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e

Winnie

45 位追蹤者
擅長牌卡諮詢,運用心靈牌卡進行潛意識解讀,找出限制性信念,釋放阻礙腳步的思想,轉化成新的可能。 歡迎至Facebook粉絲專業觀看服務內容,搜尋「Winnie。與不完美的私密對話」
45會員
35內容數
一個單親媽媽用生命寫下的故事 曾經不斷想要追尋完美,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直到經歷婚姻危機,才發現不完美是最好的禮物,帶我看見愛一直都在 ❤️FB粉絲專頁❤️ Winnie。與不完美的私密對話 https://www.facebook.com/WinnieWithImPerfect/
由新到舊
同為宋仲基,帶著傷的文森佐卻敵不過懂得愛的劉時鎮?別企圖透過另一個人來填補我們內在的傷口,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最適合的相遇是帶著完整的自我靠近,而愛情中不能缺少的是,願意全然支持對方追尋生命道路的心。
Thumbnail
2021-05-14
3
你習慣成為自己的受害者嗎?延續之前文章提到「負責任」能帶來自由,我覺得還有值得更深入區分的議題,那就是關於「負責任不等於成為自己的受害者」。 在牌卡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人的確不擅常成為其他人的受害者,會認為事情的發生都是跟自己有關,但卻並非真正為自己生命負責任,而是跳入另一個陷阱中──成為了自己的受害者。 因此,當事人會
Thumbnail
2021-04-10
2
真正的自由來自於全然的「負責任」「責任」兩個字聽起來有點沉重,那是因為我們往往都把責任歸類於被迫去承擔非自己所願的事物。 或者說,好像因為生命中的各種身分,就得要遵循各種框架的要求,以至於會有失去自由的感受。 於是講到責任,似乎就脫離不了各式各樣的「應該」。 身為父母,應該...... 身為子女,應該...... 身為朋友,應該
Thumbnail
2021-03-26
4
習慣養成後卻難以活在當下?!活在當下是現代人亟需的心靈解藥之一,講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有點困難,因為要停留在當下,基本上違反了大腦的慣性模式。 我們的大腦為了確保自己活下去,本來就被設計為擅長於提取過去的經驗去預先安排未來。
Thumbnail
2021-01-19
2
瑜珈師資培訓是一段超越想像的自我整合之旅師資培訓除了像是一個摧毀再重建的過程,我認為也像是一次中場測驗,檢視我這幾年在內在下的功夫夠不夠扎實。 就如同今年整體大環境所帶來的考驗,要我們練習在各種衝擊中仍能回到暴風雨的中心,去體驗安穩自己內心的那股力量。
Thumbnail
2020-12-17
4
相同的行為模式,無法換得不一樣的對待在關係中感受到受指責時,我們很容易立刻豎起防衛的城牆,以逃離內心不舒服的感覺。 會使用的防衛機制之一便是,「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你原先就知道,怎麼還可以拿來攻擊我?」 可曾想過,你在潛意識中為自己下了什麼樣的定義嗎? 而且深信不疑,絲毫沒懷疑過,自己只是穿上了某件戲服在生命中遊走。
Thumbnail
2020-11-16
3
回歸自我的契機,來自於意識到生活中的麻木事實上,發麻只是個警訊,提醒我們此刻的姿態對自己有害,最好換個不同的姿勢。 因此,發麻的反應雖然不受歡迎,甚至會抗拒它的發生,但在本質上卻是對我們有益處的存在。 就如同生命中的挫折苦難一樣,是帶著善意而來的提醒,也許當下會極度不舒服想逃離,卻是協助我們靈魂升級的最佳路徑。
Thumbnail
2020-11-11
3
《智能社會》觀後反思:科技帶來新的契機還是失控人生,操之在有意識的選擇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2020-10-29
5
