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篇—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她終於明白我沒有放棄那想法>

2016年春天,因為我通知她一場活動消息(看她想不想參加,多了解一下這種不一樣的親密關係的方式),她終於明白我沒有放棄開放式關係的想法,爭戰再起,我不斷說明、解釋,她以一對一關係和傳統的說法、邏輯反駁、攻擊、否認……,也一再提分手,因為她不能接受,她痛苦……,我請她去問別人,聽別人的分享,不要找我問(當然沒用,她只問我)。我也在思索我們這是個什麼樣的關係?我隔週去南部是在做什麼呢?只是換個地方散步和休息而已。


暑假時,她說她答應了,接受了我想要的開放式關係,其實沒有真的接受(行為和說話會呈現出來),但是她不承認,說我不相信她已經接受了。


2017年初農曆過年前,我提分手,我覺得上個半年(2016年的下半年)我們對於這關係什麼都沒做,沒貢獻,關係已經壞掉了,裏面沒有東西了,我決定7月租約到期時不再續租,這幾個月可以當做分手期,再談談。她說分手就分手,為什麼還要談?喔!我這才弄清楚,她認為分手就不用談;要談的話,是有可能不分手的。


我的想法是,分手一定要談,釐清一些事情,不管以後會不會再聯絡,總要將話講完,講清楚,不要帶著不滿、不甘、猜測去過接下來的日子。我們也可以改變關係,可以成為床伴,光愛愛平時不聯絡,或是只見面、談話不愛愛。


過了幾天,她說她不要分手,對我比較好,也不再吵了,關係稍微回溫一點。我明白了,也親身實踐了和以前不一樣的方式,不管她說什麼,我還是做我想做的,我覺得現在心情好就是心情好,高興就做高興的事情,不會因為她的反應,她想談什麼而改變。


<她的情緒大爆發>

這時候開始談的有比之前深入,接近焦點一點點。不過較好的關係維持沒多久,暑假時,也是她情緒爆發最激烈的時候。那時我遇到一位我喜歡的人D,是新加入的工作伙伴,想說等過一陣子,如果合作順利,談得來的話,我打算跟她說:「我喜歡妳。」然後再加註:「我喜歡妳是我的事情,至於妳喜不喜歡我,那是妳的事。」如果她也喜歡我的話,或許會有什麼行動,也或許什麼事情都沒有……


她猜到了,問我幾次,我猶豫了一下,承認了。她加了D的line(她們彼此也認識,也是我的疏忽,輕易地給她line),跟D說了很多話,等於探了D的情況,回過頭來勸我,說D是堅定的一對一關係,和女朋友的關係變好,要我不要介入……。其實沒幾天後,我對D的感覺也沒有了。


D不要介入我們的事情,離開了,我有點不高興,除了預定的活動突然終止之外,我也失去一次機會,還有,為了我再三的解釋、說明她都聽不進去而沮喪,只好對她說:「妳將D趕走了,就高興了嗎?還會有下一個,下一個會更好。」她又開始擔心起來。


體會1

我深深體會到,分手要很小心處理,被分的那人會有許多的怨和不甘心,真的不理解為什麼她那麼愛的人要跟她分手,我唯一擔心的是她傷害我,還有傷害她自己,萬一發生的話,會是很大的遺憾,也辜負了曾經在一起美好的歲月。


體會2

還有體會到一件事,不管是對方愛上別人,或是不愛了,用吵架和講理的方式想要「挽回」或「回到從前」是沒有用的,只會將對方越推越遠,同時將餘下來的感情一點一點磨損,直到沒有。


如果這段關係還想要,就要用「感情」的方式繼續維繫;如果不要了,就要「理智」出動,想想有些什麼事情要處理。說是這麼說,對當事人來說是無法這麼清楚分辨的,所有的情緒,如:不安、懷疑、擔心、恐懼……,一股腦兒往我身上倒,我一再地說:「這些話不要跟我說,去找別人說。」她不理解為什麼不要跟我說,也不願意找其他人說,我當下也很難明說:「跟我說的話,會將妳要的感情磨掉啊!」不過就是有說也沒用,總是要經歷過、走過之後才會明白和相信。


好累喔!

她不只情緒多,問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聽她講話或和她說話好像成為我的責任,不管是當面說或用電話說,我越來越累。比較累的時候先不講,但第2天還是要打給她。她聽到我說累,會不高興:「跟我講話就說累,跟別人講話都不會累。」也在商量要怎麼改變關係或相處的方式,比如暫時請假幾個月,這其間不聯絡。


