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轉不只是理論,更是科學逐漸證實的真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因為你小孩健康又長得高,你才不會擔心。」
每當我聽到這種這類型觀點的時候,其實我內心都在反駁:「不不不,是因為我不擔心,小孩才長得高又健康。」
即使我女兒幾乎把挑食當成她的主業,三不五時再搭配嘔吐這個副業。

因為她嫁了個工作還不錯的老公,才不用煩惱錢。
因為你每次都說話不算話,所以才不能信任。
因為我爸就很不負責任,我才會覺得靠人不如靠自己。
因為這個世界很亂壞人很多,才會擔心小孩的安危啊!
這種因果論點,應該大部分人都頗為熟悉,也常常掛在嘴邊吧!

信念創造了外在境遇的實相但事實上,剛好相反,是我們先有了那些念頭,才創造了物質世界的形成,卻常常無所覺察的導果為因,誤把外在的呈現當成造成內心感受的主要原因。
而沒去留意,在狀態產生以前,早已有某種信念深植內心。
是那樣的思想,才遭遇到我們誤以為是起因的各種情境。
在佛教的經文中也早已記載此一真理,「相由心生 境隨心轉」,意思是外貌及外在的處境都是會隨著內在的心境轉變而不同的。
過去不是真的理解其深意,只認為是單純在形容,若是心態改變了,臉自然放鬆柔和,看事情的角度也會不同。
近幾年接觸靈性,又從科學的角度去了解許多事物的本質後,才發現佛法博大精深,早已闡明了萬事萬物,一切唯心造。

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方程式(E = mc2)解釋,萬物的本質都是能量,物質只不過是能量的一種形式而已。
所謂的能量其實就是一種振動頻率,除了看不見的無形能量,我們所看得到的一切皆是由能量組成,花草樹木、桌子椅子、雲朵太陽,甚至包含你我,都有各自代表的振動頻率。
在近代的量子力學中,逐漸也開始驗證,我們的意識建構了外在的物質世界與環境,著名的雙縫實驗發現在有觀察者時,實驗結果會與沒有觀察者時不一致;也發現宇宙萬物都是由次原子粒子組成,這些粒子以純潛能的狀態存在,在沒有被觀察到以前,是能量波的狀態,充滿無限可能,等待一個念頭去讓量子場中的那個可能性塌陷,於是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實相。
總而言之,是先有能量,才有物質的存在,而能量會決定物質的形態,意即我們每個人都是由自己的能量場創建而成的,而所謂的能量場,與我們的意識想法及情緒感受是息息相關的。

如此來看,便可將上面的因果論點轉換,重新找回真實的前因後果。
是因為她覺得自己值得擁有豐盛,才會遇見一個有錢的老公。
是因為自己對人性的不信任,才會總是碰到說了卻無法做到的人。
是因為害怕沒人願意協助自己,本質上也就是不相信自己值得擁有他人的付出,才會常常發生都只能靠自己的情境。
是因為對生存沒有安全感,才會一直聚焦於負面的新聞事件。

raw-image

當我一轉念,問題便迎刃而解
境由心轉這個道理,讓我最有感的一次,便是女兒剛入幼兒園初期了。
媽媽帶了五年,自由慣的小女孩,進入團體生活一開始,還沉浸在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的新鮮有趣中。
但一個月後慢慢感到苗頭不對,對於各種制式規定和飲食開始感到無法適應,於是每天上演不願與媽媽分開的戲碼。
只要是週一至週五要上學的日子,必送上嘔吐大禮,不是在家先吐一輪,就是去到幼兒園吐。
值得一提的是,此嘔吐病一遇到假日自動痊癒。
顯而易見,此病並非病毒細菌作祟,純粹是心理因素在作亂啊!
為此媽媽我也跟著焦慮了起來,擔心一直吐下去身體會有損傷,又害怕孩子幼小的心靈會受創,恐懼漸漸佈滿心頭,也就蒙蔽了其他視角的眼睛了。
總歸一句,那當時我忘記去相信孩子是有能力面對生命中的各種挑戰。