境由心轉不只是理論,更是科學逐漸證實的真理「相由心生 境隨心轉」,意思是外貌及外在的處境都是會隨著內在的心境轉變而不同的。 過去不是真的理解其深意,只認為是單純在形容,若是心態改變了,臉自然放鬆柔和,看事情的角度也會不同。 近幾年接觸靈性,又從科學的角度去了解許多事物的本質後,才發現佛法博大精深,早已闡明了萬事萬物,一切唯心造。
Thumbnail
2020-10-21
3
當你覺得人生很難,也許是因為你從未真的走進困難在牌卡諮詢正式開始收費以前,我開放了些免費的名額給親友。 有個一個十幾年不見的同學來令我印象深刻,因為她依然是我當年認識的她。 「我覺得是一個在病床上等死的人。」抽出某張牌卡後,她這樣說道。 我問:「那與你生活有關聯的是什麼?」 「就是我啊,我覺得自己就是在等死而已。」
Thumbnail
2020-10-12
9
大腦的存在並非為了正確,而是用來確保自己生存如果真的理解這句話,就會明白我們每個人腦中的認知無關乎於正確與否,都只是從過去各種經驗和蒐集的資訊中累積下來對自己個人生存有益的結論。 有鑑於此,站在中立且整體的角度而言,沒有任何人的觀念想法是錯誤的,就只是每個人基於各自經歷而產生的不同罷了。
Thumbnail
2020-09-10
9
頭腦設下的迴圈陷阱前兩週與朋友聊天的過程中,發現我們人的腦袋真的好有趣,很擅長跟我們玩把戲,常常被頭腦耍得團團轉而不自知。 對,我也是三不五時受騙上當於頭腦說的話,忽然在某刻覺察時,才驚嘆自己怎麼會如此輕易落入腦袋的陷阱。 討論的開始是起源於朋友對未來的工作發展有些迷惘,對於是否要朝自己夢想中的畫面前進感到不確定
Thumbnail
2020-07-24
2
《真確》一書教會我們數字不只是數字相較四十年前全球平均壽命60歲,現今提高至72歲,你覺得這意味著什麼? 我的第一反應是,代表現在醫療水平提高,人類壽命都可以延長,科技真是進步不少了啊! 之前的思考大概就此結束,不會再細想了。 直到讀了《真確》這本書後,我有了不同的省思。
Thumbnail
2020-07-18
5
瑜珈宛如明鏡,伴我走過了生命的各個時期因為這陣子練習瑜珈又特別不容易,我在內心問了自己:「能始終堅持是因為我熱愛瑜珈嗎?」 其實一瞬間,我竟答不上來,無法肯定的大聲說是,卻也無法搖頭否定。 我的腦袋無法判定這是否就叫做充滿熱情的喜愛,但我的身體卻總是一次次的引領我出現在瑜珈的課堂上。
Thumbnail
2020-07-13
4
給十年前那女孩的一封信某一天冥想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人類圖的「十年前的自己」徵文活動,我開始思索十年前我到底在做些什麼,腦中瞬間跳出十年前那張照片裡的樣子,但其實我根本不記得年份,後來在自己臉書搜尋2010年,真的唯一的獨照就出現了這張照片,我自己也覺得非常驚訝。
Thumbnail
2020-05-09
0
既不逆風也不順風,只乘自己的風近日滿城風雨的藝人感情新聞,加上心理醫生的一篇逆風發文引起網路大戰,我內心有超多話想說,幾經思考之後,我仍是選擇跳出我的舒適圈,表達我自己。 但這次看著揭人過往瘡疤、人身攻擊等各種言論出籠,我突然意識到我所處世界的現況便是如此,我當然可以覺得與我無關選擇漠視就好,但我卻深知這代表著能努力的還有更多
Thumbnail
2020-05-02
2
與哈利波特再相遇,才看懂書中早已藏著宇宙祕密十幾年後再度重溫,觀看的角度也與年少時大相逕庭了,更深刻明白這部作品能屹立不搖的原因。 當女兒歡呼壞人被擊敗,懇切盼望主角們找到破解難關的方法時,我反而看見過去不曾思考過的脈絡,劇(書)中的許多情節與人物一再的消除是非對錯的劃分,沒有絕對好壞之分,貫穿整個系列的最強大魔法是──愛。 我不禁暗自驚嘆,
Thumbnail
2020-04-29
1
讓感恩成為生命中的超能力許多時候,我們只是一昧的怨懟事情為什麼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或是其他人為何都不能把事情做好。 於是就忘了,我們還能感受到喜怒哀樂,還能埋怨別人和世界,是因為我們還活著,而生命本身的背後,是有眾多足以感謝的要素組合而成的,並非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因此,生命本身就已值得感謝啦!
