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電影《失去的女兒》: 月亮母親?還是有毒母親?

2022/05/0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母親節總會讓我想起這首歌:「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聖潔多麼慈祥,發出愛的光芒。」
所有的男性,和沒有生過小孩的女性,其實無法全盤感受母親生育小孩的辛苦歷程。那個歷程所指涉的不只是生理上,更包括心理上的巨大變化,尤其是自身(self)概念的變遷。此刻且讓我們試著想像並靠近這團千絲萬縷的經驗。

做個母親是妳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

從還沒懷孕開始,妳已經在設想寶寶的模樣與個性,甚至想著將來該讀怎樣的學校。每個母親心中的嬰孩,都是從她孩提時代的幻想開始,混雜著潛意識中嬰孩期自身的欲望和焦慮,再加上世代傳遞的家族期待與社會文化要求,衍伸堆疊而來。這個幻想中的嬰兒,早就長在媽媽心底,影響著媽媽實際生產後與新生兒的接觸。
懷孕了,許多人恭喜妳,然而,體內多了一個新生命,意謂著妳的身體界線被跨越了。一個身體裡住著兩個人,妳的體內有一部份已不屬於自己,導致自身和他人的邊界模糊不定。
生活突然間多了壓倒性的責任。飲食要注意,不菸不酒,還會有人建議妳該聽怎樣的胎教音樂。妳的外型開始從小姐轉變成孕婦的樣子,從頭到腳變得不同,甚至臃腫,步履和呼吸都顯沉重。這些都是專屬於母親的愛的代價,是孩子的父親無法代之承受的勞苦
寶寶分娩出生後,妳全時守護寶寶,暫時從世界的所有面向退卻下來,全副生命用來滿足嬰兒的需求[1]。妳沒日沒夜餵奶、擠母奶或沖泡奶粉。幫寶寶換幫寶適。妳因而習於睡眠中斷。

「我」和「非我」之間

在這階段,妳擴展自身的界線,把寶寶放進自身的範圍之內。新手媽媽這時候在「我」和「非我」(指嬰兒)之間缺乏界線,正如同此時的新生兒一般。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對這個現象的形容再也傳神不過:「沒有一個嬰兒這回事……如果你對我說有個嬰兒,你一定也會看見照顧嬰兒的某個人。」
妳還得應付來自親友各種倚老賣老的過來人經驗。台灣的長輩們特別愛下指導棋,妳只得回報以社交性的笑臉,默默承受。
幾個禮拜後,妳漸漸從與嬰兒合一的沉浸狀態中釋放出來,重新建立身體和心智的界線,開始將嬰兒視為一個分離的、與自己不同的生命體。
在育嬰假之後選擇重返職場的媽媽們,難免因為掛心嬰兒,無法全力衝刺工作。妳有時上班必須找地方擠奶冰起來。覺得工作表現大不如前也遠不如人
選擇當全職母親的女性,終日和嬰兒奮戰,在嬰孩的哭聲、屎尿和肢體扭動中拚搏。妳心中不免想到自己因育兒放棄的一切,興趣、社交、職涯發展,只能一聲輕嘆,呼出一絲遺憾和怨氣。
佛洛伊德曾說女性本有被虐傾向,因此可以承擔養小孩的辛勞。我覺得這是一種男性本位的過時看法。

成為母親對自身的影響

女性的自戀發展,有一部分可以延續到嬰兒身上。如果展現嬰兒經常獲得讚賞,母親就會將理想化的部分投射到嬰兒上,藉此維繫自尊。母親沉緬於擁有嬰兒的欣喜,覺得被嬰兒療癒,但如果過度理想化,有可能無法看見真正的嬰兒是甚麼樣子,忽略他的實際需求
而且如果過度運用投射機制,將會引起自身的貧瘠,母親因此覺得空虛,自身連續性碎裂,甚至出現失自我感(depersonalization)與失現實感(de-realization),那就是一種認同危機了。
另一種狀況是,懷中的嬰孩,喚起了母親心中的嬰孩期自身(baby-self),那種全然依賴、脆弱無助的狀態,如果不巧是母親難以忍受且加以拒斥的面向,就會將之否認並投射到嬰兒上,勾起一場相互毀壞的內心戲。假如嬰孩在便利商店嚎啕大哭,母親就想著這小孩是超難養的磨娘精,或解讀為「你只會控訴我沒做好」。嬰兒在母親想像中成為一個迫害者,像個「寄生的暴君」。母親產生恨意,並形成某種報復的衝動[2]
還有一種內心戲是母親過度認同嬰孩期自身,這又涉及她自己是個嬰孩時有否獲得夠好的照護。如果母親當年被忽略而未獲滿足,其潛意識中的嬰孩期自身就是被剝奪而感到匱乏的狀態,有可能演變成跟自己的小孩競爭外在資源與關注,換句話說是兩個嬰兒的戰爭。

