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一個善良的法律人|《靈魂不歸法律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Jane想推薦一本好書—《靈魂不歸法律管》,無論你是對法律有興趣的入門者,亦或是讀了多年法律、想找回初心,都值得一觀!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圖片來源:博客來

《靈魂不歸法律管》,是由台大法學院名譽教授,黃榮堅老師所著。對於刑法領域有興趣的朋友,相信對黃老師一定不陌生。回想大一讀黃老師的《基礎刑法學》就被老師深厚的學養及犀利的論述所吸引,不過今天所推薦的這本書,卻讓我看見黃老師身為「法律人」的另一面。

本書簡介

首先,本書書名:「靈魂不歸法律管」,就挺有意思的。在作者序,黃老師解釋了這句話的意思。

靈魂不歸法律管,指的是法律只能約束人外在的行為,無法管制人內心的活動。法律無法控制人在內心要當天使還是魔鬼,這是法律存在於社會的現實面。

所以,靈魂可能背叛法律。例如,法律規定在高速公路不能走路肩,否則要罰3000元,但有錢人可能不在乎這點小錢而繼續違規;又或著說,當權者因為自己利益,掌握了權力而制定惡法、扭曲法律。不過,另一方面,靈魂也可能超越法律。例如,沒有法律的強制下,仍有人願意貢獻己力幫助弱勢者。所以,回歸到原點,能維繫這個社會健全發展的,無非就是「善」這個字,而這正是黃老師在本書裡一再強調,我們需要窮其一生追求的目標。

本書總共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老師用三個章節敘述「法律到底是什麼?」。第一章節,老師以多個面向詮釋「法律」這個概念的內涵、特性,以及它的侷限性;第二章,談到法律上的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例如在追求公平正義時,反思「無差別待遇就是公平嗎?」,以及大家都認知法律代表正義,但事實上是如此嗎?第三章,介紹了法律的思維邏輯,黃老師操作了強制性交、死刑等議題,更是體現其深厚的法學工底。

介紹完法律的客觀面向,在第二部分:「思維浪漫看法律」,黃老師娓娓道來自己身為法律人的心路歷程。回到一個「自然人」,法律又是什麼呢?它可以是人們的幸福連結,或著可以像文學...。而最後一章,老師提醒:「法律不是世界的全部」,不要盲目期待法律對公平正義都有一個清楚的輪廓,除了法律,我們還要看重道德,並追求法律外的善良。

讀後心得

在後記,老師有段話特別打動我。他說,我們人生活在細密的法律織網裡,而對於法律人而言,法律能使我們合理詮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而感到安心,然而如果法律的意義只是人在叢林社會防衛、攻擊的武器,那就淪為自私自利。我們可能以嘴上的道理取代了心靈的真實,用辯論「辯贏」了自己的靈魂。在各種社會議題的爭論中,勝者高呼公平正義的到來、敗者咒罵法律的死亡,這樣謾罵的攻防,帶來的只有對立的擴大。而如此對正義的定位模式,我們將永遠無法找到出路。