狀況持續近一個月後的某天,洗菜洗到一半時,我忽然覺察到是自己藏在深處的焦慮引發了這樣的外在事件發生。
事實上,我會堅持自己帶孩子這麼多年,就是因為擔心受整體社會價值觀的制約,孩子無法真正活出自己,其實是隱約帶著一份不信任把孩子送去上學的。
但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限制是中立的狀態,是我一直以來用負面的角度去思考不斷恐嚇自己。
若是換個角度看待,如果沒有限制,也不會感受到隨心所欲的可貴,更不能去體驗到何謂自由,真正的自由並非沒有限制,而是在限制中仍能看見自己是擁有選擇的自由,因此內心才能自在翱翔。
限制不會消磨孩子的本質,反而能成為磨練出孩子靈魂原石的助力。
當我如此轉念一想,自己就豁然開朗了,不再害怕自己或社會會制約孩子,我只需要信任女兒能在一次又一次穿越生命中的關卡而茁壯即可。
於是,當天奇蹟也跟著發生,接女兒回家的路上,她告訴我今天沒有吐了,我非常驚訝於隨著我內在狀態的改變,外在事件跟上的速度如此之快。
至此之後,她也真的沒有再吐了,縱然每天上學分離的情緒還是有,但一點一滴好轉,大約兩週之後,她就找到自己適應的方式,可以平常心去上學了。

外在世界都是由自己創建
對我而言,這個焦慮的體驗非常有價值,讓我更深刻的明白,信念創造實像,我們每一刻所思所想,都會成為現實。
因此,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都掌握在自己手上。
當然,前提是要帶著一顆時刻覺察的心,去挖掘內在真實的自己,就會知道此刻的一切,早已藏在你的潛意識中了。