Thumbnail
2020-04-13
2
我們關注的焦點就等於自己所處的世界最近透過疫情有了一番體悟,原來「關注的焦點等於自己所處的世界」。 到底是這世界真的如此混亂,還是自己選擇去看見世界充滿惡意呢?
Thumbnail
2020-03-30
2
讓聲音也成為生命中的寶藏 聲音不只是溝通表達的工具如此簡單,它還隱藏著我們與自己的關係,以及對世界的互動方式。 很多時候,不是關於究竟說了些什麼,而是從說話的方式、頻率及節奏,去聽見更深層的內在聲音。 當我們釋放了聲音的可能性,也打開了通往自由路上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0-03-14
1
【閱讀】用《未來預演》打破95%無意識的習慣「神經科學證明,不需改變任何環境因素,僅僅以不同方式思考,就能藉由改變大腦,進而改變行為、態度和信仰。 透過內心預演,在腦海中創造或重建經歷,大腦迴路就可自行重組,觸發新的神經元連結網絡,反映出目標,讓大腦先一步存在於未來,而不受限於現實環境。」 本書就是在教授如何進入潛意識,用新的策略重設它。
Thumbnail
2020-02-28
7
從《82年生的金智英》回頭看見自己人生腳本的關鍵字句有次在牌卡諮詢的過程中,我問了個案一句話:「你能容許自己是個不堅強的母親嗎?」 她回答:「不行。」 而這個兩個字已足以道盡她一生為何如此艱辛,不但要一肩扛起家計養老公小孩,還要忍受老公難以捉摸的脾氣。 「得要是堅強的母親」這強大的信念,宛若咒語般困住了她大半輩子......
Thumbnail
2020-01-05
1
迎向死亡才知道如何好好活著明知我們終將死亡,但偏偏許多人又難以正面迎視。 因為雖然可以確定的是人人都會邁向死亡,卻無法確定如何死又何時死。 有沒有想過,也許我們迴避面對的並非死亡本身,而是恐懼自己不得好死或死亡那刻留下無盡後悔與遺憾。
Thumbnail
2019-12-19
3
運動沒有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遇見了自己 你相信「運動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樣一句話嗎? 經過幾年下來的試驗,我不這樣認為。 運動沒有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讓我遇見了真正的自己」。 我常常在討論運動相關的文章中看見這句話,但總在心裡打上問號。 「更好」似乎意味著對此刻的自己不滿意,才須要藉由某種方式去追尋現在所沒有的。 那不就是以匱乏
Thumbnail
2019-12-07
5
致單親爸媽及以不同眼光看待單親的人們 身為單親媽媽,我並不覺得自己在選擇感情的部分,與其他單身的人有立基點的差異。 結過婚是一種狀態,有孩子要照顧也是一種狀態。 就如同,雙親皆健在是一種狀態,有生病的父母要照顧也是一種狀態。 又或者,祖上積德有現成家產得以繼承是一種狀態,白手起家一切靠自己打拼也是一種狀態。 再不然,著迷於電玩遊戲是一種
Thumbnail
2019-12-02
7
從人類圖看見情緒帶來的力量前兩天完成了一場人類圖的夥伴時段,主題依然是圍繞著情緒中心。 當中有一位媽媽是為了情緒中心有定義的女兒而來。 由於她自己與先生、兒子都是情緒中心空白的,因此三個人在一起感到很平和,但女兒猶如雲霄飛車般起伏的情緒,令她們之間相處產生了許多挑戰。 她對於為什麼會需要有情緒中心感到極為困惑
Thumbnail
2019-11-29
5
人類圖—情緒中心在我生命中的演繹 大約三年前,在爸爸又一次為小事生悶氣,直接丟下媽媽離開我家之後(我與爸媽分開住),也不知道哪根天線突然接通,我一股腦地把藏在心中幾十年的憤怒傾洩而出。 我忿忿不平地對著我媽說:「從小到大妳都讓我們覺得應該為爸爸的情緒負責任,可是事實上,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
Thumbnail
2019-11-15
3
請用力活出無限版本的自己 「世界明明很大,你為什麼活得這麼小?」  在書店中,看到這樣一句話,覺得有趣便拍了下來。 斗大的字毫不掩飾地坐落在一角,似乎善盡了提醒的任務,督促每個人停下腳步思考,是否活出那個無限大版本的自己。 亦或是,不知何時開始,已把自己縮得好小好小了。
Thumbnail
2019-10-29
1
【閱讀】《親密關係—通往靈魂之橋》 這本書名的副標題「通往靈魂之橋」真是下得萬分貼切,這不是一本教導如何讓兩性關係順利的教科書,而是帶領我們發覺親密關係越是充滿荊棘,反而越容易展露靈魂的本質。 如同作者說的,讓所有人際關係成為愛和自我認識的泉源,談的是愛你自己!