在近年來社會上多種議題的討論中,在某些人身上,我看見了黃老師的擔憂。作為法律人,並不比其他人高尚,卻可能比其他人更危險。還記得第一次踏入法學院時,內心對於法律、正義的期待嗎?多年後,我們或許會失望,卻不能忘記初心。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也別把自己看得太微小,因為黃老師說:「你的高度決定法律的高度,你對法律的詮釋也是你對自己的詮釋。」而法律,最終其實也只是一套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帶著善念的靈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ne的小小世界的沙龍
10會員
5內容數
分享電影、書籍心得,紀錄當下的悸動。
2020/09/30
前兩天,在YouTube上看到Bill Gates在五月份發佈的 “5 summer book recommendations"。雖然已經要邁入秋天了,但在訂定下半年的閱讀計畫時,還是可以參考看看喔!
Thumbnail
2020/09/30
前兩天,在YouTube上看到Bill Gates在五月份發佈的 “5 summer book recommendations"。雖然已經要邁入秋天了,但在訂定下半年的閱讀計畫時,還是可以參考看看喔!
Thumbnail
2020/09/20
本書收錄62位來自世界各地,政治、商業、法律、醫學、運動、娛樂等領域佼佼者的人生建議,其中甚至包括美國前總統柯林頓。62篇短文,道出他們不凡、勇敢的生命,並以精簡、真摯且有力的箴言作尾。 本文分享書中幾位特別打動我的名人的人生建議,並另外補充他們的背景故事。
Thumbnail
2020/09/20
本書收錄62位來自世界各地,政治、商業、法律、醫學、運動、娛樂等領域佼佼者的人生建議,其中甚至包括美國前總統柯林頓。62篇短文,道出他們不凡、勇敢的生命,並以精簡、真摯且有力的箴言作尾。 本文分享書中幾位特別打動我的名人的人生建議,並另外補充他們的背景故事。
Thumbnail
2020/07/29
在Instagram擁有百萬追蹤的美國暢銷作家—Rachel Hollis所著《女孩,別再道歉了!》用「姊妹式」的口吻分享自己在生活、職場上的心法,書中提供有關時間規劃、目標設定的小技巧充滿新意且實際。
Thumbnail
2020/07/29
在Instagram擁有百萬追蹤的美國暢銷作家—Rachel Hollis所著《女孩,別再道歉了!》用「姊妹式」的口吻分享自己在生活、職場上的心法,書中提供有關時間規劃、目標設定的小技巧充滿新意且實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法律淪為以口說形式取代心靈的真實感覺和冷靜的思考,當公平正義的概念變成擴大對立的口號,不懂得思考,別說你知道法律是什麼。全民共讀法律、建構獨立思維的必備書。
Thumbnail
當法律淪為以口說形式取代心靈的真實感覺和冷靜的思考,當公平正義的概念變成擴大對立的口號,不懂得思考,別說你知道法律是什麼。全民共讀法律、建構獨立思維的必備書。
Thumbnail
看似偵探小說的劇情,實際上卻帶領著讀者看見移工被忽視的人權、台灣司法的弊病,以及漁業與政治力背後複雜的盤根錯節;其中對於「廢死」議題的著墨,不只點出許多道貌岸然底下的嗜血本性,更以諷刺的結局,呈現其難以逃脫政治操弄的宿命。
Thumbnail
看似偵探小說的劇情,實際上卻帶領著讀者看見移工被忽視的人權、台灣司法的弊病,以及漁業與政治力背後複雜的盤根錯節;其中對於「廢死」議題的著墨,不只點出許多道貌岸然底下的嗜血本性,更以諷刺的結局,呈現其難以逃脫政治操弄的宿命。
Thumbnail
法官不是神,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 那些卷宗,它們代表的不是案件,而是一個又一個的人生。
Thumbnail
法官不是神,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 那些卷宗,它們代表的不是案件,而是一個又一個的人生。
Thumbnail
從上一篇在談到富爸爸窮爸爸裏的B-I triangle時,富爸爸對法律是有相當的重視,今天這一篇也是順着B-I triangle裏的法律部分,進行延伸,希望除了探討人類圖這種對內的自我了解工具之外 ,也沒有忽略對外因素的認知.這樣才能在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的過程中,整合出一個更為全景性的了解.
Thumbnail
從上一篇在談到富爸爸窮爸爸裏的B-I triangle時,富爸爸對法律是有相當的重視,今天這一篇也是順着B-I triangle裏的法律部分,進行延伸,希望除了探討人類圖這種對內的自我了解工具之外 ,也沒有忽略對外因素的認知.這樣才能在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的過程中,整合出一個更為全景性的了解.
Thumbnail
「正義的主要敵人不是幾個心虛狹窄的警察、腦袋不靈光的陪審員,或是自我本位的法官做出了貪汙腐敗的事。正義的主要敵人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Thumbnail
「正義的主要敵人不是幾個心虛狹窄的警察、腦袋不靈光的陪審員,或是自我本位的法官做出了貪汙腐敗的事。正義的主要敵人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Thumbnail
法律本身只是我們生活上的輔助,很多事只是治標不治本,與其靠著法律改變,不如改善客觀環境或個人心態。打個比方,當我們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有些性格比較直接衝動的朋友就會不小心脫口而出,就這麼不小心吃上公然侮辱或恐嚇危害安全罪的官司了。
Thumbnail
法律本身只是我們生活上的輔助,很多事只是治標不治本,與其靠著法律改變,不如改善客觀環境或個人心態。打個比方,當我們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有些性格比較直接衝動的朋友就會不小心脫口而出,就這麼不小心吃上公然侮辱或恐嚇危害安全罪的官司了。
Thumbnail
在眾多以詭辯律師、怪才醫生為首的職人劇編年史中,2021年被譽為韓劇黑馬的《Law School》(法學院)主角楊宗勳教授,無疑是最奉公守法的主人翁。穿著正裝、每個行事準則都貫徹始終,像是嚐盡辛香料後的一碗清粥,也好似在可以盡情揮灑創意的戲劇中遞出橄欖枝:法律工作終要回歸基本原則:無罪推定、罪刑法定
Thumbnail
在眾多以詭辯律師、怪才醫生為首的職人劇編年史中,2021年被譽為韓劇黑馬的《Law School》(法學院)主角楊宗勳教授,無疑是最奉公守法的主人翁。穿著正裝、每個行事準則都貫徹始終,像是嚐盡辛香料後的一碗清粥,也好似在可以盡情揮灑創意的戲劇中遞出橄欖枝:法律工作終要回歸基本原則:無罪推定、罪刑法定
Thumbnail
在這本書中,黃榮堅老師用充滿溫度的筆,描繪了法律的容貌、社會的脈動與個人的省思,除了寫法律,也寫黃老師身為法律人的一輩子,是如何自處、如何反思。
Thumbnail
在這本書中,黃榮堅老師用充滿溫度的筆,描繪了法律的容貌、社會的脈動與個人的省思,除了寫法律,也寫黃老師身為法律人的一輩子,是如何自處、如何反思。
Thumbnail
來源:台灣商務印書館 發表日期:2019/05/06 發表於Pubu 書評 權利、義務,從來都是相對的,在知識傳播不便或是學習代價高昂的時空情境裡,或許「不懂」是一種容易掉進危險陷阱的現實。但是,在網際網路發達,知識傳遞如潮水般洶湧、意見表達開放包容的今日,再以「不懂法律」簡化自身權益受損的理由,
Thumbnail
來源:台灣商務印書館 發表日期:2019/05/06 發表於Pubu 書評 權利、義務,從來都是相對的,在知識傳播不便或是學習代價高昂的時空情境裡,或許「不懂」是一種容易掉進危險陷阱的現實。但是,在網際網路發達,知識傳遞如潮水般洶湧、意見表達開放包容的今日,再以「不懂法律」簡化自身權益受損的理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