  • 如果對於在日常自我覺察並不容易,想更快速找出潛藏在潛意識中阻礙你的信念,將之釋放轉化,歡迎找我預約牌卡諮詢,服務內容請見臉書粉絲專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nnie的沙龍
45會員
35內容數
一個單親媽媽用生命寫下的故事 曾經不斷想要追尋完美,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直到經歷婚姻危機,才發現不完美是最好的禮物,帶我看見愛一直都在 ❤️FB粉絲專頁❤️ Winnie。與不完美的私密對話 https://www.facebook.com/WinnieWithImPerfect/
Winni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14
別企圖透過另一個人來填補我們內在的傷口,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最適合的相遇是帶著完整的自我靠近,而愛情中不能缺少的是,願意全然支持對方追尋生命道路的心。
Thumbnail
2021/05/14
別企圖透過另一個人來填補我們內在的傷口,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最適合的相遇是帶著完整的自我靠近,而愛情中不能缺少的是,願意全然支持對方追尋生命道路的心。
Thumbnail
2021/04/10
延續之前文章提到「負責任」能帶來自由,我覺得還有值得更深入區分的議題,那就是關於「負責任不等於成為自己的受害者」。 在牌卡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人的確不擅常成為其他人的受害者,會認為事情的發生都是跟自己有關,但卻並非真正為自己生命負責任,而是跳入另一個陷阱中──成為了自己的受害者。 因此,當事人會
Thumbnail
2021/04/10
延續之前文章提到「負責任」能帶來自由,我覺得還有值得更深入區分的議題,那就是關於「負責任不等於成為自己的受害者」。 在牌卡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人的確不擅常成為其他人的受害者,會認為事情的發生都是跟自己有關,但卻並非真正為自己生命負責任,而是跳入另一個陷阱中──成為了自己的受害者。 因此,當事人會
Thumbnail
2021/03/26
「責任」兩個字聽起來有點沉重,那是因為我們往往都把責任歸類於被迫去承擔非自己所願的事物。 或者說,好像因為生命中的各種身分,就得要遵循各種框架的要求,以至於會有失去自由的感受。 於是講到責任,似乎就脫離不了各式各樣的「應該」。 身為父母,應該...... 身為子女,應該...... 身為朋友,應該
Thumbnail
2021/03/26
「責任」兩個字聽起來有點沉重,那是因為我們往往都把責任歸類於被迫去承擔非自己所願的事物。 或者說,好像因為生命中的各種身分,就得要遵循各種框架的要求,以至於會有失去自由的感受。 於是講到責任,似乎就脫離不了各式各樣的「應該」。 身為父母,應該...... 身為子女,應該...... 身為朋友,應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谷口雅春著 形象世界不斷的生滅變化,實相仍舊不生不滅,人的「真實」生命亦復不滅。 真理以「生活的姿態」具體化的便是「體驗」。 人與人的心與心是會相互感應的。尤其是擁有相類似心波的親人或同道者,心靈感應的強度更大。 心一定會具象化,因為物質現象是心所造的東西。不只是治病,為了消滅一切現象上的偏差,無論
Thumbnail
谷口雅春著 形象世界不斷的生滅變化,實相仍舊不生不滅,人的「真實」生命亦復不滅。 真理以「生活的姿態」具體化的便是「體驗」。 人與人的心與心是會相互感應的。尤其是擁有相類似心波的親人或同道者,心靈感應的強度更大。 心一定會具象化,因為物質現象是心所造的東西。不只是治病,為了消滅一切現象上的偏差,無論
Thumbnail
他愛我我心情好,看世界都粉紅泡泡;他不愛我我心情不好,看世界悲觀怨憤。 我自己的心情好壞都無法掌控, 我又如何稱〝我〞為〝我〞,而〝我〞又是誰呢?
Thumbnail
他愛我我心情好,看世界都粉紅泡泡;他不愛我我心情不好,看世界悲觀怨憤。 我自己的心情好壞都無法掌控, 我又如何稱〝我〞為〝我〞,而〝我〞又是誰呢?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人生如戲,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每個人生階段,該完成的功課皆不相同。最近一直有種領悟,如果我能在這紛擾動亂的時局,學習著不入戲,用看戲者的身份,或許,我的日子會好過一些。 最近因紀元轉換的關係,整個世間的磁場紊亂;也或許有其他因素,孩子們的情緒異常躁動,非常難教養。甚至他們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人生如戲,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每個人生階段,該完成的功課皆不相同。