從Netflix電影《失去的女兒》來看母親報復的衝動

(底下微劇透,慎入……)
母女的情誼,其實也可以很驚悚。
一位中年文學教授麗妲,兩個成年女生的媽媽,獨自到海濱度假。一大群紛紛擾擾的家族旅客,干擾到她度假的平靜。她不由自主被其中一位迷人的年輕媽媽和她學齡前的女兒所吸引。她看著這對母女互動,腦海中閃現二十多年前她自己和女兒互動的片段印象。某日,年輕媽媽和先生吵架,小女孩因之猙獰地咬自己的娃娃,還發出低吼聲。沒多久年輕媽媽發現小女孩不見了,眾人焦急尋找,鎮定的麗妲最先發現女孩的身影並將之帶回,但小女孩反而開始大哭,因為她發現娃娃不見了……
導演很快讓觀眾知道,是麗妲偷了那個娃娃。當女兒年幼時,麗妲曾將自己童年心愛的娃娃米娜找出來陪伴女兒,卻被生氣的女兒用色筆亂塗一通,麗妲一氣之下將米娜扔出窗外落地四散。
我想麗妲瞬間湧上的情緒是過去自己的女兒不知感恩,不珍惜她送的米娜,當下的偷竊行為象徵了母親對女兒的恨意與報復,同時也是要保護或修復娃娃 — 代表她的嬰孩期自身 — 免於被無情摧殘。過去和現在迥異的時空,在海濱、娃娃和女兒這些元素上交織凝結了。
電影要刻畫的,是現代女性要同時兼顧專業精進和母職兩個角色,已經是多麼捉襟見肘的窘迫疲累,而自身的情慾暗流又來攪局……看完電影我們終將明瞭,每個母親除了母性之外,必然還有其他的欲望需要追求。

母性的矛盾心態

是的,我們必須明白,在母親對小孩的情感中,愛與恨始終並存。能夠覺察這個矛盾,可以讓母親「忍受自己恨嬰兒而不做出相關行動」,這是較為健康的發展。
如果母親壓抑對嬰兒的恨意,反倒可能對自己在育兒過程中微小的失誤產生過多罪惡感、過度自責,恨意轉而朝向自己,而嬰孩成為被自己的無能所損傷的被害者。
如果母親害怕育兒過程中失去自我,或不願想起嬰孩期自身,就會壓抑對嬰兒的愛意,放棄同理的直覺,採用機械化、軍事化的方式來養小孩,也就是缺乏心智化

母親像月亮一樣,可是…也有陰暗面

母親像月亮一樣,但她的內在,也會有負面的部分。雖然人們很不情願去想母親可能虐待小孩或疏於保護,但一昧把母性推到神聖的位置,反而可能對教養有害!如果母性負面的部分,無法透過與周遭客體的關係來消化,就可能誕生一個「有毒母親」,過度干涉、控制孩子的人生,動輒情緒勒索,對孩子施加精神或肉體上的虐待。
當母親的情緒勞務,絕非用以上文字可以表達萬一。在和煦的五月天,祝福全天下的母親,都能擁有真正的快樂與自在!
(Netflix電影《失去的女兒》,The Lost Daughter,導演Maggie Gyllenhaal,2021,美國。)
[1] 溫尼考特名之為「原發母性全神貫注」(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
[2] 英國精神分析師Joan Raphael-Leff名之為「原發之母性被害感」(Primary Maternal Persecution)。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6會員
28內容數
日暮途遠,步履向前。影像、戲劇、搖滾、精神分析,永恆的糾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