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影集|Netflix《新手媽媽向前衝 The Letdow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新鮮感消失了嗎?Has the novelty worn off yet?
大家應該都已經意識到,當媽媽是永久的事。You've probably realised that this is permanent.
這是殘酷的新世界,妳無處可逃。Unrelenting. The new world order. And there's no escaping it!
所有曾經或正在對自我認同感到徬徨迷惘的女性,都應該來看看《新手媽媽向前衝》,雖然看到片名會直覺這是一部談論母親的影集,也就是我一直不太喜歡這個中文翻譯的原因。”The Letdown”並不專指女性對身為母親這個身分的失望,而是所有女性對自身曾經有過/正在經歷的失望。當然,《新手媽媽向前衝》是以一位初為人母的角色展開,由於分娩是女性獨有的一個過程,且既是一個沒有經歷過絕不可能體會、經歷了便不可逆的過程,因此女性在「成為母親」這個身分轉換上往往需要面臨非比尋常的挑戰。
第一季著重在甫獲麟兒的主角Audrey參與一個家長互助團體開始,第一集便以幽默輕快的節奏描寫了許多新手父母一般會面臨到的眾多育兒挑戰:餵奶、哄睡、哭鬧等各種新生兒時期會遭遇到的崩潰畫面、旁人的指點教導與自我堅持之間的拉扯…,以喜劇但不戲謔的手法展開新手父母這一個人生中獨一無二的歷程─同時也是最孤單寂寞的。
互助團體的最重要準則是「不評論 No Judgments」,然而無論在何處,「母親」這個角色似乎隨身自帶成績單,隨時隨地都有人幫你打分數。在加入團體第一天的Audrey,聽見他人經驗後不自覺地侃侃而談,不自知地帶入針砭,卻在他人欲給予協助的好意之下備感冒犯,憤而離開。這個開端,我想或許說中了許多人曾發生過的情境,尤其甫為母親,荷爾蒙的轉變讓身心疲倦敏感,Audrey彷彿被挖掘出那個不那麼想被承認的某部分自己,既脆弱又易碎。第一季第四集更是以「機智問答」為主題直接挑戰Audrey的自尊,硬生生地告訴她:妳不再聰明了,放下沉溺在過去形象的自己吧!幾乎每一集觀眾都彷彿在看Audrey鬧笑話一般,振振有辭地表達自己卻與真正的內心互相矛盾,有時看著言不由衷的她會感到心疼,甚至因投射到自己身上而胸悶。尤其第二季深刻直接的刺入了Audrey第二胎選擇終止妊娠的創傷,一直以來以女性主義自居的她,卻始終無法諒解身為「人母」後做出這樣選擇的自己。女人成為了「母親」,似乎永遠必須以此身分為第一優先而活,但我們總忘了,在任何身分之前,我們永遠都是「人」。
本劇讓人喜歡的原因在於其不落窠臼地探討了許多關於女人的身分認同。互助團體裡面其他成員各自遭遇到的人生挑戰,包括工作成就與母性的衝突、社會對帶著孩子的母親各種不友善、產後的性需求、同性戀媽媽與原生家庭之間的坦承、因壓力而生的酒癮問題…等等,每集以恰到好處的篇幅輕鬆地描述在經歷相同階段的不同女性各自的辛苦,重要的是,彼此的存在如何相助。每個女人帶著共有的分娩記憶,獨自面對了不同的人生風暴,因共有而產生的同理,讓彼此之間得以相互扶持,其實人與人之間不就是因為存在這份理解而美好嗎?
除了女人在產後多了一份角色之外,男人同時也成為了「父親」。Jeremy在妻子面對身心變化的同時,自己也正經歷了許多掙扎,《新手媽媽向前衝》一點也不以數落的方式書寫劇中的男性角色,對男性的處境也不遺餘力,新手爸爸的職場困難、選擇育兒必須面臨的社會認同…即使是主要角色身邊的未婚配角,每一名角色都帶著色彩綻放著,雖然篇幅不長但對出場的角色絕不馬虎,即使並非直覺討喜也絕非刻板印象的呆板,而是在各自的位子各司其職。
最後,互助團體的帶領人Ambrose在訪談時的這一段話道出了女性的困境,社會脈絡的轉變,讓「母職」也慢慢改變了,如同Audrey母親所說「我們無法學習當母親,只能親身體驗」,既然不是上學,為何又如此需要打分數呢?