最近一直有種領悟,如果我能在這紛擾動亂的時局,學習著不入戲,用看戲者的身份,或許,我的日子會好過一些。 最近因紀元轉換的關係,整個世間的磁場紊亂;也或許有其他因素,孩子們的情緒異常躁動,非常難教養。甚至他們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回想自己兩個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我很少出言關心,完全是放牛吃草的方式。這點常被內人抱怨,她看別人家孩子似乎都很順遂,至少不會太差,心急問我為什麼總是漠不關心孩子的未來?孩子該唸什麼科系,將來的前途預先規劃,我應該適時提供建議,好讓他們有個追尋目標。畢竟孩子見識短淺,空有滿腹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回想自己兩個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我很少出言關心,完全是放牛吃草的方式。這點常被內人抱怨,她看別人家孩子似乎都很順遂,至少不會太差,心急問我為什麼總是漠不關心孩子的未來?孩子該唸什麼科系,將來的前途預先規劃,我應該適時提供建議,好讓他們有個追尋目標。畢竟孩子見識短淺,空有滿腹理
Thumbnail
必須學會看透現象的根源,才能了悟一切存在的本質;才能獲得終極自由、幸福和喜悅...
Thumbnail
必須學會看透現象的根源,才能了悟一切存在的本質;才能獲得終極自由、幸福和喜悅...
Thumbnail
人生苦短,而且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不管如何已經來了,總要活出不愧此生的人生,那要怎麼活呢?神經大條一點,凡事向上向善看吧?有首禪詩是這樣說的 落葉已隨流水去,春風未放百花舒。 青山面目依然在,盡日橫陳對落暉。 萬事萬物如同葉流水,春風百花,來來往往,或許就像需要時時勤拂拭的那些塵埃,但本來無一物,因
Thumbnail
人生苦短,而且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不管如何已經來了,總要活出不愧此生的人生,那要怎麼活呢?神經大條一點,凡事向上向善看吧?有首禪詩是這樣說的 落葉已隨流水去,春風未放百花舒。 青山面目依然在,盡日橫陳對落暉。 萬事萬物如同葉流水,春風百花,來來往往,或許就像需要時時勤拂拭的那些塵埃,但本來無一物,因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過去世若為兄弟姐妹、夫妻、父母子女且無互結因果,本世會覺得彼此熟悉,若過去世曾為夫妻,且今世已有各自的姻緣,就萬萬不可以介入,應保持適當的距離,一世有一世的因果與緣分要了結。」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過去世若為兄弟姐妹、夫妻、父母子女且無互結因果,本世會覺得彼此熟悉,若過去世曾為夫妻,且今世已有各自的姻緣,就萬萬不可以介入,應保持適當的距離,一世有一世的因果與緣分要了結。」
Thumbnail
(Mandala by C.T.) 所有存在於世間的事事物物原來全都是先存在於思想及感受裡 摘自賽斯系列叢書之一的 《個人實相的本質》一書。 當我看到這句話,讓我想起小時候母親經常說的「相由心生」,也就是說一個人心裏善惡念頭會表現在臉上,這就是為甚麼有些人第一眼看起來不怎麼樣,然後越看越美,而有些人
Thumbnail
(Mandala by C.T.) 所有存在於世間的事事物物原來全都是先存在於思想及感受裡 摘自賽斯系列叢書之一的 《個人實相的本質》一書。 當我看到這句話,讓我想起小時候母親經常說的「相由心生」,也就是說一個人心裏善惡念頭會表現在臉上,這就是為甚麼有些人第一眼看起來不怎麼樣,然後越看越美,而有些人
Thumbnail
「相由心生 境隨心轉」,意思是外貌及外在的處境都是會隨著內在的心境轉變而不同的。 過去不是真的理解其深意,只認為是單純在形容,若是心態改變了,臉自然放鬆柔和,看事情的角度也會不同。 近幾年接觸靈性,又從科學的角度去了解許多事物的本質後,才發現佛法博大精深,早已闡明了萬事萬物,一切唯心造。
Thumbnail
「相由心生 境隨心轉」,意思是外貌及外在的處境都是會隨著內在的心境轉變而不同的。 過去不是真的理解其深意,只認為是單純在形容,若是心態改變了,臉自然放鬆柔和,看事情的角度也會不同。 近幾年接觸靈性,又從科學的角度去了解許多事物的本質後,才發現佛法博大精深,早已闡明了萬事萬物,一切唯心造。
Thumbnail
開學季節,臉書版面充滿了爸媽的不捨和小孩的崩潰,不禁令我想起一年前送女兒進入幼兒園面臨的狀況,那次讓我深刻體驗到「轉念會帶來奇蹟」。 是我的擔心,成為了女兒的擔心;是我對限制的曲解,讓女兒無法坦然接受限制。 當我願意重新設定內在信念,外在轉換的速度也超乎想
Thumbnail
開學季節,臉書版面充滿了爸媽的不捨和小孩的崩潰,不禁令我想起一年前送女兒進入幼兒園面臨的狀況,那次讓我深刻體驗到「轉念會帶來奇蹟」。 是我的擔心,成為了女兒的擔心;是我對限制的曲解,讓女兒無法坦然接受限制。 當我願意重新設定內在信念,外在轉換的速度也超乎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