有申請非典小組的伴侶協談,都安排好了,各自要寫一篇簡介,我和她寫的有互相給對方看,她說看了我寫的之後,有比較了解我的想法了。後來決定分手,協談取消。

分手要很小心處理,我唯一擔心的是她傷害我,還有傷害她自己,萬一發生的話,會是很大的遺憾,也辜負了曾經在一起美好的歲月。

分手要很小心處理,我唯一擔心的是她傷害我,還有傷害她自己,萬一發生的話,會是很大的遺憾,也辜負了曾經在一起美好的歲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90會員
682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03
作者註:雖然同婚通過了,但是平權和不歧視的對待並沒有理所當然地跟著來到,仍然要繼續努力。 我為網氏訪談「老年拉子情歸何處」焦點話題時,聽她們敍說的過程中覺得難過又心疼。她們都超過50歲,最年長的65歲,父母健在,也沒有缺手缺腳,更沒橫禍,都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有正當的工作,表面上過著和「一般人
Thumbnail
2021/11/03
作者註:雖然同婚通過了,但是平權和不歧視的對待並沒有理所當然地跟著來到,仍然要繼續努力。 我為網氏訪談「老年拉子情歸何處」焦點話題時,聽她們敍說的過程中覺得難過又心疼。她們都超過50歲,最年長的65歲,父母健在,也沒有缺手缺腳,更沒橫禍,都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有正當的工作,表面上過著和「一般人
Thumbnail
2021/11/02
註:本文為訪談文 小學的時候,我和女同學互動時有不一樣的感覺,當時不知道什麼是同性戀,同學間的要好到了互稱「老公」、「老婆」的程度。 國中時,我極端討厭男生,我想是因為基因,還有我的家庭背景重男輕女有關,為什麼女生就要做家事,男生不用?或許那時我的女性主義萌芽了。 高中時,我喜歡一位班上同學檬,我
Thumbnail
2021/11/02
註:本文為訪談文 小學的時候,我和女同學互動時有不一樣的感覺,當時不知道什麼是同性戀,同學間的要好到了互稱「老公」、「老婆」的程度。 國中時,我極端討厭男生,我想是因為基因,還有我的家庭背景重男輕女有關,為什麼女生就要做家事,男生不用?或許那時我的女性主義萌芽了。 高中時,我喜歡一位班上同學檬,我
Thumbnail
2021/10/25
註:這是訪談文 小時候我家有傭人,幫忙照顧我們小孩,他領薪水時會買東西給我們,我要求他買男性化的衣服給我。那時候社會觀念保守,喜歡女生不敢表達,只用暗戀的方式。 稍大之後,我到圖書館找書看,像心理學的書,看它怎麼說?有一個說法是父母將女兒當男生養,長大後女兒是同性戀,這只講到T,至於說到婆,有的說
Thumbnail
2021/10/25
註:這是訪談文 小時候我家有傭人,幫忙照顧我們小孩,他領薪水時會買東西給我們,我要求他買男性化的衣服給我。那時候社會觀念保守,喜歡女生不敢表達,只用暗戀的方式。 稍大之後,我到圖書館找書看,像心理學的書,看它怎麼說?有一個說法是父母將女兒當男生養,長大後女兒是同性戀,這只講到T,至於說到婆,有的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關於很渣、關於通靈、關於推卸責任的鬼故事。
Thumbnail
關於很渣、關於通靈、關於推卸責任的鬼故事。
Thumbnail
我其實很不想要寫愛情療聊的系列文章,請放我去寫職涯,但沒辦法人生就是遇到了失戀,我還是需要自我治療。人生沒那麼多失戀,我也不想要那麼多失戀,但既然遇到了,還是想用文字告別這段旅程。
Thumbnail
我其實很不想要寫愛情療聊的系列文章,請放我去寫職涯,但沒辦法人生就是遇到了失戀,我還是需要自我治療。人生沒那麼多失戀,我也不想要那麼多失戀,但既然遇到了,還是想用文字告別這段旅程。
Thumbnail
「前任」,這個看似曾經但又不想回首的二個字。 對我而言,很沈重! 別人轟轟烈烈的愛情,在我眼裡真是感動,看待自己的感情,只能說往事不堪回首。不同的心境有著不同心情。當時的我,真的好痛。現在的我,只想開心過日子就好。每個人對感情都有憧憬,而我也不例外。 信任是人和人之間,最重要的尊重。
Thumbnail
「前任」,這個看似曾經但又不想回首的二個字。 對我而言,很沈重! 別人轟轟烈烈的愛情,在我眼裡真是感動,看待自己的感情,只能說往事不堪回首。不同的心境有著不同心情。當時的我,真的好痛。現在的我,只想開心過日子就好。每個人對感情都有憧憬,而我也不例外。 信任是人和人之間,最重要的尊重。
Thumbnail
在感情的世界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分手這件事,不論是你提還是對方提,分手的發生都會讓人內心產生衝擊與痛苦。
Thumbnail
在感情的世界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分手這件事,不論是你提還是對方提,分手的發生都會讓人內心產生衝擊與痛苦。
Thumbnail
我其實一直等在思考自己是怎樣的人,我究竟喜歡怎樣的人,而喜歡真的能夠表示我們適合在一起嗎?
Thumbnail
我其實一直等在思考自己是怎樣的人,我究竟喜歡怎樣的人,而喜歡真的能夠表示我們適合在一起嗎?
Thumbnail
真正在離開關係時,我們最需要討論的其實是我們的心理狀態,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可能會提到無數過往的事件,但真正需要關心的永遠是「在這些事件/互動底下,我所感覺到的是什麼,是什麼樣的心理動力驅使我去這樣行動。」
Thumbnail
真正在離開關係時,我們最需要討論的其實是我們的心理狀態,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可能會提到無數過往的事件,但真正需要關心的永遠是「在這些事件/互動底下,我所感覺到的是什麼,是什麼樣的心理動力驅使我去這樣行動。」
Thumbnail
成長總在分手後──我有位好朋友說:總要分手了,才會成長,才學得到東西。她:現在我明白了,聽進去了,真的接受了,但都太遲了。我心裏也是:是太遲了。
Thumbnail
成長總在分手後──我有位好朋友說:總要分手了,才會成長,才學得到東西。她:現在我明白了,聽進去了,真的接受了,但都太遲了。我心裏也是:是太遲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