瘋了? 多數婦女認為有了孩子後會感到幸福與快樂,但事實卻可能相反。
Thumbnail
這應該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為什麼我會很憂鬱? 當孩子一出生後,為什麼我不敢擁抱孩子? 當沒看到孩子時,覺得孩子可能會遇害。 全家人唯一對孩子沒有愛的感覺只有我。 我是不是瘋了? 多數婦女認為有了孩子後會感到幸福與快樂,但事實卻可能相反。
Thumbnail
大家知道嗎?懷孕生小孩可能會提高精神疾病的風險喔。 根據日本婦產科醫學會的資料顯示,孕婦當中有4%,而一年當中約有4萬人的孕婦有心理健康的問題。懷孕生小孩跟精神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懷孕生小孩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再加上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還會因此變高,懷孕生小孩的人真的很辛苦。
Thumbnail
大家知道嗎?懷孕生小孩可能會提高精神疾病的風險喔。 根據日本婦產科醫學會的資料顯示,孕婦當中有4%,而一年當中約有4萬人的孕婦有心理健康的問題。懷孕生小孩跟精神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懷孕生小孩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再加上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還會因此變高,懷孕生小孩的人真的很辛苦。
Thumbnail
生產的過程,原是一個美好的旅程,父母期待著未知的新面孔即將降臨到我們的身邊。但這樣的旅程,有時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媽媽可能會遭受長期害喜、孕吐、對某些味道或食物感到噁心,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外,有時還會有心理上的壓力
Thumbnail
生產的過程,原是一個美好的旅程,父母期待著未知的新面孔即將降臨到我們的身邊。但這樣的旅程,有時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媽媽可能會遭受長期害喜、孕吐、對某些味道或食物感到噁心,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外,有時還會有心理上的壓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