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腦學】COVID-19疫情下的產後憂鬱爆發潮

2022/06/0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產後憂鬱症的診斷率正在增加。(圖:baby abbas on Unsplash)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2/06/03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念認知心理治療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每一個世代都有每一個世代的壓力與重大議題。「COVID-19世代母親」和以前的新生兒母親完全不同,她們焦慮、憂鬱,又擔心被家族給汙名化。 這一波Omicron病毒帶來的幼兒與兒童急性腦炎,更讓她們憂心忡忡,產後憂鬱症的診斷率正在增加。

「COVID-19世代母親」
每一個世代都有每一個世代的壓力與重大議題。走過金融風暴、SARS,2019-2022的COVID-19疫情,無疑地,重重改變了一整個世代的新生兒母親。這個世代的新生兒母親跟以前的母親完全不同,高度傳染性的病毒,罕見的嚴重的病毒性腦炎,透過數位媒體的散播,不停從母親們手中的螢幕自動推播。
防不勝防的病毒,在本土感染鏈中,有時候傳播來源都無法追蹤。也許有一天,家裡就突然出現了一個新感染者,再隔兩天,其他家人也陸續中鏢。疫苗雖然可以減少病毒感染演變成重症的機率,但在低年齡的兒童(5~11歲)身上其保護力卻一直備受質疑。兒童的BNT疫苗還可以有機會獲取,但更低年齡層的新生兒,甚至是延伸到3歲多即將入學的幼兒,連疫苗都還沒有開發完成。
打仗需要武器,跟病毒打仗也是。沒有疫苗,新生兒或幼兒的母親們就只能透過徒手練習,消毒、口罩、減少出門、約束全家生活與運動習慣等各種方式,來減少孩子暴露的風險。但這樣一來,生活變了模樣,自己的,家人的,全家的,通通都變得不一樣。而改變,不一定平和,也常常是動亂的開始。頻繁增加的家內衝突,母親自己焦慮了,憂鬱了,新生兒或幼兒的父親們也跟著憂鬱起來。
也許在整個COVID-19病毒弱化到管制措施幾乎消解後,這個世代的新生兒與幼兒的母親會永遠記得這個無法磨滅的印記。我想,到時候,就像「戰後嬰兒潮」一樣,她們共享著一個有著玫瑰紋路般獨特的名字──「COVID-19世代母親」。
孕婦到底要不要接受COVID-19疫苗接種?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表示,考量孕婦為COVID-19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之族群,為保障懷孕婦女及胎兒健康,建議孕婦應接種COVID-19疫苗第一劑與後續追加劑。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在疫苗孕婦諮詢要點也表示,從已接種疫苗孕婦的臨床數據資料證明,在懷孕前、懷孕期間、產後和哺乳期間接種COVID-19疫苗都是安全及有效的。
懷孕期間感染 COVID-19 病毒面臨的風險包含:①母親重症,增加進入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與死亡的風險;②其他妊娠併發症、早產、死胎。尤其是已知懷孕婦女,其本身過去就有糖尿病、肥胖、高齡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者。
美國與COVID-19相關的育齡女性死亡報告顯示:①懷孕感染COVID-19的死亡率(0.9%)高於未懷孕感染COVID-19的死亡率(0.25%);②感染 COVID-19 發生死產的機率(1.26%)高於未感染COVID-19的產婦(0.64%)。
醫師無法百分百保證疫苗的安全無虞。但數據看起來,疫苗可以減少母親感染COVID-19病毒,減少感染後的病情嚴重程度,減少週產期死亡率,降低嬰兒的住院率。
然而,臨床上,還是有許多懷孕的母親非常擔心疫苗副作用。有些媽媽只接受過1劑疫苗注射,有些媽媽接受過2劑。我們也遇到過產後的媽媽因為確診COVID-19感染,被迫與剛出生的孩子母嬰同室。
即使是在孩子出生後,也不是所有新生兒的母親就坦然接受COVID-19疫苗接種,還是有新生兒母親會擔心,自己接受疫苗注射後,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哺乳。
COVID-19疫情下的產後憂鬱症到底有多嚴重?
非常嚴重。
在COVID-19疫情下懷孕,給懷孕的母親增加了許多被感染或擔心孩子感染的疑慮。
過去統計資料顯示,有10~21.9%的產婦會罹患產後憂鬱症,特別是原本有憂鬱症病史的產婦。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國外數據顯示,孕婦產前罹患焦慮症與憂鬱症比率增加到42~69.4% 與25~39.2% ,產後憂鬱症比率增加到21~46%。
這些數據遠遠超過COVID-19疫情爆發之前的數據。可能的原因包含:疫情新聞的毒性報導、疫情變動的不可預期性、家人染疫、產婦本身染疫(與伴隨而來的自責、他責、汙名與歧視)、社會支持系統受疫情影響而減損、經濟或財務壓力增加、新生兒重症加護病房的探視限制、產婦的防疫訪客限制。其他和疫情較不相關但受疫情焦慮調控的因子有:年紀輕、第一次懷孕與生產、沒有合適居住的房子或被迫與關係不好的家屬同住、中等收入、婚姻或伴侶問題等。
和產後低潮會逐間消失不同,COVID-19疫情下的產後憂鬱症隨著時間經過,憂鬱反而逐漸惡化,這可能和新生兒母親所面臨的困境無從化解有關,而且因為COVID-19疫情,對新生兒母親來說,精神科或身心科醫療的可近性大幅下降,導致憂鬱嚴重性被低估與憂鬱症治療的延遲。
把戰線拉回臺灣,前兩波疫情,因為政府政策妥當且即時,大約一個月左右疫情就開始消退。很快地,臺灣各地的生活又回到生龍火虎的狀態,對孕婦或產婦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比較不明顯。但來勢洶洶的Omicron病毒株,國外資料顯示感染症狀輕微,卻突然在臺灣造成一批未接受疫苗注射的幼兒與兒童死於急性腦炎。這些訊息造成最近幾週孕婦與產婦媽媽們的焦慮,特別是未滿5歲的幼兒母親,出現嚴重的焦慮與不安,符合產後憂鬱症診斷的比率在增加。隨著疫情持續,戰線拉長,是否臺灣會出現類似國外產後憂鬱症分數越來越嚴重的傾向,值得觀察。
COVID-19疫情下,產後憂鬱症會不會好不起來?
COVID-19大流行之前的研究顯示,大約 30% 的產後憂鬱症母親可能需要 1 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從憂鬱症中恢復。目前沒有證據顯示COVID-19 是否會影響恢復時間。
疫情多變,罹患產後憂鬱症的新生兒或幼兒母親們,還是需要仔細情緒監測。如果憂鬱症狀嚴重,影響到照顧孩子的功能,自我與家庭已經調適不來,請盡速求助婦女身心相關的身心科醫師求助,評估是否需要開始規則藥物治療。
110會員
62內容數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