在我服務35年以來,我注意到很大的改變。
我認為這跟期望有很大的關係。不只是對母職的期望,而是對人生與女性的期望。大家備感壓力要當完美的人,要當完美的母親、伴侶、員工、朋友以及女人。
當然,這是不可能辦到的,可是...我總覺得很多女性覺得自己很失敗,但明明就沒有。
她們只是達不到這些荒唐的期望。
我想...母職這個概念已經變了,也還在不斷變化,現在母職的重點不只是當母親,但嬰兒...嬰兒永遠都是嬰兒,這點始終不變。嬰兒很美好。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非必要迷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0,很多人離開了我們。其實每一年每一天都有許多親愛的人來來去去,但在這疫情籠罩的一年,離別顯得更加措手不及。 Netflix最新原創影集《社交距離 Social Distance》第二集〈慶祝生命週期圓滿完成〉(A Celebration of the Human Life Cycle)一個
「我希望你成為你能成為的最好的自己。」 "I want you to be the very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that you can be." 「萬一這就是最好的我了呢?」 "What if this is the best version?" ─《淑女鳥 Lad
觀眾總能不經意地被他劇本中的日常對話打動,演員們說坂元先生的劇本總能不經過特別背誦便流暢地說出台詞,導演們說導他寫的戲不須加工渲染也不須強加觀眾應該如何觀看;而他說,如果要為所謂的「坂元風格」下一句話,「從淡淡地閒談中窺見人們的想法」這樣的風格從十幾歲開始就未曾變過。 我們為什麼愛上坂元裕二?為什
更加喜歡作為一名「演員」的新垣結衣是從《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開始,也幾乎就是她最新的代表作品。當然,身為藝人,新垣結衣是非常令人敬愛的。長相清新、幾乎零負評、廣告代言熱賣,說國民老婆結衣是女神級巨星也不為過。 不過,儘管每一部她出演的戲劇作品都大熱,從來沒有像《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這部劇讓我感覺她
電影《在森崎書店的日子(森崎書店の日々)》翻拍自八木澤里志的同名小說 因為感情失意而在人生某個片段時刻放個長假,像這樣的開頭滿常出現在無論是影劇的故事中,但不知為什麼,只要以日本作為背景,就會特別吸引我。可能是日本作家特別擅長描寫慢生活,也或許是日式特殊的木頭色調自帶療癒,總讓人不禁想一窺小人物的日
你一直細看各種蛛絲馬跡,但你有看到世界正在改變嗎?
2020,很多人離開了我們。其實每一年每一天都有許多親愛的人來來去去,但在這疫情籠罩的一年,離別顯得更加措手不及。 Netflix最新原創影集《社交距離 Social Distance》第二集〈慶祝生命週期圓滿完成〉(A Celebration of the Human Life Cycle)一個
「我希望你成為你能成為的最好的自己。」 "I want you to be the very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 that you can be." 「萬一這就是最好的我了呢?」 "What if this is the best version?" ─《淑女鳥 Lad
觀眾總能不經意地被他劇本中的日常對話打動,演員們說坂元先生的劇本總能不經過特別背誦便流暢地說出台詞,導演們說導他寫的戲不須加工渲染也不須強加觀眾應該如何觀看;而他說,如果要為所謂的「坂元風格」下一句話,「從淡淡地閒談中窺見人們的想法」這樣的風格從十幾歲開始就未曾變過。 我們為什麼愛上坂元裕二?為什
更加喜歡作為一名「演員」的新垣結衣是從《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開始,也幾乎就是她最新的代表作品。當然,身為藝人,新垣結衣是非常令人敬愛的。長相清新、幾乎零負評、廣告代言熱賣,說國民老婆結衣是女神級巨星也不為過。 不過,儘管每一部她出演的戲劇作品都大熱,從來沒有像《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這部劇讓我感覺她
電影《在森崎書店的日子(森崎書店の日々)》翻拍自八木澤里志的同名小說 因為感情失意而在人生某個片段時刻放個長假,像這樣的開頭滿常出現在無論是影劇的故事中,但不知為什麼,只要以日本作為背景,就會特別吸引我。可能是日本作家特別擅長描寫慢生活,也或許是日式特殊的木頭色調自帶療癒,總讓人不禁想一窺小人物的日
你一直細看各種蛛絲馬跡,但你有看到世界正在改變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Thumbnail
在16年前,第一次當媽媽,展開人生中最困難的任務_迎接完全無助的嬰兒,我必須擔起照顧這個孩子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責任,並將孩子養育成具有生產力,能為自己未來負責的能力,如果可以,也希望他能為這社會做出一些的貢獻,對於步入職場快20年的我,沒有一件工作的難度,可以超越養育孩子。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每個媽媽曾經也是備受呵護的小女孩,雙手舉高高要抱抱。都還來不及練習,這位女孩就要變成女人,開始面對人生。這位小女孩,初入社會,發現偽裝才是走入社會的武器,武裝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鼓勵。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去你媽的世界》封底文案即道出本書內容,作者郝妮爾描述了她自從懷孕到生產之間的心情以及面對的社會狀況,以及成為母親的困境與掙扎。她深刻描述了自己在懷孕過程中的痛苦、糾結與徬徨,以及面對「美」這個課題的掙扎。這本書不僅是在梳理自己,也是寫給未來的女兒,以及世上所有的女性以及所有媽媽。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Thumbnail
在16年前,第一次當媽媽,展開人生中最困難的任務_迎接完全無助的嬰兒,我必須擔起照顧這個孩子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責任,並將孩子養育成具有生產力,能為自己未來負責的能力,如果可以,也希望他能為這社會做出一些的貢獻,對於步入職場快20年的我,沒有一件工作的難度,可以超越養育孩子。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每個媽媽曾經也是備受呵護的小女孩,雙手舉高高要抱抱。都還來不及練習,這位女孩就要變成女人,開始面對人生。這位小女孩,初入社會,發現偽裝才是走入社會的武器,武裝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鼓勵。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