Thumbnail
2019-10-29
1
從電影阿拉丁看見心想事成的力量 阿拉丁找到了神燈,所以得到了擁有宇宙最強大力量精靈給的三個願望。 羨慕嗎? 也許用不著羨慕,因為只要學會心想事成的超能力,願望數量不限。 而我相信人人心中都有盞神燈,只是可能有些人失去方向探尋不到,又或是即便找到卻將使用手冊給弄丟了,而沒法有效發揮。
Thumbnail
2019-10-04
1
孩子的每個困難背後都有父母未完成的功課開學季節,臉書版面充滿了爸媽的不捨和小孩的崩潰,不禁令我想起一年前送女兒進入幼兒園面臨的狀況,那次讓我深刻體驗到「轉念會帶來奇蹟」。 是我的擔心,成為了女兒的擔心;是我對限制的曲解,讓女兒無法坦然接受限制。 當我願意重新設定內在信念,外在轉換的速度也超乎想
Thumbnail
2019-09-18
1
【閱讀】看美國前第一夫人如何用智慧帶領自己走進白宮《成為這樣的我》雖然完全不熟悉美國政治,但我卻深深被這個女人打動,不是從美國第一夫人的角色看見她,而是從一個黑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媽媽或者就只是她自己的角度去窺見不同的風景。 我先自己招了,大概從書的一半開始直到最後,我幾乎都是紅著眼眶的,衛生紙用了不下十張﹝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Thumbnail
2019-09-09
2
與人類圖的相遇,讓我釋懷前夫的外遇除了從不同的觀點重新認識了我女兒外,還從中獲得了意外的收穫。 據說人類圖是一種從邏輯上產生的療癒。 果真如此,對前夫的許多不理解在翻開他的人類圖後,逐漸從腦中離去。 經過時間的沉澱,我早已不再憤怒於他愛上別人,或許是因為意識到婚姻制度的一對一,並非符合人性,只不過是一種人類制定出來的遊戲規則‧‧‧‧
Thumbnail
2019-09-08
5
【人類圖】離婚教會我的是何謂「愛自己」 10號閘門「愛自己」 在我的人類圖中,這個閘門占據了很重要的中心位置,成為我通往喉嚨發聲及連結薦骨去行動的樞紐,提醒著我一切從愛出發。 愛自己就像一個口號,許多人都朗朗上口,也深知它很重要,或許心裡還會想著:「又不是笨蛋,誰會不懂得要愛自己啊!」 但我們似乎也不曾去細細探究,愛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2019-09-05
8
【閱讀】從蔡依林大推的《脆弱的力量》,看見不完美的力量 從蔡依林近期的作品中,都能看見鼓勵大家擺脫世俗觀點,接納不完美自己的寓意。 而關於完美如何帶領我們走向自卑及自我毀滅,在此書中有大篇幅的探討。 許多人誤以為脆弱就等於軟弱,於是極盡可能的逃避脆弱,緊抓著那些熟悉且可預期的一切,戴上厚重的盔甲,以防別人看見自己的不完美。
Thumbnail
2019-09-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